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進球不能馬上慶祝 這樣的足壇新革命你習慣嗎?

進球不能馬上慶祝 這樣的足壇新革命你習慣嗎?

你對錄像輔助判罰怎麼看?

昨夜今晨,聯合會杯又賽兩場,本屆大賽也算全面鋪開了。看了昨天比賽的球迷們,或許會有這樣一種直觀的感受:怎麼進個球,還不能馬上好好慶祝了?

大屏幕提示:VAR正在看回放

人們在這裡說的,就是足球比賽當中新的重大變革——錄像判罰輔助系統(VAR)。自從VAR出現以來,它已經被引進很多聯賽和杯賽當中。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主流聯賽和重大杯賽也會逐漸引進這一系統。FIFA主席因凡蒂諾已經確認,2018年世界盃上將採用錄像裁判,以減少錯判率。如今在世界盃舉辦地俄羅斯舉行的聯合會杯上,人們大致就可以體驗到,如果引進VAR技術,比賽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那麼這項技術,究竟是如何運轉的呢?

只有四種情況可以要求看錄像

首先明確一點,不是所有的球都可以要求看錄像。FIFA官網的介紹中,詳細給出了能夠通過VAR進行錄像回看的四種情況:

(1)是否進球,以及在進球過程中,進球一方是否有犯規或者違例行為;

(2)點球判罰;

(3)直接紅牌判罰(不包括第二張黃牌的判罰);

(4)出示紅黃牌時弄錯了對象(比如說A犯規,給B出示了紅黃牌)。

主裁可以選擇自己去看錄像

那麼在這些情況當中,可以要求推翻裁判原判的準則是什麼呢?是要出現「明顯」的錯誤。有一名現役或者已退役的裁判會作為輔助VAR的裁判(AVAR),這位裁判通過錄像中心的回放來觀察場上局面。要觸發這種情況,既可以是主裁判要求看回放,也可以是VAR通過「檢查」來建議或者提醒裁判觀看回放。如果VAR沒有發現問題,那麼就不必通知裁判,這就是所謂的「靜檢查」;如果VAR認為有可能的明顯錯誤,那麼就會提示主裁判。主裁可以選擇接受改判的建議,或者自己跑到場邊的某個固定位置觀看回放,也可以選擇維持原判。主裁可以吹停比賽來選擇改判或者看錄像,但不能在某一方有良好進攻機會時選擇吹停。

GIF/5.9M

主裁有一個用食指比劃屏幕形狀的手勢(要求看錄像)

主裁用雙手食指比划出矩形屏幕的形狀,作為需要藉助VAR改判或者看錄像的信號。在需要藉助VAR之前,主裁需要進行示意。球員如果做這個手勢要求看錄像,會被黃牌警告,進入裁判觀看錄像的區域也會吃黃牌;如果球隊官員這麼做,就會被驅逐出場。錄像的具體方面也有規定,比如說只有在觀察具體的觸球點(比如身體接觸,或者判斷是否手球)的時候才能看慢動作,而判斷接觸強度、是否故意手球等情況時則是正常播放速度。關於進球、是否判罰點球和是否阻擋了明顯得分機會的回放中,可以從進攻方最開始得球或者恢複比賽的一瞬間開始看起,其他的回放則只關注事件本身。

門線技術就是進球和不進,比較直白

總體而言,這算是對門線技術的一種升級,針對比賽中最為重要的進球、點球、直接紅牌等因素有了更好地減少錯判率的措施。但正因為更細緻,不像門線技術那樣「直白」(進了就是進了,沒進就是沒進),反而會帶來一些麻煩。比如說葡萄牙昨天被吹掉的那個球:由於越位發生在穆蒂尼奧傳球瞬間,距離後面的C羅射中橫樑,戈麥斯補射被蹭進等過程有些遠,人們可能一時半會兒也沒反應過來,這個進球到底是哪裡不對勁兒。

GIF/4.5M

可能只有這種球不用看錄像

而在塞德里克進球後,主裁判又選擇了藉助VAR,這也弄得人們一頭霧水,因為這個進球似乎並沒有涉及越位或者犯規等問題。賽後西班牙媒體捕捉到,C羅朝佩佩說:「他們非常非常的糟糕,非常糟糕。」有分析認為,這是在「吐槽」錄像裁判給比賽帶來的影響。智利對陣喀麥隆的比賽中,也有兩個攻進球門的進球(一個有效,一個無效)有了VAR的介入。看起來,只有像桑切斯助攻比達爾那樣明顯不涉及犯規和越位的進球,有可能不需看回放。最誇張的說法,只要進球涉及直傳球和反越位,就有可能需要看錄像,「毫釐之間」的越位實在太多了;只要禁區里有稍微誇張的身體接觸,可能就要看錄像決定是不是判點球了。

這慶祝著呢……

這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體驗呢?不用說,全世界的網友們都在用「困惑」這個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葡萄牙被吹掉的進球,看直播的球迷都不一定記得清楚越位在哪發生過,更別說場上球員了。實際上去年世俱杯決賽的時候,皇馬主帥齊達內就認為VAR會帶來困惑和混淆。這也很好理解,足球比賽中最能帶動球迷情緒的就是進球,進球那一瞬間的激情和喜悅是無與倫比的。現在有了VAR,即便球員已經在慶祝,即使主裁已經把手指向中圈,你可能依然不能縱情歡慶,還需要看著裁判做出那個劃拉屏幕的手勢。如果嚴重影響到觀賞進球的體驗,或許也會引起一些爭議。

慶祝進球的喜悅被看回放沖淡了?

