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二屆全國肉牛生產應用技術與產業經濟研討會——企業家論壇現場

第二屆全國肉牛生產應用技術與產業經濟研討會——企業家論壇現場

第二屆全國肉牛生產應用技術與產業經濟研討會——企業家論壇現場

編者按:這次企業家論壇匯聚了肉牛產業界的學科帶頭人、龍頭企業家、國外產業巨頭代表以及跨界金融產業者,可以說是乾貨滿滿、信息容量巨大的思想薈萃,是一次高水準的思想大碰撞。它從產業研究的角度、實踐發展的角度、行業內外的角度,中外思維的發展差異的角度等多重不同的視角,將肉牛產業存在的困境、未來的發展思路和方向,以及如何與金融產業聯手、如何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等進行了探討。

中國肉牛業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中國的肉牛80年代初期只有2.6萬頭,到2016年已經擁有720萬頭,變化巨大。同時,中國平均牛肉消費水平35年前只有0.1-0.2公斤,到現在已經達到了5.5公斤的水平,這個變化也是巨大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有了更多的錢去消費牛肉。當然,我們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是發展的問題。中國的肉牛業跟西方國家的肉牛業有很大的不同,我們走什麼樣的道路,用什麼樣的模式來發展我們自己的肉牛業,是一個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如果走歪了,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第二個是技術問題。比如很多肉牛方面的名詞還沒有規範,孟慶翔教授指出,在翻譯《肉牛營養需要》這本西方巨著的時候,很多名詞還無法翻譯,我們需要造新詞,為行業做出規範。三是人才的問題。

針對這樣一些問題,在第二屆全國肉牛產業經濟研討會這一行業盛會上,主辦方開辦了一場肉牛企業家論壇,特別邀請了中外企業家,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交流,從行業內外,產業的各個埠,從不同的視角分析、解讀、討論肉牛產業的過去和未來,為肉牛產業以及我們的畜牧業提出有益的啟示。論壇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孟慶翔教授主持。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孟慶翔教授主持論壇

被邀請的五位企業家分別是: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和、陝西秦寶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史文利、海爾產業金融副總裁藺進、巴西JBS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張梅、查韋斯機械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農業服務部總經理 Lanny Smith。

其中,JBS是世界最大的牛屠宰公司,牛的屠宰技術和、屠宰量值得中國人學習;查韋斯公司在設備製造方面世界名列前茅,中國很多公司使用他們的設備,他們的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科爾沁牛業和陝西秦寶是牛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他們的體量、產品技術和經營模式都值得大家學習借鑒。

首先是各位嘉賓的自我介紹——

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和:大家早上好!科爾沁牛業公司從進入這個行業到今年整整走過了20年的歷程。在這20年中,非常艱辛地走過酸甜苦辣,在這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經驗教訓,有幸接到主辦方的邀請,來分享我們的經驗教訓。

陝西秦寶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史文利: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這次論壇,跟大家探討肉牛產業存在的問題,秦寶牧業是中高端牛肉的供應商,成立十幾年來一直圍繞在中高端牛肉,從選育、育肥到加工及銷售,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今天跟大家一塊來分享。謝謝大家!

海爾產業金融副總裁藺進:非常感謝作為唯一的金融機構接受主辦方的邀請。我在海爾,大家都知道海爾是做家電的,也做商業服務,然後又進入了金融,在未來的10年至20年,海爾將進入到農業,我們也將在股權、市場的終端銷售,與產業緊密合作,提供從養殖、種植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技術服務包括後面的市場服務。

巴西JBS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張梅:各位領導,各位老總,早上好!今天非常榮幸受到主辦方邀請來參加這個盛會。因為最近美國牛肉市場開放,採訪我們企業的非常多,今天有機會介紹一下JBS公司,它在肉牛行業裡面是最大的屠宰場,我們每天屠宰的牛全世界範圍內是10萬頭,豬的屠宰量也是10萬頭,羊3萬頭,在巴西、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和南美其他一些國家都有我們的屠宰基地。科爾沁是我們非常好的合作夥伴,希望與我們合作的企業能有長足的發展。

查韋斯機械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農業服務部總經理 Lanny Smith:首先要感謝受邀請來到這裡,查韋斯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提供的是機械製造、農場和屠宰場的設備的支持。我們最近進入了農業這個部門,關注的也是於從動物出生到餐桌,我們很快就要進入第21個國家了。我們非常願意能夠參與這樣一個會議,我們非常榮幸,謝謝!

