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憶動漫藝術家動畫片《三個和尚》導演——阿達

回憶動漫藝術家動畫片《三個和尚》導演——阿達

阿達(1934~1987年)——動畫家、漫畫家、導演,本名徐景達,祖籍江蘇崑山,生於上海。自幼喜愛動畫片。

1951年入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動畫班。

1952年入北京電影學院動畫班。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後更名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參與30多部影片繪景、設計、導演。

文革後他導演(合作)的《畫廊一夜》寓意深刻,全片無對白,畫面與音樂高度結合。

1979年與人聯合導演的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片《哪吒鬧海》獲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1982年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988年法國第七屆布爾·布拉斯青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獎和寬銀幕長動畫片獎。

1980年他導演的動畫片《三個和尚》獲當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一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美術片獎、丹麥歐登塞第四屆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第三十二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1983年馬尼拉電影節特別獎、第六屆葡萄牙國際動畫節C組頭獎、第二屆羅馬尼亞國際電影節獲特別獎。

1984年編劇、導演的《三十六個字》獲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D組教育片獎。動畫片《超級肥皂》獲1987年第七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日本第二屆廣島國際電影節教育片組二等獎。

《新裝的門鈴》獲1988年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片特別獎。

他是水墨畫動畫製作工藝發名人之一,1985年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987年獲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

1983年被聘為法國安納西第十四屆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

他於1980年執導的動畫片《三個和尚》,是一部蜚聲中外、多次獲獎的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它從一則家喻戶曉的諺語演繹發展而成,以隱喻寄寓哲理,針砭時弊,使其內涵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導演手法簡潔流暢,遊刃有餘。影片在造型、動作、音樂、音響等藝術元素的構成上,和諧統一,相得益彰,並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長期以來,他潛心學習中國的傳統藝術,又不斷地從民間藝術中吸收營養,還大膽借鑒西方藝術的表現手法和技巧,博採眾長,為己所用,融匯於創作之中。他勇於探索,銳意創新,致使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帶有某種新意。

他的漫畫作品《無題》,曾獲德國柏林國際漫畫展銀獎。

他曾在國際動畫協會上提出「中國動畫學派」這一學術名詞。

他曾被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漫畫學會會長、國際動畫協會理事。

製作動畫影片:

1956年 驕傲的將軍(動畫)

1957年 拔蘿蔔(繪景)

1958年 趕英國(劇本、導演)

1060年 小蝌蚪找媽媽(動畫)

1961年 太陽的小客人(導演與鄔強合作)

1962年 小溪流(動畫)

1962年 大李、小李和老李(動畫)

1963年 黃金夢(美術設計)

1964年 集體有餘(美術設計)

1965年 我們愛農村(動畫)

1972年 放學以後(動畫)

1973年 小號手(繪景)

1976年 試航(繪景)

1978年 畫廊一夜(導演與林文肖合作)

1978年 兩隻小孔雀(造型設計)

1979年 哪吒鬧海(導演與王樹成、嚴定憲合作)

1980年 三個和尚(導演)

1981年 猴子撈月(造型設計)

1981年 畫的歌(導演)

1981年 真假李逵(造型設計)

1983年 蝴蝶泉(導演與常光希合作)

1984年 三毛流浪記(系列片1.孤苦伶仃、2.到上海去、3.相依為命、4.見義勇為)改編漫畫家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導演與朱康林、潘積耀、熊南清合作)

1984年 三十六個字(編劇、導演)

1986年 超級肥皂(導演與馬克宣合作)

1986年 新裝的門鈴(導演與馬克宣合作)

1987年 學院變體立達(國際動畫協會項目,集體導演)

一、緣起「四清工作組」的合作

1964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派出顧炳鑫為組長,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派出的徐景達(阿達)為副組長,聯合組成了四清工作組到上海郊縣村莊蹲點幫助農村搞四清運動。顧與徐帶領工作組成員一起,白天與農民們一起開會學習討論還參加勞動鍛煉,另外還深入到農民家裡進行社會調查。

