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魏陽:哈佛因為這點事取消高中生錄取資格,過分嗎?

魏陽:哈佛因為這點事取消高中生錄取資格,過分嗎?

文 | 魏陽

幾個美國高中生,被哈佛大學錄取後,忘乎所以,在聊天中發布調侃性虐待、猶太大屠殺、和兒童死亡的表情包,結果被哈佛取消了錄取資格。據悉,在聊天中,這些學生聲稱虐待兒童會激發性慾,嘲笑少數族裔,還發送把墨西哥兒童吊起來打的玩笑圖片。對於校方取消錄取的舉動,有不少人不理解——學校咋管這麼寬呢?

比如,另一個哈佛新生Luca就認為:這些玩笑並沒有「對他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構成威脅」 ,人們有權在校外發布想發布的內容,這次哈佛太過敏了。北俄亥俄州大學的法學院教授Erica Goldberg也評論說:學校到處搜索私人聊天記錄,是吃飽了飯沒事幹。大學如果讓學生私下裡開玩笑都感到畏懼,就太過分了。

這些批評,有些大概是出於對美國社會政治正確的反感;但是在我看來,多少也有對哈佛大學教育理念的誤解。美國的大學教育,是建立在博雅教育(又稱通識教育,liberal education)理念基礎上的。

根據美國大學與學院聯合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AC&U)的宣言:「博雅教育是這樣一種哲學,它賦予個人以廣博的知識與可轉換的技能,強烈的價值觀,倫理觀念,和投入社會的精神。它讓個人對重要問題進行挑戰性的接觸,更多地強調一種學習的方法,而非某一門課程或某種專業領域的研究;博雅教育可以在各種類型的學院和大學中進行。」(筆者據宣言譯出)美國大學與學院聯合會聲稱它從事的所有項目,出版物,會議和資源,都反映了這種博雅教育的理念。

博雅教育的觀念,以哈佛大學為例,表現為學習科目的多樣和對倫理的思考。學習的多樣性,要求學生在四年中,專業課程只能佔大約百分之四十的學分;其他百分之六十的學分必須在通識教育、數量推理、寫作、外語等課程中拿到。而通識教育的學分,又必須平均分布在三個領域中:藝術與人文,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換句話說,在四年學習中,學生必須廣泛涉獵各種知識,理解不同學科的思維和研究方法,發展可以在各個領域之間轉換的技能:比如想像力,批判性思考,同情的理解,準確和流暢的表達,對知識持續的興趣和系統的學習方法等等。博雅教育讓他在四年大學生涯中,學習了大量看起來和他日後所從事的職業,沒有太大關係的科目。學習廣博而無用的知識,構成了博雅教育的核心。

這種教育模式,和我國十幾年前流行的大學分科教育方法,大相徑庭。注重專業技能學習,缺乏批判性思維和跨學科思考;學化學的只要求學化學,學文學的只要求學文學;各科系之間,老死不相往來,學生的知識體系極為單一,跨學科的合作和理解十分困難。這種教育理念,造成了我國特有的文科生看不起理科生,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的奇葩景象。在本科階段,學科間的割裂和對立,正是博雅教育所要消除的。

自本世紀以來,隨著博雅教育在我國的復興,國內又出現了對各門學科平均發展要求的批評,提倡根據學生個性和特長放棄其他教育目標。殊不知這恰恰是與博雅教育的理念相悖的。那些所謂文章寫得好,數理化一塌糊塗;或者只喜歡做數學題,不願學外語的偏科人才,就算能被哈佛大學錄取,也沒法拿到學位證書。

因為,他必須成為一個全面發展(well-rounded) 的人。

哈佛大學校園

另一方面,作為博雅教育的產物,他必須有著「強烈的價值觀,倫理觀念,和投入社會的精神」。用俗話來說,就是三觀要正。如此說來,說性虐待兒童會激發性慾,開歧視少數族裔的玩笑,調侃對猶太人的大屠殺,顯然與這樣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博雅教育的目標,不是塑造一個個在公開場合假話連篇的演員,而是培養在自己的私人領域,真誠地秉持正義、同情弱者的君子。由此看來,這次被哈佛取消入學資格的學生,雖然沒有「對他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構成威脅」,實在與博雅教育的倫理觀念相去甚遠。同理,這件事也絕不僅是如那位北俄亥俄州大學的法學教授所說:讓學生因為私下裡的玩笑而感到畏懼。這是因為,一個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素質,恰恰會最真實、最直接地表現在他開的玩笑中。一個人往往在開玩笑的時候,才能顯露最真實的自我。

如果說在哈佛學習是一種稀缺資源,那麼這種資源,理應給予在倫理和價值觀上配得上此種殊榮的候選人。這幾個胡鬧的學生,還真不算太冤枉。

另外,美國的私立學校也和公立學校不同。公立學校,乃是由每一個納稅人的稅金所建立。每一個納稅人,在原則上都有權對社會共同財產提出處置意見——所謂「公校興亡,匹夫有責」。私立學校則不同;由私人捐獻所建立的私校,比如哈佛,當然有權利確立自己獨立的教育理念,不受他人干涉。你如果不喜歡這樣的理念——很簡單,不要去申請這個私立大學就好了。畢竟,用腳投票的自由,本身就是博雅教育理念的精髓。

