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陣父子兵:盤點9位醫藥企業家的花式父愛

上陣父子兵:盤點9位醫藥企業家的花式父愛

又是一年父親節!對於早一代醫藥行業的創業者、企業家,如今他們的子女也在有形無形的熏陶下,紛紛能夠獨當一面,走上前台,步入行業發展的歷史舞台。

常言道,父愛如山,無論是企業家抑或是平常人,父愛的描述總是雷同,嚴肅、剛強、博大、深沉。不過,在表現形式上卻各有不同,中國人向來望子成龍,也講求子承父業。在企業家父親的光環下成長的子女,寄予厚望的是能夠接班。而作為企二代,起點高自不必說,可以憑藉父輩的能量省去很多事,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是他們必須懂得的道理。

從醫藥界企業家父親的角度出發,他們很多都是創業家,白手起家,通過努力拚搏換來了今天的功成名就,各種奇聞軼事見諸報端,但他們父親的角色往往隱秘的很深,他們對於子女教育、培養、關愛大多與常人不同,因為很多父親老早就給子女們劃定了路線,他們的思考是如何讓企業傳承,為了這個目標,他們表達的父愛的方式會如何?今日,E葯經理人盤點9位企業家表達父愛的方式。

1

閆希軍:有一種父愛,叫「言傳身教」

他們可能是中國醫藥行業內被討論和關注最多的一對父子企業家。父親閆希軍在20年前,在行業基礎孱弱落後之時,大聲喊出現代中藥的口號,推出復方丹參滴丸。兒子閆凱境在20年後,則祭出以現代中藥為基礎的「世界大葯」大旗,復方丹參滴丸美國FDA三期臨床試驗圓滿完成。作為正在形成一股新勢力,閆凱境可以說是第一個全面接管企業的第二代企業家。

閆希軍下海創業前是軍隊醫院出身,對於軍人有著執著的信仰,閆凱境自然耳濡目染。他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透露,上學期間,閆凱境就對海豹突擊隊、三角洲特種部隊著迷。留學歸來後,他選擇先是進入部隊,並且接受特種兵訓練。閆凱境認為軍人家庭一般管理嚴格、強調自律,而且思想境界也比較高。而外界對於他的印象也正是如此。

作為老一代企業家,閆希軍十分強調腳踏實地,但他同樣敢想敢幹、執行力超強,這是他們一代人的特點。在全面接管天士力之前,閆凱境也是經歷了十幾年的準備,從基礎職位一步一步做到拍板人。而他能接下全盤業務的關鍵便在於他在投資領域的敢想敢幹和超強執行力。

閆希軍認為企業家要有自己的思想體系,而他自己也建立了獨到的企業管理理念,這帶領了天士力戰勝種種困難走到現代中藥代表型企業的位置。而閆凱境也提出了基於「產業終局和整合醫療未來」的思想體系。

2

中國生物製藥謝炳:價值500億的信任

將一家市值超過500億的企業交給自己年僅22歲的女兒打理,這是中國生物製藥原董事會主席謝炳所作出的決定。

不管背後有著多麼嚴謹合理的商業邏輯,即便是放在整個企二代接班的大環境來看,這一舉動也顯得頗為罕見,謝其潤也絕對屬於年紀最小接班的「企二代」之一。而隨著而來的,則是22歲的謝其潤能否撐得起中國生物製藥這樣一家大公司的質疑?畢竟,不管在何種領域,管理一家市值超過500億元的公司都需要極為精到的管理水平以及對於各種複雜事務的處理能力,各種壓力可想而知。

如果說謝炳的決定出於父親對於女兒的信任,那麼從接手之後的經營業績來看,謝其潤堪稱完美的完成了父親交到自己手中的重任,也沒有辜負這樣一份信任。走馬上任後半年,謝其潤交出了營收145.5億港元、凈利潤17.78億港元的成績。2016年財年,該公司收入同比增長8.8%至158.25億港元,打破了中國生物製藥營收與凈利潤記錄

當然,這也得益於謝其潤的個人經歷,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經濟學系理學士學位的謝其潤在讀書期間就專攻財務及醫療保健,且在多家公司的投資、財務以及企業發展部門工作過。在謝氏家族的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謝其潤的接班也顯得順利得多。

