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32噸 不用彈射器 也能從航母上起飛 僅生產3架 中國放棄
上世紀70年代, 安東諾夫設計局開始以安-72運輸機為基礎研發了一款空中預警機,即:安71,研製目的就是艦載使用,1985年11月12日,原型機首次試飛,1987年,對外公開。
安71
該機機長23.5米,翼展31.89米,機高9.20米,最大起飛重量32100公斤,沿用安-72運輸機的機身,採用懸臂式上單翼,2台發動機裝在機翼前上方,代號:量子的預警雷被裝在飛機的垂直尾翼上,其旋轉雷達天線每分鐘可旋轉6周,能進行360度掃瞄,可監視從海平面到13000米高空、37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可同時發現300個目標並自動跟蹤其中120個目標。
據稱,中國為發展航母設計,曾經對該機進行過考察,甚至有傳說,中國獲得其全套設計技術資料,畢竟在中國海軍遼寧艦服役之後,航母編隊的早期預警的問題,無論怎麼考慮,擁有一款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為最為理想的解決方案。
中國預警機模型
不久前,已曝光了一款艦載預警機模型,卻顯示其應為運7為基礎,參考E2的設計,顯然中國沒有選擇相中安71的設計方案。中國為何要棄用這樣一款預警機那?我們到底有什麼打算那?畢竟以烏克蘭的狀態,我們想要的話,不會拒絕出售它的。
安71
無論怎麼說,安71都是非常先進的艦載預警機,與E2相比存在代差的。而且在研製時,原蘇聯進行的測試工作也證明該機可以不用彈射器,也能從航母上起飛,可以直接部置於遼寧艦上。
安71具體在遼寧艦上起飛的能力
中國選擇放棄屬於一種無奈,該機在1991年時,整個項目就中止了,實際僅生產3架,一直處於閑置狀態,由於保養不好,目前也僅剩下殘體了。
從性能上說,該機也遠沒有想像的高,其最大飛行速度僅650公時,巡航時速550公里,相對於螺旋槳動力的型號沒有什麼優勢可言,續航力更成問題。同時,該機在垂尾上加裝雷達的設計也造成一個問題,機高過大,無法進入航母機庫存放,這就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最初的保存狀態不錯
如果我們要繼續研製該機,確實可以採用許多新技術,也許可以安裝更大推力的發動機,以提高航速,但是代價太高。我們必須從頭開始研發,所採用的發動機等設備也沒有什麼現成的,也需要重新研發,會造成高昂的研究成本。需求量卻不大,該機除了艦載以外,不適合陸基使用,最終後果就是無法承受的高價格。
幾年前的狀態,如果只能找到殘體了
還有,就是漫長的研發周期,根本不是幾年就可以解決的,我們可等不起!中國不會為了先進而先進,也不可能不計成本,自然無法接受,放棄也就是必然。


※七成部件靠進口也能叫:國產?交付已連續推遲5次 還佔領市場?
※1800噸級潛艇 載14枚魚雷 單獨挑戰美軍航母 成功突防
※同是戰場監視系統:解放軍這條路和美軍截然不同讓俄羅斯羨慕不已
※射程超400公里火箭炮 何時成反潛武器?美媒:沒有這麼玩的!
※中國成世界第一近防炮研發大國:以後這一技術領域創新全看中國了
TAG:軍事天地 |
※起飛距離比F35都短,殲20僅需稍作改裝,就能從遼寧號上起飛
※心跳加速!50噸C-130在航母上起降,連攔阻索、彈射器都不需要!
※不使用阻攔索和彈射器:C-130大力神運輸機在航空母艦上起降
※美軍第2艘福特級航母現重大故障,F-35暫時不能從艦上起飛
※航母上起飛一架殲-15需要幾個步驟,現場直擊起飛全過程
※印度航母裝備最強艦載機,稱比殲15還先進,或不能在航母上起飛
※殲20攜手殲31將亮相珠海航展,AG600將水上起飛!
※052C上起飛了一架無人機,固定翼+旋翼可垂直起降
※從卡車上起飛20噸戰鬥機,7噸推力火箭3秒加到500公里時速
※殲15在航母上起飛時 為何尾部每次都有一塊板?99%的人都誤解了
※奇蹟沒有發生!2男想偷渡爬上起落架,起飛就被彈出,3百米高空摔地身亡!
※為什麼F22不能夠從航母上起飛?機身強度和起落架強度不夠強大
※可以在簡易跑道上起降的C-160軍用運輸機
※軍事:直-18運輸直升機在國產航母甲板上起降,這其中意義重大!
※國產航母海試後歸來!明年此時殲15或將在其甲板上起降
※一架偵察機從潛艇上起飛,抵達美國本土投下多枚燃燒彈!
※052D加長版能讓直20在驅逐艦上起降?沒複製055艦體構造
※胖MM3個月減45斤,沒節食不吃藥,因為她早上起床有這4個習慣!
※美軍艦載機能在遼寧號上起飛嗎?不但可以,載彈量還更多
※曾讓美軍聞風喪膽的日本戰機,5年生產1萬架,60米跑道上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