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非遺傳承助脫貧

非遺傳承助脫貧

6月13日,柳州市級非遺項目(苗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李伊園(右)在自己創辦的融水苗錦文化中心內向顧客介紹苗族刺繡產品。

苗族姑娘李伊園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積極創辦民族文化企業,培訓當地村寨的留守婦女開展苗族刺繡產品製作,目前已帶動40多名綉娘實現增收。

近年來,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結合產業脫貧工作,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有效整合各項非遺資源並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先後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苗族銀飾製作傳承基地」「苗族竹編生產性保護基地」等,同時積極申報推薦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利用取得良好成效,以苗族「非遺」為主的民族文化建設有力助推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201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37項,融水苗族自治縣推薦獲批的項目名錄佔15項。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

6月14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古都村,苗族綉娘賈會連在自家屋內的織布機上製作苗族織錦。

賈會連是柳州市級非遺項目(苗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李伊園帶動發展的綉娘之一,農閑時節在家裡製作苗族織錦,李伊園負責提供原料和成品銷售,平均每月可為賈會連增加收入1500餘元。

6月14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古都村,兩名苗族綉娘在自家屋內的織布機上製作苗族織錦。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6月14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古都村,苗族綉娘唐雪飛在自家屋內的織布機上製作苗族織錦。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6月13日,柳州市級非遺項目(苗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李伊園在自己創辦的苗錦文化中心內演示苗族織錦技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6月14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蘆笙製作)代表性傳承人梁炳光在位於融水縣城的梁炳光苗族蘆笙製作傳承展示館製作蘆笙。

據介紹,78歲的苗族老人梁炳光是當地知名的蘆笙製作師傅,從事蘆笙製作達60多年。他除了自己製作和修理蘆笙外,多年來還先後傳藝授徒60多名,遍及10多個鄉鎮。

6月14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蘆笙製作)代表性傳承人梁炳光在位於融水縣城的自家作坊里試吹蘆笙。

6月14日,在位於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魚卜村的廣西融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平台苗族銀飾傳承基地,柳州市級非遺項目(苗族銀飾鍛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馬貴兵(右)在向顧客介紹自己打造的苗族銀飾產品。

苗族青年馬貴兵自幼學習傳承苗族銀飾鍛造技藝,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下,不僅自己的銀飾生意越做越好,還帶動家裡的親友和村裡的鄉鄰共同增收致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網圖片 的精彩文章:

石家莊:傳承非遺「抬花杠」
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跨媒體技術展開幕
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圓滿結束 美國「決心」號首次停靠上海
福建邵武:學習身邊的廖俊波
山東桓台:麥田起火

TAG:新華網圖片 |

您可能感興趣

非遺傳承人冉藝飛:傳承古技藝助力脫貧攻堅
「文化收藏熱」助力非遺傳承
浙江非遺傳承人「經驗之談」解非遺進校難題
傳承經典,綉美潮州!傳統工藝對話活動讓非遺傳承落到實處
中國新生代非遺傳承人借互聯網讓古老非遺「活」起來
來自父母的「禮物」——遺傳性脫髮
非遺傳承 壽山石雕
他們是海南非遺傳承人
非遺傳承人——崔立強作品賞析
關愛出生缺陷患兒,推進浙江省出生缺陷(遺傳代謝病)救助項目
寧遠縣舉辦非遺傳承展示活動
遺傳性耳聾治療獲新突破,其他遺傳性疾病也可借鑒
非遺傳承人助力創新工藝,打造新爆品
夫妻生出「非親生」血型孩子,不符合遺傳規律?其實有科學依據
「遺傳開關」可能有助於對抗癌症
癌症遺傳會遺傳?其實遺傳關鍵是風險基因!
非遺傳承人 現場傳技藝
鍛銅技藝非遺傳承人周存玉:「活態」傳承
蔡氏剪紙非遺傳承人 蔡驍龍
探訪非遺傳承人 廣陵不絕刻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