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拍賣會上那些天價古瓷器

拍賣會上那些天價古瓷器

古瓷器拍賣總創天價,一同欣賞一下其中的13件珍品。

第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2005-7-12倫敦佳士得,1568.8萬英鎊/2.154億港元/2.283億元人民幣)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故事來自於元代版畫《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表現了戰國時代齊、燕交戰中,孫臏被燕國囚禁,他的師傅鬼谷子下山營救徒弟的故事。

元青花故事罐存世只有八件,此罐和05年香港佳士得4900萬人民幣拍出的「元青花「錦香亭圖」罐」為其中兩件(其餘六件都被大衛得基金會收藏)。兩罐所繪主題人物、故事不一樣,但器物高度、直徑等卻大致相同。頸部、肩部也都分別繪有相似紋飾。可惜「錦香亭圖」罐的罐口有了修補,其價值便大大低於「鬼谷子下山圖」。元青花瓷器的裝飾紋飾大多為牡丹、竹梅,龍紋、蓮紋、花鳥等,因此,青花瓷器上歷史人物故事的出現,就顯得更為珍貴。

本罐是從荷蘭的一個家族中徵集到的,其祖上曾被派往清朝擔任荷蘭使節護衛軍司令。佳士得曾於上世紀70年代為這個家族做過古董價值的評估,當時認為這隻大罐價值2000美元。近幾年來,那戶人家一直用這隻大罐盛放DVD光碟。去年,佳士得專家再次拜訪了這個家族,這才發現了這隻大罐的價值。此罐經過多個世紀的收藏後仍然完好無缺,在市場中實在珍罕無比。

第二:清乾隆御制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

(2006-11-28香港佳士得亞洲秋拍會,1.513億港元/ RMB160,399,200成交)

通景琺琅彩繪杏林春燕圖,春風吹拂銀柳,杏花盛開,雙燕飛翔其間,一側行楷御題詩:「玉剪穿花過,霓裳帶月歸」,底藍料楷書款《乾隆年制》。此碗造型秀美,白釉溫潤,工藝精湛,乃為乾隆琺琅彩傑作。

此碗曾為美國著名藏家BarbaraHutton的私人珍藏,後為張宗憲先生收藏,張是近四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家及古董商之一。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僅有一對,現推出拍賣的珍品為唯一在市場上流通的一件,另一件則藏於倫敦大維德中國美術館。

琺琅彩瓷是清代專為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由於產量少,傳世極少,故價值連城。目前收藏最多的是台北故宮、北京故宮及上海博物館。

琺琅彩瓷大部是藝術精品,製作工藝非常講究,不計工本。製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鎮官窯選用最好的原料製成素胎,燒好後送到清宮中造辦處,由宮廷畫師精工繪畫,再經彩燒而成。琅彩瓷創燒於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清代後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根據宮中檔案記載,雍正六年以前的琺琅彩料都來自西洋,俗稱洋色,雍正六年以後宮中自製彩料獲得成功。琺琅彩是一種外來技術,它們的化學組成非常特別,與中國傳統釉上彩有很大不同,主要差別在著色劑和助熔劑方面。

第三:清乾隆御制琺琅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

(2005-10-23香港蘇富比秋拍1.1548億港元成交,RMB 122,408,800元)

目前所知的琺琅彩瓷瓶存世僅有四隻,其他三隻分別在天津博物館、瑞士和英國兩個私人藏家手中,後兩隻已有破損。

古月軒始於清代康熙年間,是用琺琅彩在玻璃胎上施以彩繪,經高溫燒制而成。此器係為乾隆皇帝特別燒制的賞玩器,由宮中造辦處御畫匠親繪。

天津博物館收藏的這隻「清乾隆款琺琅彩芍藥雉雞紋玉壺春瓶」,1960年博物館的收購價為13200元人民幣,時隔45年,同類瓷瓶市場價值翻升9060倍

第四: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2006-5-30香港佳士得,7852萬港元/RMB 83,231,200)

