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零、八零、九零後情愛觀有什麼不同?九零後是犧牲品?

七零、八零、九零後情愛觀有什麼不同?九零後是犧牲品?

60後、70後、80後、90後情愛觀念的變化

西北師範大學教授、作家徐兆壽接受了西部商報記者的採訪,談論了關於60後、70後、80後、90後情愛觀念變化的一些問題。

問:從60後,708090後這三部分人身上進行調查,發現傳達愛的方式越來越直接,甚至誇張了。對於這點您怎麼看?

答:這是接受西方教育的結果。「五四」以來我們接受的都是西方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西方文化要求對愛要直接表達,但中國傳統觀念要求含蓄。希臘人好裸體,欣賞人體之美。中國人講中庸,輕物慾,欣賞人的道德力量和人格修養。60後有一個大的背景,即農村占居了全國80%以上人口。即使接受了大學教育的人,傳統因襲的傳統還很重,所以對愛的表達還不是很直接,還有些男尊女插進的餘緒。今天我們來看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那些小說,如余華、蘇童、遲莉(接受60後)、畢飛宇等小說對愛情、婚姻、家庭探討的較多,尤其蘇童和遲莉的小說。那是一代人對愛情尤其是婚姻進行變革的精神痕迹。

但到70後就有些直接了,因為70後的中學教育都在80年代中後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大學教育基本上都到90年代了。那時候他們所接受的西方「性革命」的觀念較多。西方的「性革命」不僅僅是一個性開放的代名詞,而一個關於愛情、婚姻、家庭及個人生活方面的革命,包括對性的直接表達,愛情至上觀念,結婚和離婚自由觀念。還有同性戀的合法化,單身家庭、朋克家庭的合理存在等等。這代人在文學上也即感性的層面上發言的是衛慧、綿綿、木子美、安妮寶貝等。清一色的女性作家。他們宣言的是女性也有身體,也有自由,因此,女性對自身的命運要有完全的把握和主動權。他們探討的更多的是性和存在。可以說,這代人是最為叛逆的一代,也是歷史上女權主義的巔峰。那些文字將作為證據,告訴歷史曾經有這樣一些女人為了愛情、婚姻和性乃至自由付出過慘痛、激烈然而壯美的代價。

80後就不一樣了。他們生活的時代已經是獨生子女時代,平等和自由對於他們來說被政策不可思議地解決了。他們是歷史的分水嶺。在這代人的作家中,沒有幾個再為愛、性、婚姻而大喊大叫過。他們沒有了壓抑。城市青年也沒有生活的壓力,獨生女子完全可以在適婚年齡再被父母包養一陣。所以,他們的情感有些糜爛,甚至發霉,有些不負責任。於是,這代人中剩女很多,同性戀者數量加劇,離婚率陡增。他們不知道愛為何物。

90後是80後的接班人,很多90後就是60後的子女。60後家庭面臨一個家庭倫理空白的局面。

男女平等在60後家庭中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了,但是,中國傳統觀念與西方觀念的衝突在這代人中間此起彼伏。一方面,他們不會為大吵大鬧隨便離婚,所以要堅持,要試圖改變對方,這是傳統的力量;另一方面,他們又會為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發生爭吵,比如做飯、拖地、洗衣服等,比如鄉村與城市的習慣,這使他們對西方觀念一陣歡喜一陣痛恨。就在這樣的爭吵中,90後成長起來了。比80後更先進,他們接觸的世界文化觀念更多,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拋棄也更多。他們要求與世界同步,而這時候的世界觀念主要是以西方為中心,這就自然地以西方文化為主導。但西方文化是什麼呢?是好萊塢大片中的性解放?還是《聖經》中的永恆觀念?相比而言,他們對前者似乎更為喜歡。這將導致他們在精神生活上的貧困。

我認為這些方式不能簡單地以好或壞來評價。傳統模式對於女性是抑制的,這肯定是不好的,但傳統模式也有很多好的東西需要我們重新去發現和發揚。比如,家庭倫理,重情義,注重天長地久等等。西方現代觀念中的性自由也有不利的一面,這一點現在中國人已經品嘗到了。社會風氣的不好除了腐敗外,性的開放恐怕是第二位了。這直接導致婚姻家庭的不穩定和社會道德體系的崩潰。因此要辯證去看。

簡單來說,幾代人的特點大致如下:60後還有些傳統,愛的表達模模糊糊,以行動告訴對方;70後表達已經要求詩情畫意,有些詩意;80後有些開放,隨意性強;90後對愛的表達更為直接,更趨於流行和消費性,所以後在愛面前更迷茫。

問:這種婚戀觀的變化能告訴我們些什麼呢?

