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自嗨或者自勵:VR顛覆不了PC遊戲的三大原因

自嗨或者自勵:VR顛覆不了PC遊戲的三大原因

今年的E3,VR並不是主流

偏頗和狹隘一點來看,如果把這屆E3說成是「一個VR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都不出意外。佛陀曰:你心裡有蓮花就看見蓮花,你心裡有VR就只能看見VR(好吧,我們承認篡改了佛陀的原話)。

東京萬代南宮夢宣布馬里奧賽車系列VR版新遊戲入駐,全球媒體爭相刷屏,感覺還沒坐進蛋椅車就已經集體飛上天。Xbox One X的頭兒Phil Spencer站台公開演講都不提VR,私下跟媒體拍胸脯:我們肯定要支持VR的——雖然這話我們在去年E3就拍過胸脯。

你以為「不承認看到」的WSJ的「評論」,就真的能假裝這些媒體跟去年的「承諾」一樣「並不存在」咩?其實包括WSJ在內的「我們就是認真」派媒體的意思無非是,做遊戲的誰好意思說自己不支持VR呢?可是VR遊戲在哪兒呢?都是什麼?具體啥時候上線啊?PPT里咋不正式提一句呢?

嘴炮可以隨便開,最後還是要言歸正傳的。其實今年的E3在關於VR方面相比去年已經冷靜許多,著實算低調了:VR可能真不是遊戲世界的變革者。關於這個觀點,在E3現場的CNET記者Dan Ackerman有篇文章說的很中肯,分享如下:

三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VR革不了PC遊戲的命的

多年來,PC遊戲已經關聯一切。幾乎所有刷眼球的遊戲IP都在PC和控制台上。它們通常具有更好的畫面選擇,不斷更新的GPU和CPU硬體使得桌面和筆記本電腦都更強大,成本更低,解析度更高,基本都可以保證在4K以上。

但是在VR遊戲方面,特別是以HTC Vive和Oculus Rift為代表的,使用高端設備進行的遊戲,一直被認為是能顛覆PC遊戲的真正革命性的遊戲進化方式。玩家們為此不惜花好幾個月等待這些昂貴設備的購買清單,然而虛擬現實從最初就開始的炒作,真心讓人感覺略尷尬。

現在市面上雖然有很多VR頭顯可供選擇,但是真選起來哪個似乎都不太合適。因為它們並不完美。也有很多VR遊戲可以玩,但似乎都不是我們真正想玩並且能沉迷其中的遊戲。在今年的E3上,當然還是有VR,但並不會像去年那樣刷眼球了。為什麼VR遊戲在今年無法繼續炒作下去?

沒有足夠大牌和大型的遊戲

自嗨或者自勵:VR顛覆不了PC遊戲的三大原因

Vive和Oculus Rift上市已經一年多了,而來自頂級遊戲發行商的大牌遊戲屈指可數。 其中育碧已經算是一馬當先了,包括剛剛發布的Star Trek Bridge Crew。然後是WB推出的蝙蝠俠的短篇Arkham VR,還有來自備受追捧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Serious Sam PC系列的幾款准VR遊戲。 Bethesda也有兩個既有遊戲的VR版本,Doom和Fallout 4,剛剛在E3上宣布即將推出(也是集體嗨翻)。除上述之外,其他最大的遊戲發行商和特許經銷商基本上都沒有加入這個「VR遊戲陣營」。

或者,即使它們加入,也會是一個快速的一次性體驗。比如EA有推出單獨的VR遊戲:星戰和使命召喚,都是免費的。而且只支持PSVR。

VR遊戲保守得嚇人

自嗨或者自勵:VR顛覆不了PC遊戲的三大原因

VR技術具備(在遊戲中)自由運動、觸控的手勢控制以及對移動中的360度圖像的測繪能力。事實上,VR帶給遊戲和敘事的可能性是無限的。然而,我們看到的包括Oculus平台在內的那些所謂「高分刷眼球」的VR遊戲簡直令人震驚的保守。有時候你甚至想知道:這樣的遊戲有必要做成VR版的嘛?

