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獲獎詩人授獎詞及獲獎感言

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獲獎詩人授獎詞及獲獎感言

2017年第六屆

中坤國際詩歌獎獲獎詩人

授獎詞及獲獎感言

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中國詩人獎項獲獎詩人——鄭敏

詩人、教授、學者。1920年出生於北京,祖籍福建閩侯。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哲學系。雖主修哲學,但在畢業前已開始發表新詩。她的第一本詩集《詩集一九四二——四七》由巴金先生主編,列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巴金先生主編的1949年文學叢刊,第十冊。1948——1952年鄭敏在美國布朗大學研究院攻讀英國文學,1952年獲英國文學碩士學位。1955年回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部工作。1960年——2003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教授英美文學及西方文論,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敏出版詩集5種,論文集4種。2012年出版《鄭敏文集》(6卷本)。

附錄主要著作:

《詩集1942—1947》(由巴金先生編輯出版) 1948出版

《九葉集》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0年

《英美詩歌戲劇研究》北師大出版社 1982年

《尋覓集》四川文藝出版社 1986年

譯著《美國當代詩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心象》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1年

《早晨,我在雨里採花》1991年

《鄭敏詩選1979-1999》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結構-解構視角:語言·文化·評論》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詩歌與哲學是近鄰——結構——解構詩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思維·文化·詩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鄭敏文集》(6卷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鄭敏授獎詞

鄭敏先生是當代詩壇的一棵「常青樹」。她七十餘年的創作生涯與中國新詩的發展同呼吸,共命運,並相互哺育。她的詩從一開始就跳出了浪漫主義的世紀窠臼,追求感性和理性、「詩」與「思」的高度統一,追求從日常經驗出發,在無限拓展的時空中呈現「智慧的凝聚」。對她來說,詩不僅是靈魂在燃燒中吐出的光和力,也是心頭流過的思想的音樂,是從這思想之流中湧出的生命瞬間造型,是豐富、清明而又玄秘的觀念在沉默和語言的辯證激蕩中凝成的靈動而繁複的圖像。她的詩據此既突顯出里爾克式的沉思之美、靜默之美,又與時代的風雲變幻,與包括她本人在內的一代知識分子的命運沉浮,與她基於內心的種種矛盾衝突展開的歷史想像息息相通。她在早期傑作《金黃的稻束》中塑造的那些俯身萬物的母親形象已成不朽;而在她寫於九十年代的組詩《詩人與死》中,「整飭的十四行恰如死亡行進本身一樣,嚴厲、冷靜、必然,暗中卻布滿了憤怒、悲傷、嘆息、詛咒,種種情感的渦漩和潛流」,並最終凝結成詩人卑微而又奪目,隨時高舉遠翔的「火烈鳥」象喻,是當代詩歌的重大收穫。鑒於鄭敏先生數十年來在詩歌創作,也包括在詩論、翻譯領域內的卓越貢獻,經評委會研究決定,特將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中國)詩人獎」授予鄭敏先生。

——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評委會

鄭敏獲獎感言

海德格爾告訴了我們哲學是詩歌的近鄰。哲學告訴我們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怎麼去認知世界,而詩歌則是藝術化的哲學。也就是說真正的哲學家和詩人是一體的,與這個世界是同體共生的。詩人的詩歌就是哲學,而哲學家的思想就是最大的詩歌。具體到我來說來說,哲學讓我知道用我的腦子嚴密地思考,永遠追尋世界存在的方式及其真相。而詩是我生命衝動的結果,是心靈的訴求。心動才有詩歌,充滿矛盾才是詩的動力。哲學思想在詩歌中不能脫離美學而存在,它是生動的、形象的,它永遠只是一種來去不定的微光,閃爍在美學所構建的文字里,哲學在詩歌中只能是不存在的存在。哲學對我的作用和對學者不一樣。哲學打開了我看事物的眼睛,提升了我認知的高度和深度,而不是一個哲學的概念。

詩歌對於我幾乎是生命的主要部分,但它不僅是為審美而存在,更多是心靈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思考伴侶。

感謝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評委會授予我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國內詩人終身成就獎;感謝到場的每一位詩人朋友,讓我們在我的導師馮至先生說過的,寫詩「這是一條非常艱難的小路」繼續走下去。

謝謝!