論壇有三個議題——

議題1:中國肉牛業的發展到底該如何規劃?

中國農業大學孟慶翔教授(以下簡稱孟教授):關於中國肉牛業的道路如何走,改革開放30多年,我們走過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歷程。我們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牛肉需求量有巨大增長,國外很多企業都瞄準了中國的牛肉消費市場,前期有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烏拉圭等等的國家牛肉企業,我們最敏感的是,7月16號,中國要開放美國牛肉市場,很多人在會上在問這個問題,我想請問一下李和先生,您對這個問題是什麼觀點?

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和

李和:我們公司從進入這個行業到現在走了20年,可以說這20年有一個苦痛的領悟,那就是中國肉牛產業到今天,我不知道有哪一家企業是活得優哉游哉的,都是在艱難的爬坡中,在慢步前行,非常痛苦。我們走了20年,都非常艱辛,我的領悟是,中國肉牛產業的論壇,一般都是基於技術領域的探討,我們今天聽了很多專家給我們講課,比如犢牛的飼養、效益的分析、飼料的營養,事實上,我經過這20年的經歷後感覺到,中國肉牛產業現在最缺的不是技術體系,而是商業模式的探討。

所以我要講的第一點,是商業模式的探討。

哪一種商業模式可以讓我們的肉牛企業賺錢?誰家的商業模式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的很好?所以我最深刻的體會是:我們現在要下大力氣要探索中國肉牛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比如說,世界的四大糧商都在搞肉牛產業,它們的商業模式是什麼?世界頂級的肉牛公司,是什麼能夠讓他們立足於世界頂級的肉牛公司?

我們這幾年經過不斷的探索努力,向國外學習,向歐洲學習,前些年我們一直往歐洲跑,後來我們往美國跑,往北美跑,最近我們也去了南美,去了解南美的發展模式,我們現在在總結我們自己的發展模式,比如這幾年大家提出的「種養加銷」垂直一體化,加物流、加金融的商業模式。事實上,在實施過程中,又有非常多的中國特色,不是美國、歐洲的模式拿來就可以用,所以,商業模式的探索,我覺得是中國肉牛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南方有南方的模式,北方有北方的模式,大企業有大企業的模式,小企業有小企業的模式,其實我們這些模式都沒有得以解決,所以中國肉牛產業的每一個分子、每一個企業都生存的特別艱難。

我的想法是,我們要有這麼一個平台和機構,首先要探索中國,比如東北、西北、中原、南方,肉牛產業到底用什麼樣的發展模式能夠盈利,只有這個模式探索清楚了,我們的金融體系才會迅速跟進,如果商業模式不賺錢,任何部門都不敢介入的時候,就沒法發展。

第二,是產業鏈問題。

中國肉牛產業生產體系的建立,今天我們聽了很多專家的報告,講得非常好,但是,這些理論在中國的肉牛企業,如何落實?其實很難落實,比如犢牛飼養,我聽得熱血沸騰,但是這些東西能在我那個地方可以嗎,落實不了。中國肉牛產業需要著急做的一件事就是生產體系的建設,從飼料開始,一直到犢牛,到育肥牛,到屠宰加工,到母牛繁育,我們要建立起整個體系來,建立這個體系,可以借鑒北美、南美、歐洲的模式,澳大利亞模式,總結出它們所走過的艱難歷程,經驗教訓,來總結出中國的肉牛產業的生產體系和發展模式。

第三個問題,是凈化中國的商業環境。

這是中國的專家和企業家共同的目標。最近我去杭州和寧波考察,光一個縣級市裡面,就有40家小屠宰場,每個屠宰場都能宰10—20頭牛,早晨三點鐘宰完,四點鐘賣完了,這樣的量,遠遠高於中國現在規模化屠宰場前20家的總產量,我們只佔全國總銷量的不到2%。

我們國家大部分的消費市場,都在農貿市場上,在這些小的屠宰廠里,而這些小的屠宰場怎麼生存,比如他們到通遼地區,把架子牛拉回來,在屠宰過程中為了賺錢,就要注水,然後我們的農貿市場賣的就是這樣的牛肉。所以,凈化商業環境,非常緊迫。比如大家議論的這幾年的走私牛肉,幾百萬噸,而這些商業環境如果不得以凈化,中國肉牛產業一定還會在艱難困苦中前行。

孟教授:借關於產業模式的問題,我自己覺得模式是一個「皮」,我們的技術和其他是「毛」,中國有句古話叫「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我們很理解這樣一個理念。秦寶模式在西北地區是很有影響的,我知道有很多企業在學習、參觀秦寶模式,能不能請石總簡單介紹一下秦寶如何與農戶合作、提供帶犢母牛和養殖犢牛的商業模式的?

