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在家庭內部地位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卻下降的原因何在?
我國古代講究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而不是一夫多妻制,這是大家要首先明確的一個事實,隨著我國的婚姻制度進入對偶婚,就意味著男性地位逐步增強,已經由最初的母系社會進入到了父系社會,這從男性對女性的佔有率就可以得到明證。
既然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那麼,妾在家庭內部究竟出於什麼地位呢?讀者朋友們可能會笑了,這還用你說嗎,誰不知道啊,不就是小老婆嗎!確實,「妾」這個字在我國豐富的語言寶庫中有著太多的解釋了,像「側室」、「小妻」、「偏房」、「如夫人」、「小老婆」、「姨太太」等,那麼「妾」在家庭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呢?請聽筆者慢慢道來。
在我國的婚姻制度里,有個特異現象,那就是「妾媵(ying)制度」,筆者認為,嚴格來說,這個詞應該換成叫「媵妾制度」比較合理,因為妾和媵在家庭內部的身份等級完全不同,換句通俗的話說,妾屬於奴僕,而媵屬於主子。
據《鹽鐵論 散不足》中記載:「古者,一男一女而成家室之道,男女相匹(這就是匹夫一詞的來源)。其後士一妾,大夫二、諸侯有侄娣,九女而已。」又據《公羊傳》:「古者諸侯不再娶,以其一娶九女也。」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古時候的家庭基本結構是一夫一妻,士可以在妻之外有一個妾,大夫可以有二個妾,而諸侯呢?一生只能結一次婚,這一次就娶了九個女子,並沒有說明可以有妾(筆者認為這是可以隨意的意思),對於有些立有大功勞的大夫可以有八個妾。說了這麼多,還是沒有提到媵,那麼媵又是一種什麼身份的人呢?
關於媵,是具有諸侯身份的貴族的一種特權,他在一娶九女中,正妻算一個,正妻還要帶著她的妹妹和侄女一起嫁過來,在這裡要說明一下,如果正妻沒有妹妹或者侄女怎麼辦,那麼就在正妻同姓的諸侯中選擇,如果年紀太小或者還沒有出生,就等到長大後或出生後再送來,反正一個都不能少!那麼,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不能簡單地認為這些諸侯好色!
第一個目的是廣繼嗣。
因為古時候,兒童的死亡率極高,一個嬰兒能夠順利平安的出生就被稱為天生貴相,就像《國語 晉語四》中記載的關於周文王之母太任生文王時的描述「太任妊文王不變,少溲於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疾焉。」《後漢書》中對此記載的解釋是,文王被扔在了豬圈裡,靠著豬給文王噓氣,得以不死,來證明文王天生神異。其實,這就是亂講!正確的解釋是,太任在生文王的時候,順利的就像在廁所裡面撒尿一樣順溜,屬於順產(別笑,古時候說話就是這麼淳樸),所以,文王生來就健康。正妻左右兩媵、左右兩媵又分別有兩個侄娣,一共有九個女人,這就是諸侯一娶九女。一個諸侯有了這麼多女人,總是能生下幾個建康孩子來的。
第二個目的在於穩固和妻族諸侯的關係。
《白虎通》記載了我國婚嫁的原則,那就是「氏同姓不同可以通婚,氏不同姓同不可以通婚」,這兩句話通俗的解釋就是我們現在的兩句俗語「門當戶對」和「同姓不婚」,在這裡,」氏「所代表的是等級、身份,「姓」所代表的是血緣關係。諸侯娶的是和自己一樣的諸侯貴族,如果正妻沒有兒子繼承爵位,那麼就由右媵的兒子繼承,如果沒有,那麼就由左媵的兒子繼承,如果還沒有,就由右媵的侄女的兒子繼承,再沒有,就由左媵的侄女的兒子繼承,以此類推,一個原則就是,爵位的繼承必須由正妻家族所生的兒子繼承或者正妻同姓的侄娣兒子繼承,絕不能落入外人之手。
