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風:青春記憶:我的另一抹鄉愁

清風:青春記憶:我的另一抹鄉愁

青春記憶:我的另一抹鄉愁

文/清風

在春光爛漫的季節,在剛剛完成一部書稿的當兒,我接到回母校演講的邀請,我的心非常激動,甚至有些寢食難安,我拋開所有的事務,驅車前往母校,不為別的,只為一溫青春的舊夢,尋找那些曾經的日子與時光。

講座的地點,已不在原來的老校區,那裡曾是裝載我們夢想的地方,新校區佔地面積很大,綠植清新旺盛,這裡,應該是現在莘莘學子們學習的天堂,猶如我們曾經的過往。老師們風采依舊,只不過耳鬢多了些歲月的風霜。

課堂上,我看到那一張張渴望知識的面龐,那一雙雙激情的目光,可台下,哪個才是我當年的一雙?演講結束後,掌聲,笑語,呼聲,還在階梯教室里久久回蕩,可我內心早已熱淚潸潸,一片感傷。

如果說,鄉土,承載了我們很多很多離愁,孕育了我們生活的話,那麼,學校的時光,尤其是大學的光陰,則盛滿了我們青春的夢想,給了我們向上的力量。可以說它是人到中年的我們的另一抹鄉愁,讓我們總是不經意想起,想起那些曾經的人與事。鄉土,給了我們身,而大學則給了我們魂,讓我們獨立思考,激蕩人生。

大學時光,總是一頁頁掀起,猶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我清晰地記得,入學時,在學校門口,我有些不知所措地從火車站接新生的校車上走下來,提著一口袋書,跟著老鄉去實驗樓一大片空地排隊報到,我一邊等待,一邊好奇地張望著這個已經屬於自己的大學,潔凈的校園道路,擺成造型的黃色的花海,不遠處還有燈光球場,母校的美,出乎我的想像與意料。

我們新生住的地方在學校教學樓四樓臨時宿舍(應是教室改造而成,新宿舍樓尚未建好),裡面住了幾十個人,大夥擠在一起,熱鬧異常。有一件有趣的事,由於報到當天有些陰天,分不清方向,第二天起床,走下樓拿著飯缸吃早餐,竟然發現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有的同學,竟然迷方向迷了半年,甚至更長時間,還好,我幾天就找到了方向感,就這樣,火熱而沸騰的大學生活,在我的忐忑與焦灼不安中快速開啟了。

我還記得,入學後的軍訓,同學們與教官結成的友誼,以及最後從學校到老機場十幾公里拉練的情景,還記得在機場拍合影時,那一張張晒黑而有些稚嫩的臉膛。

我還記得,迎新晚會列隊去大禮堂,我偷偷塞給班主任的「毛遂自薦書」一張,我要競聘班宣傳委員,由於精心準備,放學後在宿舍、教室、操場演練,雖然演講時,前半部分說的是普通話,後半部分說的是家鄉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由於我的投入和激情,最後竟然如願以償。那也許是我蛻變的開始,母校,給了我騰飛的翅膀。

我還記得,老鄉會老鄉們的熱情幫忙,他們組織我們抽空聚餐,遊玩,他們給我們新生指點生活的方向,讓我們擺脫不適和迷惘,至今我還記得,雙休日,我跟著鄉長去人民路逛書場……

也許是農村出身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缺什麼,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我進入大學後的第一場必修課。

我主動四處出擊,參加校文工團招聘會,現場演唱《小百合花》,成為其中一員,接下來,我又參加文學社換屆選舉,當了組織部長,後來又成為第三屆校文學社社長,由於大學生運動會自己積極組稿、寫稿,結束後,從班宣傳委員,成為系學生會宣傳部副部長、部長,第二年,又競聘成為學生會主席……

曾因首創系報,而掀起學校辦報的熱潮,我一時成了學校的「紅人」。在擔任校報記者期間,在主編老師的安排下,曾採訪了很多先進人物,校報上經常出現我的文章和名字,我也開始用稿費,來補貼生活費用。很難忘,那一個個不眠之夜,那曾經澆灌著夢想的火熱日子。但讓人很惋惜的是,幾年前,曾想登門拜訪這位對我影響很大的主編老師,可得到的消息是她竟因病去世了,聞此噩耗,極為痛心,很遺憾,再也看不到這位可親可敬的老師了,每每想起她對我的指導,以及教誨,我總感覺恍若昨天,而後,又唏噓不已。

在負責學生會期間,我是一個典型而狂熱的「活動分子」,我們組織英語大賽、朗誦會、歌詠比賽、辯論大會、徵文活動等等,我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那時的我們,天不怕,地不怕。我也組織文學社、系報的同仁們,去其他院校聯誼,交流辦報的經驗,我們也曾坐著公交,跑到黃河邊,面對滔滔東流的母親河,舉辦「黃河筆會」,我們也為報紙從油印到鉛印而歡呼雀躍,甚至癲狂……

我還記得,暑假,我們跟著帶隊老師,去貧困縣農村去做調研,去做科技扶貧,還記得那泥濘的鄉間小路,那淳樸鄉親充滿期待的眼神,我懷念那裡雨後鄉村寧靜的氣息,喜歡晚飯後,走出院落,去看滿天眨眼的星星,我喜歡嚶嚶叫的蟲子,喜歡清晨,那一聲聲清脆的雞啼……