史文利:肉牛產業,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傳統的行業,但它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改革開放雖然30年時間了,但我們真正把肉牛當一個產業提出來,滿打滿算也只有20年時間。這麼龐大複雜的一個產業,20年仍然還是一個發展初期階段。我們企業原來不是做農業的,我們是做工業的,我是學醫出身,開始做醫藥、醫療器械,我們是以工業的思路進入這個產業,當時考察了國內市場的一些情況和產業情況,結合國外的一些經驗,包括生豬、奶牛等一些成功的經驗,我們從品種、選育、繁育環節跟農戶進行合作,自己做規模化的育肥場、屠宰場,全產業拉通了來做。

陝西秦寶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史文利

跟農戶合作走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發展初級階段,跟農戶一家一戶合作,10頭8頭的養殖大戶,作為我們的繁育支撐體。以養殖大戶為支撐的一個繁育器,在村裡建合作社,搞技術服務站,雖然是一個鬆散型的組織,但從技術和運營方面是一個緊密的合作體,開始市場基地發展比較快,但是隨著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減少,農戶的養殖效率比較低,小規模的繁育模式很快就受到阻力。

第二個階段我們是國內首家從澳大利亞引進了6600頭安格斯肉牛,現在我們跟農戶合作,建立最小500頭母牛的繁育場,大的有2000頭,來把繁育環節做實。我們這些年一直在探討肉牛養殖效益低下,一是缺品質,第二缺科學化的繁育體系,育肥場相對繁育難度要小一點,繁育什麼品種的牛開始大家心裡是不清晰的。其實繁育什麼品種,跟你的市場定位要相結合,是做瘦肉型還是脂肪型的,要把繁育體系建立跟品種相對應。我們剛剛又在新疆簽了一個項目,跟新疆建設兵團一起做,建2000頭、5000頭的繁育場,再建30000頭的育肥場和10萬頭的屠宰場,然後跟整個市場的產品對接。

孟教授:秦寶的產業鏈是一個全產業鏈的模式,在西北地區,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有非常大的實用價值。現在也有一個問題給來自查韋斯的斯密斯先生,能不能簡單的介紹一下你們的商業模式?

Smith:李先生剛才講到了重要的因素是要有成功的商業模式,這確實只是一個商業方面的問題,我們訪問的很多企業、很多人,方向都是正確的,比如路易斯講到了中國需要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需要嘗試,試錯,重要的是你們要有前瞻性的思考,每一個商業模式都不能照搬,我們需要借鑒,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應用,大家都已經開始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查韋斯機械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農業服務部總經理 Lanny Smith

孟教授:非常好!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模式,不同的企業也有不同的模式,我們需要理性借鑒。

現場觀眾提問:請問在張梅女士您對美國牛肉進入中國怎麼看?

巴西JBS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張梅

張梅:前幾天跟李和董事長還就中國肉類企業未來的走向作了一個交流。這幾年,我們JBS為了在中國賣得更好,走訪了非常多的企業,國外的高層都非常驚嘆中國的企業做得這麼好。每一個企業家都有強烈的使命感,在國外每一個行業都分得非常清楚,從品種、養殖、生產方式到服務,基本上都是分而治之,只有在中國,我們的企業做的是全產業鏈,國外的老總都非常驚嘆一個公司怎麼可以做得這麼全,我既非常欽佩中國企業家的這種鬥志。

怎麼樣能夠幫中國的企業做得更好,尤其現在美國的牛肉馬上開放,這是所有餐飲很歡迎的一個市場,上周,中國質檢總局和美國農業部達成了對美國牛肉的輸華的檢驗檢疫要求。我們曾和國外的一些供應商有過一些交流,就是探討中國的牛肉如何能夠做到更好,我想和前輩們分享的是:一是培養自己的牛肉的品種,中國也應該有自己的一些牛肉品牌,這個是發展的機會;另外,在生鮮方面,還有很多的機會,尤其是高質量的牛肉品牌;另外中國的企業不應該隨便去比價,比價的競爭優勢不是很明顯,可以做出自己的品牌,這個定價就更好;政府應該多支持一些大的企業,真正讓它們拿到全國上去,保險、信貸都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我也願意看到國內有很多好的公司能夠在國外牛肉進來以後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多謝!

