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蜀漢總司令,成為制衡諸葛亮的託孤大臣,最後卻被廢為民

他是蜀漢總司令,成為制衡諸葛亮的託孤大臣,最後卻被廢為民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顛沛流徙,沒有固定的據點,不過因其人格魅力,總是有不少豪傑願意跟隨在劉備的身邊,這些人馬成為他拿下荊州,奪取益州的最核心的力量。

由於佔據了荊州五郡,也奪下了益州,劉備身邊的人才越來越多,但是有一位人才是蠻特殊的,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將才的一些事迹。

這個人追隨劉備10年,能文能武,劉備臨死之前讓其成為蜀漢總司令。

劉備這個用意不知是否是為了成制衡諸葛亮。

這個人就是李嚴,原是劉璋手下護軍,最後成為蜀漢集團的總司令。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和劉璋敵對,劉備進攻劉璋的涪城,劉璋先是派遣劉璝【guī】、泠【líng】苞、張任、鄧賢、吳懿等在涪城阻擊劉備,劉備這個人也是蠻爭氣的,派來的一二三四五將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最後還有一個投降了。

聽到這個消息,劉璋又派李嚴、費觀統帥綿竹諸軍阻擊劉備,你猜怎麼著,這次又有個人投降,這個人就是李嚴了,而且他對於劉璋來說很重要,可以說是心腹、左膀右臂之類的屬下。

這李嚴一跟劉備就是跟了10年之久。

李嚴,南陽人,是在曹操南下後向西歸順劉璋,算是東州派。

非常有才幹,輾轉南陽,秭歸,成都多地任職,獲得能幹的名聲。

而且其在國家大政方針,李嚴也有非常不錯的表現,根據《三國志》記載:(伊籍)後遷昭文將軍,與 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

此外,諸葛亮在給孟達的信中說,「部分如流,趨舍罔制,正方性也」。公務處理得如流水行雲,解決難題無所凝滯。說他辦事效率高,能夠隨機應變。

這樣說來,李嚴就是屬於那種比較務實的那一類,做事實事求是,想著解決方案。

李嚴不僅能文,還能武。

在軍事才幹,能勝任行軍打仗的工作。

在入川之戰的時候,李嚴如果沒有軍事才華,劉璋不會派李嚴去馳援綿竹。

其次,在劉備出征漢中的時候,馬琴、高勝召集士兵數萬人,在郪縣起事,彼時劉備在漢中來不及回軍平亂。

李嚴便只率郡里的五千士兵前往討伐,斬殺高勝馬琴,亂黨哄散。

這個時候的李嚴非常具有膽識和魄力,實在難得。

因此得到劉備的重用,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

怎麼說呢,膽識和魄力一般只是在特殊的人身上才會有,這種人一般可以做到領導層或者至少是中級以上的管理層,就像以前的商鞅,或者現在的普京之類的人物。

總之,李嚴治事、軍事才能俱佳,有個文理兼備的好才能。

所以,獲得劉備迅速的提拔。尤其是在劉備東征失敗之後,李嚴的職位一路晉陞,先是拜尚書令,後更是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成為託孤大臣,並且成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相當於蜀漢的總司令。

李嚴在幾年的時間裡,由輔漢將軍,很快成為與諸葛亮齊驅的大臣,一方面是劉備的賞識,另一方面是成為制衡諸葛亮的存在,然而其心術不正,胸懷叵測,讓人難以接近,最終被廢為民,流放於潼郡。

三年後,諸葛亮亡故,嚴「常冀亮當自補復,策後人不能」,激憤而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錢做壞事 的精彩文章:

舊上海的司機:做蠻力工作,但這卻是有錢人才能坐得起的交通工具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曹阿瞞
曹操在華容道到底遇到了什麼
如果諸葛亮也混朋友圈
三國時代最厚黑的五件事

TAG:存錢做壞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漢成帝的制衡政策並不成功,王氏一族的勢力不斷壯大
此人是乾隆的幼時摯友,長大後成乾隆制衡權臣的棋子,卻因說錯一句話,被乾隆隨手殺掉
劉備布局「託孤」,他成了制衡諸葛亮的重要砝碼
王羲之的岳父,難民頭子,卻也是東晉王馬共天下的制衡者
為制衡宰相權力,漢武帝設了一個官職,後來,此職位卻無人能制衡
火影忍者帶土和鼬的相互制衡,原來這才是曉組織最後滅亡的原因
弘治與文官斗放出太監為制衡,在民事案轉成貪腐大案後,猶豫了
劉備臨終前留一人制衡諸葛亮,為何沒過多久就被諸葛亮給廢掉
此人是乾隆兒時玩伴,乾隆用他制衡鄂爾泰張廷玉,為何最後殺了他
從流民首領到制衡門閥士族的東晉能臣,此人卻常被史家低估
順治為了制衡滿、漢權臣大肆重用漢人,但一個案子卻讓心血全泡湯
劉備臨終前把兵權給了李嚴,是為了制衡諸葛亮?錯,他在演戲
司馬懿最害怕的一個人,即便是身死,也制衡了他幾十年
玉皇大帝堪稱西遊最強?制衡老君如來,三隻妖精卻遭孫悟空擊殺!
日本最新成立了一支部隊,將對鄰國造成重大威脅,二戰後的軍事制衡或將消失
漢武帝設了一個官職,本意想制衡丞相,後來卻讓漢朝因此丟了天下
劉備臨死前留下一員上將,意圖制衡諸葛亮,8年後,被諸葛亮廢掉
敘利亞局勢未穩,以色列又有新的麻煩了,這次或連美國也無力制衡
劉備臨死前把軍權給了李嚴,真的是為了制衡諸葛亮嗎?
咸豐皇帝臨死前搞權力制衡,想到了兩個辦法,但忽視一人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