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思南鄉村老師上央視-宋校長的故事

思南鄉村老師上央視-宋校長的故事

6月17日,CCTV13新聞頻道「走基層·吾老吾幼·大山深處的留守」系列節目專題報道了思南縣瓮溪鎮杉樹坡村」留守老師「宋長城三十多年紮根山村、無私奉獻的事迹,為我們講述了基層教育工作者和留守娃娃們的感人故事……

大山深處的留守(四):鄉村幼兒園的「留守老師」

在貴州銅仁市思南縣的杉樹坡村,為了擺脫家庭的貧困,許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許多家庭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這個村子裡,有一位特殊的留守者,他在這裡堅守了整整30年。他堅信,真正能夠改變貧困、改變孩子們命運的,是教育。

周一早上,宋長城在自家菜地摘好菜,背起背簍,一路去接他的學生。

這個地方名叫杉樹坡村,隸屬於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位於貴州省東部的大山深處。幾百戶人家依山而居,房子修得十分分散,距離學校最遠的人家,孩子走路到校需要半個多小時。

留守兒童在這裡是普遍現象,孩子們的父母外出打工,爺爺奶奶還要照顧家裡的生計,很難抽出時間去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宋長城過去是杉樹坡小學的校長,現在是杉樹坡鄉村幼兒園的園長,他每天都要提前一個小時出發,沿途一家家把孩子們接上。

這條經過學校通往鎮上和縣城的通村公路是2015年新修的,過去這裡的孩子們上學只有山路和泥土路。一代代杉樹坡村的孩子們就是沿著著些山路和泥土路走到學校,然後又走出大山。而他們的老師宋長城卻在這裡堅守了整整30年。

來到學校,宋長城把孩子們安置在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去廚房生火。

貴州山區秋冬春三季一下起雨來就濕冷難耐,孩子們要在學校待到下午,中午還要在這裡吃一頓營養午餐,宋長城不僅是孩子們的校長和老師,也是他們的廚師、保育員。

自2016年下學期開始,杉樹坡小學的小學部被撤併到了附近一所條件更好的學校,只剩下原來的學前班,學校變成了現在的鄉村幼兒園。但宋長城依然是這裡唯一的老師。

宋長城告訴我們,這所大山裡的鄉村小學成立於1956年,比他的年齡還大。開始是借農戶的房子上課,1973年全體村民投工投勞建成了現在的校舍。從1973到1980年這段時間,是村小的全盛時期,學校有六位老師、五個年級、近百名學生。而從80年代開始,隨著城鄉流動和經濟形勢的變化,村小的老師和學生不斷流失。

能充當勞動力的高年級學生首先流失了,學校只剩三個年級、40多名學生。到1986年,僅剩的兩位老師里又走了一位,村長找到了當時還在當木匠的宋長城。

就這樣,宋長城成了杉樹坡小學的一名民辦教師,負責一二兩個年級的教學工作。到1997年,已經當了十年民辦教師的宋長城每個月工資是83元5角,而當時他給人干木工一個月能賺600元。

曾經因為家庭貧困而無力求學的宋長城,深深知道對這些大山深處的孩子們來說,教育意味著什麼。從當上老師那天起,他就有一個心愿:不要讓一個學生因貧困失學輟學。

當老師30年,宋長城不知為多少學生墊付過各種學雜費用。

能夠拿四千多元工資,現在在杉樹坡村屬於中高收入人群,這也是宋長城當年沒有想到的。

1997年,學校里另外一位老師也離開了,上級教育部門把杉樹坡小學的三年級撤併到離這裡十公里以外的三星小學;宋長城由民辦教師轉為正式國家教師,一個人負擔起學校的所有工作。後來那十年間,外出打工的日均工資不斷上漲。到2008年,連一個小工的日薪都達到了100元,木工等技術工種還要翻上2到3倍,杉樹坡村的青壯年開始大批離鄉,連女人們都丟下孩子進城打工去了,可宋長城卻依然在這裡堅守著。村小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指導下辦起了學前班,又給孩子們開設了免費午餐食堂,宋長城的工作也越來越多。

這口水窖就修在離學校不到200米的公路旁邊,在這之前,學校里燒水做飯、給孩子們洗臉洗手,都要到更遠的山溝底下去挑水。

學校里的事情太多,宋長城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就讓他的愛人來幫忙,給孩子們做飯,在他給小學部上課的時候,照看學前班的娃娃。聽說,他的愛人患有腰間盤突出症,這段時間病情突然加重,去了女兒家所在的畢節縣城治療。

宋長城曾多次向上級教育部門申請,希望給杉樹坡小學派個新老師。可新來的老師卻總是來去匆匆,最長的也只在學校待了一個學期。

村裡的人留不住,外面的人不願來,宋長城一個人身兼三個年級的老師、學校的校長、保育員、清掃工、維修工,他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學校,惦記著學生。有一次他的愛人突然生病,他委託別人把愛人送到鎮醫院。當時從村裡去鎮上只有一條土路,開車需要三個小時,因為學校還在上課,愛人住院一個星期,他都沒有去探望護理。

當了一輩子老師的宋長城深知教育的重要,可卻唯獨讓自己的女兒在教育上留下了遺憾。

這些年來,杉樹坡村外出求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孩子學業有成,徹底改變了家庭面貌。

2016年秋季,杉樹坡小學被徹底撤併,學生們被轉入發展更快、條件更好的三星小學,宋長城的人事檔案也被轉入了這所小學,可他最終還是選擇留了下來。

今年已經55歲宋長城說,在退休前他無論如何要為這所鄉村幼兒園物色一個合適的新園長,也希望杉樹坡村的年輕一代能為了村裡的未來回到家鄉、堅守下去。

來源:明珠思南

執行主編:盧相希

編輯:魏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銅仁 的精彩文章:

從大龍坐高鐵去銅仁!你準備好了嗎?
萬山黃家寨:繪就田園鄉村美麗畫卷
碧江發現全國最大金彈子,樹齡超千年
三生三世,千年桃源,我在梵凈山等你

TAG:看銅仁 |

您可能感興趣

慈禧與鄉村御醫的故事
畫里鄉村宏村南湖
美麗鄉村—浙江上虞東澄村
我的故鄉在皖北小鄉村
黃山這些中國畫里的鄉村裡徽派民宿,尋回宏村徽宅里的古老故事
我的家鄉隨州柳林鎮雙利村鄉村振興文藝採風掠影!
沂源鄉村行走紀實-魯村鎮南官莊村
江南鄉村的茶客
鄉村小院
皖南宏村—中國畫里的鄉村 世界文化遺產
美麗鄉村 東街村
廣東最美麗鄉村之一,鬱南蘭寨村!
2017屆馬雲鄉村教師鄉村校長結業,首屆馬雲鄉村師範生正式啟航
安徽宏村—中國畫里的鄉村
美麗鄉村 馬村
樊英:踐行南師思想 做鄉村教育的傳燈人
太河鄉村記憶之城子村
浙江山林古村中的木屋:讓空間與鄉村友好
「美麗鄉村」建設點亮南樓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貴州省長順縣石板村:鄉村旅遊培育服務型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