議題2:發展中國肉牛產業應該向肉牛產業發達國家學習什麼?

孟教授:張梅女士提到的關於如何樹立中國的品牌,很重要,包括中國生鮮牛肉品牌、政府的支持、不能跟國外比價格,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現在很擔心的一個問題是,美國的牛肉進入到中國,我們該怎麼辦?我個人的意見是,沒有那麼可怕,我們比價可能是比不過,但是它有它的劣勢,這麼遠運進來,過來的一定是凍肉,我們要學習從國外進口牛肉比較多的一些國家的經驗,張梅女士對我們的建議是非常重要的。這次會議是在中西方文化、技術相互交融的會議,我們邀請了30多位外國專家講課,我們應該向肉牛發達國家學習些什麼?下面我們有請張梅女士,說說她的想法,我們應該學習哪幾個重要的方面?

張梅:這個議題比較大大,我分幾點來說。GBS在很多國家都有工廠,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食品安全是農業產業首要的要求,第二是產品的質量。在這兩個方面,JBS做得都非常專業,我在國內參觀過很多廠,我的感觸是中國好的企業在設備方面已經高於國外的設備水平,自動化程度已經非常高。作為一個國外的公司,在市場方面,我們可以把我們在國外一些先進市場、技術還有生產方面放在一起的模式帶到國內。我覺得中國市場確實變化非常大,過去兩年,中國互聯網在線市場遠遠高過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和加拿大。我們現在也在探討,怎樣把肉賣得更好,幫助中國企業樹立品牌,比如JBS在巴西有生鮮成品店,在中國生鮮成品店的模式也剛剛開始,我覺得有很多可探討的地方,比如線上和線下結合,現在阿里巴巴提出新型零售的模式,它將會推出新的零售戰略思路,我們肉牛行業有很多可以借鑒和使用的,這是我的心裡話,謝謝。

孟教授:行業需要互相學習,特別是網銷、網店,剛才張梅女士提到的,可能外國人也應該向我們學習。今年2月份去加拿大的時候,加拿大還在用信用卡,甚至有時還在用現金,手機支付很少,在中國,小商店、個人外賣,都在用手機支付,手機支付在中國已經非常習慣了,在這方面要向我們學習。但是在牛肉的安全、設備方面,我們還有差距,李總,您覺得科爾沁這些年的發展從肉牛產業發達國家學習到的東西有哪些?有哪些我們還沒有學到?

李和:從大的方面,我們國家在肉牛生產體系方面落後於國外的差距非常明顯,差距在於我們的效率,我們目前效率太低。去年我在美國參觀了一個牛場,15萬頭牛隻有28個人管理,我現在有7個萬頭牛場,一個萬頭牛場需要60個人,已經是國內最領先的了。我們最近在跟查韋斯溝通,準備跟查韋斯合作,提升我們中國肉牛育肥的效率。我們現在需要向北美學習效率、好的營養措施、好的添加劑,當然是我們國家允許應用的添加劑。美國一家公司從海藻里提取了一種能夠取代抗生素的、適合於殺滅李斯特菌等細菌的添加劑,非常有效。所以我們要學的東西非常多,一個就是商業模式,第二就是提高效率,如何提高效率,是我們面對的一大挑戰。其次,我們面對的還有金融的挑戰,我們在會上聽到很多在生產體系和技術上的課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在想,我們中國肉牛產業的人才,聽了這麼多專家的介紹,有多少人可以應用到生產上呢?所以我的建議是,要儘快建立中國肉牛產業的培訓體系,讓大家學會怎麼養牛,以此提高我們的效率。

議題3:金融產業如何助力肉牛產業的發展?

