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玄奘法師: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玄奘法師: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願與你一起 走好這一生

寧可向西一步死,

不可東歸一步生。

-- 玄奘

1

你不知道的唐玄奘

網上有人問過這麼一個問題:《西遊記》裡面,你最討厭誰?結果唐僧位居前列,說他膽小懦弱,還無數次冤枉捨命救他的孫悟空……

可當翻閱過史料後發現,我們對唐玄奘的誤會太大了:他不但不軟弱愚蠢,還為了西行取經的心愿,賭上性命,畢生奮鬥。

他的人生經歷,簡直可以為天下所有為夢想拼搏的人打勁:路途雖苦,只要有信念,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他違抗唐太宗命令,孤身偷渡出國5萬里,在沙漠上差點被通緝、被暗殺、被渴死、被軟禁,在鬼門關幾進幾齣;最終憑一己之力,在辯論大會上讓3000個印度僧侶心服口服。

這一切,源於他13歲時就有的信念:要將佛法,完完整整地傳承下去,造福人類。

我們都有自己的信念,只是有人的信念上蒙了塵,而有人為此堅守了一生。而堅守一生的人,即是聖賢。

2、傳承佛法遇難題

玄奘原名陳禕,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父母早逝後,家境開始困頓。而唯一的親眷,二哥剃度出家,於是年僅10歲的陳禕,隨兄長來到洛陽凈土寺旁聽佛經。

陳禕13歲那年,隋煬帝號令度僧,通過考試來選撥27人出家為僧。

在舉行考試的那一天,陳褘年齡太小,無法參加選拔,正在門前徘徊,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鄭善果看見。

鄭善果問:「你為何要出家?」

陳褘脫口而出:「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意思是想將佛法完整傳承、普度眾生。

鄭善果本就覺得他氣質不凡,又佩服他的浩壯志氣,就破例讓他參加了考試,最終被破格錄取。

從此,玄奘周遊四方,向眾多大德高僧學習,漸漸聞名蜀中。

可玄奘卻發現,人們平常誦讀的經書,有很多都譯著不全,難以理解。甚至對一些基本的理論,大家都分歧很大。

他意識到,這是一個攸關信仰的重大問題。

義理不清,戒律不嚴,心中的敬畏便會失守,人的行為便會漸漸失去約束,是非對錯的界限也會變得模糊。

若是這樣,自己又談何繼承佛法,普度眾生的理想?

3、西行求法

迷茫間,25歲那年,天竺(印度)禪師波頗來到長安,玄奘聞之大喜,前往請教。

波頗聞言合十,緩緩道:「那爛陀寺的戒賢大師,將告訴你答案。」

那爛陀寺,就在佛教的發源地天竺,是世界最權威的佛學聖地。玄奘心中一震,既然印度高僧能不遠萬里來到華夏,我為何不能西行求法?

他當即上書唐太宗,請求到天竺取經。可當時邊關戰事正酣,管制森嚴,上書遭到無情拒絕。

但玄奘心意已決。2年後的某日,準備已久的玄奘混在逃難的百姓中,從長安偷渡出境,頭也不回地孤身踏上西行之路。

常思想,敢嘗試,人生的可能性,便自然展開。

4、寧可西行一步死,不可東歸一步生

茫茫八百里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風沙四起,猶如妖魔。但真正的鬼神,是嚴酷的環境對抗著孱弱的肉身。

有次迷路,玄奘正想取出水囊喝水,精疲力竭,一失手竟將水囊打翻在沙地上。一回頭,行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丟了,所有衣食錢財,一朝散盡。

玄奘調轉馬頭,想回去做些補給,走了十幾里,又猛然停下。

「我起先發願,不到天竺誓不東歸,現在為何又返回?我寧可西行一步死,不可東歸一步生。

四天五夜後,終於饑渴交加,昏死在沙地上。

第五天半夜,玄奘忽然被一陣涼風吹醒,跌跌撞撞地又起身上路。途中,老馬自己調了頭,怎麼也叫不回,玄奘跟著走了幾里,居然見到了一片綠洲。

在無數個艱險的日夜,玄奘都在心中默念: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為無上正法來耳,仰惟菩薩,慈念群生,以救苦為務。