3

步長製藥趙步長: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相較於絕大多數家族企業「第一代打天下、第二代繼承衣缽」不同,作為締造了中國醫藥A股市場的一股財富神話的企業,步長製藥的最早發展,卻是由趙步長父子三人合力締造而來。步長創業的第一桶金,便是由長子趙濤在新加坡給病人扎針所得,兩代人一起「肩拉背抗」,打下了步長發展的堅實基礎。

這也是業界常見的「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步長內部,人們習慣稱呼趙步長為董事長,而稱呼趙濤和趙超則為大小總裁。趙濤也曾向E葯經理人表示,自己與弟弟趙超屬於性格互補:趙超性格細膩,善於處理公共關係,做財務管理;而自己則善於看大勢,大規律,抓重點。平時,趙家父子在公司互相也多以職務相稱。

如今,隨著步長的敲鐘上市,趙氏家族也積累了巨額財富,當年的「二代」如今也成長為步長的頂梁支柱,對於財富如何往下傳承,趙氏家族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太多的錢也是一種痛苦。兒女有多大能力,就匹配多大的財富」。這是趙濤在中國家族財富傳承峰會所提到的觀點。

4

羅欣劉保起:有一種父愛「給你充分的施展空間」

2016年,劉振騰在與E葯經理人描述與董事長劉保起的互動時笑言:「我一般也不太敢跟董事長衝突」,但大多情況下,他發現董事長對於自己的提議往往是積極地接受,然後提出讓新想法落地的進一步建議。

劉保起是羅欣葯業的董事長,也是創始人。兒子劉振騰於2012年留學歸來加入羅欣,如今已經是羅欣葯業的執行董事。

和眾多父子關係一樣,海歸背景的劉振騰與父親劉保起在經營理念和管理思維等方面存在差異。而劉保起則敢於放手給予兒子充分實現新想法的自由,同時提出自己的建議作為參考。比如在討論羅欣上海研發中心定位時,劉振騰堅持創新理念,劉保起會提醒他:「創新要結合中國環境和羅欣現狀才能行得通。」

父與子的正向思維碰撞,在羅欣葯業確立新時期發展戰略,並以強執行力將其落實在實踐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從羅欣近兩年的動作來看,無論是上海研發中心的建立,還是在資本市場的調整和變動,都是劉振騰親自操刀,而劉保起則在背後提供支持。

和眾多英雄式的企業家一樣,劉保起作為羅欣葯業的核心人物,20餘年來在創業、發展、帶團隊打仗的過程中,塑造了自強、實幹、謹慎的氣質。如今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強執行力也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傳導至劉振騰:「我手機上周末打進來的電話基本上都是董事長給我打的,而且來電顯示的號碼每次都是他辦公室的座機。不是說一個或者兩個周末,而是每一個周末。」

5

先聲葯業任晉生:有一種父愛叫互相影響

先聲葯業董事長任晉生對長子任用的培養有些像李嘉誠拉著兒子坐在身邊開董事會的橋段一樣,他從小學開始,就參加先聲葯業董事會。不用說話,就是坐在那裡聽。聽多了,對商業世界的痴迷便讓任用行為、喜好和同齡人迥異。初中時,他喜歡看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科特勒的《市場營銷》、《追求卓越》等商業管理書。

任用生於1986年,在其20歲的時候,被父親送到英國學習生物化學,任晉生讓其接班的想法十分明顯,但是任用卻無法忍受實驗室里的瓶瓶罐罐,最終輟學。不過,在英國做的一件事情卻讓任晉生十分觸動,「當他在英國讀大學時,我給了他60萬元人民幣作為學費,但是他卻拿這筆錢在當年買進了特斯拉和360的股票,通過香港交易市場的槓桿交易,這60萬最終變成了5000萬。這個事觸動了我,對我來說,錢似乎來得快了點。」

正是由於賺錢太容易,也讓任用對於接班有了自己的看法,他曾向父親表示:醫藥行業太辛苦了,打死也不接手葯業。回國後,創建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結果賠了1000多萬,但之後又重新再來過,創立了一家叫有利網的互聯網理財網站。雖然,任用表示不接班,但是對於創業,任晉生則十分支持,還邀來一眾大佬擔任該公司的顧問。

對於任用去做互聯網,任晉生在E葯經理人主辦的中國醫藥企業家年會上說,「互聯網改變了任用,而任用的事卻也影響了我的一些看法。現在的時代就是互聯網的時代,講求的是協同合作,需要各方各面聯合起來做一些事情。我們都需要換一換思維模式了。」

