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所向披靡,清朝士兵望風而逃,曾國藩用三招就將之剿滅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規模最大的農民運動,清朝國之根本都被這場農民起義動搖了,從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義開始,短短數年時間召集了一大批農民,從廣西百色一直打到江蘇南京,所到之處清朝官兵節節敗退,可謂所向披靡,後來曾國藩出馬,只用三招就剿滅了。
第一招:用文化思想摧毀意志。太平天國一開始就搞了個拜上帝教,洪秀全更是申稱天父下凡,聽起來洪秀全是高於眾生的,這在當時的世人心目中,是無法接受的,因封建時代都遵守孔孟之道,你把自己比作上天,誰能服你?
反過來想想,如果洪秀全正的一統天下,他自己就是天神,在天神的統治下,整個世界會像什麼樣子?好比日本天皇曾鼓吹自己是神,把下面的士兵洗腦得言聽計從,結果戰敗後才宣傳自己是人,不是神。曾國藩在《討粵檄文》中強調要尊孔孟之道,所以一大批知識分子歸附,成為湘軍的重要部分。
第二招:步步為營,傻傻的打硬仗。曾國藩的軍事能力,是比不上左宗棠的,在平定天平天國的過程中,他差點就跳河自殺了,他並沒有古時候諸葛亮、王陽明那種本事,能利用天時地利,作戰用兵法致勝,他只能步步為營,慢慢去打。
太平天國中步伐軍事天才,比如石達開、李秀成都堪稱當世名將,可惜後來洪秀全無能,沒能把手下這些文成武將團結起來,反而讓他們相互充滿猜忌,結果太平天國內部四分五裂,曾國藩正是抓住了這種機會,一點點把對方蠶食鯨吞,他使用的「結硬寨、打呆仗」的方法,是天平天國的剋星。
第三招:脫離中央控制,掌握獨立軍權。古代打仗都講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則,而曾國藩更是把這一原則發揮到極致,天平天國時期,正是慈禧太后當政,慈禧在朝中對付那些勾心鬥角之事有一套,二對外作戰就是個白痴水平了,八國聯軍一來她就逃之夭夭了。
曾國藩知道想要贏得太平天國的戰爭,就不能被慈禧控制,一個娘們瞎指揮,肯定會壞了大事,所以曾國藩想盡辦法爭取朝廷同意,自己募集士兵,湘軍的所有大權歸他一人統領,同時他把各種利益分配給手下人,還不把自己手下將領推薦到朝廷為官。
曾國藩用這三招,輕而易舉的收拾了天平天國,轟動一時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就這樣滅亡了,清朝又繼續維持下去。


※太平天國順應民義,為何數年就被清朝剿滅?因洪秀全犯下個錯誤
※漢武帝為何要殺衛子夫?原因錯綜複雜,至今無人能解
※慈禧原本是漢人?那她如何得入清朝後宮?還成咸豐皇帝嬪妃?
※曹操為打贏袁紹,大膽設立了個官銜,直到如今仍有人任職
TAG:小邦哥 |
※清朝曾國藩欣賞之人,湘軍的奠基者,蓑衣渡之戰改變太平天國走勢
※為什麼清朝在太平天國平定之後,卻不敢向曾國藩下手?
※太平天國兵鋒正盛,容閎慕名前往,而臨走時的一番話預示天國滅亡
※太平天國猛將,打得曾國藩投水自盡,若聽他的太平天國可打下北京
※打敗太平天國後,曾國藩向皇帝奏報:唯獨對此事隻字未提
※曾國藩的湘軍這麼強大,在滅掉太平天國之後,為什麼不推翻清朝?
※清朝滅亡之後,國家這麼對待太平天國:誣衊太平天國的判刑!
※太平天國洪秀全,曾國藩對其憎恨至極,竟將其挫骨揚灰
※他是清朝巡撫,從未背叛朝廷,死後卻穿太平天國的龍袍入殮
※太平天國滅亡後,清軍是如何對待太平天國將領們的孩子和女兵的?
※太平天國清軍最強將領:曾國藩在他死後才上位
※太平天國滅亡後,部下曾四次想擁立曾國藩為帝,他為何拒絕?
※曾國藩建立的湘軍能滅掉太平天國,為何卻打不過外國人?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之後,剿滅它們的精英部隊,曾國潘的湘軍下落如何?
※在外國侵略者面前懦弱的清朝,為何對太平天國表現得很強硬?
※曾國藩為什麼一定要滅太平天國,救清朝
※太平天國反對剃髮,為何不改為清朝之前的束髮,而是披頭散髮
※太平天國四大經典勝仗,打得清軍難以招架,曾國藩羞愧自殺
※他是清朝浙江巡撫,從未背叛朝廷,死後卻穿太平天國的龍袍入殮
※湘軍剿滅太平天國後,慈禧急下一道諭旨,曾國藩險些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