他們倆經常在業餘時間裡,一起探討各自的美術專業與藝術問題。那時顧正收集了大量的中國古代版畫資料,在進行學習研究借鑒到連環畫創作中,徐對此也十分的感興趣。回滬休假時,顧還邀請徐到家裡,看了他收藏的大量明、清版畫與各種民間年畫資料。在整個四清運動過程中,他們相處的非常融洽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據說四清期間在另一個村莊蹲點的,是美影廠胡組長的四清工作組。胡在他蹲點的村裡發現了一位農民的一連串「反常」行為,便聯想到了應該是壞分子舉動。胡及時向上級領導彙報之後便揪出了這個「階級敵人」,結果把這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以及家庭搞的很慘。

四清工作組集體合影1964年

附:

四清運動是指1963至1966年,中共中央在全國城鄉開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運動的內容,一開始在農村中是「清工分,清賬目,清倉庫和清財物」,後期在城鄉中表現為「清思想,清政治,清組織和清經濟」。運動期間中央領導親自挂帥,數百萬幹部下鄉下廠,開展革命;在城市中是「反貪污行賄,反投機倒把,反鋪張浪費,反分散主義」。廣大工人和農民參與其中,積極響應。

二、美影廠技校學習與實習工作

1973年夏,我在市西中學參加學工勞動時,每天都會來回走過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618號的大門口,每次都會好奇往廠裡面張望。高中畢業分配時,班主任嚴志明老師為我爭得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技術學校學習的通知,我就被分配到了美影技校學習。

我告訴父親顧炳鑫之後,父親對我說,美影廠里的一些著名導演、漫畫家,包括老廠長、總技師,都是五、六十年代,他在美協開會時就認識的非常要好的朋友。尤其是在四清工作組時,他與徐景達(阿達)是正、副組長關係相當的好。父親就讓我報到時去看望徐景達,並讓我轉達他對徐景達的問侯。

到離家十分鐘路程的美影技校報到之後,我便向班主任熊南清老師打聽徐景達老師在哪裡?熊老師指著身後繪景室說就在裡面。我進了繪景室找到了徐景達老師,轉達了父親對他的問候,徐景達熱情愉快的為我介紹了雷雨、高陽、陳年喜等老師。他們與我做了一些介紹交談之後我就與他們告別回家了。

1974年夏暑假期間,美影廠技校到描上車間實習時,聽到了描上組的師傅們告訴我說你一進廠就出了名,你們技校校長說:「白專畫家顧炳鑫的白專兒子,一到美影廠就去看望白專尖子徐景達。」難怪在我進廠之後的幾年裡,徐景達與我之間一直沒有再做任何交流。其他一些認識我父親的老同事們也都只能在周圍沒有人的時候,才敢與我打招呼並讓我轉達他們對我父親的問候。

描上實習時,聽到了華月美、關楓等師傅和我談到四清時期,她們與我父親一起的那段經歷。後來又聽到調回美影廠工作的,馬加蓮師傅和我談到四清時期她們與我父親在一起時的一些事,還有她對我父親的印象。她們都與我說:「你父親一點也沒有大畫家的架子,平易近人,非常和善,真是好人!」

在描上實習中認識了許慧,因她的鄰居是我熟悉的漫畫家張樂平伯伯,還有連環畫家汪觀清叔叔,所以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一起學習繪畫、參觀畫展、看電影等,交往多了就被議論為早熟、早戀,大家都故意躲避疏遠我們。這時在一個工作室工作的徐景達的夫人汪伊霓她對我們說:「什麼早熟、早戀?她們都忘了自己是什麼年齡結婚的?我看你們兩不錯!」描上車間里只有她一人對我們表示看好與支持。

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我父親畫了一些批判、諷刺「四人幫」的漫畫,我拿著父親的漫畫小草圖給徐景達看,他看了之後說你父親畫的漫畫是偏寫實的誇張手法,等我畫了給你看我畫的是非常簡單的漫畫形式。之後徐景達改名為「阿達」筆名創作了大量的批判、諷刺「四人幫」的漫畫,其中的一幅《唯生產力論》的漫畫,畫的是「四人幫」躲在用筷子撐起的一頂高帽子後的牆內(抓麻雀的方法),帽子上寫著「唯生產力論!」,筷子上綁著一根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抓在姚文元手裡,江青等窺視著來拿帽子下面「生產計畫」的人下手。這幅漫畫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批判「四人幫」漫畫展上,得到了參觀漫畫的華國鋒主席的好評:「《唯生產力論》這幅漫畫畫得好!」

