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過度餵養危害大,卻有80%的家長正在犯!

過度餵養危害大,卻有80%的家長正在犯!

前兩天一位好久不聯繫的大學同學跟我訴苦:

去年5月生的寶寶,餵養之路好辛苦。從出生起就特別愛吐奶,拍背吃益生菌都沒有用,心累到快得抑鬱症,每次吐完後婆婆還堅持接著喂,怕寶寶營養跟不上。5個月的時候第一次吃蛋黃就嚴重過敏,嚇的再也不敢喂,後面只能喂點果汁菜水,吃輔食以後,寶寶食量很小,還吃什麼拉什麼,體重也長得很慢,婆婆經常給喂湯泡飯加燉爛的魚和肉,做一次吃好幾天,我平時要上班也管不了,孩子現在一歲多,瘦的跟「豆芽」一樣,吃的不多卻有很重的口氣,還經常磨牙,感覺消化能力很差,要怎麼辦呢?

末了,還問了一句:吃你這的水蘇糖會好嗎?

我也是哭笑不得,這並不是吃某個產品就能解決的事,她的寶寶明顯是餵養不當導致腸胃損傷,如果不改善餵養方式,任何東西都沒辦法解決根本的。

從她的描述來看,她的餵養之路犯了這幾個錯誤:

1、吐奶後緊著喂

寶寶容易吐奶有生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餵養量超過了寶寶胃容量和胃的消化能力,寶寶胃與成人不同,它是「橫位」的,裝滿後容易「溢出來」。

胃是有彈性的,喂多就會被撐大,會增重消化負擔,頻繁如此很容易「傷胃」,「胃傷」以後消化能力就更弱了。

所以寶寶吐奶後,最好不要接著喂,給腸胃休息和修復的時間。

過度餵養危害大,卻有80%的家長正在犯!

2、過早添加輔食

應該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從易消化的米粉開始。

而她5個月就給寶寶餵了蛋黃,若是對一個消化能力不錯的孩子也許吃了會無礙,但是她寶寶一開始就愛吐奶說明胃功能先天就較弱,加上後天強餵奶加重了損傷,才會一吃蛋黃就導致嚴重過敏。

3、吃湯泡飯、肉類太多、飲食不均衡

湯泡飯等於湯加飯,相當於邊吃飯邊喝湯,液體稀釋胃液減弱消化,是一種非常不適合寶寶的吃法。

而肉類太多、飲食不均衡,加重了消化負擔,吸收弱食量小,導致寶寶「瘦的像豆芽」,而且有口臭,口臭根源不在口腔而是腸胃,胃攪拌和蠕動力弱沒有及時把食物送進腸道,就會異常發酵產生異味從口腔呼出。

過度餵養危害大,卻有80%的家長正在犯!

很多寶媽都愛說自己孩子「從小胃就不好」,或以「個人體質不同」為由安慰自己,殊不知很多時候都是家長不當餵養造成的。

「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是古話,簡單一句卻飽含深意,很多人只是看看,並沒有當回事,即使想這樣做,家裡又有老人的干預,畢竟兩代人觀念不同難達成統一實屬無奈。今天,就是要跟大家聊聊「過度餵養」的危害以及「胃傷」是如何形成的,希望即使做不到「三分飢」,也不應「餵過飽」哦。

只有懂寶寶的胃,才能做到正確餵養!


寶寶胃的特點

嬰幼兒的胃與成人不同,它的特點主要是:

1、胃呈水平狀、賁門(胃上端連接食管的門)括約肌發育不成熟,調節能力差,所以胃內容物容易倒流出來。

這是寶寶容易吐奶的生理原因,但不代表頻繁吐奶是正常的,我見過一位寶寶吐奶呈噴射狀醫生直接要求住院,吐奶程度不同跟胃先天發育有關,也跟後天過度餵養有關。

過度餵養危害大,卻有80%的家長正在犯!

另外喂完奶拍背需慎重,有的寶寶越拍越嚴重,因為寶寶胃是橫位,豎起來拍並無助益,抱起拍背的動作若是沒掌握好反而讓奶倒流出。

2、胃容量小

過度餵養危害大,卻有80%的家長正在犯!

這張圖不錯的,很直觀表明寶寶胃容量和適宜餵養量。

那有人就問了,為何寶寶能喝下比胃容量還多的奶呢?那是因為胃主要由肌肉組成,肌肉富有彈性,可以迅速擴張以容納更多奶,肌肉這樣反覆擴張牽拉,必然會受損,喂著喂著,就要開始消化不良了。

過度餵養危害大,卻有80%的家長正在犯!

3、胃壁平滑肌發育不完善,蠕動能力不足

胃有蠕動和攪拌功能,靠的就是肌肉的力量,而寶寶這方面先天就比較弱,所以不要輕易給寶寶消化不了的食物,這也是為何我一直強調給的輔食性狀需符合寶寶的咀嚼消化能力。

如果食物太粗太硬,消化不了,胃攪拌功能又弱,沒有把食物攪拌成食糜,就會出現「吃什麼拉什麼」,胃蠕動力弱,胃排空慢,稍吃多了就容易胃脹口臭的等等。

4、胃酸濃度低,胃消化酶少、活性也低

不能太早加輔食,就是因為寶寶胃內消化酶沒有發育好。

3個月以內的嬰兒沒有澱粉酶,3個月以後才慢慢增加,給予澱粉類食物最好是6個月以後。過早添加,消化不了,沒有被分解的大分子食物不僅會傷害到腸胃黏膜,還容易引起免疫反應、過敏反應,導致濕疹、咳嗽等。

過度餵養危害大,卻有80%的家長正在犯!

