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詠儀稱與老公教子有矛盾,父母教育孩子意見不統一怎麼辦?
被媒體拍到與丈夫張智霖一家三口去英國一度生氣黑臉時,袁詠儀指這都是因為兒子用英語玩直播。
她說:「首先生氣是因為早上起來沒有早餐,又沒有點餐,父子二人又商量做直播,很多人去餐廳都會把手機拿出來拍,我自己就比較抗拒。兒子是讀國際學校的,我現在都跟他說中文,想讓他不要忘記中文是怎麼一回事,其實他已經有進步。丈夫說英語要從小練習,當時我真的想打他一下,我正鼓勵孩子,老公又這樣,所以這是我夫婦倆唯一的矛盾。」
◆
◆
◆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由於觀念的不同,所看重的東西也不一樣,比如媽媽可能會更感性一些,希望孩子不受委屈,盡量滿足孩子的需要,更多的是對孩子的關注及保護。而父親可能就會認為孩子應該學有所成,出類拔萃,更多的是從理性和規範方面教育孩子。價值觀念的不同導致教育的態度和方法就會不一致。
亮亮小同學在上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飄忽不定,時而好時而不好。後來跟家長的談話中發現,夫妻雙方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總是不能達成一致。常常在孩子面前爭吵,媽媽的情緒穩定了,家庭的情緒才會得到穩定。
教育衝突會帶給孩子的影響:
情緒不穩
:年齡還小的孩子會有情緒不穩的情況產生,這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之後的學習和生活。
無所適從
:當父母的意見有衝突的時候,不知該聽爸爸的話,還是該遵守媽媽的規定,或是只好選擇聽從聲音大的人,完全失去了方向。
有罪惡感
:有些孩子還會因此有罪惡感,他們可能會認為爸媽的吵架是
因他而起,造成心理負擔,影響性格發育。
造成陰影
:更嚴重的孩子會產生內心的焦慮、不安全感,他們害怕看到爸媽吵架的樣子,甚至在心中產生陰影,到成年後也難以抹平,對人的一生都造成消極影響。
◆
◆
◆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一方「唱反調」應該怎麼辦呢?
1.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
父母應該事先溝通好,讓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為人父母最起碼的責任,大人不要認為感情是兩個人的事,便相互攻擊、謾罵,這對孩子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將終生難以彌補。
2.即使不一致,對孩子也要採取協商的方式
這件事媽媽認為是這樣的,爸爸認為是那樣的。你自己可以做出判斷,願意怎麼做。可能爸爸媽媽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表達方式是商量式的,對孩子很平等很尊重。
3.有一方願意不去爭,去配合
對於雙方都是秉持著「強硬」的教育觀念的兩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有一方心甘情願「退出」家庭教育主戰場,在思想和行動上都要另一方統一戰線,達成聯盟。
夫妻二人要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兩人一心互相不拆台,心理學專家陳默老師說:教育就是加減法,加法就是你多了一個戰友,減法就是四分五裂你變得孤立無援,願意加法還是減法這樣一算全明白。
作者簡介:周周媽,
一位4歲半男孩的媽媽,熱愛寫作,用文字溫暖我的育兒生活。
正面管教 · 如何不懲罰、不驕縱的養育孩子


※面對熊孩子的哭鬧,父母如何不懲罰、不驕縱的養育孩子?
※有遠見的父母,都注重從這幾個方面培養孩子
※你的素質,決定了孩子的氣質
※這麼簡單又有趣的親子手掌畫遊戲,爸爸媽媽進來看看!
TAG:每周微課 |
※這位教授的文章火了!父母最負責任的教育是告訴孩子怎麼保護自己
※這麼教育孩子,會心疼父母
※孩子不聽話,父母該怎麼教育呢?
※孩子被別人欺負怎麼辦,聰明的父母會教孩子這麼做
※這位教授的一篇文章火了!父母最負責任的教育,就是告訴孩子怎麼保護自己
※孩子總嫌父母啰嗦?看傅雷是怎麼「絮叨」孩子的,家庭教育太重要
※孩子教養一定是與父母有關嗎?
※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
※父母為什麼要花心思教育孩子?
※父母如何承擔好教育孩子的責任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公婆該不該插手?
※老師不管孩子,回家讓父母教孩子學習的情況該怎麼解決?
※老婆教育孩子獨立,父母溺愛孩子,我不知道他們做的誰對誰錯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好孩子
※初三的孩子打罵父母該怎麼管教?
※父母應當教給孩子的幾件事兒,父母是孩子思想的啟蒙老師
※孩子虛榮心太強,屢教不改,父母應該如何教育?
※這位教授的一篇文章火了!父母最負責任的教育,就是告訴孩子怎麼保護自己 | 特別關注
※教育孩子,父母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老師!
※賈靜雯:父母最珍貴的教育,是教孩子學會如何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