6

信立泰葉澄海:有一種父愛,叫「用心良苦」

在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葉澄海和葉宇翔父子二人是當之無愧的管理層核心。如今已74歲的葉澄海依然是信立泰的董事長,而43歲的葉宇翔,則擔任公司的董事、總經理。

在所有的「企二代」中,葉宇翔是介入公司事務相對較早的之一。2004年7月至2007年5月,葉宇翔已在信立泰葯業歷任總理助理、副總經理,2007年6月,葉宇翔正式任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主管公司的日常管理及併購。同打下信立泰基業的葉澄海政界出身不同,葉宇翔身上擁有的則是鮮明的商業氣息,其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讀的是工商管理碩士,目前還是耶魯大學亞洲發展委員會的委員、耶魯大學管理學院中國顧問委員會委員。

2014年11月,信立泰將成都金凱以及蘇州金盟兩家生物技術公司納入成為自己的子公司,葉宇翔則擔任兩家子公司的董事長職務。除此之外,葉宇翔還擔任信立泰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深圳市信立泰生物醫療工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等多項職務。在其帶領下,2016年信立泰整體實現營業收入38.33億元,同比增長10.23%,利潤總額為16.5億元,同比增長10.66%。

7

科倫劉革新:有一種父愛叫「全盛時期接班」

作為父親,科倫葯業董事長劉革新從不忌諱在公開場合表揚兒子劉思川,而作為企業家,他將兒子接班視為一項重大戰略,並一早就規劃好了兒子接班的事情。4年前,劉革新在E葯經理人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核心接班人的定位要越早越好,選定核心接班人是一個成熟企業進行傳承的核心問題之一,而核心問題不能平均使用資源,應該傾盡全力在核心崗位上進行培養,以使其脫穎而出。

企業家的兒子與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同之處在於肩負承接家族生意的使命,而企業家對孩子的父愛更多的體現在如何培養他們接班。劉革新曾對E葯經理人說,「對於接班一事他主要考慮四個層面的問題:首先,未來接班人團隊及其地位是由董事會來決定的,我個人會通過我的股份優勢行使表決權,不過這也意味有都多大股份就有多大風險;第二,孩子願不願意接班,他的志趣是什麼;第三,他是否有能力接班;第四,他是不是公認的核心。」

1984年出生的劉思川曾經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考古學家,但從英國留學歸國後「子承父業」,由此進入了劉革新的培養體系。「我很早就讓他到市場上去實踐,比如他在醫藥行業挑戰最大、最混亂、最困難的市場—山東,最邊緣、最蠻荒的市場—雲南市場,國際市場—緬甸都有過歷練,他還在科倫最大的投資項目—川寧項目的所在地新疆度過了整整兩個冬天。接班人一定要在實踐中成長,在公意中得到支持,這樣,他的接班之路現在看來雖然艱辛,但將來才會順利;如果現在太順利,將來就會充滿危機。」

在劉革新看來,對劉思川的鍛煉並非走過場,而是有著一整套的評價體系。正如他所言:「我們每年都會對他進行連續不斷的制度化測評,劉思川在員工當中的聲望、評價甚高。他在總部歷年評議的平均分數都在95分以上,這是非常高的評價。他的領導力已經得到絕大多數員工、中高層管理人員的首肯。」

2015年9月,劉思川出任科倫葯業總經理,這被外界認為是全面接班的開始。當E葯經理人向劉革新問及接班時間表時,劉革新說「我的使命是為接班團隊夯實基礎,讓他們能夠在科倫全盛時期接班。就是在無危機的情況下,完成最高權力的程序交接,即董事長之位的換屆。交接班不是對某一人的交班,而是一個團隊的有序更迭。」這兩年,劉革新在人才的選用上提拔了一大批年輕職業經理人,讓他們處在重要的崗位,比如說1980年出生的董秘馮昊、重要戰略平台川寧生物總經理1987年出生的鄧旭衡等。

對於已經開始掌權的兒子,劉革新在公開場合說,「他聰慧過人,少年老成到經常讓人忘記他還是個孩子,今後接班科倫是眾望所歸。」在接班日程表上,劉革新將科倫的全盛時期定義為「輸液與非輸液業務板塊達到等強的格局」。

