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不知歸路,別樣西湖
正所謂「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無論何時領略西湖的美,都沉醉不知歸路。在多少人心中,西湖的存在不只是一個景點,而是自然造就的藝術。因此,一千個人眼中,常常就有一千個西湖。
西湖美景
王公懿和嚴善錞,兩位曾經在杭州成長和生活過的藝術家,以其版畫與繪畫向西湖致敬,重現了記憶中那永恆不滅的余影。王公懿老師在藝術創作中,也成為了感性的代表,她的作品永遠是濃烈、跳躍、充滿豐沛的情感;而嚴善錞老師則更注重理性,作品中沉靜、雅正、高遠是他的主旋律。從【煙影】藝術展中領略,感性派和理性派的眼中,西湖又是一番怎樣的姿態?
王公懿
王公懿老師在上世紀80年代初,以一套《秋瑾組畫》名貫中國,這套木刻即重建了中國美術學院版畫在新時期的高度,又開創了中國文化傳統活化的秉志取向。此後,王公懿老師以其奔放的藝術個性,行走天涯,在世界藝術創作,舉辦展覽,創作浩瀚的作品。被譽為藝術圈清流的王公懿特別真,遠離中國的她獲得了觀看中國以及面對自己的極佳位置,這種合適的距離感使她由最初面對社會的悲憤疾呼而返回內心自省,將藝術變成為自身修鍊的「日課」,這種歷經洗滌而愈顯沉實豐足的美感體驗,不露痕迹地融進到她日後的創作中。
王公懿:《秋瑾》
常年生活在國外的王公懿老師常常覺得:「我在國外生活了這麼久,生活方式和外國人沒有差別,但骨子裡就是中國人,看到中國的古畫愛的要命,雖然並不是懂多少道理,但是沒有辦法就是愛的要命,所以中西合璧不是刻意,我們就是中國人,而且有時候越遠離祖國越愛它,就好像魚在水裡的時候不感覺自己在水裡,一旦被撈出來擱在旱地里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是在水裡,特別渴望水。」
對水的渴望也許是從基因里就有的情結,當西湖的碧波蕩漾,又掀起了多少人內心的漣漪?
王公懿:《溫莎藍》
也許對王公懿而言,西湖的溫柔、西湖的詩意對於她這個北方人而言,總是過於溫柔;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長時間在國外生活的她,何嘗不是渴望著這份骨子裡的中國詩意呢?
我們見過水天一線的大海,見過波濤洶湧的黃河與長江,卻從來沒有像西湖的水那樣,勾起了多少人的遐思……
王公懿:《行雲流水》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王公懿此時的心態,也是她記憶中的西湖所賦予的那骨子裡的他鄉情感。
嚴善錞
嚴善錞是杭州人,為七十年代末學院開放以來第一批畢業的藝術家。近十年來,一直著力於通過蝕刻版畫與綜合材料繪畫描繪西湖,自成一套古雅、清靜與溫潤的創作語言。2010年,王公懿老師從美國回來,她向嚴善錞介紹了銅版畫家SYLVIEMOURICE向她推薦的一種用硫磺粉和橄欖油的腐蝕法。它也可以表現一些筆觸,而且層次比較細膩。但缺點是反應很不穩定,腐蝕後的剩留物的質地較松,不耐多印。嚴善錞在此基礎做了一些改進,畫面便出現了一些更為豐富、更為穩定的效果。這種效果也更接加近嚴善錞老師自己對西湖的氣質的理解:清峻、遙深、溫潤、古雅。
西湖南山,總是美在若隱若現間,在某個拐角處,在某個抬頭瞬間,不經意地讓人沉醉於此。
嚴善錞:《西湖·南山02》
對於嚴善錞來說,西湖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記憶,「今天的西湖與我們小時候還是有點兒不一樣。不光是景觀不一樣,看景觀的方式也不一樣。我們過去都要上山、下湖去感受西湖,那種感覺與現在旅行團的走馬觀花完全不一樣。我們當時更多的是爬山,到山上去看,那樣你就可以看西湖的一個全貌,西湖與一個城市的關係。」嚴善錞是用純真的視覺去觀看世界,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世界。通過西湖這方天地,他在尋找千年來中國文化的雅趣與自信。
漫步楊公堤,清晨的陽光灑在湖水,灑在每一片樹葉上,人生的詩意從不在遠方。
嚴善錞:《楊公堤03》
用筆墨將天地間的美躍然紙上,讓人間天堂帶著靈動之美流連心中,大概這就是嚴善錞老師對西湖的致敬。
無論是王公懿老師的濃烈洒脫,還是嚴善錞老師的雅正溫情,【煙影】帶給觀者的都是一種回到心境的繪畫享受。當散落的余影蒙上詩意的顏色,當中國式繪畫接續文人意韻的繪畫,無論是歷史的詩意還是抽象的無常,都將成為「一千個人眼中的一千個西湖」。


※拯救世界這件大事,光靠我一個人怎麼行
※798已被擠爆!連北野武和陳冠希都成了它的死忠粉
※別整天就知道「原諒色」,今夏最in的應該是……
※拍賣 l 南藝畢業作品6.4正式起拍!附美院官方作品集
※搖滾島上的大麻店,是地獄還是天堂
TAG:藝厘米 |
※沉醉不知歸路
※一卷宋詞的煙雨,讓我沉醉不知歸路
※攜三五好友花海騎行,沉醉不知歸路
※沉醉不知歸路,易安在詞國徜徉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遠嫁,就是一條不歸路
※某知名大廠為何走向「不做人的不歸路!
※你們都去日本賞花了?我在加國的「櫻」韻里,沉醉不知歸路
※網戀是一條不歸路
※三亞最終走上不歸路,遊客凍死也不來這裡過冬,知道原因更加心寒
※是什麼讓他走上 「素食治療」的不歸路?
※卡扎菲的行蹤為何會暴露?身上的這樣東西,讓他走上不歸路
※旅遊天天推薦:紐約,住在這裡沉醉不知歸路
※從此踏上一條不歸路
※延禧攻略:乾隆終知瓔珞不愛自己,瓔珞隨太后出宮數年沒有歸路
※情人,愛到最後還不是塵歸塵土歸土,橋歸橋路歸路
※張健:如果說潛水是「藍色鴉片」,我已經沉迷於這條不歸路了
※東莞老闆被民間借貸逼走:再難也別借,這是一條不歸路!
※走心或走腎,都是一條不歸路
※愛吃辣的吃貨,去這些店可能是條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