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份報告,帶你「穿越」看5年後的北京

這份報告,帶你「穿越」看5年後的北京

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今日上午9時開幕,蔡奇向大會作報告。

知道君(ID:xjb-jingshier)了解到,這份全文18000餘字報告中,公布了今後5年的奮鬥目標。

具體是: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取得重大進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初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城市發展質量、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品質和城市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報告還在七個方面列出了具體目標,分別用了七個「新」字:

首都功能實現新提升。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成效,中央政務活動服務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國文化中心地位更加彰顯,國際交往環境及配套服務能力全年提升,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初步建成。

城市發展形成新骨架。中心城區功能充足有序推進,城市副中心主要功能節點初具規模,新城綜合成災能力明顯增強,「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蔚然成型。

經濟發展匯聚新動能。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更加凸顯,服務業優勢地位更加鞏固,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壯大,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鄉發展實現一體化,開發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穩步提高。

生態環境取得新改善。高消耗、高污染企業全面退出,PM2.5年均濃度持續下降,重要河湖水生態系統逐步恢復,綠色生態空間不斷拓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普遍推廣。

人民生活實現新提高。就業更充分,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走在全國前列,低收入村和低收入農戶幫扶任務全面完成,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群眾工作生活更加便利舒適。

文明和諧展示新風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法治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社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黨的建設開創新局面。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管黨治黨水平顯著提升,黨內政治生活更加嚴格規範,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增強,黨風政風持續向好,政治生態風清氣正。

這份報告為我們勾勒出5年後北京的藍圖,知道君帶你先睹為快。

收入

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

【解讀】

近年來,經濟在換檔提質過程中,經濟的增速有所放緩。不過,北京市仍然連年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線」,保障勞動者的收入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步提升。

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認為,最低工資標準重在保障勞動者利益,讓勞動者共同享受經濟發展的果實,越是在經濟下行過程中,越要考慮勞動者利益。

去年,全國僅有9個省份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而北京就位列其中。2016年北京市將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1720元調整至1890元,居全國前列;同時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以21元位居全國首位。今年6月15日,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長陳蓓宣布,7月份再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近年來,北京市連年發布工資指導線,要求企業正常經營就要給勞動者漲薪。去年8月,北京公布19個行業的工資指導線,年薪最低不少於21320元。目前,北京市社會平均工資標準以7706元/月位居全國前列。

教育

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

【解讀】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市教委也在研究如何提供充足的學位,會在保證安全衛生的前提下,通過挖掘學位潛力、增加公辦園數量、鼓勵社會力量辦普惠制幼兒園三種方式擴大供給。

「正抓緊出台《北京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該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市級財政共投入約90億元用於擴大學位和保障運行,增加了850所幼兒園、14萬個學前教育學位和1.5萬名專任教師。

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方面,該負責人說,今年北京市將繼續加大市級統籌力度,重點在城近郊區、重點項目和人才引進密集地區新建10所優質學校。2017年,6個城區將啟動加大對一般學校的精準扶持,每個城區至少選3所普通校和優質學校合并或集團化辦學;兩三年內,在城區新增25所優質小學或九年一貫制學校,把轄區內最薄弱的學校併入優質教育集團或與優質校深度聯盟。

文保

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

【解讀】

「以中軸線申遺作為老城保護的目標和抓手,」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舒小峰說,「中軸線申遺文本今年會制定出相關工作計劃,正式申遺要看具體工作進度。」

這也是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工作內容,同步推進的還有「三個文化帶」建設、路縣故城遺址發掘與保護、長城修繕等。

目前,市文物部門已經確定了若干個工作項目進行推進,「比如長城幾個重要組團的修繕和運河文化帶」,舒小峰說,箭扣長城一期修繕完成後,下一步會加大搶險性修繕;古北口鎮附近的古北口長城也是重點修繕項目。此外還有「三廟一塔」、西海子公園等,都是保護歷史文脈的工作對象。

醫療

努力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解讀】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意味著針對居民生命不同階段的主要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確定優先領域,強化干預,建立從孕育到出生、成長、死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務體系,提高健康管理和服務質量水平。北京市政府將生命全周期各個階段要進行的健康服務進行了細化,從孕產婦開始到老年階段都具有階段特點。

針對孕產婦,北京將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提高基層產科服務能力,健全危重孕產婦轉診網路,保障母嬰安全。對於嬰幼兒,將擴大新生兒疾病篩查病種,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發生。加強兒科和新生兒科建設,針對兒童主要死因制定實施干預策略,加大兒童重點疾病防治力度。

隨著我國即將步入老年社會,北京還將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開展老年心理健康與關懷服務,加強常見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導和綜合干預,將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

養老

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解讀】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介紹,圍繞養、保、住、用、餐、醫等十個領域,制定了全國第一部居家養老地方法性法規《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編製了《北京市「十三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

過去五年,北京市制定老年餐飲服務體系建設辦法、醫養結合等一批制度文件,推出了將老年人常見病醫保範圍各類藥品納入社區藥品目錄,保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配備等一批舉措,居家養老政策體系更加精準完善。

在完善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的同時,北京市養老機構也不斷增加。北京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全市養老機構總量從2012年的400家凈增加到513家,床位數從7.4萬張凈增加到12.6萬張,累計增幅70.3%。

全市養老專項資金由2012年的5.2億元增加目前的12億元,累計增幅130.8%;社會辦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補助由每床0.8-1.6萬元提高到4-5萬元。

住房

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和購租並舉的住房供應體系

【解讀】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認為,這是針對我國近些年房地產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而提出的。

