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垃圾也貼二維碼 智慧分類潛入尋常百姓家

垃圾也貼二維碼 智慧分類潛入尋常百姓家

假如家裡的一袋袋垃圾,貼上小小的二維碼後,就可以變成積分兌換禮品,你還會嫌垃圾分類麻煩嗎?6月11日至17日是全國節能宣傳周,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展示活動上,北京環衛集團為推進垃圾分類想出的妙方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這套垃圾分類的方法非常簡單。」北京環衛集團城市微環境公司工作人員孫瓔手裡拿著一沓二維碼貼紙,向參觀者介紹如何進行垃圾智慧分類:首先要註冊北京環衛集團「e資源」居民垃圾智慧分類服務,無論是通過微信平台、現場還是電話註冊,每戶都會領到一張磁卡,一沓獨一無二的二維碼以及一本垃圾分類指導手冊;之後,將廢紙、塑料、金屬、玻璃、織物等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分類打包,在垃圾袋外貼上二維碼,投入小區里的可再生資源回收櫃就行。工作人員在收集這些垃圾時,會採集二維碼數據,並將每袋垃圾所對應的積分錄入系統,每積1分就等於1分錢。

「您可別小瞧家裡的垃圾,一包廢紙就值好幾塊錢呢。」孫瓔說,因為1公斤舊書就能積80分。除了廢紙,在垃圾分類指導手冊上,其他垃圾也被「明碼標價」:1個飲料瓶積5分,1個易拉罐積8分,1公斤衣服積20分,1部廢舊手機積300分……連廚餘垃圾也可以積分。它們被收集在專門的智能廚餘垃圾桶里,投放時需要在垃圾桶上刷一次卡,每次投放都積5分。

「如果垃圾混裝的話,沒辦法獲得積分,所以絕大多數人會把垃圾認認真真分類打包好再投放。」孫瓔笑道。她介紹,這些積分可以兌換成禮品。此外,小區每月都會定期舉行積分兌換活動,可以憑卡在現場兌換米、面、糧、油等生活用品。二維碼用完後,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向工作人員索取。

孫瓔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這套垃圾分類方法已在北京、安徽等地部分社區落地。在北京,專門收集「貼碼」垃圾的可再生資源回收櫃已經投放1000多台,主要集中於朝陽區安貞街道和小關街道。分類收集起來的可再生資源將被分類運輸至廢紙廠、紡織廠等分類處置工廠進行資源回收利用;廚餘垃圾則會通過生物技術進行堆肥處理,每噸可生產0.6—0.7噸有機肥料。

「這個方法已經推行一年多了,我們回訪發現,居民們的使用率沒有任何下降,說明這套簡單的方法還是挺受歡迎的。」孫瓔透露,目前已有北京其他城區考慮採納這種方法,垃圾智慧分類服務以後會入駐更多社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2018年我們要去月球種土豆!
夢想改造家·理想之居——「可持續發展」主題教育活動
注重成果轉化,盡顯科技力量
港珠澳大橋:「中國製造」撐起「世界之最」
第五屆「納米化學前沿論壇」在北大舉辦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無人物流正進入尋常百姓家
讓更多「架上雕塑」走入尋常百姓家
智能音箱飛入尋常百姓家?得先來一次大洗牌
千年馬家窯彩陶「變身」時尚用品 「闖入」尋常百姓家
區塊鏈如何才能走入尋常百姓家
蘭花走入「尋常百姓家」
古代的紙最初屬於朝廷特供 進入尋常百姓家 這三個女人功不可沒
震撼來臨!小米又一黑科技上市,人工智慧走進尋常百姓家
看無人機今朝 飛入尋常百姓家
杭州五大特產,從御封貢品到飛入尋常百姓家
景泰藍:皇家御用器,飛入尋常百姓家
互聯網助藝術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創想三維:3D印表機普及化時代來臨 正進入尋常百姓家
「萬村通」項目讓數字電視服務飛入非洲尋常百姓家
三個層面全面升級:智能家居即將走入尋常百姓家
曲道奎:讓機器人「奴隸」走進尋常百姓家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纖維支氣管鏡-走入尋常百姓家之最貴的「糯米糰子」
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玉露和壽
緊密型醫聯體:老百姓家門口的三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