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季度虧7億美元 Uber從無人駕駛到「無人管理」

一季度虧7億美元 Uber從無人駕駛到「無人管理」

北京時間6月14日凌晨,Uber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 Travis Kalanick)向全體員工發送了一封郵件,表示自己將會無限期休假。休假期間,公司將由領導團隊負責運營事務,但仍會參與重大的戰略性決策。此外,根據一份為公司董事會準備的報告複印件顯示,在卡蘭尼克返回公司時,他將會被剝奪一些權利,董事會將會分配部分職權給其他高管,從而限制他在公司的影響力。



686fb5683bf56c1.jpg


「史上虧損最多的創業公司」

投資界把對於10億美元以上估值,且創辦時間相對較短的公司叫做獨角獸,Uber的市場估值為625億美元,牢牢佔據獨角獸榜單第一名。


自2010年正式運營以來,Uber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擴張導致成本增加是直接原因。作為世界上最具價值的科技企業,Uber現已擴展到全球 70 多個國家,這種快速擴張有佔有市場可觀的一面,但更有巨額投入可怕的一面。特別是在與當地競爭對手激烈競爭過程中,「燒錢」甚多。為了佔領市場Uber為加盟司機提供補貼。這種補貼在進入市場初期的投入是驚人的,勢必稀釋公司利潤。


進入2016年,Uber虧損28億美元,儘管損失重大,但是營收增長的光芒似乎蓋過了利潤虧損的陰霾。

2016年,Uber的交易額翻了一倍,達到200億美元,凈營收(不包括中國營收)升至68億美元。Uber於2016年將其在華業務出售給了中國競爭對手滴滴出行,而這部分業務其實每年虧損約10億美元。雖然公司存在諸多缺陷,但依然在增長。


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營收有了19%的增長,但依然大虧7.08億美元。


目前,Uber尚未上市,因此無需發布財務報告。不過,自4月以來,Uber開始提供一些財務數據,被視為,為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做準備。Uber發言人稱:「第一季度虧損的收窄使我們朝盈利方向邁進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縱觀歷史,它的虧損額可能比任何創業公司都要多。正因如此,一些行業分析師預測Uber永遠無法扭虧,最終會走向覆滅。


內外醜聞接連不斷

今年以來,Uber一直不斷深陷危機。


2017年1月份,在美國計程車司機罷工抗議特朗普移民禁令的活動中,Uber宣布取消機場地區的臨時漲價,被視為利用罷工機會為自己增加業務訂單。此舉激怒了許多反對特朗普的人,全美掀起了「刪除Uber」的風暴。


據統計,在此次活動中約有20萬用戶刪除Uber賬號,其競爭對手Lyft則趁機擴大市場份額並加快擴張。


2月,Uber還捲入了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無人駕駛汽車部門Waymo之間的一場商業機密訴訟中。Waymo指出,Google前員工Anthony Levandowski在離職前,竊取公司光達系統等超過14000筆機密資料後,成立自駕車公司Otto,後來被Uber收購。Waymo公司以商業竊取與濫用以及專利侵權為由正式對Uber公司提出訴訟。由於兩家公司皆為矽谷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汽車產業中的重要代表,因此這場訴訟自然而然也成為了整個矽谷關注的焦點。


Uber不僅對外形象接連受損,事實上,內部管理問題更是屢屢見諸報端。

早在2015年,公司人員就存在性別歧視,以及性騷擾等惡劣行為。蘇珊·福勒(Susan Fowler)--Uber的軟體工程師,離職後在博客里揭露了這些事實。她表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不但不對涉事人員進行處理,反而建議因此感到受辱的女性員工辭職。


久未獲投資 管理層「真空」


巨額虧損、醜聞不斷,內部管理混亂使得Uber陷入「迷茫」,多數高管紛紛出走。僅今年內,Uber已經損失包括總裁、公關總監、財務主管、自動駕駛部門主管、工程高級副總裁、人工智慧實驗室主管、地圖部門副總裁、全球汽車項目副總裁、亞洲業務總裁和產品及增長副總裁等約10位高管。


自從2016年沙烏地阿拉伯的一筆35億美元的融資到賬之後,Uber已經接近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得到外來資金的注入了,面對全球市場,消耗是巨大的。公司內部的員工士氣降至低點。