孟教授:李總剛才提到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我們的肉牛養殖如何從經驗上升到科學,再從科學上升到數字化的管理和智能化的管理,這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下面我想轉到第三個話題,金融企業如何助力我們肉牛企業的發展?在這一點上,海爾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也在肉牛產業上投資了30個億,請問藺總有什麼成功的案例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

海爾產業金融副總裁藺進

藺進:我想,在農業埠,牛是很寶貴的資產,如果未來要進行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各個方面都離不開金融強大的支持。在講金融之前,我站在行外的角度,認真總結了一下我對肉牛產業的看法,在這個基礎上,再總結金融如何支持肉牛產業的發展。希望大家指正。

我的總結分四個方面:1、產業的模式;2、技術的模式;3、市場角度;4、資金的問題。海爾在這個領域已經做了兩年時間,在農牧業投資了60多個億,但在中國巨大的市場上依然如蜻蜓點水,所以我呼籲能有更多的金融機構能夠進入肉牛產業。兩年時間,我走訪了中國肉牛產業鏈的每一端,與管理者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甚至我們和80%的龍頭企業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

在海爾看來,我們認為未來的牛肉產業一要生態化,要符合我們中國的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和商業生態,從這三個生態出發來定位自己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二是要金融化,我們看世界的四大糧商,金融是重要的參與者,它是一個聯合器,把產業的各端聯繫在一起,從本國出發走向世界,金融化裡面有資金,有資產,包括虛實經濟,包括輕重資產,這裡有很多我們農牧企業需要學習和實際應用的方面;最後是網路化,包括中國的互聯網、物聯網,我們需要互聯網思維,將各端串聯起來,形成合力。

第二個方面,我們想要對產業說,要正視認知,改變觀念,和諧行動。中國有句古話,「家有五萬貫,帶毛的和出氣的不算」,這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經濟的認知,實際上,生物資產對於肉牛產業是企業的核心資產,要看金融機構如何利用這個資產,參與到這個產業裡面。所有人都說農業是靠天吃飯的,高風險,不願意投資,今天我們從投資界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中國未來10年甚至20年,是農業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資本非常關注的一個領域,通過周期性的管理,通過技術的升級,甚至保險、金融的參與,我認為中國的農業以後不可能再靠天吃飯。

第三個方面,我們認為,中國的肉牛產業是要絕對大於乳業,五年之後,將要達到一個萬億級市場,所以我們產業內要相互加大合作,而不是相互競爭,因為我們的競爭對手,我相信,根本就不在這個會場之內。中國未來牛羊肉的消費會不會超過豬肉的消費,需要我們產業的思考。另外,今天我們需要從外面進口,是不是有一天,有一些國際性的公司,直接到中國來開展肉牛的業務,而不再只是凍肉的問題,就在中國養牛宰牛。特別提到的是,中國的新興企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他們更了解終端市場,他們能從反向上升到產業的頂端,所以,我們產業的各方一定要建立合作機制。

第四個方面,是企業的戰略和定位問題。做企業不能盲目,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資源優勢決定要做產業的哪一端,一個肉牛企業要做完整的產業鏈我覺得太難了,從資本角度出發,能成功的概率幾乎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們要認識到,我們到底做產業的哪一端,然後做到專業、精緻,最後再考慮如何合作。

第五個方面,是政策和媒體的問題。政府和媒體要起到一個正確的引導作用,不要讓產業的人員受到誤解。產業投資人也要科學判斷,我們要在管理中學會收集和積累數據,要根據數據讓企業不斷改善、完善。

第六個方面,所有產業要符合商業邏輯。在肉牛產業裡面,育肥和屠宰一定要是規模化經濟,在這兩個方面不能追求單位的高收益,如果這樣,將會導致我們終端消費者買到牛肉的時候是高價,會影響整個產業未來的發展。另外,技術和效率非常重要,技術是軟實力,它可以各個方面提升降低成本的空間,要利用機械化、智能化,運用管理系統。

最後一個方面,是關注消費端。投資人要高度關注技術的係數,學習理論並真正應運於實踐,我認為這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從消費端來講,中國有一個現實,活牛好賣,牛肉難賣,我想這是一個資源信息匹配的問題,中國的市場在是消費升級,老百姓已經從吃飽上升到吃好,追求食品安全,追求品質,中國的中產階級已經有3-5億,這是肉牛產業未來忠實的消費群體;第二個是消費渠道的變化,這個肉要賣給誰,賣給他之後這塊肉要做成什麼產品,我覺得不同的產品,要用不同的渠道,最主要要建立一頭牛的匹配能力指示,一頭牛如何全部賣出去,這個能力需要在消費端建立起來;第三是深加工和研發,國內還有很大空間;第四是消費教育,牛羊肉的消費是相關機構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工作;第五,一切的應運,一切的行動,都應該基於數據,而不是感覺。

