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一句術語,被清朝沿用幾百年,大家至今都能順嘴說出
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由於大殺開國功臣,一直備受後人爭議。不過朱元璋在任職皇帝期間,所做的成績還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改革力度非常大。政治上廢丞相職位,集中了皇權,嚴懲貪官,力度空前。
經濟上推行移民屯田和軍屯;文化上,緊抓教育,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軍事上,繼續抗擊外侵,實施衛所制度;外交上,加強海外交流。總的來說,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前進的政策,這才有了洪武之治的說法。
由於朱元璋是平民出身,對百姓的生活有非常深刻的體驗,所以他在職期間,對明朝的子民還是非常不錯的,也深受百姓的愛戴。不過,為維護皇帝的權威,朱元璋對官員的管理就非常嚴格了。為此在下發文書的時候,還專門發明一句皇帝下旨的術語。
這句術語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也就是大家在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聽到的這句話,被清朝沿用數百年,大家也都能順嘴說出。不過這句術語是有來歷的,而且正確念法卻並非如此。
我們知道,朱元璋定都南京,在南京建了一所非常豪華的宮殿,叫奉天殿。《典故紀聞》中有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嘗言:「見人言動皆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
為了宣告自己統治是處於天意。因而,朱元璋詔書的開頭就是奉天承運。另外由於朱元璋所執的大圭刻著」奉天法祖「這幾個字,(大圭指的是古代皇帝所執的玉質手板),所以皇帝也被稱為奉天承運皇帝。
我們再把這句話連起來就是正確的念法了,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不過後來經過重新斷句,就變成了現在電視劇中,大家聽到的那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了。


※明朝一少年的小舉動,讓其繼父斷言:此子必成大器,果然,後官至首輔
※一和尚對七歲小孩說:你將來是救時宰相,果然,小孩後成大英雄
※明朝一少年的舉動,其繼父斷言:此子必成大器,果然,後官至首輔
※明朝初年,朱元璋頒布兩條規定,一是廢除宰相職位,另一條我們至今還在使用
※朱元璋頒布兩條規定,一是廢除宰相職位,另一條我們至今還在使用
TAG:歷史名人檔案 |
※朱元璋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被後世沿用數百年,至今還有很多人讀錯
※沒殺過忠臣的千古一帝,其思想被沿用至今,世人卻說他是暴君!
※因為諸葛亮的事迹而留下來的兩句話,千百年間被稱為經典沿用至今
※古代人常說的這4個俗語,至今還在沿用,原來含義這麼大!
※一家常蔬菜,皇帝:這是啥?大臣隨便取了個名,那名字卻沿用至今
※明朝時不能直接叫豬,朱元璋想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名字,至今仍在沿用
※明朝時不能直接叫「豬」,朱元璋想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名字,至今仍在沿用
※四大妖姬之一的妲己,曾發明了一樣沿用千年之物,現在中國人還在用
※從青樓中傳出來的三個詞語,至今沿用,第一個你絕對說過甚至還做過
※這個皇帝迫使和尚吃肉,和尚吃完留下一句口頭禪,沿用至今
※周王朝最後一位君王,哪怕借錢也要打仗,誕生一個成語沿用至今
※她是歷史上四大丑女之首,卻能嫁給黃帝,還發明一物沿用至今
※朱元璋發明了一句口頭禪,後人沿用了數百年,如今卻經常被人讀錯
※康熙皇帝因為無知犯下一個大錯,叫錯一水果的名字,卻被沿用至今
※中國有一個詞從他後一直沿用至今,是對我們 千年繁榮文化的見證
※唐朝宰相因怕老婆,留下一個千古名詞,至今都被人們所沿用
※朱元璋帶皇后逛街,風吹起露出「敏感部位」,誕生一俗語沿用至今
※劉邦稱帝後,為了不讓父親向他下跪,想出一法子,後世沿用兩千多年
※此地曾是六朝古都,卻有二十種不同的叫法,第一個名字竟沿用至今
※劉邦稱帝後,為了不讓父親下跪,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被許多皇帝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