三年前,曾應邀到高中母校做過一次演講,高中,在我們縣城,包括初中和小學,我都依然認為它們是我的鄉土的一部分,而遠在省城大學的母校,我則視為我的第二故鄉,它同樣給了我諸多的鄉愁,讓我閉上眼睛,總會想起那時的一幕幕。

感謝母校吧,我的鄉愁!感謝領導和老師們給予我們的無私幫助和支持,是他們點亮了我們內心的那盞燈,讓我們無所畏懼地發芽和成長,讓我們青春無悔。

母校,是我脫胎換骨的地方。

我懷念母校每一束草,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寸陽光,每一滴雨露,每一縷輕風,每一個春夏秋冬,我懷念老師和同學,還有那些沉澱在心底的青春故事,那也許是我們漫長人生中,最純最美的時光,我們曾有過歡笑,有過眼淚,有過迷茫、固執與彷徨,也有過反省、檢視與思量,那些都是我們生命里,內心深處,永遠、永遠的念想。

時光靜美,歲月安好

我喜歡踩著秋日的落葉,在秋風的蕭瑟里,看紅彤彤的夕陽,漸漸從稀疏的樹梢消失,西方的天邊,留下一抹淡淡的晚霞。

秋天,多象一位婉約的女子,不躁不怒,不驚不喜,看秋風吹枯了青草,吹乾了樹葉,靜等冬的到來,哪怕風刀霜劍嚴相逼。

秋的魅力,在於靜美。沒有了夏的熱烈,有的只是靜怡,她碩果累累,卻從不炫耀,在時光的匆匆里,沉靜如大海的礁石,默默地守望。

我喜歡爬上高高的山巔,俯視山下,看萬物在這裡變小,洞悉四季在這裡轉換。我喜歡穿過靜謐的山林,看野花盛開,看蝴蝶從身邊悠然飄過,看具有穿透力的鳥鳴,在山谷迴響,感受時光在這裡靜止。

我喜歡沿著海岸線漫步,看碧藍的天空下,海鷗在海上飛翔,看遠處的帆船,星星點點。我喜歡沉靜的大海,象一位智慧的老人,千年的堅守,只為領略世間滄桑,流年更迭。

我喜歡在無邊的黑夜,靜立窗檯,看近處陪伴我的無言的花草樹木,看遠處模糊的山巒疊嶂,便形成了一種默契,這是身心靈的合一,是一種對自然的仰望。

我喜歡看日出,在黎明的沉寂里,看東方的那一抹紅暈慢慢擴大,初升的太陽,呼之欲出,你可以感受自己的心跳,此時的你,可以與天地融為一體。

四季皆有靈性。春的萌發,夏的蓬勃,秋的靜美,冬的孕育。它們都承擔著不同的使命,完成各自的歷程,四季輪迴,生生不息。

四季,也是有語言的。春的萌動,夏的吟哦,秋的窸窣,冬的沉默,來自於無聲,回歸於無聲,一花一草,一禾一木,皆有了歸宿。

歲月,象一把刻刀,總是無情地把人雕琢,讓人懵懂,痴狂,沉穩,消弭,如同這落葉,在經歷了四季的淬鍊,終於華美歸位,這就是人的一生。

行走天地間,我喜歡看四季的風景,聆聽自然的聲音,那都是上天所賜,是天籟之音,它們充盈了生命,讓我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著,就是一種分享與愜意。

靜水深流,高山仰止。我喜歡看綠的草,紅的花,感受世間浮浮沉沉,起起落落,看太陽東升西墜,看一池秋水,看萬家燈火……體驗生命的闌珊。

時光靜美,歲月安好,人生,就是如此讓人依戀。

作者簡介:清風,本名崔自三,河南永城市人,碩士研究生,知名講師,遊走於全國各地講學,國內多家大學客座教授,自由撰稿人,曾到美國、新加坡等地遊學、訪問,現居河南鄭州市,酷愛寫作,曾在各類媒體發表文章300多萬字,出版商戰小說《挑戰》第一、第二部、詩散文集《一縷清風,一彎明月》、《那年匆匆》等八部作品。文章風格清新、婉約,深受廣大讀者們的喜愛。

清風作品

歷史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陽雨文學 的精彩文章:

裴寶真:媽媽——夢中我仍在您懷裡
張國華:屋檐下的影子
陳曉沖:十月,曉沖練就
清風:生命的淺唱低吟

TAG:太陽雨文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頭像篇:青春一記荒唐
闞清子:我的青春餵了狗!
《肆式青春》:在遺憾里,找回青春的記憶
《以你為名的青春》打開的是另一撥人的青澀記憶匣子
闞清子:我的青春餵了狗
世界盃 我的青春記憶
一剪梅,勾起我們多少青春的記憶?
闞清子紀凌塵:我的青春餵了狗
記憶中的那些少女,她們青春洋溢
孫允珠:每段青春都會蒼老,但我希望記憶里的你一直都好
這是我母校昔日旁的街道,書寫著記憶,寄託著青春
忽而今夏:青春永遠是最好的記憶
一首《暮光里的青春》捆綁住荒蕪的青春!
黃霑的青春:滄海前的一聲笑
闞清子:青春餵了狗
青春和你,隔著風
動漫—我們的青春記憶
青春記憶里的你是最好的樣子
《金粉世家》,散落一地的青春記憶
伴隨著青春一路走來 那些關於遊戲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