自嗨或者自勵:VR顛覆不了PC遊戲的三大原因

舉個最著名的例子:Epic的Robo Recall大家都知道吧(子彈列車的第二部),在這個遊戲里,開發者堅持讓玩家任何時候都必須直視自己正前方,倘若你敢在轉彎的時候動作過大一定會被懲罰的。再來看看威爾遜之心(Wilson』s Heart),恨不得讓你紮根長在某個位置上,只允許你在幾個設定好的點上實現傳送。假如你想隨意地朝任何一個方向走兩步的話,不好意思game is over。還有The Assembly, Robinson: The Journey等等,基本上目前所有的知名VR遊戲,實際上都輸在這些關鍵性的體驗上。即使是Rick and Morty也都只能讓人憋屈在小車庫裡。只允許你在三個設置好的點之間移動(這的確有點意思,但是在交互功能上如此有限的設計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啊)。

硬體市場混亂沒有統一標準

自嗨或者自勵:VR顛覆不了PC遊戲的三大原因

即使硬體製造商經常在這裡那裡降個小价,VR硬體仍然太貴,而且太笨重。最重要的是仍然難以設置和使用。說實話我從事高端電腦遊戲硬體方面的工作已經十幾年了,你讓我把Vive連接到一台新的電腦上,並且能上Steam VR下個內容讓系統正常使用,仍然是個撞大運的事情。

Vive和Oculus頭顯都需要高端PC才能運行,這至少增加了900美元預算(實際上要搞定得1500-2,000美元),而且還必須被一堆電線纏繞著。對接頭顯本身更是一件麻煩的事情,還沒提控制器和攝像頭(激光定位)都需要與電腦對接。(而且對眼鏡人士來說也不友好)。

HTC新推出的Deluxe Audio Strap——Vive的替代品,倒是在這方面有幫助,但你得多花100美元。相比而言索尼的PSVR最便宜,同時使用起來最方便。雖說更輕的頭盔和無線VR遲早都會有,但咱們現實點說,現在都還沒有。

除了硬體,軟體平台也互相競爭搞得亂七八糟:Oculus只賣Oculus自己的遊戲,Valve的Steam主要銷售Vive遊戲——雖然其中許多也能在Oculus耳機上使用。 Vive的製造商HTC又搞了一個自己的Viveport商店。這一切對於玩家來說,意味著,某些版本的更新只能從一個平台獲得而不是全部平台。所以你得確保自己從「正確」的平台買的「正確」的遊戲能夠在你的頭盔系統和設備上「正確」地使用。祝你好運。

然而希望還是有的

對於VR來說,儘管一開始就試圖改變PC遊戲現狀的努力被證明是失敗的。但是我仍然看好VR,或者AR和混合現實。更便宜的硬體正在推出,比如類似宏碁、聯想之類符合微軟標準的頭盔。無線解決方案方面,英特爾提供的技術會最終取代那些困擾玩家們的粗重電線。

除了PC端VR,谷歌、三星等都推出了對接手機或者一體機的移動VR解決方案。蘋果也剛剛宣布將Mac作為VR開發平台,iPhone也成了AR內容平台。

自嗨或者自勵:VR顛覆不了PC遊戲的三大原因

內容方面,一些小型工作室和獨立開發者正在做出很不錯的VR遊戲。Valve的Steam平台對於這些小工作室來說是個很好的「根據地」。對於這些小團隊來說,他們缺乏的是那些大型非VR遊戲的天價開發預算、酷炫的畫面和經典角色。但是如果你肯花時間去尋找這些小工作室,你不會後悔。如果你對此摸不到自己的頭緒,我推薦一下自己最喜歡的:Rec Room,Superhot VR和The Gallery。

換句話說就是:看看這個(虛擬)的空間。

後記

看完這篇文章,筆者的第一個念頭是:不唯影視,原來遊戲圈的資深大咖也這麼想:現在的VR遊戲如同影視內容一樣,即使出自豪門手筆大作,玩家和觀眾們其實並不感冒。如同影視內容一樣沒充分利用到VR技術的優勢,保守得嚇人。這或許是我們始終無法打動市場的原因。