房地產的過度發展,特別是房地產發展偏離了它的居住功能,更多地被賦予了投資和投機功能,這對我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不利。房價高漲,影響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和創新,推高了各種要素成本,同時也使得年輕人購房難、居住難。

安居夢就是要破解這個難題,通過住房制度改革,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和購租並舉的住房供給體系,滿足不同層次的實際需求,實現居者有其屋這樣一個基本的生活需求,這也是小康社會的具體體現。

治污

確保pm2.5年均濃度下降幅度符合國家要求;污水全處理,黑臭水體全消除

【解讀】

環保專家彭應登說,一直以來,北京的藍天比例在全國各城市中偏低,不到50%。去年,達到50%,這是北京努力的結果。藍天不僅僅與PM2.5這一個指標相關,還跟臭氧、PM10等指標相關。所以,我們要提高藍天比例,就不能局限於控制PM2.5,要多方面的全面控制各項污染物。比如,近來北京的臭氧污染日漸突出,在重視秋冬季重污染的同時,也要重視夏秋季節的臭氧污染,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藍天比例。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底前,要完成141條黑臭水體治理。2018年底前,全市建成區提前實現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全覆蓋,污水全收集、全處理。今年,主要圍繞新建再生水廠、污水及再生水管線等展開。

上述負責人介紹,今年,計劃再新建8個再生水廠,包括通州4座,門頭溝1座、延慶3座。同時,新建600多公里污水管線及100多公里再生水管線。這樣,污水管網覆蓋不全的城鄉結合部、城市副中心及農村地區可實現污水處理。

生態

優化提升山區綠屏、平原綠網、城市綠景,實現屏網相連、綠滿京華

【解讀】

2015年,北京首次提出建設環首都國家公園體系:京津冀地區將以三地連接部分的相關國家自然保護區為試點,建立國家公園,形成環首都國家公園環。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解釋,環首都國家公園是北京、河北和天津交界處,包含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郊野公園等串聯後形成的生態廊道。

根據規劃,北京市第一道綠色隔離地區位於市區內,需新建城市公園。第二道綠色隔離地區則為郊野公園,主要為五環路附近,涉及朝陽、海淀、丰台、石景山、大興、昌平六區,將城區與郊區相隔,如北京規劃建設的四大郊野公園,包括西北郊歷史公園、東郊遊憩公園、北郊森林公園、南苑生態公園。其中,東郊森林公園已完成70%。

彭應登認為,目前,環首都區域已沒有完全連片具公園功能的綠色空間。因此,需建設一些「綠道」等,將原來沒有串聯起來的區域相互連接,形成成片的生態走廊。

交通

把握地鐵已經成網、共享經濟快速發展新變化,以更高目標追求謀劃交通治理和發展

【解讀】

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院長陳艷艷認為,北京軌道交通快速發展,預計到2019年底總里程將達到900公里,基本實現了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站點較大密度,1公里範圍內可以抵達地鐵站。報告中提到發展為循環交通,是在軌道交通密布的基礎上進行局部路網完善,使公共汽車能與軌道交通便捷接駁。

「鼓勵人們乘軌道交通,門對門的接駁很重要,北京這樣的特大型城市,我們的地鐵短期內實現不了端點的可達性很強。」陳艷艷說,比如倫敦、日本,地鐵網路密布,人們步行就可很方便的找到地鐵,去想到的地方,實現了交通多點聯通。北京想達到這個程度,短期內還是要依靠微循環交通,比如微循環公交、自行車等,所以,就要給這些交通方式提供可靠的路網支撐。

「北京之前規劃路網時都是大交通格局,城市裡的胡同之劍又沒有很好的通行條件,下一步可以從打開這些微循環線路為依託,完善路網。」她介紹,目前有不少區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在為群眾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時,發展公共交通是北京交通發展的基礎。未來的交通結構,還是以公共交通為主,進一步減少機動車使用強度。陳艷艷說,減少機動車使用強度不是不允許使用機動車,而是通過服務提升或者價格槓桿方式,讓人們從私家車上下來,回到公共交通工具上。

記者 黃穎 吳為 戴軒 鄧琦 信娜 郭超 沙璐

編輯 李困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事兒 的精彩文章:

工體最大規模查車,三輛豪車涉牌違法被查
起訴北大和北大學生,這名「旁聽生」和北大究竟發生了什麼

TAG:京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2019年我國樓市走向如何?來看看這份報告吧!
近日英國這份報告一出,超出西方預期,印證了殲20總師年初說的話
誰是2018年手機市場最受歡迎品牌?看完這份報告就知道!
日賺近2億,無懼美國制裁!華為這份半年報,你看懂了嗎?
30年後亞洲將無魚可捕,看到這份新的科學報告你怕了嗎?
比起阿里年度財報,或許你更該看看這份數據
2019年都有哪些大片都要上映?這份影單你可以用一年,請收藏
這份金融占星預報已經做了42年,最近一期不想擁有嗎?
2018年蕪湖生產總值有望突破三千億!這份新鮮出爐的報告來看一看!
年後的這份健康,請收下!
北京和上海到底誰更強?這份2018年的成績單,內涵需要仔細看
武漢過年沒有年味?那是你沒有看到這份春節旅遊菜單!
請收下這份時髦過年穿搭,看完再也不愁怎麼穿!
160以下女生,這份顯高穿搭指南請拿走
衛生間裝修最後悔什麼?看這份入住1年3個月後寫得避坑指南!
90後真禿了!收下這份脫髮青年自救指南
這份倡導一周休3天的報告,到底說了些什麼?
記性越來越差,擔心得老年痴呆?看看這份指南怎麼說
這份浙江最全年味榜,看看你的家鄉哪些美味上榜了!
你想新年從頭開始,那就收下這份變美指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