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國際獎項獲獎詩人——揚·瓦格納

德國當代著名詩人,1971年生於德國漢堡。曾求學於漢堡、都柏林與柏林,專攻當代英語文學。自1995年起遷居柏林,與友共同編輯出版獨立詩歌雜誌《元素的外在面》,於2001年出版詩集處女作《試鑽天孔》(2001),大獲成功,由此開始全身心地投入詩歌創作。先後出版詩集《格里克的麻雀》(2004)、《十八道酥皮餅》(2007)、《澳大利亞》(2010)、《奧棱哈瑟在哈棱豪瑟——三隱士詩選》(2012)、《雨桶變奏曲》(2014),散文集《先知的涼鞋》(2011),自選集《蜂群自畫像》(2014)等作品。除獨立創作外,他還從事現代英美詩歌翻譯,將查爾斯·西米克(Charles Simic)、詹姆斯·泰特(James Tate)、西蒙·阿米蒂奇(Simon Armitage)、羅賓·羅伯森(Robin Robertson)等當代重要英語詩人譯介給德國讀者。瓦格納還曾受邀作為駐留作家旅居美國、義大利,並先後獲得安娜·西格斯文學獎(2004)、漢堡市萊辛文學獎(2009)、圖賓根荷爾德林文學獎(2011)、默里克文學獎(2015),而代表作《雨桶變奏曲》更收穫2015年萊比錫書展大獎,也成為該獎歷史上首部以詩歌體裁勝出的作品。他的詩歌不僅受到讀者歡迎,也贏得文化界與學界認可,迄今已被譯為三十多種語言。2009年,揚·瓦格納被評為巴伐利亞藝術學院院士,2010年入選德國科學與文學學會及德國語言文學院。

揚·瓦格納授獎詞

揚·瓦格納的詩歌是對人類中心主義的世界觀的挑戰和嘲諷,與時代政治和宏大敘事保持了一定距離。他的詩歌青睞傳統主題與風格,詩歌風格節制而又優雅,卻又不乏蜇人的幽默。他觀察書寫大千世界的草木魚蟲,微不足道卻又亘古永恆。他的詠物詩既是與大千萬物的共鳴,也是歷史記憶的掩埋場;提出的是雋永的問題,期待的是當代的迴響。

——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評委會

揚·瓦格納獲獎感言

尊敬的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尊敬的評委會:

我們本不應該去細想,在自己之前究竟有過多少個世紀、多少位詩人,而可言說的又只剩下多麼可憐的一丁點——一旦動了這個念頭,人們大概就會寧可把筆放下,覺得自己縮小成了微不足道的顆粒。於是我不由地自問:中國的詩人豈非更是如此?他們的文學傳統不是以百年,而是以千年計算;他們的語言,即便是最古老的記載,例如上海博物館中一件令人著迷的青銅器上鐫刻的銘文,今天的人們依舊可以毫不費力地領會。

您們恐怕早已發現:對這一非同尋常的榮譽、對您們的熱情邀請,儘管我應當、但我卻無法用中文表達我的謝意。中坤詩歌獎歷屆得主的名單令人印象深刻,我很希望自己竟掌握波蘭語或日語,能夠閱讀先前獲獎詩人的原文詩作(其實每一首詩都要求以原文被閱讀);同樣地,我也很想要以原汁原味的漢語去理解北島或西川,但卻始終不得不依靠翻譯。但對這些譯作卻可作最高的褒獎,即:無論是譯成英語還是德語,它們依然還是詩歌。

與許多歐洲人一樣,我也是先通過翻譯才認識了漢語經典,感謝肯尼斯·雷克斯羅斯(Kenneth Rexroth,即王紅公)編譯的《中國詩詞百首》才得以閱讀李白和杜甫。但在這部譯集中,我卻遇見了一位陌生的宋代詩人,徐照,在座各位必定都熟悉他的《蝗飛高》。這首詩描寫了群蝗如何在一位戰死沙場的士兵屍身上繁殖產卵,幼蝗如何汲飲腐肉,又如何成群地飛躍山河,直到士兵的遺孀見到蝗群,即刻知道丈夫已經殞命,她於是從此小心翼翼地不傷害任何一隻珍貴的蟲蟊,末了更是邀請蝗群住進她的心底,若是它們於寒冬不知何去何從。詩歌的結尾確實震動人心。但這首詩就這樣毫不費力地跨越了整個千年,不禁讓我開始心生疑慮。難道這首詩事實上竟不是出自宋人之筆,而是雷克斯羅斯的偽作,託名偷偷夾帶入選集之中?我立刻開始搜索,卻找不到任何關於徐照的信息。我詢問漢學家、詩人朋友——直到多年以後,當我早已篤定徐照不過是虛構,雷克斯羅斯是真正的作者之時,我收到了一位宋詞專家的信。他在信中寫道:不,徐照確有其人;然而在選集中卻真的有一位虛構的詩人,不是徐照,而是王紅公——這位當時沒有引起我分毫懷疑的詩人。後來才發現,如果「紅」真的是那種在德語中拼作「Rot」的顏色,「公」真的是一種稱謂,而「王」真的是拉丁語「Rex」所指的王的話,那麼在「王紅公」這一名字後面,所隱藏的不是別人,就是Rex-Rot(h),雷克斯羅斯先生。

如果沒有譯者,我們究竟會身處何地?北京大學的毛明超勇敢地翻譯了一首我原以為是不可翻譯的詩,因為這首詩令一株植物之德語名中的音節如此生長、蔓延,讓我只能以德語去想像它。說實話,詩歌的譯者總是在嘗試不可能之事;但正如先人所言,重要的是從不可能中創作出一種可能的藝術。我今天能夠站在這裡,加入中坤詩歌獎得主的行列,應當感謝這樣一件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藝術作品。最後,我還要因為您們的熱情好客、您們的積極投入,以及您們所給予我的這一榮譽,向您們再次表達我的謝意。

