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離開諮詢公司的人,後來都去哪了?
GIF/595K
提到諮詢,你會想到什麼?
專業高效的團隊,
各行各業的精英,
和那扇門後無比精彩的職業生涯……
高大上的諮詢行業,
每年都吸引眾多優秀學子拼盡全力
只為一張offer;
然而與此同時,
有那麼一群人,
默默走下了這個光鮮亮麗的舞台……
那些離開諮詢公司的人,
他們為什麼離開,又去哪兒了?
文末還有諮詢求職福利禮包,不要錯過!
他們為什麼要離開諮詢公司?
諮詢像一所學校,遲早都要畢業
作者:知乎@在遠石人
鏈接: http://dwz.cn/67dP2G
論為什麼要離開諮詢?就像大多數人都會從學校畢業一樣。
個人認為,諮詢公司很像一個學校,一個專註商業分析技能和商業實踐管理的學校。之所以這麼比喻,是因為諮詢所需的技能需要系統的訓練和師傅的幫帶,有很強的學習體系。諮詢公司的整體氛圍也比較像學校的設置,有一屆屆的Class,有Buddy,有Mentor,有「成績評定」(Performance Review),有「年級晉陞」(Promotion)。經過系統的學習,你可以快速積累知識和技能,並成為企業戰略部門或者投資基金管理團隊的所需人才。
所以,一個學生為什麼會從諮詢公司畢(離)業(開)呢?用這個比喻來說:
1
紙上得來終覺淺
天天畫PPT,各種框架信手拈來,但離具體實操還有一定差距。所以學得差不多就要到「社會」上去闖蕩闖蕩實踐實踐了。
2
轉換學習方向
從學習的角度,覺得在這個「專業」一直學就學得比較狹隘了,想換個方向學習些新的東西,可能也就轉走了。同時也是想避免自己成為過於單一的人才。
以上兩個原因,也是我當初離開的兩個很重要的原因。以此類推,離開諮詢當然會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成績不好被「勸退」、或者申到更牛叉的「學校」了)。
當然離開諮詢時間有先有後,就好比有的人本科畢業就工作了,有的人選擇讀到碩士或者博士。整一個人才結構肯定是金字塔型的,呆的越久越上層,人越少。什麼樣的人一直在諮詢?就是那些喜歡搞「學術研究」,最後留校當老師(當了Partner),一路講師、教授、博導(各種Senior Partner/Director),甚至干到校長(Company Head)的。
其實什麼原因離開並不重要,當初進諮詢的時候我就知道我是不會「留校」的,總有一天會畢業的。只不過畢業的日子比一開始預想的早來了許多。不管長短,都是值得紀念和回味的旅程。
缺乏職業成就感
作者:知乎@晨夕Solo
鏈接:http://dwz.cn/67dPP9
前諮詢公司商業地產開發顧問,職位一般剛混到項目經理,升職沒多久裸辭,離開這個行業從萌生念頭到執行歷時半年。原因很簡單:缺乏職業成就感。
1
機器式的顧問,難有突破
從業的第一年,平均每兩個月三個項目,每月一次出差,項目和考察基本上佔據了所有時間,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於:提案-思路-市調-寫報告-彙報-改報告-再彙報,成長的確迅速,很快就能夠在跟甲方的會議上獨當一面對答如流了。
但是時間一長,就會出現工作倦怠,因為所有的事情幾乎都是流程化和模板化的,難免會懷疑自己的工作價值,其實學會了諮詢行業的那一套辦事準則之後自由發揮的空間就不大了,離職前最後一次述職的時候,跟當時的同事也聊到了這個問題,在已有框架裡面很難有技能和心理上的突破。
2
別人家的項目,不受我控制
作為乙方,每年可以像生產線的工人一樣保質保量輸出項目成果,保證公司的顧問業務利潤。但是這些方案怎麼落地?如果時間太長數據的時效性問題怎麼解決?落地的時候跟當年策劃的方案完全一樣嗎?
記得幾年前,跟前領導出去開會路過一片空地,他轉過頭跟我說:看見沒,這是我十年前做的項目,現在終於要動工了。是的,這就是常態,報告交出去之後這個項目可以說就跟你沒多大關係了,除非公司也接了後期的活兒,項目能不能落地基本不受你控制,影響因素太多了,尤其是像我之前做商業地產策劃,項目落成少說也有三五年,有些還會爛尾,有可能你辛辛苦苦做的方案只是甲方用來拿地的工具,最後被改得面目全非。
離開的原因可能存在個人色彩,自己更希望看到事情的執行和反饋,無論好壞,能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所以才嘗試轉戰互聯網公司做更接地氣的事情。但客觀來說,諮詢公司也是非常鍛煉人的,我現在的boss也直說我的從業經歷很加分,考慮事情全面,說話做事邏輯性很強,已經形成的顧問素養在職場上的閃光點還是比較明顯的。
諮詢的出路有哪些?
離開諮詢的理由因人而異,那麼從諮詢離開後,他們通常去了哪兒?
離開Consulting Firm一般是有三大方向(不管是自願性或被動):
第一就是去一般Corporate做Director,那通常這樣的話Up Side就是相對Consultant來說工作較穩定(Life Style也比較好),但是Down Side就是Pay有可能會比較差(當然也可能比較高);
第二則是職業經理人,當然這部分Reward很高,但是相對的Life Style也就沒那麼好;
第三就是去Investment Bank當分析師做Research,因為這同時也是Consultant的專長。
第四就是選擇創業或加入創業公司、互聯網企業等。
另外也有一部分的人是,Consultant自願性的離開Consulting Firm去到Industry,但是也可能在產業待過一陣子之後又回到Consulting Firm,在Consulting Firm的立場也很歡迎這樣的方式。
離開諮詢行業的人,他們又是如何選擇新的career path並跳槽的?諮詢行業的經歷對新的工作又有哪些幫助?
