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業之選 索尼超遠攝變焦鏡SEL100400GM評測

專業之選 索尼超遠攝變焦鏡SEL100400GM評測

索尼新近發布的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這支「長焦白炮」究竟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本期天極評測為你揭曉……/

索尼新旗艦A9的發布標誌著無反相機正式進軍體育及生態攝影領域。在A9問世之前索尼FE卡口鏡頭最長焦距不過300mm,縱然 FE 70-200mm F2.8 GM OSS 可以通過原廠增距鏡達到400mm,但也會因此損失2檔光圈及畫質。值此之際,一支高解析度、高速AF、具備專業操控性的超遠攝變焦鏡頭來了——它就是索尼新近發布的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這支「長焦白炮」究竟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本期天極評測為你揭曉。

索尼FE卡口首支超遠攝變焦鏡頭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鏡頭結構

【外觀設計】

索尼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外觀秉承了索尼G大師鏡頭的設計風格,鏡頭做工皮實精細,變焦環和對焦環均採用黑色蒙皮包裹覆蓋,象牙白鏡筒手感上乘,鏡身黑白相間凸顯專業性,硃紅色「G」標起到畫龍點睛之筆。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整體外觀相當專業、霸氣

鏡頭銘文採用陽文篆刻,滾花工藝處理,盡顯G大師鏡頭檔次

鏡頭左側撥桿從上至下依次為:自動/手動對焦切換、對焦行程切換、防抖開關、防抖模式切換

變焦環後方設有變焦阻尼環,可根據拍攝場景調節變焦時的順滑程度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在變焦環和對焦環中間配備了三顆對焦終止按鈕,分別位於鏡頭的0°、90°和180°位置上,方便用戶在拍攝時鎖定對焦。鏡頭兩側各有一枚硃紅色「G」標。

象徵G大師鏡頭專業性的硃紅色「G」標赫然醒目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由於採用外變焦設計,所以鏡頭長度在100mm端和400mm端並不相同。筆者將這支鏡頭的100mm端和400mm端合在一起做了張動圖,方便用戶直觀感受鏡頭的長度變化。需要說明的是,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採用防水防塵設計,即便變焦時鏡筒伸出一截淋到雨水和灰塵,也不會對鏡頭內部構成影響。該鏡頭優秀的耐天候特性在應對惡劣天氣環境時也能遊刃有餘。

GIF/177K

100mm端時鏡頭長度為205mm,400mm端時長度為285mm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濾鏡尺寸為77mm,和索尼G大師鏡頭 FE 70-200mm F2.8 GM OSS 濾鏡口徑一致。鏡頭前鏡組可以看到漂亮的瑩綠色、淺紫色鍍膜,這就是索尼自家研發的納米AR塗層技術,可以減少雜散反射,避免背光條件或其他複雜照明條件下的耀斑和重影,從而在戶外環境中實現穩定的高解析度、對比度和清晰度。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前鏡組鍍膜及鏡頭口徑

圓形遮光罩型號ALC-SH151,內部採用植絨消光材質,並設有濾鏡調節窗口,方便用戶使用圓形CPL濾鏡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搭配索尼新旗艦A9整體效果

【銳度測試】

索尼先前發售的四支G大師鏡頭以其卓越的光學性能為索尼圈得不少粉,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作為和索尼A9一同發布的第五支G大師鏡頭自然也被寄予厚望。對一支超遠攝變焦鏡頭而言銳度非常關鍵,下面就來測試一下該鏡頭是否具備G大師鏡頭的高水準。

光圈:f/8.0 快門:1/160 ISO:100 機身:索尼A9

100mm端中心解析度表現(點擊圖片放大)

100mm端邊緣解析度表現(點擊圖片放大)

光圈:f/8.0 快門:1/500 ISO:320 機身:索尼A9

400mm端中心解析度表現(點擊圖片放大)

400mm端邊緣解析度表現(點擊圖片放大)

通過上面樣張看到,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無論在中心還是邊緣,都保持很高的銳度,得益於2片ED(超低色散)鏡片和1片超級ED鏡片,可以有效抑制色差,防止圖像出現解析度衰減。G大師鏡頭嚴格的光學設計標準保證該鏡頭在全焦段都有穩定、清晰的畫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網 的精彩文章:

全新一代分布式賬本技術L0 將有大幅度創新
LG將成為谷歌Pixel的下一個代工廠
真霸主:谷歌無人車說自己第二 沒人敢說第一
未來 iPhone的OLED屏幕或由中國公司生產
谷歌挖走蘋果架構師 擼起袖子自主研發晶元?

TAG:天極網 |

您可能感興趣

9900K+2080加持 性能怪獸ROG GL12CX評測
AMD銳龍R5 2400G和R3 2200G哪個好?R5 2400G與R3 2200G對比評測
9900K+RTX2080!ROG GL12CX台式機評測
RTX2070評測:與GTX1070、GTX1080性能對比測試
512GB SATA還是256GB NVME?——鎂光M600 M2 512G固態 開箱評測
卓越表現 索尼G大師鏡頭SEL400F28GM評測
千元級顯卡大比拼:RX580 2048SP 4G和GTX1060 3G性能對比測試評測
RTX2060和RTX2070性能差距大嗎?RTX2070 8G和RTX2060 6G對比評測
64層3D MLC 三星860 PRO 512GB SSD評測
9900K+2080加持 近三萬元的性能怪獸ROG GL12CX評測
穩定4K 60幀 影馳RTX2080/2080Ti評測
RTX2080發布之後,朋友買了塊GTX1060——華碩GTX1060A6G顯卡評測
2699元!影馳Z370 GAMER主板套裝評測:輕鬆超頻5G
RTX2060和RTX2070的性能差距大嗎?RTX2070 8G和RTX2060 6G對比評測
八代APU來了 AMD銳龍5 2400G和R3 2200G評測 Intel顫抖!
GTX1060 5G和6G差距大嗎?GTX1060 6G與GTX1060 5G性能對比評測
240GB僅469元!台電幻影NP800 240G評測:慧榮2263XT主控
GTX1660Ti評測:加入GTX1070和GTX1060 6G性能實測對比
超凡品質索尼超遠攝定焦G大師鏡頭 FE 400mm F2.8 GM OSS外觀評測
RX 590和GTX1060哪個好 GTX1060和RX590區別對比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