當然,引進VAR的目的其實就是減少爭議,使比賽變得更加公平。不過客觀上來說,比賽卻因此出現了不可預知的中斷。在「精確性」和「觀賞性」方面,似乎發生了一些衝突。足球不像籃球,它不是你24秒我24秒這樣一回合一回合打的,也不像籃球比賽一場進球那麼多,也有很多次數的死球和暫停。足球進球更少,對比賽流暢性要求更高,進球也要寶貴得多。追求極高的精確度和流暢的比賽體驗以及慶祝進球的喜悅之間,還是存在不少衝突的地方的。

主裁現在挨批評的次數也不少了

在比賽過程當中,如今裁判的水準已經被競技水平甩在了後面,黑衣法官們屢屢成為賽後討論的焦點。純粹的人為判罰跟不上時代,不是態度問題而是能力問題,那麼機器在比賽過程中的幫助就是很重要的。一句流傳很廣的名言叫「誤判也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但如果可以避免這樣的誤判產生,為什麼不去避免它呢?遭受誤判而遺憾輸球的一方,更不會覺得這是什麼足球比賽的魅力。體育比賽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公平,而實現公平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儘可能尊重客觀事實。將科技引入足球領域,是承認人為裁決比賽必然會有的局限性,是為了讓爭議以更加光明正大的方式解決,更是為了讓實力說話。

看錄像的頻率,多少比較合適呢?

當然,事物新生階段總是會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操作者也會有失誤,乃至造成更大的爭議和混亂。VAR目前的問題還有很多,一個核心問題或許是,對於精確度的追求要達到什麼程度?換句話說,是不是進球過程稍微有越位嫌疑就要看錄像,禁區里接觸達到怎樣的程度才會引發看錄像決定是否判點球?比如說,昨晚2場比賽總共有8次皮球進進球門,其中有4次都看了錄像(兩個有效,兩個無效),50%這個比例會不會太高了?當然,主裁和回放中心每次可能都有充足的決定看錄像的理由,但這對比賽流暢性的影響也是要考量一番的。

足球比賽能否讓球員「挑戰鷹眼」?

另一方面,球隊能否像網球選手「挑戰鷹眼」那樣,獲得一定次數申請要求看回放的權利?如果可以,次數要如何規定?目前選擇是否看回放的決定權在主裁判手裡,但不同主裁判對場上形勢的判斷和對回放錄像的需求也不同。如果有的主裁判很喜歡藉助VAR,有的裁判不怎麼相信VAR,那麼是不是不同比賽看起來的體驗差別,比看不同尺度的裁判執法還要差得更多?當然了,當錄像輔助判罰的技術從結果絕對分明的「過門線or不過門線」,逐漸推廣到更偏裁判自身判斷的點球、紅牌等判罰時,新的一連串問題也是完全可以預料到的。

方向是好的

VAR如今存在的問題還很多,但這並不該成為完全抵制VAR的理由,因為在足球場上,公平就是最寶貴和重要的東西。只是在精確度和觀賞性的要求這方面,這項輔助技術還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裁判需要適應,球員和球迷也需要適應,這都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誤判不可能根除,也不可能因為每個球都懷疑是誤判就去看錄像,但至少要往儘可能減少誤判,從而保證公平的方向去努力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洲足球賽事 的精彩文章:

曼聯想買C羅卻有一擔心:皇馬的人總是耍我們
國安大小王爭議中復甦 能力頂級就看教練如何用
曼聯最讓人惋惜的門神曾是范德薩替補 因打不上球鬱悶離開
郜林職業生涯最該感謝的恩師 不是里皮也不是斯科拉里
梅西2006年時差點加盟國米 國米願支付1.5億

TAG:歐洲足球賽事 |

您可能感興趣

若給佐助一雙輪迴眼會怎麼樣?他的革命能實現嗎?
黃猿為何一直放水?他真的是革命軍卧底嗎?這個可能性是0!
頂上戰爭革命軍為什麼不一起進攻?為什麼要措施這樣的良機?
腳下新革命,一雙球鞋如何玩轉時尚圈?
「低端」商業革命進行,其實不是你想的那樣!
陳獨秀先生為何要引發新的革命?該如何評判他這個人呢?
這就是革命性新品?帶你回看鎚子新品發布會
數字地球很厲害嗎?它可能是未來最好的技術革命了!
辛亥革命真實場景這個樣,誰能想得到!
瑜伽給你革命革命的本錢添磚加瓦,但你能拿得起來嗎?
黃猿大叔,你說你不是革命軍卧底誰信啊?
吃菜還是吃肉都能引發革命?你站哪邊
這場新的科技大革命,中國不能再錯過!
睡眠革命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這位」老革命「的字真不一般!
為什麼有些滿族人也會參加辛亥革命這樣的運動?
黑鬍子剛剛站穩腳跟,就去找革命軍的麻煩,這麼樹敵真的好嗎?
清末革命,新軍一直是起義主力,為什麼清朝自己訓練的新軍卻不站在清廷這一邊呢?
若明朝不亡,中國能否也像歐洲那樣實現「工業革命」呢?
喜訊!癌症將迎來顛覆性革命!新見解被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