據《春秋 成公八年》記載:「魯將嫁女於宋,衛人來媵(魯衛都屬於姬姓)。」《春秋 成公九年》記載:「伯姬歸於宋,晉人來媵(晉國也是姬姓)。」就是明證。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在國家遇到危難的時候,獲得正妻家族的大力幫助,並且這九個女人都是本家人,彼此之間相對好相處(只是相對),不會把諸侯的後宮搞的雞飛狗跳。要是正妻死了怎麼辦?就由侄娣按照之前的順序依次扶正,舜帝所娶的二女娥皇、女英,娥皇是正妻,女英就屬於媵,娥皇沒有兒子,就由女英的兒子商均繼承了舜帝的爵位(不是天下共主,而是自己部族)。這個制度裡面的侄娣裡面的「侄」,正好和我國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語對照,那就是「侄女從姑」。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媵是具有貴族血統的女人,是有資格做諸侯正妻的,其子也有資格繼承諸侯的爵位。這個制度只是在諸侯之間存在,在卿大夫之間是不能使用的。就像上文所說,大夫立有大功,只能是有八個妾。如果沒有大功勞,只能是一妻二妾,有媵而不備侄娣。在這裡面,還要說明的是,媵所指的不僅是貴族女子,還包括奴僕,就像百里奚就是被當作媵被送到秦國的。而妾則不同,他們的地位是不能和媵相提並論的,屬於夫家自己所有的奴僕。
簡單地給媵、妾一個定位,那就是媵是正妻家帶來的,在《羋月傳》中羋月也是以媵的身份嫁到秦國的,妾是自家有的,其來源要麼是買來的,要麼是戰爭中的俘虜,屬於奴婢。雖說在古代妾媵通用,但是二者是絕然不同的兩個群體,就像古代女子謙稱「臣妾」,而不謙稱「臣媵」,就可以看出妾的地位是很低的。
那麼,媵這個制度實在什麼時候消亡的呢?雖沒有非常明確的年代劃分,但大致應該在戰國時期。
戰國之世,隨著國與國之間的兼并加劇,大多數國家滅亡,媵這種存在於諸侯之間的特異制度失去了侄娣的來源,最終消亡;妾卻隨著戰士們的軍功封賞,進入到普通戰士的家庭里。這個時期屬於「禮崩樂壞」的一個社會轉型時期,過去原有的社會制度已經被徹底打破,舊有的道德禮儀已經失去了對社會的約束力,原本屬於貴族階層的納妾的特權已經被新興的有軍功、有經濟實力的階層所佔有,一方面,妾的兒子可以繼承父親的爵位,最為著名的是齊國的孟嘗君,其母親不過是其父的一名賤妾而已,可是在戰國唯才是舉的好風氣下,孟嘗君,一位賤妾之子可以繼承其父的爵位,並可以在齊國為相。
另一方面,婦女在過去只是少數貴族階層的妾,人數比較少,可是隨著兼并與戰爭,大量的戰敗國婦女被戰勝國封賞給有功之士或者被買賣,使得妾這個群體快速擴大,雖然妾在家庭生活中繼承了當初媵的部分功能,其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對於社會整體而言,婦女的社會地位與人身自主權卻不斷喪失,就出現了如標題所言,「妾」在家庭內部地位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卻下降!


TAG:萬事之始 |
※決定女人在婆家地位的唯一因素,不是一家之主的地位
※印尼有個原始部落,「女人」的地位非常低,還沒「豬」的地位高!
※唐朝女人的地位其實不高,妻子比妾好些,地位最低的是她們
※全球女兵自殺率最高的國家,居然是女性地位地下的這裡,真實曝光讓眾人心酸!
※女人婚後,在婆家的地位高不高?主要就在這三點
※一個女人在婆家地位「一路飆升」,靠的是什麼優勢?
※女人結婚不要彩禮,在婆家的地位就會高?
※女人在婆家的地位,是自己爭取的還是別人給的?
※四種有家暴傾向的男人面相,受氣一輩子,沒錢沒地位!
※古代時期,女性的地位為何會比較低?原因讓人沉默!
※養狗之後,你在家的地位還好么?
※家裡養了寵物之後,我的地位就下降了
※下面一些事,女人做得越好,在婆家地位越高
※為什麼相親市場上,離婚帶孩子的女人「地位很低」?原因在這裡
※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日本女性的家庭地位居然是這樣的?
※菩提祖師在三界的地位究竟有多高?地仙之祖在他面前都是晚輩!
※媽媽的家庭地位,影響孩子未來的幸福指數,你的家庭地位如何?
※在婚姻里地位很高的女人,都有三兩種特點
※好的婚姻,男人的地位都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