UniCareer導師:從諮詢到PE
UniCareer導師:Maggie,曾任羅蘭貝格consultant,現就職於US PE Fund
本科是Accounting的我,因為機緣巧合在大二時進入了BCG做3個月左右Part Time Assistant(PTA),這是我進入大學後第一次參加大公司的工作,也是我第一次走近諮詢公司。對我的一個衝擊就是公司同事們的眼界之廣和項目之豐富。緊接著這個PTA,我在暑期進入了麥肯錫的實習項目,期間和團隊共同完成了2個項目,項目緊張時期,我們常常加班到凌晨2-3點,但是同事們每天都充滿了激情。
諮詢公司一大特色就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居多。大部分人都是本科/研究生畢業後進諮詢公司,2-3年後陸續跳槽去其他行業。
1
對諮詢的印象
顯而易見,諮詢公司正如傳說那樣,是精英聚集的地方,也是這個特色吸引很多人將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職業目標設在了諮詢公司;對我而言,本科時期在諮詢的經歷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我所獲得的是不同的視角。比如在這裡我們經常要為大企業出解決方案,這些企業在外人看來可能是發展的近乎完美的大公司,但是諮詢顧問接觸到的就是他們正在面臨的大大小小各種困難,亟待解決。再比如,在諮詢公司會接觸到很前沿很新奇的信息,我們提出的方案很可能真的對整個市場都會有不小的影響,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樣的體驗。
2
從諮詢到PE
兩年多的工作中,不管是同學、同事還是客戶方面,都讓我積累了寶貴的人脈資源。轉入現在的新公司,也是因為機緣巧合的一次推薦。
兩年的諮詢工作不僅給了我豐富的最前沿的行業知識,而且還加強了我在專業領域-Consumer和Healthcare的實力。同時我有和現在職位匹配的硬實力,如搭建估值模型等PE行業會看中的技能。最後一點,我相信推薦人也是看中了我的抗壓能力和責任心。做PE,雖然不像諮詢需要經常出差和熬夜,但現在更多的是需要為每一筆投資負責。
工作以後就越來越認同那句話:你之前做過的所有事情,都在為你的未來鋪墊。積累人脈和行業內的Networking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你的朋友和你交情很深,但是不認同你的工作能力,他/她也不會冒著損害自己Reputation的風險去推薦你。
總結來說,諮詢公司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讓我們接觸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才,很多人在做了2-3年後,會選擇有去國外讀MBA,有人去PE、VC,也有些人去創業或企業公司。在這裡積累的人脈非常有可能成為你在另一個領域的合作資源,這非常寶貴。我也很鼓勵想回國就業的留學生去互聯網公司,如BAT(百度,阿里和騰訊)試試。
諮詢行業求職福利
1.20萬字近10年十大頂級公司求職指南
2.30本最全解析Case Book
3.20本諮詢必讀王牌書籍
4.100份500強公司機構研究分析報告
真實頂級諮詢公司面試
Case Study+思考過程+參考答案
諮詢入門必看
《Case In Point》
《The McKinsey Way》
《Case Interview Secrets》
《Ace Your Case I-II-III-IV》
......
包括麥肯錫、貝恩、波士頓等諮詢公司研究分析報告
高盛&瑞銀2016投行經濟形勢及投資策略分析
中金公司行業培訓、中信證券行業研究方法
國泰君安對話行業研究員系列報告等絕密資料
以太資本、麥肯錫、德勤等200+名企獨家內推機會
金融/諮詢/IT/會計/市場等熱門行業精準對接
UniCareer作為阿里巴巴2017
授權海外實習生招聘合作方
一大波技術 / 產品 / 設計各種直推通通有!
42號計劃
最系統的背景能力提升&面試保障
-- END --
部分內容來源知乎,
UniCareer整理髮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何計算一個網站的日活,站在諮詢師的邏輯世界……
※想要快速成為數據分析師,最最最需要掌握的技能是?
※選錯公司的我眼淚掉下來,挑選公司最該考慮什麼因素?
※你的Linkedin照片在拖你後腿,你知道嘛?
TAG:UniCareer |
※那些離開北京的人都去了哪?
※我離開是為了回來。為了那些我留在身後的人。為了那些無法出去的人
※那些離開水的魚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個愛我的人離開了,再也找不到了
※喜歡的人就要離開自己的城市了,我應該去見最後一面嗎?
※你還在那裡嗎?我已經離開了
※既然來我心裡走了一遭,哪還有離開的道理
※路飛船上曾先後離開的人,哪個不值得原諒或者說哪個人的做法過火?
※如果另一半離開了,你會怎麼生活下去?來看看網友的吐槽
※遇到這樣的男人,你還捨得離開嗎?
※那些離開北京回老家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離開白宮的那些人們,現在過得還好嗎?
※離開白宮的那些人們,現在過得還好嗎?
※泰國遊記——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來。既然上路了,就走下去吧
※說這三句話的女人,已經開始厭煩你了,遲早會離開你
※想離開你的女人,往往都是因為這幾個原因!
※想起那個曾經離開你的人,你會感謝他的離去
※這三個東西都給你看了的女人,已經不會離開你了
※恭喜你,終於離開了那個錯的人
※不在乎你的人,那就趁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