答:它告訴我們,我們與世界在同步進行,但是,西化的成分較強。所以,我們要反省我們的文化,反省我們的情感、愛情、婚姻以及價值觀乃至信仰的問題。其結果就是,我們有可能更多地吸收西方關於平等、真愛乃至信仰方面的一些因子,現在我們已經都知道,西方人除了現代觀念外,傳統的以《聖經》教育為主的家庭觀念還很濃,而且這種觀念越來越流行。但也可能會向中國傳統的一些觀念靠近。這種靠近也不是簡單向男尊女卑的方面發展,而是一種糅合中西方文化的新的愛情、婚姻、家庭觀念。既要強調平等、自由和相愛,又要強調陰陽互補,節操、責任、信仰等。要更多地注重精神領域的享受、平等、互助、相愛。

這才是真正世界性的。現在,我們在學習西方,而西方人並不學習我們。這也不見得就不是好事。我們先行一步,我們進步了。他們在觀望,像我們明清時期那樣閉關自守,自以為是,最後,落後的可能是他們。最近,對中西文化對比,尤其是教育方面對比的文章很多。我們感到很痛苦。

這是歷史告訴我們的結果。漢代,自漢武帝始,中國就已經成為世界的強國,那時我們儘管知道西方有一個國家也較為強大,我們稱他們為大秦,即那時的羅馬帝國,但我們並不認為他們比我們強大。就是在那樣的情況下,漢明帝也要學習比我們弱小的西域文化,把佛教請進了中國。中國的學術思想有此而發展。到了唐太宗時,他已經是世界的天可汗。那時,我們仍然不知道西方如何,我們知道的仍然是西域各國。可時,中國人還是要向他們學習,唐太宗派玄奘去西天取經,並向胡人學習。那是何等的胸懷。世界無出其右。明中葉後期至清代,是中國閉關鎖國的時期,我們派鄭和在海上發現了世界,但我們沒有參與整個世界地理大發現的過程,我們落後了。

清末民初,我們向西方學習。用了一百年,我們強大了。但學習是仍然需要的。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就是不斷地引進外部力量,以刺激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這是我們的優點。但歷史也告訴我們,以這樣的胸懷來學習,我們肯定是最強大的。美國之所以強大,也是有中國漢唐文化中的這些寬容學習的胸懷,但是,美國的宗教是一神教,它派外,它還無法與中國漢唐時期的文化相比。所以,美國人不承認中國的現在。我把漢唐模式稱為中國模式。如果這種模式能繼續發揚光大,積极參与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世界仍然會以中國為驕傲,中國仍然是世界的中國。

問:現在尤其是90後,對待愛情的態度比較隨便,往往換對象也十分頻繁,這點您怎麼看?

答:就是迷茫的結果。一方面,他們對愛很需要,另一方面,又對愛沒有信心,也不能堅持。這就是西方性革命在中國導致的結果。這代人是犧牲品。是過渡者。但這是沒辦法的。這不是他們想這樣,而是整個社會文化作用的結果。

問:關於愛情表達方式的變化這一主題,您還沒有有其他補充說明的?

答:我覺得,在中國文化自信力不斷上升的時候,中國的這些觀念都會發生新的變化,會向中國傳統文化方向靠攏,但不是簡單的照搬,仍然是改造。中國人的情感世界會慢慢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讓人信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邵旭峰文化影業聯盟 的精彩文章:

母親的迷信是一件多麼溫暖的事情

TAG:邵旭峰文化影業聯盟 |

您可能感興趣

九零後的愛情觀
一個七零後,憑什麼能把九零後零零後這「空前的一代」人攥在手裡?
個性手機殼,圖四是八零九零的最愛,「零零後」怕是都沒有見過!
九零後VS零零後選「襪子」,差距一目了然!九零後求生欲太強!
八零後的車曉,為什麼比九零後的你還要精緻?
七零八零九零後的你,可能學了一篇假的《社戲》
零零後VS九零後穿的「襪子」差距太真實!一眼就能分辨出零零後
90後零食VS零零後零食,九零後看完想流淚,零零後卻是笑出聲
致:全體為夢想拼搏的八零後,九零後們
盤點八零九零後的動漫神作,今天你淚目了嗎?
零零後VS九零的冬天:差的僅是一條「蕾絲內衣」?內容過於真實
愛折騰的九零後——弓鈺寒
九零後的偶像明星誰最火?
九零後的睡眠都去哪了?
致八零九零後逝去的青春:那一年的穿越火線
最失望的穿幫,楊紫趙麗穎同框比美,九零後八零後的美各有千秋
兩會,九零後有話說!
九零後心中的國產動漫金曲,零零後全沒聽過,代溝真可怕!
00後看不懂, 只有八零九零後才認識的零食, 吃過的娃都會打醬油了
誰還記得這部漫畫,同期的巔峰,九零後零零後共同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