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基礎:數據加密原理
密碼學是信息安全技術的核心
在當前的網路環境下,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
1、密碼學發展的簡史
古代加密技術
近代加密技術 應用於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內戰和兩次世界大戰
German Enigma 密碼機
1949年,Shannon發表《保密系統的通信理論》
1977年美國頒布數據加密標準(DES)
1976年,迪菲(Diffie)和赫爾曼(Hellman)建立公鑰密碼系統的新概念
數據加密
對原來是明文的文件或者數據按某種演算法進行處理,使其成為不可讀的數據(密文)。密文只有在輸入密鑰之後,經過相應的解密演算法之後,恢復成原來的明文。即使有人通過截獲得到了數據的密文,但是沒有相應的密鑰,也無法得到明文,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
加密解密通訊模型
2、密碼學的基本概念
密碼學(Cryptography):基本思想是偽裝信息,使局外人不能理解它的真實含義,而局內人卻能夠理解偽裝信息的基本含義。
明文(Plaintext):源信息。
密文(Ciphertext):經過偽裝後的信息。
加密(Encrypt):把明文轉換為密文的過程。
解密(Decrypt):把密文轉換為明文的過程。
密鑰(Key):由數字、字母或特殊符號組成的字元串,可以控制加密和解密的過程。
3、常用密碼分類
對稱式密碼
加密密鑰 = 解密密鑰
非對稱式
密碼加密密鑰 ≠ 解密密鑰
對稱式加密與非對稱式加密技術
對稱式加密技術: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個密鑰,也叫單鑰密碼。
非對稱式加密技術: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密鑰不同,也叫雙鑰密碼。
密碼的分類
流密碼 Stream Cipher
序列密碼塊密碼 Block Cipher
理論上保密的密碼:不管獲取多少密文和多大的計算能力,對明文始終不能得到唯一解的密碼。一次一密是理論上保密的。
實際上保密的密碼:在現有客觀條件下,無法通過計算來確定唯一解的密碼。
4、經典密碼技術
單表換字式
構造一個明密字母表,用明密字母表中的密文字母代替明文字母。
例如:
m, m2, m3, m4, …………..明文
| | | |
c, c2, c3, c4, …………. 密文
凱撒密碼
加密:i+k = j (mod n)
解謎:j- k = i (mod n)
例:k = 3, n = 26
多表換字式:Vigenere 密碼
簡單異或加密
異或運算的規律
a ^ a = 0
a ^ b ^ b = a
一次密碼本
一次密碼本:真隨機密鑰字母集,比要加密的消息長。發送者和接收者具有相同的密碼本,發送者加密後銷毀密碼。僅用在安全性特別高的領域,可以對抗任意強大的計算機的攻擊。


TAG:思安智雲 |
※數據治理:數據安全與價值的制度保障
※網事安全:數據安全——數據防泄密建設
※東進數據加密傳輸網關:守護數據安全
※數據分析與業務安全
※大數據治理系列:實施元數據管理
※大數據安全淺析
※常用的地理數據信息爬取方法大全
※大數據下的互聯網數據理論和數據備份與儲存
※深信服大數據:安全威脅分析報告之網站安全篇
※朱長青:地理數據數字水印和加密控制技術研究進展
※人大代表建議加強大數據交易監管 保障數據安全
※馬雲談臉書「泄密門」:要尊重數據、安全與隱私
※銀保監會:監管數據應納入數據治理範疇
※模型治理是數據治理的關鍵
※大數據安全保護思考
※大數據與雲計算中心針對數據安全的儲存和備份工作
※分策數據:數字化管理諮詢
※數據盾呂途:要保證數據的安全,改變存儲方式才是關鍵
※互聯網大數據處理技術與應用
※12大加密趨勢,將使數據保存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