隨著卡蘭尼克宣布休假,便有網友在網上調侃到:「Uber從一家無人駕駛的公司變成無人管理的公司。」


Uber已開始填補一些高管離職帶來的職務空缺。哈佛商學院教授弗朗西斯·弗雷(Frances Frei)擔任Uber的戰略和領導力高級副總裁,蘋果前高管博佐馬·約翰(Bozoma Saint John)將出任首席品牌官。還有消息稱,阿里巴巴董事龔萬仁(Wan Ling Martello)將會加入Uber董事會,出任公司獨立董事。


投資者們對uber還能否繼續保持信心?Uber的競爭對手Lyft會不會把握機會,佔領打車軟體市場?以及Uber能否涅槃重生?還得看它以後的發展。


以下是卡蘭尼克向Uber員工發出的電子郵件的全文:


致公司團隊:


過去八年我的生活一直都圍繞著優步,而最近發生的事件讓我重新意識到家人比工作更重要;同時意識到我需要從日常工作中抽身出來,花時間去哀悼我的母親,她已在上周五下葬;還要精心沉思,讓我自己恢復過來,以及集中致力於建設一個世界級的領導團隊。


對於我們走到今天的這一步以及怎麼會走到這一步的問題,我是最終的責任人。當然,有很多事情都是值得讓我們感到驕傲的,但也有很多是還要改善的。如果想要成功地實現『Uber 2.0』,那麼沒什麼比我把時間花在建設領導團隊上更加重要。但如果我們要致力於做好『Uber 2.0』,那麼我就要先做好『特拉維斯2.0』,成為這家公司所需要的以及你們值得擁有的領導者。


在這個過渡階段中,我指導下的領導團隊將負責運營公司。我將在如有必要的時候來作出最有戰略性的決定,但我會給予他們以大膽而堅決地採取行動的權力以便讓公司迅速前進。


很難為此設定一個時間線——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更短,也可能會更長。對我來說,失去我所摯愛的一位親人是件很難接受的事情,我需要恰如其分地去告別。你們所有人對我的衷心問候和慰問令我保持堅強,但結語幾乎都會是『我能做些什麼來幫你嗎?』我的答案很簡單:做好你們的日常工作來服務於我們的使命,那麼我就能有時間陪伴家人。以人為本,這是我母親的遺言。我希望你們能讓『Uber 2.0』成為現實,讓世界看到你們所有人所做的那些鼓舞人心的工作,也看到你們這些讓Uber變得卓越的、有著鼓舞性力量的人。


黃梓涵/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跌回原形!「妖股」美圖上市滿6個月跌破發行價
反目成仇:西部數據請求美法庭阻止東芝出售晶元業務
緊跟潮流:華為P11欲採用全面屏+屏下指紋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一線|Uber二季度虧損近9億美元 無人駕駛業務最「燒錢」
谷歌無人駕駛Waymo,一個月跑100萬英里!無人駕駛將是克隆人入侵
Uber無人車死人了,無人駕駛之殤?
日虧200萬的速度燒了20億美元後,Uber無人駕駛真的要被Diss至死?
A輪融資1.28億美元,這家中國無人駕駛公司到底牛在哪?
向FCA採購62000輛廂式車,與Uber商談無人車運營,Waymo開啟無人駕駛時代
Roadstar.ai獲1.28億美元A輪融資 機構看好無人駕駛公司前景
一年吸金61.5億美元,通用無人駕駛遭遇「對賭危機」「GGAI視角」
Uber 無人駕駛業務獲 10 億美元投資,投資方包括軟銀等
大手筆的Uber:無人駕駛項目每月燒錢2000萬美元
軟銀繼續押注自動駕駛,9.4 億美元投資無人快遞公司 Nuro
Uber二季度虧損近9億美元!投資者呼籲賣掉「最燒錢」的自動駕駛業務
自動駕駛公司Nuro獲9.4億投資美元投資,送貨無人車已上路
Uber縮減無人駕駛團隊規模:裁員約100人
Waymo採購六萬輛FCA輛廂式車、軟銀22.5億美元投資Cruise、無人駕駛商業化又向前一步?
傳無人駕駛公司 Aurora 融資估值超 20 億美元:紅杉領投
Uber與Waymo以2.44多億美元和解自動駕駛訴訟
對話Roadstar.ai:1.28億的美元融資和無人駕駛的現實與未來
Uber無人駕駛業務獲軟銀等企業共10億美元投資
Cruise上半年虧損5.03億美元,自動駕駛落地姍姍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