最後,回歸到金融,回歸到資金。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資金和金融的高度介入。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機構和多元化的融資能力,所有企業在融資的時候,槓桿率有一定要保持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要選擇資源性的合作夥伴,未來的金融機構不再是賣錢,在賣錢的基礎上,應該更多的參與一些增值型的服務;政策性的資金應該讓我們企業順其自然,而不能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生物資產是產業裡面的核心資產,我們的金融機構要如何創新,真正能夠幫助我們企業解決資金問題。站在產業的角度,海爾根據產業來設計金融產品,這是海爾的一個創新,農業是周期性的,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給合適的資金、讓企業能夠使用的資金,不延遲,不打折。資產,不一定要為你所有,一定要為你所用,我們的金融,一定在這裡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們海爾到底要實施什麼樣的產業?對我們來講,第一,對中國的肉牛,我們已經設計了四年甚至五年的金融產品和符合這個產業的發展資金,幫助合作社和一些企業發展這一產業;第二,規模化育肥,幫助些企業或合作社做到這一點;第三,從技術化領域,一些國際技術性公司能夠參與進企業來,幫助他們提升管理能力;最後我們要幫助我們的合作夥伴建立銷售渠道,這也是我們的一個方向。回顧一下以往,我們很多中小企業為什麼會死去?我覺得有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金融,有很多是因為我們的抽貸,或者是給多或給少的問題;第二個是管理,我們的戰略定位不夠明確,失去了發展機會。未來,金融和產業的合作,將是以產業為根本,以金融為工具,以技術為支撐,建立誠信共贏的生態圈,農業和金融就是相伴相生的,相知相容的,我們將以金融和市場為核心,基於舌尖,數據決策,成就產業。

孟教授:藺總剛才非常精闢的進行了分析,大家慢慢消化。我想大體上說三個問題,一個是思維的問題,第二個是管理的問題,第三個是金融如何支持產業發展,產業如何利用金融。這是非常好的思路,他們從非專業的角度來看我們肉牛產業,我經常跟很多人說要學會用第三隻眼睛來看產業可能會看得更明白,現在流行的話叫「跨界」,這幾位都不是搞農業的,更不是搞肉牛的,但他們都進入到肉牛行業,將來在肉牛行業,真的需要合作,需要各個方面的產業包括人才的參與,最後這個產業才能夠有長足的發展。

小編手記:論壇高瞻遠矚,又注重現實中的細節,是理論聯繫實踐、宏觀與微觀俱全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分享、思考和探討。對於從業人員而言,這些思想無疑對我們的認知、困惑進行了洗禮和點撥,相信他們精彩的發言和分享,一定會對我們從業者有所啟迪。

京鵬環宇畜牧整理自論壇錄音,未經嘉賓本人審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鵬畜牧 的精彩文章:

當豬場插上科技的翅膀——記京鵬豬場黑科技之自動稀料飼餵系統

TAG:京鵬畜牧 |

您可能感興趣

抗生素替代技術在畜牧業中應用研究進展
農業生態大數據分析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落戶安徽
世界經濟論壇專家探討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在全球金融的未來
中國數十所職業學校為印尼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第三次工業革命」與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調整——技術經濟範式轉變的視角
大眾集團在沃爾夫斯堡的工業品牌世界向世人展示著世界汽車工業技術和社會化發展歷史
專業之生物科學與技術
財經八姐:製造業尋根記-中國化工業的技術搶灘關鍵期
升級核心技術,共建產業生態圈
數字化技術與骨增量技術在種植領域的應用 第三屆拜博口腔國際學術論壇精彩內容節選
國內外銀行業區塊鏈技術應用與實踐
《國家生物技術發展戰略綱要》啟動編製
中國科研人員實現高分辨新型成像技術
全球VR/AR交互技術研討會在韓召開,助力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國際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態勢 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
第九屆國際分子模擬與信息技術應用學術會議
中國感測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專區全新啟航,同期SiP技術物聯網領域應用論壇召開在即
蘋果加入兩家中國供應商研發新技術
澳洲IT專業的職業發展以及學校和生活中的技術差距解析
家電成為中國技術類消費品市場增長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