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宋畫經典《楊柳乳雀圖》,一步步教你怎麼畫!

宋畫經典《楊柳乳雀圖》,一步步教你怎麼畫!

宋 佚名 楊柳乳雀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楊柳乳雀圖》是宋代的一張經典花鳥名作,也是一幅值得我們反覆研習的經典範畫。

此畫狀寫了楊柳枝上幼鳥嬉戲的場景,很是清新生動。畫中幼鳥描繪簡括傳神,頭足以濃墨點染,雙翅以濃墨勾寫,中以淡墨暈染,幼鳥姿態的高下、腹背、俯視、升沉,俱臻精妙。而柳枝的疏宕、交叉、穿插、飄垂,亦筆筆精到,不可增刪。

李曉明 臨楊柳乳雀圖

下面先看看這位畫家臨摹《楊柳乳雀圖》的局部圖,然後學習怎麼臨摹:

李曉明 臨楊柳乳雀圖(局部)

李曉明 臨楊柳乳雀圖(局部)

李曉明 臨楊柳乳雀圖(局部)

李曉明 臨楊柳乳雀圖(局部)

李曉明 臨楊柳乳雀圖(局部)

下面是臨摹五步驟

臨摹步驟一:

重墨勾勒鳥嘴,中墨虛線勾勒絨毛部分,細鐵線描勾勒飛羽等片狀羽部位。鳥爪、嘴部分用線要厚實。柳葉可採用長鋒勾線筆勾勒,線條要注意起筆和粗細以及頓挫變化,要注意線條毛筆味的體現。柳枝用狼毫筆勾勒,線條要略帶起伏和頓挫,老乾用筆要粗壯、蒼澀,略加皴擦,重點體現老乾木本的質感。

臨摹步驟二:

用大號底紋筆整體刷古銅色(朱磦+墨+少許藤黃+少許曙紅)仿古底色。用淡墨統染柳葉,鳥的頭部、胸部、背部等絨羽處用斡染法分染,飛羽等片狀羽處淡墨平塗並在羽片的邊緣留水線。鳥嘴用中墨從尖端往根部分染,雀鳥的下頜、耳後等較重黑色斑紋處用中墨加重分染。老乾用皴擦加點厾的筆法處理。

臨摹步驟三:

將紙張整體刷上清水後,在畫面約6成干時,用3寸左右寬的尼龍油漆刷蘸淡墨畫上橫豎條紋,模仿古代絹本的紋理效果。干後,再用底紋筆蘸清水整體洗刷,將橫豎紋理弱化並製作出一些略呈斑駁的古舊效果,最後將畫面整體罩染極淡的赭墨色。

柳葉淡墨二次統染,面積比上次略小。柳葉尖端倒染但褐色(赭石+墨),反葉平塗淡汁綠色(酞青藍+藤黃+少許朱磦),柳枝用干筆蘸淡墨略加皴染。雀鳥的小復羽的邊緣用中等濃度白粉描白邊,胸腹的亮部斡染淡白粉,爪平塗但白粉,嘴的根部提染白粉。眼部用淡墨從後下方往前上方分染。老鳥嘴銜的肉蟲平塗淡白粉。

臨摹步驟四:

畫面右下方用淡墨整體略加烘染。柳葉正面用淡花青分染,主筋邊緣留隱約可見的水線。反葉用四綠色(三綠+白色)平塗,干後用清水筆洗刷掉表層浮色。柳枝和老乾依據虛實需要用重墨局部復勾。雀鳥嘴根罩染藤黃,飛羽、復羽、尾羽等處淡墨整體罩染,尖重根淺。肉蟲用重白粉分染。鳥眼亮部提染粉黃色(藤黃+白色)。鳥爪用淡赭墨色稍加勒染。

臨摹步驟五:

柳葉正葉整體罩染草綠色,根深尖淺。反葉葉尖略提染淡桔黃色(藤黃+朱磦)。老乾整體罩染淡褐色(赭石+墨),上方的柳枝尖端整體罩染淡草綠,最細的柳條用淡墨勒染。

雀鳥的片狀羽部分用重墨絲毛,背羽、腰羽處用中墨絲毛,胸腹處的暗部用淡墨絲毛,亮出用白粉絲毛,要注意暗部和亮部的銜接要自然,過渡要順滑。臉頰部分白粉絲毛要稍重,整體上來說這裡更亮一些,可用白粉重複絲一次。

鳥嘴用重墨復勾嘴尖。鳥爪用淡白粉立粉法點鱗片後,整體罩一層淡藤黃,爪墊部分淡粉黃點細小的粒狀突起,爪尖濃白粉提勒。用焦墨立粉法點睛。白粉中略加微量淡墨調和成有遮蓋力的淡灰色剔出羽筋。鳥舌用朱磦提染而成。

題款、鈐印完成本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新風景 的精彩文章:

父親節:一組催淚的手繪畫
父親,我想提筆給你畫畫
這位嶺南畫家真傲氣!看看他的山水!
碑銘刻石,從這位書法大家開始改用行書!趙孟頫的「風度閑雅」也得自於他!
毛主席手書《長恨歌》真跡!

TAG:書畫新風景 |

您可能感興趣

《步步驚心》中劉詩詩「若曦」十大經典台詞,哪一句觸動了你?
宮崎駿漫畫里有哪些經典台詞?
經典李雲龍形象被拍得細皮嫩肉,我們該怎麼看待新《亮劍》?
《亮劍》為什麼這麼經典?
茶樓掛什麼畫好?四款劉海青經典山水畫任您選擇
《神鵰俠侶》、《小李飛刀》又雙叒叕要翻拍了!放開這些經典,也饒了觀眾吧
肝帝村田雄介開新連載,將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漫畫化!
《跑步女神經典健身教程:側弓步》
就這麼經典、講究:唐八卦十二生肖紋銅鏡
經典偶像劇《王子變青蛙》,明道陳喬恩經典CP
《新白娘子傳奇》《金粉世家》等經典劇集翻拍 這波情懷你吃不吃?
家居裝飾畫佳作——牡丹圖 經典國畫花鳥畫欣賞
經典!揭露社會現象的諷刺插畫圖!
就這麼經典,就這麼講究:唐八卦十二生肖紋銅鏡
唐八卦十二生肖紋銅鏡:就這麼經典 就這麼講究
萱萱經典散文系列——《又是一年秋葉黃》
收藏級,張張經典,畫家陳老師四尺斗方精品,國畫花鳥動物斗方圖
南宋畫家馬麟畫畫堪稱經典,張張深靜幽遠,令人神往和敬佩!
李光潔《聲臨其境》 經典還原《邋遢大王》
經典哲理故事:《請多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