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是美?如何欣賞美?好的展覽可以是一堂生動的美學課

什麼是美?如何欣賞美?好的展覽可以是一堂生動的美學課

這些年伴隨著博物館展覽數量的提升,很多博物館都開始尋求在展覽上能有所突破,希望通過不同的展覽主題,不同的展覽切入視角,不同的展陳設計來打破博物館展覽的固有形態。

但是整個展覽的構架或是說整個展覽的敘述語言和組織方式上仍然沒有取得一個明顯的突破,整個展覽的敘述語言總脫離不了傳統的歷史分期和考古類型學的介入,這樣一來,不管形式和內容怎樣變換,都不會在本質上賦予展覽全新的空間和意義。

首都博物館近些年來始終走在探索和改變的前列,積極嘗試著不同主題、風格、內容的展覽,在展覽的陳列設計方面也表現的很大膽,甚至在展覽的前期組織上也進行了很多新的嘗試,但顯然首博探索的腳步不僅限於此。

早在今年四月份,首都博物館就通過各種媒體平台發布,它將在今年世界博物館日期間推出一個「藝術審美大展」,希望通過考古和藝術的激烈碰撞,顛覆觀眾對於考古文物展的傳統理解,更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展覽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希望藉由展覽啟發人們從文化的角度欣賞藝術,從藝術的角度理解文化,希望觀眾都能在觀展中學會追求更加美好而詩意的生活。

將展覽的基調定為審美藝術,明確提出整個展覽希望通過對審美流變的展示來揭示美學現象背後的文明基因,以此來調動觀眾的美學神經的構想非常符合我內心深處對於博物館展覽的認識。

我認為不管何種博物館,它最終的目的絕非只是知識的傳遞,知識在這個時代太容易通過各種渠道被獲取,它更多的應該致力於一種情感上的感染和精神思維領域的對話。

「美」、「藝術」、「審美」這些概念,橫跨的領域太多,無數學者都曾試圖說明和揭示它們的本質,但沒有誰能真正說清。所以我一直很好奇首博的這個展覽會怎樣組織,怎樣傳遞他們所希望傳達的審美態度。

整個展覽最後定名為「美·好·中華」,用「美」和「好」兩個詞來共同定義和修飾中華,其實是非常巧妙的將「美」的概念集中到了「美好」上,轉移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強調的和諧這一範疇上。

配合著副標題「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整個展覽很明顯是想要通過對考古出土文物的展示,來揭示文物背後所傳遞的美的發展歷程,並且這個對美的理解是構築在傳統文化中對「好」,對「和諧」的理解之上的。

這樣一個概念的轉換,其實正表明了當前博物館展覽在認識到「美」的重要性後,努力探索如何在展覽中傳遞美、展示美的一個嘗試,儘管這裡敘述的「美」可能並不純粹,仍然帶有很強的象徵意味,但整個展覽對美的心嚮往之的態度依舊不可忽視。

展覽的序廳部分,用一條條白色的曲線造型共同構築了一條時空隧道,這條時空隧道濃縮著近二十年的考古發掘歲月,代表著那一個個遺址遺迹背後沉澱的歷史,更引領著我們透過這些「美」的出土文物來認知中華民族對於美好的不懈追求。非常流暢舒展的序廳設計,筆畫拆解造型的「美·好·中華」四字展標,以及浮動在展廳上空的雲氣紋設計,都極大的突出了「線條」感,讓人聯想到中國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其實都離不開對「線條」的依賴。

這個展覽能在序廳部分如此準確而大膽的抽離出中國美學形態中最重要的線條,而且這種對線條的表現非常現代,不得不說為整個展覽開了一個好頭。

整個展覽以歷史時代為序,將展覽劃分為史前、夏商周、漢唐、宋元明清四大部分。雖然是按照歷史序列進行呈現的,但本質上揭示的仍是人類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實用價值,而後又在不斷摸索中發現美、創造美,在創造美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自己審美能力,並集中表現為藝術的這樣一個美的歷程。

史前部分主要強調「道法自然」,通過紅陶質地的背景板設計,再輔以陶器印紋和彩繪圖樣,試圖揭示史前先民在與自然的不斷相處中,對自然中美的發現和運用。

夏商周部分通過相對厚重和昏暗的質感設計,營造出青銅時代的那種天、神、人共同構築的神秘感和禮樂制度之下的秩序感,通過大量青銅器紋飾、造型等的轉變來揭示這一時期脫胎於原始社會蒙昧感性而又寄託於禮樂制度下理性精神的美學特點,這裡還特彆強調了漢字在中華民族審美結構中的基礎地位。