當肉體虛弱到極致,唯獨依靠精神支撐一切。

最初的信念有令人驚訝的力量,忘了它,會失去坐標,找不到憑依。記住它,命運會幫你渡過危難的險灘,登上重生的彼岸。

5、信念的力量

走出了荒涼的戈壁沙漠,玄奘途徑高昌國。

高昌國王麴文泰聽聞玄奘路過,急忙傳旨,派人馬連夜請玄奘過來。

午夜,玄奘終於風塵僕僕趕到,國王親自舉著火把迎接他,又不顧玄奘路途勞累,拉著他聊了一晚上。

國王對玄奘十分崇敬,他發誓以弟子身份供養玄奘一輩子,讓全國民眾都成為他的弟子,每日沐浴執香,洗耳恭聽玄奘講經;

為了留住他,甚至要把公主嫁給玄奘。玄奘不為所動,一一推辭。

國王不高興了:「師父面前有兩條路,要麼留下,要麼回大唐。」

玄奘毫不猶豫地說:「你可以留下我的骸骨,但留不下我的神識。我此生使命只有一個,就是遠赴印度,求法取經,然後回國弘揚於百姓之中。」

國王下令增加供養,每餐親自端飯侍奉玄奘,玄奘決意絕食,到了第四天,氣息奄奄,命懸一線。國王震驚,心下大慟,說:「師父去吧,弟子不阻攔了。」

面對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與安逸的生活,面對唾手可得的至高榮譽仍舊選擇一往無前,不迷途,是因為「信念」就在那裡,它是我們對自己避不開的誠實。

6、名揚印度

經過漫長的旅程,玄奘終於在31歲到達印度,拜在那爛陀寺百歲高僧戒賢法師門下。

短短5年間,身為外國人的玄奘,便精通了經藏、律藏、論藏,被印度信眾尊稱為「三藏法師」。

有一個印度僧人不服氣,在那爛陀寺門前貼出50條疑難經義,說:「如果有人能夠破解其中一條,我就把自己的頭砍下來!」

眾僧求助於玄奘,玄奘一連三日不出寺院。

僧人以為玄奘膽怯,冷嘲熱諷。玄奘聽聞,走出門外,當場講解經義,根本沒有一條能難得住他。

僧人羞愧不已,正想自刎,玄奘制止道:「你捨命求學,實在難得,說過的話何必當真呢?」僧人拜倒在地,拜玄奘為師。

這時,玄奘的名望已經傳遍了整個印度。

7、回歸故國

公元641年,戒日王舉辦了一個全印度的宗教學術辯論大會。各個教派的智者全部參加,總共有周邊國家18個國王、3000個佛教學者和2000個外道人士,觀看玄奘講經,並針對他的觀點進行辯論。

