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別怕,爸媽替你出頭!

孩子別怕,爸媽替你出頭!

幼兒園放學接娃的時候,兩個家長打起來了。 特別小的一件事:小女孩的仙女棒被小男孩弄壞了,小女孩崩潰大哭,小男孩不知所措,正巧是放學時間,女孩子的媽媽一看自家孩子這麼委屈,沖著男孩就沖了過去: 」你憑啥搶我們家孩子東西還給弄壞了?你咋那麼野蠻呢?老師怎麼教的?家長怎麼教的?」

男孩家長也不樂意了:」不就弄壞你個玩具么?多少錢我們賠你就完了,我家孩子用不著你來教育!」

然後就是一場精彩的互撕,兩個孩子淚眼瑩瑩目瞪口呆;邊上其他家長興高采烈吃瓜圍觀;老師們焦頭爛額兩邊勸阻;大概是意猶未盡吧,這倆人晚上在家長群里又繼續撕了一場……

真是一場好戲啊……

我真心嘆服這些家長小題大做的能力,這難道不是一句「對不起」一句「沒關係」就能解決的問題么?

孩子別怕,爸媽替你出頭!

下午同閨蜜聊天,她是做老師的,說起最近的一條新聞,一個學生被體罰了回家哭訴,孩子媽媽聽完之後持刀到學校把老師臉划了。

我心有餘悸的對閨蜜說:「你管學生注意點分寸啊,昨天還說讓學生氣的胃疼,胃疼你也得忍著,這年頭老師都是高危行業了,看沒看到那天有個視頻某校女生上課和老師互扇耳光,真是世風日下啊~」

閨蜜也感嘆:「現在孩子哪裡敢管啊,家長一個一個寶貝的不得了,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罰不得,這些家長天天都生怕孩子吃虧,拿我們當假想敵,一說起老師就覺得我們不是補課體罰收紅包,就是上課虐學生課後虐家長。連在校的正常管理都得慎之又慎,不知道哪件事就能踩了家長的雷!」

還真是,我記得我們小的時候上學被罰真心很常見,遲到了去教室門口罰站,體育課忘了穿運動褲罰跑操場兩圈,走廊跑跳打鬧罰打掃全班衛生,考試沒考好錯題重寫一百遍,或者偶爾會被老師打幾下手心……這種算不算「體罰」?應該也算,家長會不會「暴怒」,我想多數不會,反正我那時候不會回家說,因為可能會多挨一頓打:「老師罰你罰輕了,該!」……那個年代,我們的家長多數都是這種粗放型管理。

可是換到今天,可能很多家長就會受不了:

「我們學校那個老師變態的,孩子錯一道題讓我們重寫100遍,神經病么!」

「我們家孩子今天也挨罰了,就晚去了五分鐘,讓我們孩子站著上課,我在群里質問老師了,一樣的交學費,我們孩子憑啥站著上!」

「我兒子隔壁班的那個老師昨天讓家長告了,說是上課拿格尺打學生手板了,小手都腫了,必須告到她下崗啊,這年頭還有敢體罰孩子的,作死吧她!」

除了體罰和懲戒,老師有沒有更好的教育方式?肯定是有的。這與老師的教學水平教育觀念都息息相關,我們當然不贊同老師採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但是今天太多的家長,也確實「玻璃心」的一碰就炸,總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在欺負他家娃。

孩子別怕,爸媽替你出頭!

小哈有個親戚家的女兒,原本學習是很好的,就因為某次忘了寫作業被老師用本子敲了兩下頭罰站了兩節課,家長拎著菜刀就去學校找老師理論了,老師特別誠懇的承認了錯誤,從此再不對他家女兒多說一句話,所有事情全部開綠燈不管,來不來上課寫不寫作業聽不聽講全都隨意,結果孩子連高中都沒考上就回家了。

學校本來就是接受教育的地方,老師對孩子行為有指導和約束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也應該引導讓孩子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認真完成老師交代的功課和學習任務。如果家長覺得老師的某些做法不妥,可以積極正面溝通,追打上門只會讓老師對你家孩子望而生畏,從而使孩子在學校陷入「敬而遠之」的狀態。

孩子別怕,爸媽替你出頭!

周日帶著三胖去早教中心上課,三胖是那種特別熱情於社交的孩子,見到小朋友總想去摸摸抱抱,關鍵這個年齡的孩子下手比較沒輕重,他表達善意的方式往往就是拍拍打打,我每次都會很緊張的告訴他:不行不行,輕輕的輕輕的!