其次,昂貴、笨重、使用起來巨煩人的硬體設備,基本上是奔著拒人千里的方向發展的。想想用戶們在互聯網培育下的習慣養成,所有產品第一要素就是弱智易操,目前的VR倒是達到「弱智」了,離易操還很遙遠。

在市場遠遠未成熟之前,以硬體製造商牽頭的市場競爭倒是玩得很成熟了。劃地為牢各自為政的「戰國時代」,讓本來就畏縮不前的VR用戶更加望風而逃,這麼混亂的局面你們不如先自己嗨著吧。

說到自嗨,VR基本就是雞血製造行業,全靠一口血撐著。從F8到谷歌大會,從WWDC到E3都能被當成「VR主題大會」,好像各家的開發者終於在VR這兒團結起來了。但其實,上述各種大會的主題都並不是VR。自嗨不是不能有,自嗨有一提神醒腦,自嗨有二自我心靈撫慰,但是再三再四的話就可能體力不支有損身體。

IN2的某位同事是PC版輻射4(Fallout 4)鐵血玩家,前天看到說該遊戲VR版即將登陸Vive,被問及是否會為此入一套Vive時?對方冷冷地撇過一眼:有病啊。

技術是科學思維的表達。科學思維方式的意義在於有效降低本能反應的影響、超然行業冷暖或其他喧囂之外的思辨過程。所有熱情的積極的爆款的大眾的一切都跟「有效的思考和方法」背道而馳。冷靜才至客觀,抽離才有洞察。

相關鏈接:

《輻射4》VR要想成功 需要解決以下5個難題

《生化危機》最後一部 索尼推出VR打殭屍體驗

就沖這7款免費遊戲 Oculus Touch就沒白買

XBox One X的」幸運的故事」沒有VR版

[資訊來自cnet IN2原創資訊轉載請註明來源及鏈接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2虛擬現實影像 的精彩文章:

Hulu與 RYOT聯手打造遊戲互動式VR喜劇劇集
育碧和好萊塢影星打造「影游一體」的VR驚悚體驗
比想像更快:英特爾聯手Oculus VR電競大賽這就來了
神秘的Snapchat第二代AR眼鏡曝光
臉書攢大招:解決VR/AR里的文字輸入 研發光反射讀腦技術

TAG:IN2虛擬現實影像 |

您可能感興趣

VR、AR、MR不只是遊戲的未來
DNF:封號真的是自作自受?取ID時你真的看了遊戲協議?
DNF:在遊戲中最後悔的事情,最後一個自作自受了
硬體資訊:厲害了我的APU!用Ryzen APU打造的掌機登場,暢玩PC遊戲!
V社加註自研遊戲:適配新手柄的VR遊戲或很快面世
F/GO要出VR遊戲了?
VR遊戲賞 | 打羽毛球也會暈,或許VR運動遊戲要換種做法
蹭WIFI、看大片、打遊戲……坐上咱們自己的大飛機,讓旅途「嗨」起來!
OPPO R11s Plus:大屏大享受,玩遊戲流暢,喜歡不?
微軟CEO談自家Xbox和PC遊戲未來:最終目標是讓玩家不分平台地享受遊戲
有趣,以後可以用Ryzen APU來爽快玩LOL等MOBA遊戲了
做VR遊戲真的不賺錢嗎?近期對於VR遊戲的思考(上)
GDC:VR遊戲開發熱情下滑 Vive仍最受VR開發者喜愛
像素遊戲也能VR化?國外玩家製作FC遊戲VR模擬器!
更進一步!谷歌的 AI 自己就能玩多人遊戲了
CPU和顯卡,哪個對遊戲性能提升大?
硬體資訊:入門遊戲從此不用獨顯!馬上要有Ryzen APU用啦!
推薦!適合兒童的HTC VIVE平台VR遊戲
Uber申請車載VR專利:上了無人車 你進入遊戲世界
終於不再小打小鬧?經典科幻IP《銀翼殺手》要出完整VR遊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