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父愛,他們仍然成長為一代大俠
今天是父親節,聊聊父愛的事。
中國人的品行中有一些共性,包含隱忍、含蓄和善良。這些共性表現為對於弱者的極大同情,歸屬於利他心理;以及對於強者的天生排斥,演化成嫉妒心理。
母愛和父愛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分別代表兩個方向。
母愛是瑣碎細緻的,博大而寬容;而父愛意味著約束和控制,中國的父子關係講究天生的服從,父親是天然的強者,是我們人性中拒絕的部分。
父親以家國為己任,背負著沉重的社會責任,扮演著往外拓深生活的角色,而子女的成長是一個家庭內部的事情,父愛往往觸及很淺。
子女對於父愛壓制屬性的天然抗拒,以及父親社會角色定位時對於子女的忽視,形成了生活中父愛的缺失。
細數金庸的作品,我們會發現在主角的成長道路中,幾乎沒有父親的身影。
胡斐剛出生幾天,胡一刀就身亡,自幼由平四拉扯大。狄雲從小跟著師傅,不知道父親是誰。郭靖是遺腹子,母親在蒙古的冰天雪地里生了他。
白馬李三夫妻在逃亡路上,雙雙殞命,李文秀跟著計老伯長大。韋小寶的父親是誰,連他媽都不知曉。令狐沖是孤兒。陳家洛小小年紀就被送到天山,跟袁士霄學藝。
楊過的父親楊康在射鵰時就死在嘉興鐵槍廟。石破天和梅芳姑相依為命。袁承志的父親袁承煥,國之長城,凌遲而死。《鴛鴦刀》里,袁大俠被朝廷殺害時,袁冠南才三歲。而阿青和孫悟空一樣,彷彿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天龍八部》里的三位,喬峰的生父一直避而不見,虛竹父子天天見面,卻互不知情,段王爺對段譽極好,但段譽身父居然是大惡人段延慶。
所有的文章里都刻意斷掉了父親這個角色,這不應該算是巧合。
文字是作者寫出來的,文中的人設布局、感情衝突,處處映射了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的所悟所想。
金庸從31歲開始寫《書劍恩仇錄》,48歲封筆於《鹿鼎記》。其間創辦《明教》,投身政治,婚姻生活也是波瀾起伏。
他的作品裡面,刻意迴避父親這個角色,是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做好一個父親。
1976年,金庸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的大兒子查傳俠為情自殺身亡,時年19歲。
兒子生前曾多次打電話給他,說有些心事想和他好好談談,可惜的是,由於金庸事務繁忙,兩人終究沒有好好地深談一次。
金庸聽聞此消息後,如遭晴天霹靂,悲痛欲絕。
兒子去世五個月後,金庸含淚寫了這段話:
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過了將近五年,金庸才慢慢走出了這段陰影。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金庸自小顛沛流離,他壓根兒也沒有享受過父愛,所以他真真地寫不出來父親這個角色。
當我們回到金庸的作品中,卻並沒有覺得主角的成長曆程因為父愛的缺失,從而產生人格中的重大缺失。
張無忌悲天憫人,郭靖為國為民,楊過至情至性,令狐沖洒脫自由,胡斐俠義干雲。
父愛的缺位,並不妨礙他們成長為一代大俠,受人敬仰。
有些主角的父親雖不在身邊,但時時刻刻給予他精神上的力量。
袁承志的父親袁崇煥,胡斐的父親胡一刀,郭靖的父親郭嘯天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他們的故事已經流傳在江湖中,他們的品德激勵以及歸正他們做一個價值觀正確的人,以不至於辱沒先人的大義。
英雄們雖然多半沒有父親,但一直有人在扮演著父親這個角色。
