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派中醫54個流派曾枝繁葉茂,重塑輝煌靠什麼?

海派中醫54個流派曾枝繁葉茂,重塑輝煌靠什麼?

中醫應以流派學術思想或優勢特色技術等形成臨床治療方案,繼承發展需政策支持鼓勵。

第三屆「國醫大師」公示結束,申城新晉兩位「大師」:龍華醫院劉嘉湘教授,一人領銜團隊研發三種「國家級」治癌中藥新葯;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朱南孫教授,「送子觀音」行醫70餘載。作為海派中醫的佼佼者,劉老、朱老以其原汁原味傳承、孜孜不倦創新,實至名歸。悉數三屆「國醫大師」,共有6位來自上海,第一屆「國醫大師」張鏡人、裘沛然、顏德馨,第二屆「國醫大師」石仰山均已過世,令人唏噓遺憾。

海派中醫向來以「兼收並蓄、有容乃大」為特色,新時代下謀求持續發展靠什麼?未來又該怎樣培養人才,促使海派中醫湧現更多佼佼者?

鼎盛期海派中醫「齊開花」

海派中醫是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被認為是國內中醫藥發展最具特點的中醫藥流派。上海市衛計委副主任、上海市中醫藥發展辦公室主任張懷瓊說,海派中醫最大的特點是以流派特色為見長,具備海派文化的兼收並蓄、開明睿智。

解放初期,上海雲集一大批來自於全國各地的中醫傳人,歷經幾代,形成獨具上海特色的「海派中醫流派」。為支援全國中醫藥發展,上海一大批中醫名家去了北京等其他省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有54個海派中醫流派,涵蓋內、外、婦、兒、傷、針灸和推拿等多領域。

以海派中醫兒科為例,興於宋末元初、盛於明清;子承父、師帶徒,一脈相承,代代相傳,在滬上,徐氏兒科、董氏兒科一度聲名遠揚,其中徐氏兒科掌門人徐小圃素有「徐麻黃」之稱,他善用麻黃、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炎,療效奇好。徐氏兒科傳人王玉潤教授,利用三伏天中藥敷貼治療哮喘,資料顯示,1967至1977年10年間,王教授共收治9590例患兒,有效率達80%。

然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海派中醫發展遭遇挑戰。現有統計發現:申城54個中醫流派中,17個已經失傳、另有11個即將失傳。中醫流派人才在待遇、晉陞等方面面臨阻礙,導致人才流失、部分適宜技術瀕臨失傳。

流派瀕臨失傳初步逆轉

海派中醫萎縮,究其原因,與人才培養方式有關。張懷瓊直言,近年來中醫藥人才培養以院校教育為主,而以師承、家傳等傳統模式培養的越來越少,一些中醫世家後人不再從事中醫藥事業,特色技術瀕臨失傳,失去應有風采。

曙光醫院兒科葉偉成教授也表示,海派中醫需要多樣化的醫生人才,科研型、臨床型都不可或缺,但現在職稱晉陞過於側重科研指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生鑽研臨床技術的積極性,導致技術應用臨床、經驗總結受到影響。他舉例,曾經中醫醫生研發自製製劑不算少見,而今卻缺乏積極性,加上相關政策制約,許多多年臨床有效的自製製劑已不見蹤影。

為重現名醫彙集、流派薈萃的盛況,2012年至今,本市連續啟動兩輪「中醫藥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最大單項便是「海派中醫流派傳承」研究工程。工程遴選石氏傷科、顧氏外科、丁氏內科、陸氏針灸、徐氏兒科、張氏內科、朱氏婦科等15家建立了傳承研究基地,其中石氏傷科、顧氏外科、朱氏婦科、蔡氏婦科還進入國家中醫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行列。張懷瓊說,目前上海已初步扭轉了流派瀕臨失傳的趨勢。

契合需求儲備更多人才

中西醫診療方式不同,中醫應以流派學術思想或優勢特色技術等形成臨床治療方案。中醫流派如何適應現代醫療模式?石氏傷科堪稱範例。百餘年前,石氏傷科誕生之際,以治療骨折、脫位等疾病為主,大多中醫骨傷治療也以接骨接好即可。石氏傷科因其獨特的整體觀思維,不斷吸收其他流派所長,最終形成獨特學術思想,直至今日熠熠生輝。而今疾病譜早已發生變化,常見的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在《黃帝內經》中壓根找不到;但利用石氏傷科的整體觀思維,這些現代疾病治療,同樣收穫良好療效。

海派中醫的繼承發展,同樣離不開政策支持與鼓勵。龍華醫院院長肖臻認為,在規範化的現代教育模式下,強化「傳幫帶」海派中醫人才傳承方式,對流派的縱向發展至關重要;針灸、推拿等見效顯著的中醫適宜技術,目前收費標準仍偏低,還應給予適當補貼;此外,海派中醫現有資源不妨進一步集聚,以此提升臨床療效,擴大影響力。

記者同時獲悉,目前上海中醫藥大學還受市衛生計生委所託,啟動本市中醫藥領軍人才項目——「海上名醫傳承高級研修班」。項目遴選30名已具備紮實中醫基礎、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專家,通過2至3年的一對一跟師中醫大家、重溫古籍、遊學尋根等傳統中醫教學方式,強化中醫底蘊、提煉中醫境界,為他們成為名中醫補上關鍵的一口氣。張懷瓊說,這些儲備人才將成為未來海派中醫的帶頭人,由此引領海派中醫枝繁葉茂、再創輝煌。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日報 的精彩文章:

電影節開通「絲綢之路」,金獅銀獅獎花落滬上威尼斯電影節亞太藝術單元
結直腸癌診治「中山模式」新亮點:探索快速康復理念,術後併發症可降12.8%
我國不孕不育率超一成 男女原因各佔一半 專家呼籲孕前評估與生育力保存
稱呼默克爾「我的小姑娘」,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傳奇謝幕

TAG:解放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嶺南流派,西苑大樹
江陰近代中醫兩大流派概述
殲16憑什麼傲視群雄?融匯兩大流派精髓煉成十八般武藝!
八百里秦川高手如雲,六大流派豪聚藥王山下
浙派中醫:浙江的中醫學術流派
盆景冷知識——盆景藝術流派之嶺南2派:孔派、素派!
陝西餄餎的五大流派
海賊王:獨特的流派,索隆奇特的三刀流,三刀流有什麼含義嗎
海派中醫流派陸氏針灸傳承研究基地
風格流派:楊璧昭
中秋月餅起源於朱元璋還是楊貴妃 口味中四大流派誰能笑傲江湖
海派中醫流派特色技術范氏眼科
爐石傳說新卡曝光:元素流派重整旗鼓!版本新卡個個都是毒瘤!
玉雕四大流派 各有千秋 共鑄玉雕界神話
日本古代六大劍道流派,六大劍聖技壓群雄!
民國書法五大流派 —— 「鄭派」鄭孝胥
藝術百科-中國畫流派之「徐熙畫派」
海賊王:體術四大流派,第一個流派能打飛四皇,第四流派山治也會
嶺南陳修園流派傳承人陳登科老師到訪中醫家
景觀建築-歐洲的三大園林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