有一次阿達對我說道:漫畫可以分為「幾何形體派」與「激情爆發派」兩種,關鍵是要「漫」。

《唯生產力論》阿達漫畫

三、第五創作梯隊《三個和尚》攝製組

1979年,動畫車間組成了五個創作梯隊,我被分配到了新任命動畫導演的,有阿達和戴鐵郎組成的第五創作梯隊(「小白樓」大動畫室的朝北房間)。先參加了戴鐵朗導演的動畫片《我的朋友小海豚》攝製組的動畫設計工作。於此同時,阿達導演正在著手《三個和尚》的劇本編劇、造型設計、先期音樂等前期導演工作。他經常會來到第五梯隊創作室,與大家一起愉快的談論他的一些前期準備工作進行的情況。

有一次阿達從北京雍和宮采風回來,他知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玄學感興趣,就直接走到我的動畫桌前彎下身指著自己的左手掌告訴我,雍和宮裡的一個老和尚看了他的手相後告訴他說:「你的生命線到五十三歲會有一個關,如果能夠平安過了這個關後面就有二十年非常好的好運,如果過不了這個關你就沒有命了。」他還笑著對我說他的父親就是這個年齡腦中風突然病故的。

1980年,我正式參加了阿達導演的《三個和尚》攝製組的動畫設計工作,還到杭州靈隱寺等地去體驗生活。當時我是動畫設計,許多原畫創作討論都不能參加,但是我對創作討論會非常的感興趣,經常等原畫創作討論結束回來之後,聽他們餘興未了的繼續討論,從中可以學習到許多創作構思的經驗和體會。

三個和尚劇照

當年美影廠上、下午都有十五分鐘的工間休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我喜歡利用上午的工間休息時間來寫一頁毛筆字練習書法。一次阿達導演拿著韓羽老師毛筆書寫的《三個和尚》片名和工作人員名單的宣紙手稿和我說你喜歡寫書法,這些韓羽寫的毛筆字就交給你來把這些字描寫到化學版上。我花了兩天的時間完成了這個工作,他看了我在長長的化學版上描寫的字之後,非常高興地說:「儂把毛筆字的枯筆效果也做出來了,靈咯!(上海方言:好的!)」高興地拿著化學版去攝影室拍攝了。

這一年秋天,正好遇到廠里工資評級,聽說阿達和汪伊霓夫婦兩個雖然是北京電影學院與中央美術院專科學歷,但是只能其中一人評級提高工資級別。他就找到工資評級的負責人提出「為什麼同樣一起電影學院畢業的另一對夫婦,他們就可以同時提高工資級別?而他們夫婦就不能同時提高工資級別?」還解釋說「他夫人現在雖然在描上車間工作,但是她以前創作的油畫作品也曾經獲得過全國青年美術展的大獎。」還氣憤地說道「哪天我死了夫人的工資級別這麼低以後讓她如何生活?」我在一旁聽了之後有些傷感他雖然表面上非常開朗樂觀,但是在他的內心裡還是相信那位老和尚為他算命的預言的。

《三個和尚》獲獎合影1981年

《三個和尚》獲「金雞獎、百花獎」之後,阿達導演特意自發組織了在「文藝會堂」(延安路200號)《三》攝製組的獲獎茶話會討論。會上大家暢所欲言氣氛非常熱烈活躍。阿達導演首先高興地說:「評委們一致全票通過了《三個和尚》獲得獎項,這說明了短小的動畫片同樣可以與電影大片獲得一樣的獎項。」又說:「人的腦袋裡有許多抽屜可以在抽屜里分類放入你所需要的東西,等需要用的時候就可以隨時拿出來使用。這也叫做厚積薄發你只要能夠發出薄薄的一層你自己的東西。」還說「每一個藝術作品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選擇哪一種表現方式就是導演需要做的事。」這次茶話會成了我在美影廠唯一參加過的一次,有人文思想和自由精神的「沙龍會」,印象深刻非常有意義和值得回憶。