父親給予了血肉身軀,而類似師傅或者導師這樣角色承擔起了更大的責任,除了傳授技藝外,更注重人生觀價值觀等內在品質的輸出。尊師重道這一觀念一直延伸到現代社會。
風清揚對於令狐沖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提供了獨孤九劍第一桶金,教育他不要太過拘泥於門派正邪,要真正從行為來判定善惡,做一個能自由選擇的人。
陳近南在韋小寶心中隱隱就是父親的角色,陳近南收他為徒,教他武功,給他講做人的大道理,真心實意地對他好。師傅死的時候,韋小寶失魂落魄。
韋小寶哭道:「師父死了,死了!」他從來沒有父親,內心深處,早已將師父當成了父親,以彌補這個缺陷,只是自己也不知道而已;此刻師父逝世,心中傷痛便如洪水潰堤,難以抑制,原來自己終究是個沒父親的野孩子。
個性偏激、敏感自卑的楊過則從郭巨俠身下汲取了更多。楊過從執拗於復仇的憤青,轉變為人人敬仰的神鵰俠,郭靖在襄陽數十年的嘔心瀝血,在大節大義上的身體力行,諸般行徑,影響至深,一點點鍛造著楊過的內心。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雖然父愛缺位,但幸運的是他們或許有一位偉大的母親。
李萍對於郭靖平素的教育非常得體,影響他一生。
郭靖人生軌跡的改變從搭救哲別開始,藉此進入蒙古上層社會。
哲別送他黃金,郭靖搖頭道:「媽媽說的,應當接待客人,不可要客人東西。」」
而當郭靖掩護哲別被鞭打時,拚命忍住眼淚,昂頭道:「你為甚麼打我?我又沒做壞事!」
如此一個硬氣仗義的孩子,哲別折服。
事後,李萍見兒子頭上臉上鞭痕累累,好不心疼,但聽哲別說起兒子的剛強俠義,便道:「好孩子,為人該當如此。」」
即使在生死關頭,母親也給郭靖上了最重要的一堂課:
李萍又道:「人生百年,轉眼即過,生死又有甚麼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無愧於心,也就不枉了在這人世走一遭。若是別人負了我們,也不必念他過惡。你記著我的話罷!」她凝目向郭靖望了良久,臉上神色極是溫柔,說道:「孩子,你好好照顧自己罷!」說著舉起匕首割斷他手上繩索,隨即轉過劍尖,刺入自己胸膛。
郭靖成為郭巨俠,根本上是源自母親從小的諄諄教誨。
文學作品不等同於現實,文學卻源自現實。大俠們的父愛缺失並沒有形成人格的偏離,是因為成長環境中身邊人各種正向的幫助,極大地彌補了父愛的缺失。
但現實中小孩子大約是沒有主角那麼幸運的。
上期文章:一隻愛記仇的大象
往期文章:學會選擇,掌控自己的人生


TAG:層林盡染霜華遍 |
※成長只有一次,父愛不能缺席
※這個世界最偉大的不是父愛和母愛,而我們給孩子的還有傷害
※這些組圖呈現父愛的偉大,沒有爸就沒有家,有沒有一張戳中你的心
※在結婚前夕,父親的一番話讓我至今還記憶在心,或許我就是偉大的父愛吧
※孩子的這幾種行為,往往是父愛缺失的結果,家長一定要看
※愛上他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只是陌生人:得不到父愛,無法好好戀愛
※後來的我們,看哭我的不是愛情,是父愛
※盾之勇者:這就是父愛,錢要花在女兒身上,最後是自己
※父親節,致敬父親!父愛偉大無聲,但它一直都在!
※霍金的父親:小時候我陪伴你長大;長大後我選擇放手!這才是父愛最好的姿勢!
※這個沒有感受過父愛的男人,在電影里一直跟「父親」在一起
※有一種獨一無二的親情,叫父愛
※他們這般親吻女兒,是濃濃的父愛,還是有點過頭了?
※自然界中還真有爸爸生孩子的事情,父愛原來也是偉大的
※有一隻最偉大愛叫做父愛!同一個地方記錄女兒成長,太心酸了
※有一種說不來的愛,叫父愛
※余文樂懷抱兒子獻上親吻,表示多遠都值得,慢慢都是父愛!
※父愛缺失,給孩子帶來的三大傷害,真的會影響他一輩子!
※母愛偉大父愛也不差,這一幕幕情景總能感動你
※一頓毒打讓張愛玲從此對父親失望,一生記恨,其實父愛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