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詩歌交流獎項獲獎詩人——屠岸

1923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詩人、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戲劇報》常務編委、編輯部主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名譽委員。20世紀4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並翻譯外國詩歌。1948年翻譯出版了惠特曼詩選《鼓聲》。1950年翻譯出版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上世紀80年代以來出版了多部詩集、文集和翻譯作品。主要著作有詩歌作品《萱蔭閣詩抄》、《屠岸十四行詩》、《啞歌人的自白——屠岸詩選》、《深秋有如初春——屠岸詩選》、《夜燈紅處課兒詩——屠岸詩選》、《晚歌如水》,散文及散文詩作品《詩愛者的自白——屠岸的散文和散文詩》、文藝評論與隨筆集《傾聽人類靈魂的聲音》、《詩論·文論·劇論》、《霜降文存》,回憶錄《生正逢時——屠岸自述》(李晉西、何啟治采寫)等。上述作品被收入2016年出版的《屠岸詩文集》(八卷本)中。主要譯著有《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莎士比亞詩歌全編》、莎士比亞劇作《約翰王》、《濟慈詩選》、《英國歷代詩歌選》、惠特曼《鼓聲》、斯蒂文森《一個孩子的詩園》(與方谷秀合譯)等。《濟慈詩選》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彩虹獎(2001年)。2010年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1年獲「2011年中國版權產業風雲人物」獎。

屠岸授獎詞

屠岸先生是英詩漢譯領域的一棵「不老松」。幾十年來,他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在圓滿完成繁重的本職工作之餘,全身心地從事詩歌翻譯和創作。他在1950年翻譯出版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後又多次重印,累積印數達60餘萬冊;1997年翻譯出版的《濟慈詩選》於2001年榮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翻譯獎;2007年翻譯出版的《英國歷代詩歌選》,上下兩冊,收入一百五十五位英國詩人的詩作五百八十三首,從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歷時六十餘年,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理所當然地受到讀者和譯界同仁的普遍讚揚。屠岸先生的詩歌翻譯準確、鮮明而又不失文學性;先生既能對原詩的意境做出透徹解析,又能延續其神韻和風格;他堅持以詩譯詩,力求做到形神兼備、異化和歸化的互補與平衡。有鑒於此,評委會決定將本屆中坤國際詩歌翻譯獎授予屠岸先生。

——第六屆中坤國際詩歌獎評委會

屠岸獲獎感言

中國是文明古國,是詩歌大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詩人,他將是一個悲哀的民族,暗淡的國家。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曹雪芹、魯迅、艾青……,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使它屹立在地球的東方,成為世界民族之林的鶴立者。

人類要造巴別塔通天塔(Tower of Babel),上帝震怒,劈毀通天塔,使人類分散各地,說不同的語言。普羅米修斯反抗上帝,用翻譯使人類相互溝通,生生不息,否定了上帝的懲罰。

我自幼學習外文,愛上翻譯,莎翁和濟慈是我的雙寵。我的譯詩成績單薄。受此獎項,無任汗顏。我將以此為鞭策,再趕一程。我今年九十五歲,但既然還沒有到達終點,那就不停止趕路。

謝謝各位!

謝謝中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詩歌學會 的精彩文章:

名家攜手朝陽群眾讀經典譜新篇
徐志摩微詩歌大賽端午專輯
讓語言的流亡 成為往事在場的見證
中國詩會 郭曉曄的詩
第五屆中國·徐志摩微詩歌大賽作品展示(九)

TAG:中國詩歌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獲獎作品
第三屆中國幣章藝術大獎,獲獎作品
第六屆書法蘭亭獎頒獎,獲獎作品高清圖片!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第六屆蘭亭獎獲獎書家專場
第七屆中國軟科學獎揭曉 徐顯明等獲獎
首屆「駙馬杯」全國詩詞大賽獲獎作品
獲獎文章選登
第12屆聲優獎獲獎結果揭曉
首屆晨星杯獲獎原創信仰詩歌專輯
第五屆陳嘉庚精神獎頒發,首度有非華人團體獲獎
第61屆「荷賽」獎獲獎作品精選
第二屆希臘國際攝影展獲獎作品
第二十二屆手塚治虫文化賞獲獎名單 《黃金神威》榮獲大賞
俄總統普京出席頒獎禮 與獲獎者把酒言歡
六屆蘭亭獎獲獎作者專場
全國書法最高獎:第四屆蘭亭書法大賽獲獎作品欣賞(2)
六屆蘭亭獎中屈指可數的楷書獲獎者——婁東昇
第十一屆「中國醫師獎」頒獎大會在京舉行,三位消化內科醫師獲獎
首屆「全球插畫獎」獲獎作品集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