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試比較老子的《道德經》與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

試比較老子的《道德經》與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

一、相通之處

1.老子和馬基雅維利都被稱作帝王(君主)的老師;《道德經》和《君主論》都講述統治者的統治之術——統治者應該怎麼做、怎樣為人處世、怎樣行動……。他們都是品第極高之人,是「扭曲的、墜落的」高貴——大智若愚,大善若惡,大真若偽——政治科學家、新思想的奠基者,他們都曾被誤稱作魔鬼思想的巨匠、陰謀詐術的導師。

2.他們的最高目標都是——真實。老子之「道」是「究竟的真實」,強調宇宙萬物的真實;馬基雅維利告訴人們要追求「事物實際上的真相」,而不是想像或應該的「事實」。世界是有無相生、善惡共存,人要求真務實。

3.他們都是從整體、從「一」的高度看問題。

(1)《道德經》有個大前提:世界是「一」,是由「有與無」組成。因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在場的「有」太光鮮、很忠人意、使人容易接受,致使人們忽視或迴避了另一面——「無」。因為「無」看不到摸不著聽不到,不在場,而往往不被關注。老子把「無」從暗處放到了明處,強調「無」之功用和本質,正視「無」。

以帝王為例,老子認為,帝王的勢力(或稱「一」)總量是永恆不變的,帝王擁有了權力、名譽、財富……等「正」勢,所以,帝王要「無為」——不要再苛求更多「權力、名譽、財富……」,而應該採取「舍、退」的態度,因此,老子喜歡用「柔弱」、「隱退」等態勢。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2)在解讀善惡時,馬基雅維利的大前提:「德性」是由善和惡組成混合整體,這個「德性」的總量是恆定不變的,類似於物理學上(阿基米德、牛頓、伽利略)的大前提——(德性的)能量守恆。《聖經》里、亞里士多德等強調的是德性之「善」及其作用,把「善」設置為「在場的」,迴避、忽視德性之「惡」及其作用,把「惡」設置為「不在場的」。而馬基雅維利把前人放到暗處的的「德性之惡」提出來了,放到了明處,並強調了德性之惡及其作用——正視「惡」,是一種深層次的驕傲或自信。

4.他們倡導「反其道而行之」的行為原則,常常被誤認為「欺詐、偽善」。老子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德經》四十章),意即作為帝王,思考問題的角度與百姓相反,(多數情況下)行為方式或方法與百姓(想像的)相悖;馬基雅維利認為君主德性之惡即是臣民德性之善,君主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顧及手段是邪惡、還是善良),君主施惡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於臣民的善。

5.倡導行為、手段上的「反其道而行之」源於「不得已」。在老子看來,帝王之「無為」,是在自然地規律、客觀現實面前,在「無」(或「大道」)面前無能為力——無奈之下帝王只能「無為」;馬基雅維利認為,德性的前提是作為手段的「獲取」(人必須確信這種迫不得已的信任),「迫不得已」意味著君主在面對事實真相時,出於「獲取」的目的而「不得不」作惡。

6.大真若偽、大善若惡,目的和手段分離——底線是真實。老子講「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三十七章),意既順其自然,便沒有一件事做不好;也可以解釋為,表面上不做,暗地裡什麼都做。馬基雅維利說,一個君主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要知道怎樣做不良好的事情(《君主論》15章)。君主要效仿狐狸和獅子,並深知如何掩飾這些獸性,做一個偉大的偽裝者或假好人(《君主論》18章)。(註:其實他們都是誠實的,提出的行為原則,是基於認知了「真實」之後的「善舉」。)

7.「受眾」相同。後來的研究者們對於《道德經》、《君主論》的讀者的說法也是相同的:一是統治者,告訴君主(帝王)們,好的君主(帝王)應該怎麼做——「帝王工作手冊」、「君主之鑒」;二是被統治者(年輕人、百姓),告訴民眾,好的帝王(君主)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二、《道德經》與《君主論》不同

1.老子強調帝王要有女人的陰柔、處下之氣,馬基雅維利則強調君主要有男人的剛強勇猛的性格。造成不同的原因是,老子《道德經》針對的是「現任的」帝王,其背景和實力高於眾人;馬基雅維利針對的是「將來的」(或「准」)君主,其背景和勢力低於眾人。

2.老子的思想境界要比馬基雅維利高,看世界比馬基雅維利更「整體」。老子要求帝王「知雄守雌」(《道德經》二十八章)——知剛強守柔弱。老子認為,在認識了「剛強」的本質、規律,以及「剛強」的前因後果時,也就是全面主宰了「剛強」之時,再「守」——以「柔弱」(或「惡」)的方式掌控或運用「剛強」(或實施「善」)。而馬基雅維利的雄性之「剛強」,是在善惡的分寸無法把握時——需要求助於「超自然」的力量(如上帝、命運等)時,要求君主果斷勇猛地決斷——向靠近「不善」的方向傾斜。

三、

馬基雅維利「善惡共存」、老子「有無相生」的理念

對我們的現代啟示

善惡共存、有無相生的世界才真實,我們要在善惡共存的環境里把事做成,不要苛求表面的「善」,不要迴避深層次的「惡」。人總是遊走於強弱之間,此時此事強大,彼時彼事弱小;局部強大,整體弱小;反之亦然。只有少數人,讀懂老子和馬基雅維利的人,有能力窺見嚴酷現實和真實,分清楚強弱的因素和程度,並把握好用惡、用善的分寸。

編輯 | 毛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道學園 的精彩文章:

TAG:同道學園 |

您可能感興趣

與馬基雅維利談一個禮拜的戀愛
比《達·芬奇密碼》更真實,比馬基雅維利更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