面對泱泱信眾,玄奘從容講論,任由提問。據說,大會持續了十八天,可各個宗派的高僧、大德竟沒有一人敢發出挑戰。從此玄奘名震中亞,被尊為:「大乘天」、「解脫天」。

無數寺院都想用優厚待遇留下玄奘。但如同在高昌國一樣,功成名就的玄奘依舊沒有忘記初心──他要將畢生所學帶回大唐,解決那裡人們心中長久以來的疑惑。

公元643年,44歲的玄奘帶著滿腹的學識和657部佛經,在印度全國上下信眾的送別下,啟程回歸故國。

對心懷理想的人來說,實現夢想,不是為了爭一時高低勝負,而是為了真理,為了當初出發的理由。

8、一心一意,弘揚佛法

兩年後,玄奘回到了長安。這時唐太宗聽說玄奘回國,馬上召見他。

幸在太宗沒有追究當年偷渡之事。玄奘趁機向太宗請求回洛陽少林寺,從事翻譯經書的工作。

豈料太宗拒絕了,反而勸他還俗,擔任高官。

事實上,太宗本人並不熱衷佛教,只是當時唐朝正處在經略西域的關鍵時期,他非常需要像玄奘這種精通西域文化的人才輔助自己。

但玄奘在皇帝三番四次的勸說或命令面前、在萬人之上的榮譽地位面前,沒有動搖半分。

太宗拗不過,最終也敬重了他的志向。在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國立翻譯院,招募全國以及東亞諸國的學員共同參與譯經的工作。

譯經講法之餘,玄奘還和弟子一起編撰《大唐西域記》,將他在異國的所見所聞全部記錄下來。

當時的玄奘,每日有無數人慕名拜訪。唯獨在夜晚,他才能見縫插針地一點一點完成。

晚年,玄奘為了迴避世俗紛擾,幾次遷居,終於將600多卷的巨著《大般若經》翻譯出來。

這本經書卷帙浩繁,內容浩如煙海,徒弟多次請求刪節,但玄奘始終嚴謹,不刪一字。

公元664年,62歲的玄奘意識到大限將至,在譯出《咒五首》1卷之後,從此絕筆。同年二月五日夜半,一代聖賢在平靜的夜色中圓寂。

玄奘足足用了10多年,將1335卷梵語經文全部譯成漢語,影響力遍布中亞、越南、日本……

有人說,玄奘是除了孔子之外,最近乎於聖賢的人。

為求理想,視死如歸,富貴盛名,棄如敝履,一心一意,弘揚佛法。

三千年間,煌煌青史之上,如此強健到極致的精神,如此純粹之人,超不過十指之數。

也許佛法離我們很遠,然而,不被世俗迷,不懼紅塵亂,守得住初心。

這才是玄奘大師真正教會我們每一個人的道理。

一百個人有一百種初心,也許前路迷茫,苦難重重,但所有的故事都會有答案。

更多修行方法可關注公眾號:健康輔療路線圖(ID:jiankangluxi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行路線圖 的精彩文章:

人一天會放多少個屁,憋回去的屁又變成什麼?我們悄悄說
年中瘋狂大促,一降到底,產品全線優惠!
每日一素:土豆燉番瓜
你的不自律,正在慢慢毀掉你!

TAG:修行路線圖 |

您可能感興趣

圓因法師:破執著,不是什麼都不要了!
聖嚴法師:能去極樂世界,你還有什麼捨不得的
凈空老法師:錢是你賺來的嗎?不是!舍什麼,得什麼
弘一法師:越是捨不得,越是得不到
可笑!解說提出中單的無效輸出論,如若是真的,那還要法師有何用
如孝法師:今天很重要的事情,也許對明天的你就什麼都不是了
恕直言,台灣這位法師 「比較說法」 ,可見他連凈土宗的究竟了義都還沒有搞清楚,就更不要說禪宗了
仁清法師:得空性以後 是什麼都沒有了嗎?
凈空老法師:不把這個東西清掉,你的煩惱永遠斷不了
凈空老法師:不把這個東西清掉,你的煩惱永遠斷不了!
仁清法師:如果我們證得諸法空性 我們粗的煩惱就沒有了
全職法師:莫凡混沌拓印得到之後就沒有用過,這技能被作者忘了
王者:玩家給出推塔最慢的英雄,不是法師也不是輔助,而是這她!
如果法師只能普攻,妲己哭了,安琪拉也哭了,她最令人「嫌棄」
凈空法師:說自己再不幹傻事了,不知不覺又幹了,這是何原因?
凈空老法師:真懂得因果,不敢占人半點便宜。
靜波法師:學佛了,不要再被虛妄迷惑!
頓珠法師:要知道,一切都會離我們遠去
寂靜法師:付出很多收穫很少?很可能你忽視了這四點
凈空老法師:做人不要太較真,後面你的福報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