近年來,頗有些批評美國精英藤校的聲音,比如《優秀的綿羊》的作者、曾在耶魯教書的威廉·德雷謝維奇,就認為美國的精英教育讓學生自私自利,盲目自信,不能承認失敗;他們的社交圈同質化,抵制對自身的批評,思想僵化,與社會其他階層脫節。在他看來,美國的藤校,已經背叛了博雅教育的使命,違背了正確的 「價值觀,倫理觀念,和投入社會的精神」,讓學校變成了「失去靈魂的地方」。哈佛這次取消這幾位學生的錄取決定,多少是對此類批評的回應——它向人們表明:哈佛需要的是對社會有擔當、對他人充滿責任心的學生,而不是開下流玩笑、口不擇言的聰明人。

如果向歷史縱深觀察,哈佛的決定顯得更容易理解。這種「強烈的價值觀,倫理觀念,和投入社會的精神」甚至讓哈佛在2005年趕走了自己的校長。當時的校長薩默斯,就是因為對女性的不當言論,而被迫辭職的。

做校長之前,薩默斯是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財政部高官,著作等身,聰明過人。在2005年一月的一場經濟學研究會議上,哈佛校長薩默斯引用了其他社會學者的研究。研究發現,全美國百分之三十五的教職,由女性擔任;但是在科學和工程領域,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教授是女性。薩默斯認為,這是因為男性的智力有更大幅度的差異性:男性要麼是天才,要麼是白痴;而女性的智力水平則比較平均,相比之下,白痴不多,天才也少。薩默斯據此提出「猜想」:女性在科學和工程領域內,有先天的局限;換言之,就性別整體而言,女性在這些方面天生做得不如男性好。

薩默斯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許多學者紛紛表示,儘管薩默斯徵引了某些已有的研究,但是他本人的這種「猜想」,在科學領域,至今沒有任何數據或實驗能夠證明。既然證據不足,就不應該貿然做出有歧視女性之嫌的言論;作為哈佛校長,更沒有理由這樣口不擇言。

薩默斯上台後,對於文理學院一些冷門專業,比如地區研究和語言研究,大幅減少經費。而在該校獲得終身教職的教授中,女性的數量則逐年減少,這讓人懷疑校長改變性別不平等的誠意。薩默斯本人的性格更是獨斷專行、踞傲無忌。這些都造成了他與大部分教授的對立。

薩默斯此言一出,文理學院的教授們便聯合起來,連續兩次對薩默斯做出了「不信任」的投票。面對這樣的彈劾,無論有無實質上的過錯,這校長自然當得灰頭土臉;所以薩默斯只好辭職了事。

能把校長轟走的,說到底還是「強烈的價值觀,倫理觀念,和投入社會的精神」。這讓哈佛的大部分教授懷疑校長偏離了性別平等的價值觀,加深了對女性的誤解,違背了以正確的理念改造社會的精神。

違背了博雅教育的理想,連哈佛校長都要滾蛋,更何況幾個還沒入學的小毛孩?

題圖為哈佛大學

【作者簡介】

魏陽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馮雪梅:你的高考和他們的高考已經不是一回事
鞠白玉:岡仁波齊,世間對人的應許
劉遠舉:共享單車的淘汰賽,還沒進入下半場
陳曉卿:菜單背後的乾坤
張鐵志:《神奇女俠》誕生史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因為兩年前的私人聊天,他被哈佛取消了錄取資格
什麼是錄取過程中的大小年,什麼是待錄取?
分析完今年哈耶普錄取的 41個牛娃,我找到了錄取率新低原因
清華北大降分錄取的都是哪些學生?結果讓你很意外!
5名哈佛亞裔新生自述:我是怎麼被哈佛錄取的?
以最低分被錄取,就是志願報的好嗎?
今年被哈佛錄取的都是些什麼人?揭秘藤校錄取9大要素……
常春藤錄取結果出爐!結果慘烈,錄取率還敢再低點嗎………
「神童」張瑩嫇,讓清華大學破格降60分錄取,現在怎麼樣了?
哈佛被指招生歧視?亞裔生錄取率大打折
初三生被清華大學錄取,名校錄取的標準是什麼?
復讀生和應屆生錄取時最大的區別都有哪些?
陳飛宇被北電錄取!這位高顏值寸頭男生很厲害了
網上查詢結果為錄取,是被錄取了么?
「如果不那樣招生,恐怕前面錄取的就全是女生了吧?」
他不是學霸,卻被哈佛錄取,原因竟在這!
哪個省的一本錄取率最高,你想不到!
哈佛教務長講座實錄:哈佛到底希望錄取什麼樣的學生?
清華破格降60分錄取,教授還紛紛遞上名片,她是怎麼做到的?
招生醜聞後耶魯取消一女生錄取資格 其父母花了1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