明初洪武時期以釉里紅瓷器最為人稱道,此瓶更堪當中極品。其造型幽雅,畫意精妙,四朵盛放的纏枝牡丹迎風搖曳,與釉里紅之濃艷發色相得益彰,其發色濃艷,紅白相間形成鮮明對比,同時,此瓶具有瓶腹較寬、重心較低的獨特形態,收窄的瓶頸因而益顯修長,柔美曲線更形突出。呈喇叭型的精巧口沿亦是此類玉壺春瓶的特色之一。此設計易於破損,現存的同類瓷器多有口沿破損的缺陷。此瓶保存至今仍完整無缺,殊為珍稀。市場上僅存一件最完美的同類型作品。

燒制釉里紅瓷器難度極高,對陶匠而言更是極大的挑戰。由於銅紅料甚為敏感,製作過程中不論是底釉成分、銅紅料比例或焙燒溫度,都必須達到最精確的技術水平。稍有偏差,便往往導致其不能達到預期的一抹艷紅,甚至顏色盡褪。

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此瓶極具傳奇色彩的傳承經歷。此瓶曾為一對蘇格蘭夫婦所藏,他們起初以為它只是件普通的中國瓷器,便將其作為燈座,直至他們參觀博物館時,看到一件類似瓷器,遂交予佳士得專家鑒定及估價,才確認了它是珍罕的明釉里紅瓷器。1984年倫敦佳士得以421,200英鎊拍出此瓶,創下佳士得當時東方藝術品拍賣的紀錄。

第五: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

(2006-6-3北京嘉德5280萬港元/RMB 52,800,000)

這件「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源自著名收藏家陳清華先生的舊藏。

該瓶通體呈八方形,長方形腹部有八面開光,圈足外撇。堆塑而成的凸起裝飾線,橫向將瓶身分隔成六個部分,縱向以八條金彩為裝飾線,整體的裝飾圖案被分為四十八個部分。瓶身裝飾圖案富麗華貴,構圖繁密,層次清晰。口部、足部分別在黃釉上繪礬紅蔓草紋圖案作地,上繪粉彩變形蝙蝠紋;肩部、脛部同樣是在黃釉上繪蔓草紋圖案作地,上繪雙螭拱壽紋;瓶頸部以粉彩在同色釉地上蔓草紋為地,上飾結、磬、瓔珞紋,寓意「福壽吉慶」。瓶腹八面開光微微外凸,以海天一色的晴天碧海為背景繪「八仙過海」圖;瓶內里及瓶底施均勻的松石綠釉,瓶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礬紅篆書款。八仙著裝各不相同,衣衫色彩華麗濃艷,紋飾繪畫細膩流暢,八位仙人的仙風道骨、怡然自得的神態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充分體現了乾隆時期官窯粉彩瓷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成就。

第六:元十四世紀中期青花「錦香亭」圖罐

(2005-11-28香港佳士得4716萬港元/RMB 49,989,600 元)

元青花「錦香亭圖」罐,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也拍出了4900萬人民幣的高價。該罐上所繪場景出自元代著名劇作家王仲文雜劇《孟月梅寫恨錦香亭》,表現了唐玄宗時期才子佳人陳圭與孟月梅曲折的愛情故事,亭台、花草、人物都栩栩如生。此罐為英國鐵路基金會舊藏,1989年5月香港蘇富比曾以308萬港元的價格拍出。

元前後不到一百年,作為一個王朝,它雖然短暫,但元青花卻是我國瓷器中璀璨奪目的一顆珍珠。有趣的是,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如明、清直至民國,仿元青花瓷器幾乎沒有,因為元青花瓷器當時資料和器物都很缺乏,況且看到的元青花瓷器上也很少書寫紀年款識。因此,在元末明初青花瓷器的斷代界限上,每每見仁見智。到了明朝永宣時期,又是中國青花高峰之一,後人中愛好者和牟利者大都關註明永、宣的青花瓷,卻忽略了元青花,這才是一座尚未開發的寶藏。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仿元青花瓷器才出現。