對於將權利交接到兒子手中,劉革新說,交接時間越早越好,與其將來弱爆了的時候被動交班,不如趁精力充沛時主動交班。如果企業需要,我還可以回馬救駕、輔弼新人。

8

羚銳熊維政:有一種父愛,叫「扶上馬,送一程」

2014年6月,熊維政辭去擔任了22年的董事長一職,由原總經理程劍軍接替,其80後兒子熊偉站到前台,出任總經理。彼時,羚銳製藥剛經歷過一次成效明顯的大變革,正以迅猛的勢頭向前奔跑,熊維政選擇了在此時退居幕後,「韜光養晦」。

「扶上馬,送一程」是熊維政給他的老班底託付的真心話,他留給熊偉的是一個穩固的領導班子和開拓創新的機會。年輕的熊偉並沒有讓父親失望。在進入羚銳製藥之前的一年,熊偉在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擔任總經理助理一職。回歸羚銳製藥擔任貼膏劑銷售部副總經理期間,羚銳製藥貼膏部銷售收入實現每年30%的增長。

其實在3年前的2011年,熊偉就已經在一次內部競聘中從羚銳眾多中層管理者脫穎而出,「他為羚銳注入了動力,帶來了新的價值。」羚銳內部人士這樣評價。

9

齊魯李伯濤:有一種父愛,叫「從一線做起」

今年75歲的李伯濤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微生物系,1971年從北京農業部調入齊魯製藥廠,先後擔任生產科長、車間主任、副廠長、廠黨委副書記等職務,1981年開始主持全面工作。

1993年,李伯濤的女兒李燕進入齊魯製藥工作,從車間一線員工做起。2009年,李燕開始擔任齊魯製藥總經理和工程師。擔任總經理以來,她帶領齊魯製藥形成從藥物研發、原料合成、製劑加工、產品包裝到市場銷售的完整產業鏈。2015年4月28日,李燕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2003年,齊魯製藥以員工持股形式進行轉制,李伯濤和女兒李燕分別持有公司25.64%和25.25%股權。根據「2016山東富豪榜」, 李伯濤家族蟬聯濟南首富,其財富暴漲近57億元。

「做企業尤其是葯企,要耐得住寂寞,扎紮實實做好每一個細節。」這是李燕對於管理企業的真實想法。而「做好仿製葯,努力去做創新葯,最終實現國際化。」則是李燕為齊魯製藥規劃的未來發展方向。

本文版權屬於E葯臉譜網(www.y-lp.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葯經理人 的精彩文章:

哪些醫生集團在專科探索路上一騎絕塵?
又一市衛計委原黨組書記、主任接受組織審查
你被未來醫藥商學院錄取了,156位同學會成員等你一起學華為
復星大併購將開始!拆分醫械公司赴港融資

TAG:E葯經理人 |

您可能感興趣

在學生心裡播下一顆中醫藥的種子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實踐工作站
中醫師陳震:讓匈牙利人愛上中醫藥
十歲熊孩子把5萬父親喪葬費打賞遊戲主播,母親患癌醫藥費無著落!
外國女子將自己房子改成病貓醫院,一年花醫藥費上十萬
中醫藥學生養生年夜飯專業點餐服務了解一下!
一筆醫藥費引發家庭悲劇,丈夫殘障妻子離家,被房東趕走父子流浪
八旬老人向子女追討醫藥費 執行法官為其「送款上門」
90歲老人養老院摔傷,家人要求賠償醫藥費,養老院:他自己造成的
女性的華彩:盤點全球14位40歲以下生物醫藥行業女性領軍人物
夫婦在美洲旅遊時產下夭折嬰兒,醫院索要天價醫藥費否則毀屍
岳父住院,老婆要求我和小舅子平攤醫藥費,我想離婚了
仙女上線!南京中醫藥大學女排姑娘們誰更美?
上海中醫藥大學:歡迎有志於從事中醫藥事業的學子
透視醫藥行業:尋找下一個恆瑞醫藥!
東晉道教學家、煉丹家、醫藥學家三棲奇人,醫學理念領先世界千年
7位醫藥官員落馬
阿里向醫藥房「開刀」,近兩千家藥店「淪陷」
天辛大師談中醫藥潛規則:國醫大師拍賣弟子名額
17位專家走進扶正葯業 共話中醫藥產業發展
中國中藥:建立中醫藥全產業鏈,保持顆粒龍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