有人說「寶寶哪有這麼脆弱啊」!還真有,咱的寶寶就有這麼脆弱,就是需要家長悉心照顧,就是得「悠著養」,千萬別拿寶寶跟成人比,人家正處在臟器發育關鍵期,可經不起「瞎折騰」。

如果你的孩子先天發育有優勢,也許還能經得起「瞎折騰」,但有多少寶寶能有優勢呢?

我有個遠房親戚,就一直覺得小孩要「粗養」,沒必要太細緻了,還不到10個月的時候就跟著大人一起吃,天天湯泡飯,大人沒做飯時就給孩子吃泡麵餅乾,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結果小孩越來越瘦,整個發育不良智力落後的「獃滯」樣,學習能力也很差,動不動就地上打滾,有多動症,經常生病沒少往醫院跑,這何嘗不是一開始的餵養不當造成。


「胃傷」是怎麼回事?

「胃傷」是咱概括形容,不是病名,醫學上也沒有這樣的名詞,這樣說是為了讓大家好理解哈。

過度餵養危害大,卻有80%的家長正在犯!

胃是肌肉組成,「胃傷」主要是指胃平滑肌受損。

胃的攪拌和蠕動都是靠平滑肌的力量完成,「胃傷」後食物的攪拌和輸送能力都減弱,食物堆積在胃裡進行導常發酵,會出現腹脹、食慾下降、便秘、有口氣等等「積食」癥狀。

容易「積食」的寶寶,是先出現了「胃傷」。

過度餵養危害大,卻有80%的家長正在犯!

「胃傷」來自過度餵養,但為何同樣的餵養量,有的寶寶「胃傷」了,有的寶寶就很正常呢,這就跟先天發育有關了。

每個寶寶生下來,不同臟器的發育程度都是不一樣的,在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就決定了,當然孕期營養也有影響。

比如胃,如果最強是100分,有的人生下來是80分,有的人是60分,同樣的喝奶量對於80分的胃剛好,而對於60分的胃就容易吐奶,所以需區別對待,每個寶寶都不一樣。

如果你自己就體弱多病,那就很難奢求生個先天體質很好的寶寶,而如果你身體狀態不錯平時也很注重營養保健(比如不才在下鄙人我),那麼生下先天發育更好的寶寶的幾率就要高得多。

世間萬物有因必有果,把自己身體調理到最佳狀態再懷孕,相比什麼都不準備的匆忙懷孕,自然得到的回報不一樣,備孕與不備孕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胃是後天之本,孩子的後天發育都是從胃開始,並不是吃點助消化的葯就好了,喂多少才合適呢,只有一句話:「你的孩子,你最懂」。

最後:

本文針對過度餵養發表的觀念,並非一概而論,如果你寶寶吃的不少發育也不錯,就不需刻意減量哦,還是那句話「你的孩子,你最懂」。

—— END ——

作者:藍弧,母嬰育兒科普作者

微信公眾號:藍弧營養師(lanhuyingyang),關注後可免費諮詢育兒問題,回復率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媽媽藍弧 的精彩文章:

TAG:營養師媽媽藍弧 |

您可能感興趣

母乳餵養的16個謠言,90%的媽媽都被坑過!
過度餵養對寶寶有這2個危害!現在知道還不算晚,快改
媽媽無知不給出生只有1.2千克的她吃母乳,70歲的奶奶是怎麼餵養她的?
吃得多長得快?寶寶過度餵養,會發出5個積食信號!家長看懂了嗎
老人捕獲全球最大鱷魚,餵養30年超百歲,至今仍想吃掉老人!
母乳餵養不能超過6個月,超過6個月的母乳還不如奶粉,是真的嗎?
寶寶 8 個月之後才能吃肉?這 10 個最常見的餵養誤區千萬別犯…
39歲女子在家中餵養了30條狗,丈夫忍無可忍離家出走
關於寶寶餵養的6個誤區,很多人都有過,看看你曾經做過幾個!
母乳餵養10大謠言,你肯定被坑過3個以上!
母乳餵養的7大犧牲:6個讓你抓狂,1個讓你感到罪惡
餵養寶寶過程中經常犯的3個錯誤,你有嗎?
吃素45年,餵養450隻動物,如今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最遠的女人
35歲女子襁褓中患病致癱,身高98厘米重20斤,母親嘴對嘴餵養生存
3000買了只泰迪,餵養2個月後突然感覺不對勁,網友大呼上當了!
80、90後新媽媽,母乳餵養難上天?很多人因為這種病,選擇了放棄——乳腺炎!
2000買了只泰迪,餵養30天後感覺不對勁,剃毛一看主人氣炸了!
7~24月齡的嬰幼兒餵養,需要注意這6點!
這個11月寶寶的餵養安排可以秒殺97%的同齡人
寶寶現在是25天,體重3.78kg,婆婆她們對我的純母乳餵養產生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