四、樓梯下一平方米里誕生的創作輝煌

1981年,阿達和他夫人汪伊霓邀請我和許慧一起,到他們居住在泰安路上的家裡去玩。阿達全家一起住在一間13.5平米的房間里,阿達和夫人孩子非常高興的歡迎我們,還介紹這間房子包括了一切起居功能,到晚上在中間拉起一塊布簾就成了二個房間,兒女在外間我們在裏間。房內放滿了資料書籍各種各樣的東西。阿達給我們看了他下生活時在各地撿到的各種石頭,經過他的創意設計雕刻打磨繪畫之後,成了一個個的(魚、鳥、貓頭鷹等)小動物的藝術小擺件。他還用買來的蛋糕在上面澆上自己用牛奶、煉乳加工製作的奶昔布丁請我們吃點心。

阿達還特意帶著我們看了他在房外走廊旁樓梯下房門內的一個奇特的創作室,一個在四十五度斜角頂下三角形的狹長小空間里,他設計了一個一平方米的空間,放著一個用兩隻箱子摞起來的「小桌子」,坐的地方也是堆起來的書和紙張「凳子」上,進去以後是不能站著只可以容下他高大的身軀卷縮在裡面坐下來創作,頭頂上吊著一盞燈猶如一個駕駛倉的空間,他坐在裡面樂觀的笑著說,他每天工作下班之後的晚上,一年四季無論寒暑他都會坐在這里創作,他的所有創作包括榮獲各類獎項漫畫與動畫片《三個和尚》的畫面分鏡頭台本都是在這里畫出來的。他從門裡面彎腰躬身走了出來指著夫人笑著介紹說,這裡是我們結婚9年後,文革時期被掃地出門之後的住處,至今一直在這里創作居住生活。

這次上門作客非常的愉快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現在回憶起來確實深深地感到了他在一平方米的空間里確創作出了大量的極其精彩的,世人皆知的動漫藝術精品的——平凡與偉大!

1982年美影廠首次在萬春街建了一批職工住房解決一批居住困難的職工,阿達一家也總算可以搬遷到兩房一廳的新公房裏了。

1983年,阿達為了導演《三毛流浪記》動畫系列片,特意到張樂平家裡和張樂平一起探討交流,如何導演《三毛》動畫片的創意設想。之後他來到了一旁鄰居的許慧家裡看望我們,一起非常愉快的談論了他與張樂平之間的交流感想。許慧在為他倒剛煮好的可可茶時,他手裡的杯子突然裂開散在下面墊著的小盆子里,他笑著說沒有關係許慧馬上就給他換了一個杯子,這件事給我們留下了一個不詳的預感。

1983年底,我和許慧結婚了,阿達樂呵呵帶著他和女兒合作創作的鏤板畫來贈送給我們賀喜。

1985年秋,我回家之後聽到父親和阿達兩人的談話聲就進了父親的房間,原來阿達是為了我父親要去美國紐約講學而特意來介紹去美國紐約,會遇到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與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

一次阿達邀請我和許慧兩人到他的新居去玩。我們到了他的新居屋裏依然是井然有序的放滿了各種東西,他高興的介紹說現在兒女與他們都有了房間,他也有了大的工作台可以作畫創作,他指著他身後牆上掛著的一幅《無題》漫畫與獲德國柏林國際漫畫展銀獎證書說,這是剛獲得的獎項證書,高興地說他告別了一平方米的創作室,現在這里比以前那間多功能的房子要好多了。

《無題》獲柏林漫畫展銀獎

五、宿命與永恆的人文精神

獲悉剛去北京的阿達導演突然因蛛網膜出血醫治無效去世的消息,自然就想到了北京雍和宮老和尚看阿達手相說的預言,即感到萬分遺憾又有一種宿命的強烈感覺。

回家告訴我父親之後父親也非常愕然,他為突然失去了一個非常要好的老朋友而哀嘆可惜,從父親無奈的嘆息中可以感受到他心裡深深的悲傷和遺憾!

