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被清朝總督瞧不起,寫一副對聯,總督立刻恭敬請他進門
導讀:張之洞,河北南皮人,晚晴名臣,擔任過、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清朝光緒年間,張之洞已經官居湖廣總督,坐鎮湖北武昌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而此時的孫中山是一位剛剛留學回來的年輕學者。
有一次孫中山路過湖北武昌,想要拜見當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按照當時清朝官場的習慣,身無功名的普通人想要拜見總督大人,一定要先送一封名帖到總督府的門房,然後等候通報,如果總督大人同意接見此人,再由門房領入拜見。
孫中山按照習慣,向張之洞遞呈了一張「學者孫文求見之洞兄」的名帖。張之洞見了名帖之後,臉色非常難看,他心中有些生氣,想到:你只是區區一介布衣,毫無功名在身,竟敢與我這封疆大吏稱兄道弟,簡直不知天高地厚。於是便在那帖子背面寫了一個上聯:
持三字帖,見一品官,儒生妄敢稱兄弟!
張之洞這是要故意刁難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寫好之後叫門房把名帖還給孫中山。在外等候的孫中山見到總督大人有了回信,拿過來一看發現內容是在嘲笑刁難自己。孫中山也不是一般人,他向門房討來筆墨,對了一個下聯。
寫好之後的孫中山對門房說,勞煩你再將名帖送給張總督過目,我敢保證這回他一定會接見我。門房非常不樂意,在他眼裡孫中山就是一個狂妄自大的年輕人。可孫中山自己清楚,這副對聯完全是回擊張之洞的上聯,可謂針尖對麥芒,說得直截了當,只要張之洞不是昏官,就一定會接見自己的。
果然,張之洞看過孫中山的下聯之後,吃了一驚,心想此人不僅行文不俗,而且流露出一股少有的豪邁之氣,日後定當有大作為,便馬上禮請入門相見。而孫中山智斗總督的事迹,也就流傳開了,聽說之人無不紛紛為孫中山豎起大拇指!現將這副對聯抄寫如下:
上聯:持三字帖,見一品官,儒生妄敢稱兄弟!
下聯: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亦可傲王侯!
現還缺一橫批,不知哪位看官可以補齊……


※1972年,康熙女兒陵墓被挖,屍體慘遭羞辱後,讓醫生背著遊街
※曾國藩軍師預言清朝50年滅亡,李鴻章密會香港總督立漢人當皇帝
※乾隆與大臣的妻子私通,生下福康安,專家拿出《清史稿》證明
※1966年生產隊挖袁世凱五姨太墓,屍體慘遭羞辱,墓室成養魚池
TAG:國史講官 |
※張作霖智救東三省總督!總督死後卻又為何說「對不起」他?
※譚嗣同被下獄砍頭,其父身為湖廣總督,為何只寫下一副輓聯不營救
※明朝總督跟清朝總督相比,有什麼不同?
※總督的兒子囂張跋扈,縣令大怒:他是騙子,給我打!總督哭笑不得
※《雍正王朝》年羹堯並沒當過陝甘總督,而是另一個總督
※清朝一兩江總督頓頓大白菜,雍正卻將他滿門抄斬,這是真的嗎
※官員拿名片見總督 總督說:你的姓我不認識 你自己說吧
※清朝的一個老太太,總督府就是她家,總督換了幾個,她卻一直常住
※它是清朝的「錦衣衛」,官職不大,總督和巡撫都怕它
※江蘇巡撫舉報兩江總督受賄,康熙本偏向總督,總督母親:罪在我兒
※清朝:總督和內務府總管見面,誰給誰行禮?
※當上地方官後,如果不被總督認可,總督可以叫你走人嗎?
※清朝的總督要比巡撫官職大,為何巡撫卻敢與總督對著干呢?
※譚嗣同因變法被斬,他老爸身為湖廣總督,為何不肯求情?
※林則徐沒有做過兩江總督 為何兩江總督署有他畫像
※清朝九大總督之最,湖廣總督一手遮天,兩廣總督最沒有話語權?
※清朝管制:何為「總督衙門」?
※清朝的總督要比巡撫官職大,可為何地方巡撫總愛與總督對著干?
※兩廣總督葉名琛為何自稱海上蘇武,被人稱為六不總督?
※清末東南幾大總督為何不聽慈禧的,還要推李鴻章當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