隨後展開的漢唐部分,通過展廳空間中建築的復原搭建和展廳上空漢唐宮闕及絲路駝隊的剪影呈現,力圖還原多民族融合之下的大一統王朝恢弘多樣的藝術表現力,在「保合太和」的主題背景下呈現融合了儒釋道的漢唐時期的自然觀、道德觀及審美觀。

最後的宋元明清部分,展廳空間安排上採用多寶格式的集中陳列,通過素淡典雅的色調營造出一種文人恬淡的生活態度。這一時期的審美風尚大都受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態度影響,也越來越傾向在生活中融入審美的態度,將眾多實用器都主動賦予了美的內核。

透過整個展覽不難看出,不管是展廳空間的分割還是整個展覽對美的敘述都依託於考古發掘的基礎之上,因為考古學對於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視程度不同,使得展覽的最後讓我有一種戛然而止的倉促感

展廳最後休息區的設計上又將所有的一切回歸到了考古發現上,通過多媒體設備可以檢索近二十年來榮獲「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名錄及其成果,又將一切回歸到了最簡單的總結性知識傳遞上,我認為展覽的結尾部分相對於那個極具美感和現代感的開篇來說,並沒有很好的藉助於整個展覽的敘述,做一個美學意義上的提升,這一點在我認為是稍顯遺憾的。

「美·好·中華」這個展覽雖然是構築在考古發掘基礎上的按歷史序列展開的展覽,但不管是形式設計還是說明文的設計都力圖衝破固有文物展的束縛,而是努力追尋一種美學意義上的呈現,儘管整個展覽對於美的構築始終沒有脫離民族傳統哲學層面上對和諧,美好的追求,也沒有跳脫出我們民族對於美的傳統認識,但一切嘗試和探索都需要一個過程,這是一個需要博物館和觀眾共同成長的過程。

一個展覽的美,並不是說這個展覽選用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展覽的形式設計做到無懈可擊,博物館對於美的傳遞也並不是說讓觀眾參觀一個呈現到華美無比的展覽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從觀眾的角度去看這個展覽,這個展覽對於每一個走入其中的觀眾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帶來了怎樣的一種情緒上的波動和共鳴。

每個觀眾由於各自不同的生活學習經歷,對待同一個展覽可能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我想,展覽中美和情感的代入終將會消除觀眾的教育差異和身份地位的不同,讓所有人都能真正領會到展品的美學價值和感受到其背後的情感寄託,從而逐步實現美的價值的傳遞。

而且,我相信有一天我國博物館對於美的認識會更加多維度,甚至會超越於美的本體的存在,因為「美」有的時候並不可能全是「美好」的,不是嘛?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新版「看展覽」APP上線啦!

更及時、更全面的展訊

正在那裡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館看展覽 的精彩文章:

絲路大展重磅來 xi,高清大圖搶先看!
想了解東莞,這個展館你可不能錯過
還沒去看茜茜公主?展品高清大圖帶你先睹為快!
吐魯番博物館三樓,無事莫入!
鎮江博物館:李白的樽,蘇軾的盞,論可愛,都不如我家的!

TAG:博物館看展覽 |

您可能感興趣

白居易的這首小詩,描繪的生動有趣,讓人想起兒時的美好!
網友一堂「生動的愛情課」,讓我明白了自己為何單身…
看著像是可愛的萌狗兒,其實它是野生動物
歷史很生動,為什麼學生不喜歡?
如果這是野生動物界「喜劇之王」評選,你寶貴的一票投給誰?
唯霓凱 我的今夏因你生動美好
林允兒素顏多張照,天然美貌表情生動豐富超可愛!
喜歡青藏高原,喜歡那裡的野生動物?有個地方,可以讓你一次看個夠
國漫美女大放送,這些好看的女生動漫圖,你知道是哪些動漫嗎?
你家紅木傢具開臉如何?是表情麻木還是生動有趣?
唉媽!太形象生動了,這些「五一」表情包不是在說我嗎?
人類不在的時候,野生動物們好像玩得很開心嘛|科學美圖
大神來啦,真的真的是手繪!空靈的美,飄渺靈異生動的女孩們~
這一次楊洋給你帶來驚喜了嗎,網友表示:這是我看過最生動的楊洋
生動又有趣,敦煌壁畫里的那些美麗「精靈」
你以為肯亞才可以近距離觀賞野生動物?錯了!不出亞洲就可以!
「秀美生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
可愛·女生動漫頭像:原來,少女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啊!
楊洋新劇是不是本色出演?這色眯眯的表情也太生動了吧……
這是一堂生動有趣的書法課,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