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題品雲山歸畫卷 收羅風月入詩篇

題品雲山歸畫卷 收羅風月入詩篇

題品雲山歸畫卷

收羅風月入詩篇

每當被人問起,學篆先臨哪一家,本人都是積極推薦吳讓之。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素,就是因為本人就是從臨吳讓之的字開始的。小的時候也沒有人指點,當時就是喜歡吳讓之的篆書。但後來看得多了,又喜歡上了李陽冰的字。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哪一家都是好字。

吳熙載能成為一代大家,還是說明了一個老問題:寫好字,做學問還是第一位的。吳氏一生雖才華橫溢,但適逢兵燹,最後也是鬱鬱而終。我用他《題城西草堂圖》詩句,概括他寄人籬下的一生:

一、我本天涯一布衣,才疏學淺知音稀

吳煕載(1799-1870),名廷揚,字熙載,後以字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吳讓之祖居江寧,自父吳明煌起移居儀征(今江蘇揚州),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書畫,尤精篆刻。 吳讓之小學功力很深,畫作士氣盎然,書法篆隸行草無所不能,且精金石考據之學。少時即追摹秦漢印作,後直接取法鄧石如,得其神髓,又綜合自己的學識,參以己意,晚年之作入化境。發展完善了「鄧派」篆刻藝術,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生刻印以萬計,破前人藩籬而自成面目,印文方中寓圓,剛柔相濟;布局應情處理,極盡變化之能事。用刀或削或披,流暢自然;在刀法上,成為篆刻在「用刀上開法門的大師」。存世有《吳讓之印譜》、《晉銅鼓齋印存》4卷、《師慎軒印譜》、《吳讓之手批印存》,及《匏瓜室詞》和金石考證著作《通鑒地理今釋稿》16卷等。傳入《清史稿》。

二、凄涼迢迢十里路,烽煙逼近年華暮

吳讓之出生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早年居住在儀征,青年時期因從事科考,每三年兩考,他都要往返於儀征、泰州(揚州府八屬之貢院時設於此)。吳讓之最終只被錄取為「生員(秀才)」,僅是一個普通的縣學「諸生」,但從這時起,他和當時泰州的文人雅士有了比較多的交往,建立了友誼。「凄涼迢迢十里路」應該就是指他的科舉之路。

中年後,吳讓之長期寓居揚州。據清董玉書《蕪城懷舊錄》記載,吳讓之在揚州時,曾住在石牌樓觀音庵。當時觀音庵內還寄居著畫家王素,「王畫吳字」為時推重,士大夫家皆以「非王畫吳書不足相配」論之。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吳讓之受宿遷王惜庵之託,以棗板續刻高鳳翰集撰的《硯史》後半部分。此書刻成時他題有長跋,其中談到「余於今年分典文匯閣秘書」並曾「分輯《南史》注」。揚州文匯閣是清代收藏《四庫全書》的七閣之一,這裡本是吳讓之的用武之地,但為時不久,在清兵對太平天國的作戰中,文匯閣付之一炬。

清咸豐三年(1853年),吳讓之54歲,為避戰亂,他流寓到了好友較多的泰州,其朱文印《再生人》邊款云:「咸豐三年由揚避亂來海陵」。

三、我生還樂耕釣翁,莘野渭濱終有遇

宋曾鞏 《寄致仕歐陽少師》:「耕稼歸莘野,畋漁返渭濱。」 莘野:隱居。畋:佃,耕。

吳讓之居泰州前後長達十數個春秋,首寓時為泰州首富的姚正鏞(仲海)家。汪鋆(硯山)作為吳讓之的儀征同鄉,曾隨吳學藝,他在《揚州畫苑錄?吳讓之》中說:「鋆亂後師事之,終日晤於泰州姚氏遲雲山館。」吳讓之在姚家,先後為姚治印120方。吳讓之在泰期間,還相繼客寓岑鎔(仲陶)、陳守吾、朱築軒、徐震甲(東園)等名門,後又在劉漢臣(麓樵)家居3年之久,並曾朱書《說文》一部贈之,文末有「寄食三年,無以為報」的親筆跋語。吳讓之寓劉漢臣家不僅為其子弟課讀,還為劉治印88方,刻硯一方,書畫多幅。咸豐四年(1854年)甲寅八月,劉漢臣新居落成,吳讓之特隸書長聯一副:「勢不因人,翁之樂者山林也;居雖近市,客亦知夫水月乎」上款題曰:「麓樵以高西園先生所集聯文屬書泰州姜堰新居,以其文與近況有合故爾。」

吳讓之與同時代的書畫篆刻家趙之謙(撝叔)也有知遇之感。清同治三年(1863年),趙之謙托好友魏錫曾(稼孫)將自己的印蛻帶到泰州給吳讓之品評,趙之謙一印邊跋有云:「息心靜氣,乃是渾厚。近人能此者,揚州吳熙載一人而已。」吳讓之看後頗為感動,除對趙印作了中肯評說外,並冒酷暑即興揮汗刻「鑒古堂」、「趙之謙」等白文四印,印作方圓相參,疏密相應,實現了輕靈古拙、渾厚平實的統一,堪為吳讓之篆刻藝術成熟期的代表作。

「烏桕丹楓葉漸凋,杜陵蓬鬢感蕭蕭。奚囊收得秋光滿,聊與西風破寂寥。」 這是吳讓之在為楊石卿所作的《秋林詩思圖》中題句。戰火瀰漫,故園蕭寂。他寄寓泰州,雖得舊友新知的同情與關懷,但傷感之情仍溢於言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我篆 的精彩文章:

用腕力和書益疾 懷人情至問猶疏
文字才傳漁隱話 湖山約與酒人看
得一日閑為我福 做千年調笑人痴

TAG:最美我篆 |

您可能感興趣

萬里雲山奔腕底 八方風雨壯詩篇 林德坤精品仿古國畫賞析
古詩詞中的物價——唐詩篇
白皚詩篇—晨雪淺吟
《交響詩篇》劇場版由藤原啟治負責辻谷耕史角色
玫瑰海岸:海之角構築浪漫詩篇
穀雨 季春詩篇
歐陽修的桃色浪漫和桃色詩篇
《我的詩篇》讀書筆記
黃道周|山川分動靜,雲漢合昭回』為韻,伏枕遂成十章」的詩篇
梵克雅寶 用時間譜寫浪漫詩篇
秋是風景如畫的詩篇:關於秋天的古詩
華夏文明:帝王詩篇之二
頌詩譯選:人生的詩篇
唐詩三百首寫洞庭湖最出色的詩篇,堪與杜甫唐詩並稱唐五律之冠
以圖為題作詩篇
春晴詩詞精選一十八首 日暖風和明媚天,最宜吟詠入詩篇
【讀點經典|古詩篇 第九期】
田英章鋼筆書法技法字帖《唐詩篇》
歌詠夕陽的10首詩詞,蒼天為畫卷,晚霞繪詩篇,秋水映長天~
吟誦「劍門」詩篇 劍門關景區舉行校園詩歌朗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