結果這次碰到一個媽媽,她家孩子比三胖大一個月,三胖又開開心心的去拍人家,我趕緊攔住,那個媽媽跟我說:別攔著,疼了我家那個就哭了,沒哭就是沒疼,讓他們自己溝通去~

見慣了一大批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生怕孩子吃虧的家長,這位媽媽的態度簡直讓我從心底嘆服,何嘗不知道應該給小孩子同齡人溝通的機會,可是萬一擦了碰了別的小朋友,誰知道會遇到什麼鬼家長?

在遊樂場見過不講理的,孩子搶別人玩具被打了:「你憑什麼打人啊?我們搶你玩具你就打人啊?遊樂場是你家開的啊?」

孩子把別人打了:「他搶我們玩具我們還不能打了?本來就是我家孩子先拿到的,你們憑什麼搶啊?小孩子打打鬧鬧有什麼的?」

親,你還能雙標的更無恥一點么?

這種家長,在我們東北有個特別形象的名詞,叫做「護犢子」。就永遠擺出一副老母雞的狀態:我家孩子永遠正確永遠無辜永遠脆弱,你們誰敢來碰一下老子就跟你拼了。

孩子別怕,爸媽替你出頭!

其實挺懷念小時候家長對我們放養的那個年代,小孩子之間的事情就是小孩子之間的事,大人根本不屑於攙和,偶爾有一天被欺負了回家哭一鼻子,只要沒啥明顯的傷,家長往往也鄙夷的扔過來一句:「出息~打輸了還有臉哭!」,根本不幫你評價個是非對錯,更不用說去找人家家長,他們也知道我們今天信誓旦旦的說:「我再也不跟某某好了!」,肯定沒過幾天又摟脖抱腰一起玩去了……

小孩子之間的溝通和友誼往往來的很奇怪,問那些男生,好多發小都是從小一起打仗打出來的,那時候玩最重要,根本沒有太多的心思去記仇,去衡量得失,去計較是非……挖沙子迷了眼,踢足球撞了腰,搶玩具互相掐架像兩隻小狗熊一樣的摔跤,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哇哇哭一場回家睡一覺,明天天一亮接著出來玩的歡脫盡興。

而正是在這樣的過程里,孩子才能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處理糾紛,如何遵守規則,如何融入集體,家長的過分保護,過度參與,事事插手,處處代勞,僅僅能保護現在不吃虧,不受傷,卻失去了讓自己自己成長,自己學習,自己觀察世情融入社會的機會。

有人問我,你這麼放心,萬一孩子碰到校園霸凌怎麼辦?

為什麼會碰到校園霸凌?恰恰是因為孩子沒有處理危機的經驗,面對同齡人不知道採取何種正確的方式應對,那些摸爬滾打自己闖出一片天在小朋友里玩的開的孩子,碰到校園霸凌的機會少之又少。

成長路上,別忙著替孩子衝鋒陷陣,把主導權交回孩子手中,讓他自己學會如何使用各種武器,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

孩子別怕,爸媽替你出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親寶貝網 的精彩文章:

錦瑟|聽故事 學唐詩 NO.69
寶不感冒不發燒,總是流鼻涕,怎麼一回事?「常見病護理NO.13」
克勤克儉|聽故事 學成語NO.63
孩子體質差?生病?太心疼!這種做法風靡媽媽圈!

TAG:親親寶貝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媽媽,我能看到死人」,這些孩子說出的話,把自己爸媽嚇尿…
別人啃老也是啃自己爸媽,你竟想啃我爸媽,牙口好過頭了吧?
爸媽進城看孩子被老婆嫌棄,岳母站出來替我爸媽說話,我很感激她
「媽媽,我能看到死人」,這些孩子說出的話,把自己爸媽嚇尿……
又一個孩子出事了:爸爸媽媽,你們心可真大啊!
「兒啊,我把房子賣了給你養孩子」「爸媽,家裡太擠了,你們出去吧」
誰想當後媽後爹?誰想讓孩子喊別人爸媽?那就別出軌,別離婚!
帶孩子出去玩,孩子總要爸媽抱,爸媽應該怎麼辦?
爸爸媽媽,你們能別喂我吃飯嗎
孩子,別急著讓爸媽依靠你
想讓孩子智慧過人,其實孩子一出生就能訓練了,爸爸媽媽別偷懶
爸爸媽媽,你看這裡面有你的孩子嗎?
「爸媽都是為你好」,孩子聽了更叛逆,「綁架」孩子的3句話別說!
老公,別再讓你媽給我爸媽送她種的菜了,好嗎?
你爸媽來幫我們帶孩子,為啥就非要睡主卧呀
搞笑時刻:爸爸媽媽在家,讓孩子出去幹啥?
孩子:爸爸媽媽你們給我取名字不過腦子的嗎?還是閉著眼睛?
爸爸媽媽帶孩子都有哪些不同?寶媽心聲:我好像養了倆兒子
孩子你這麼皮,你爸媽知道嗎?
孩子,別再拿你爸媽的錢裝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