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才子袁枚的風流生活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著名詩人和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頗有政績。例如在訟獄處理上,據史料記載,他「為政,終日坐堂」,凡「吏民百事,有小訟獄立判無稽留」,大案也從速結案,加上治理有方,社會秩序較前穩定。
不過,由於厭惡官場的腐敗,他在四十歲即告歸。隨後,他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袁枚在當時的社會上有很大的影響。不過最讓人吃驚的,是他放縱的男女關係。他的好朋友、著名的歷史學家趙冀曾戲作「控詞」,對其人品和生活方式大加嘲諷:「通家花燭,使劉郎直入生筵;妓宴笙歌,約杭守無端闖席。占人間之艷福,游海內之名山。……引誘良家女子,峨眉都拜門生。凡所臚陳,信無虛假。雖曰風流班首,實乃名教罪人。」趙冀的控詞雖為戲說,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袁枚的真實生活。
為了個人的享受,袁枚娶了許多妻妾。《隨園軼事》稱:「先生愛花,一生不倦,為似(嗣)續計,又不得不廣置姬妾。自二十九歲時,亳州陶姬來歸,為納寵之權輿。至年近古稀,猶日以尋春為事。維揚七姑,其婪尾也,美人下陳,殆不止十二金釵。」據考證,袁枚的姬妾中僅「斑斑可考」者,就達十人之多。
袁枚不但好女色,也酷好男風,僅見諸記載與其相狎者就有吳文安、桂官、華官、曹玉田、金鳳、陸才官、許雲亭、張郎、李郎等十餘人。好男風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雖在歷史上早已有之,但一般均將其作為陋習或個人隱私,不會公然道之,自詡風流,但到了清代,則不以為恥,反而大加記載,津津樂道。
袁枚就在《隨園詩話》寫道:「乾隆已未,京師伶人許雲亭名冠一時,群翰林慕之,糾金演劇。余雖年少,而敝車羸馬,無足動許者。許流目送笑,若將昵焉。余心疑之,未敢問也。次日侵晨,竟扣門而至,情款綢繆。余喜過望,贈詩云:『笙清簧暖小排當,絕代飛瓊最擅揚。底事一泓秋水剪,曲疑義人反顧周郎。』」
由此可見,袁枚不以為恥,反而沾沾自喜。


※亂世梟雄的英雄本色
※一場大火引發的重大改革
※不得不佩服清朝的退位詔書,隆裕太后也因此而飽受尊重
※中國哪個省的人最能吃辣?
TAG:平行線 |
※風流才子劉九
※風流富豪的晚年生活:劉鑾雄腎衰竭,拋棄王祖賢的他兒子更風流
※風流才子杜牧之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潦倒人生
※盤點古代的那些風流才子
※張大千的風流史
※《唐才子傳》中的經典名句,還原唐朝風流才子們的真實人生!
※女貌郎才與風流才子的自戀
※風流的大人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妻子們
※一代風流宋徽宗,生在帝王家的藝術大師
※「風流才子」唐伯虎不是富二代
※「風流才子」唐伯虎
※明代才子唐伯虎的經典詩詞,文採風流,洒脫不羈
※十二生肖中最風流的生肖男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生活就風流?真實的唐伯虎窮困潦倒,一生不得志
※風流才子唐伯虎 潦倒一生,只剩才華
※風流才子唐伯虎,書寫蘭亭更風流
※風流才子||李天寵:抗倭名將 勁節清風
※品味宋詞,窺見宋代的風流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