正值壯年的阿達導演那麼有朝氣活力,在他藝術創作最旺盛可以不斷出新的藝術成就的時候,突然永遠停在了1987年2月15日的黃昏時分。每個人固然都會有離開人世的時候,阿達的突然去世使得中國美術動畫少了一根新撐起的頂樑柱,國際動畫協會對他的突然去世也感到非常的遺憾,中國漫畫也少了一位有國際影響力的傑出動漫藝術家。這難道就是宿命天意需要召回這位偉大的天才動漫藝術大師?

2013年,我開始為已經往生十二年的父親製作《回顧專題》紀錄片,採訪了全國各地的父親生前的老朋友們,他們只要聽說我原來是在美影廠工作的,自然就會提起阿達導演的動畫片與他創作漫畫。上海的連環畫家賀友直伯伯提起阿達就潸然淚下說道:「阿達死的太早了!他如果還活著是中國動畫數一數二的,他腦子又好,想的東西都在點子上。太可惜了!」北京的漫畫家方成伯伯也說阿達的漫畫畫的太好了,他導演的動畫片非常的了不起。

轉眼阿達導演已經離開我們有三十年了,這三十年里世界和中國都以發生了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隨著時光的流逝許多以往經歷的記憶都逐漸模糊了,但是對阿達導演的這些印象還是十分的深刻,這說明了阿達導演的人格魅力與人文精神已經永遠的活在了我的心裡。

阿達導演非常睿智,天資聰穎有著極高的悟性與深厚的藝術修養,他風趣幽默詼諧充滿活力與積極主動,他有思想、有創意、有激情、有愛心,前衛時尚、奇思妙想、格調高雅、與時俱進,有著鮮明的自我個性特色,有著飽滿的創作熱情,高超簡約、出新、出奇、出噱的創意設計與靈光閃現的創作靈感。

他是在國際動漫舞台提出「中國美術動畫學派」學術思想的倡導者,是最懂得大膽的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民間藝術「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是最具有海派文化「海納百川」藝術特徵與最具有人格魅力的。是具有慈悲大愛大智慧的偉大的天才動漫藝術家。

他獨領風騷創作的動漫藝術作品將永傳世間!

他獨特的賦有人格魅力的人文精神將得到永恆的讚頌!

2017年6月12日

文:顧子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連趣網 的精彩文章:

連環畫精品欣賞(9)《三打祝家莊》——徐燕孫繪畫

TAG:連趣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外合拍動畫片 《神奇馬戲團》
《舒克和貝塔》新動畫片和新電影的製作都已啟動
法國動畫片《昆蟲總動員2》導演:發現昆蟲之美
國產動漫推薦——《小貝流浪記》,被評為最具教育意義動畫片
音樂主題讀書會|動畫片《貓和老鼠》裡面的古典音樂(第二場)
為什麼大家喜歡把國產動畫片稱為動畫,而把日漫稱為動漫?
英語啟蒙之英文動畫片
《神奇馬戲團》入圍上影節 角逐金爵獎最佳動畫片
《神奇馬戲團》入圍上影節 角逐金爵獎最佳動畫片
換種風格看動畫片,《哆啦A夢》、《貓和老鼠》都是成人劇
奧斯卡頒獎典禮5部動漫電影動畫片提名
《尋夢》和《養家之人》分獲最佳動畫片和最佳獨立動畫片,無疑讓奧斯卡的角逐更激烈了
《蜘蛛俠》導演操刀,《怪物獵人》動畫片19年上映!
《超人總動員2》:當動畫片也開始講女權
「蛟龍小隊」為動畫片配音
經典電影《小魔怪》將以動畫片的形式回歸
鬼才導演魏斯安德森回來了,狗年拍動畫片《犬之島》
動漫《小豬佩奇》:一步動畫片呈現出三種不同的效果
《葫蘆兄弟2》要拍真人版電影,或延續動畫片劇情,王祖藍會演嗎
推薦系列之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