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安全因素 影響安全駕駛的「七大因素」

不安全因素 影響安全駕駛的「七大因素」

查看大圖

(圖片來自網路)

90%以上的司機都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是好的,但每年仍有很多人因車禍而死亡;在美國每年有4.2萬人死於交通事故;在中國,每年也有幾萬人死於交通事故;研究表明,駕駛員的疲勞已被認為是導致車輛事故的主要因素,而引起駕駛員疲勞、影響安全駕駛主要有「大因素」。

因素一:酒精和藥品

駕駛員飲酒後,會影響對速度、距離和判斷能力,也能造成視覺模糊集疲勞感和入睡感,從而造成事故;很多藥品或治療感冒、頭疼、過敏的處方葯能導致睡意或暈厥。

因素二:情緒

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不幸情緒低,好的或壞的情趣都能使你分心,大約90%的肇事司機處於興奮或惱怒狀態。

因素三:疲勞駕駛

如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距離過長,出現「公路催眠」;長距離駕駛後,未得到適當休息;完成一整天工作後,連續駕駛數小時;為了防止疲勞駕駛,理想的安排是,連續開車兩小時,休息15分鐘。

因素三:出車前看電視

出車前長時間看電視,易發生車禍。科學家曾做過實驗,請來一組司機,讓他們未看電視前開車,並指定行駛路線,結果都能夠準確無誤地到達目的地。隨後讓他們看4小時電視,再按照原來的路線行駛,結果有9%的司機莫名其妙地走錯了路線,20%的司機認錯了燈光信號。這些出了問題的司機感到疲乏,引起視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疲勞,看電視時間斷,可使視力降低30%,連續看4-5小時,相當於喝幾盅白酒。

因素四:飯後15分鐘

午飯後易睏倦,特別是夏秋季節,氣溫高,司機工作了一上午,視覺、體力和大腦都已疲勞,對道路、信號燈等外界環境反應慢,這一段時間被稱為「危險的15分鐘」。此時最好安排午休,然後再開車。

因素五:音響聲音過大

過高的音樂聲使司機難以正確判斷情況,音響超過95分貝時,車禍次數大幅增加。車內音樂聲略高於發動機的聲音為宜。

因素六:不吃早餐

人到早上已有十幾個小時未進食,腹中空空,血糖較低,如再不吃早餐,血糖水平更低,一旦低於700MG/100ML,出現冷汗、頭昏、眼花、無力、記憶力下降,反映遲鈍。

因素七:吸煙

開車時吸煙,精神系統出現暫時的興奮,繼而起麻痹意識的作用,降低生理機能,反映遲鈍,精神恍惚,操作失調,身體不適。同時,車內煙霧瀰漫,刺激眼睛,影響視線。司機取(接)煙、點煙、吐霧、彈煙灰、掐煙蒂等動作也分散注意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大同交警 的精彩文章:

出行小提示 端午節出行「搶鮮看」

TAG:山西大同交警 |

您可能感興趣

注意安全:安全駕駛,珍愛生命!
泛亞:自動駕駛汽車安全影響因素分析與應對措施研究
中美自動駕駛汽車路測規範全對比:從安全保障到監管許可權
自動駕駛與安全:在安全為先的領域
自動駕駛,什麼樣的安全才是足夠安全?
機艙和駕駛艙之間安裝二級安全門能否真正保證飛行員的安全?
安全騎行——防禦性駕駛
汽車隔音改裝之後會影響到駕駛安全性嗎?
自動駕駛落地的三大障礙,慣性導航系統是最後的安全防線
安全|尊貴駕駛員線上安全課堂:隧道行車
自動駕駛汽車並不是受全部人的歡迎,安全性讓人害怕
不談安全的自動駕駛就是在耍流氓
是誰在挑戰自動駕駛的安全
自動駕駛技術真的安全嗎
無人駕駛真的安全嗎
讓自動駕駛汽車更安全 特斯拉免費向其它廠商開源汽車安全系統
埃貝赫推冗餘電子安全開關 確保L4自動駕駛汽車安全功能正常運行
自動駕駛真的安全嗎?
對抗深度強化學習是如何解決自動駕駛汽車系統中的安全性問題的?
爭自動駕駛領頭羊還是確保技術安全?歐美選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