元青花瓷器在我國歷史上,曾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大量銷往海外的中東地區。它的器型以大件為主,如大盤、大罐、梅瓶、葫蘆瓶、玉壺春瓶、扁瓶、長頸瓶、高足碗等。而盤、碗、杯、小罐等小件器則多行銷到東南亞一帶。在當今世界上,元青花收藏最多的是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宮和伊朗國立考古博物館。此外,在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亞的日本,以及西亞、非洲、歐洲、北美等許多國家和地區也都發現與出土了元青花瓷器。

第七: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葉鏤空纏枝花卉紋內青花六方套瓶

(2005-5-2紐約蘇富比4492萬港元/RMB 47,615,200 元)

此器是乾隆早期御窯廠燒造的器物,器型規整,工藝精湛奇巧,集粉彩、琺琅彩、鏤空等多種裝飾技法於一器,紋飾圖案融合了中西文化,代表了中國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

1984年紐約蘇富比拍出該瓶的價格為54.6萬港元,至今升值約80倍。

第八:清雍正官窯粉彩蝠桃壽紋橄欖瓶

(2004年,4150萬港元)

此粉彩蝠桃紋橄欖瓶出產於雍正景德鎮官窯,代表了整個清代粉彩的製作水平。粉彩也稱「軟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摸起來有種粗糙感,看上去也呈現一種啞光的感覺,但圖案更為立體。官窯匠師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礎上,發明了粉彩。據說雍正皇帝對粉彩情有獨鍾,因此當時的工匠對粉彩瓷的造型、色彩、線條的製作都非常講究,從而成就了「雍正粉彩」的輝煌。寶瓶的瓶體高約38厘米,繪製了粉彩八桃兩蝠,桃子象徵「長壽」,蝠是「福」 的諧音,寓意福壽雙全。據考證,這種瓷器乃帝王后妃做壽之用。

據說,這隻寶瓶在登上拍壇之前,一直在美國一位前國會議員家裡,被改製成檯燈的燈座,而且肚裡裝滿從遛狗的後花園挖來的泥沙。直到這家人打算把祖父及父親一批古董出售時,拍賣行的專家無意中發現了這個沾滿塵埃的稀世珍寶。

第九:明永樂青花內外底龍戲珠紋棱口洗

(2004-4-26香港香港嘉士德RMB 43,400,375元)

紋棱口洗已是第三次推出市場拍賣,1989年首次拍賣價為1020萬元,1997年

以1650元再賣出。這件瓷器相信是明永樂時期最出類拔萃的御精品,曾放置於永樂帝御案之上,全器均以五爪龍紋作主題紋飾,器上共繪12條五爪龍,為御器中罕見,最終以4900萬元成交。

第十: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龍鳳爭珠圖雙龍耳扁壺

(2005-10-23香港蘇富比34,28 萬港幣/RMB 36,336,800 元)

比較: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紅(下)》圖版132;香港蘇富比2001年10月29日,編號543,二者均繪以雲龍紋飾;香港蘇富比1996年4月30日,編號431,繪纏枝蕃蓮紋飾。

第十一:明永樂青花折技花果紋墩碗

(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人民幣32,181,600元)

大型明永樂青花碗為數極少,紋飾以最上等鈷料描繪,主題與表現手法俱仿洪武青花器,此碗是其中一例。折枝花果紋飾在明初較為流行,至永樂不但用於御制青花器,還見於甜白釉器。這件拍賣品體積特大,造工精美,青花色澤鮮艷,代表著永樂御窯的瓷藝成就。

第十二:明宣德青花雲龍紋葵口洗

(2005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人民幣29,807,200元)

宣德內雲龍外團龍紋的葵口洗可算最具代表性:在洗中心繪以五爪游龍穿梭於祥雲間的雄姿,棱壁上下各飾雙圈藍線。外壁以二組上下相對及較小的團龍紋飾配合。雲龍紋則可分帶框和無框二類,本器屬前者。

第十三:元鈞窯天藍釉葵花式花盆連盆托

(2002-05-07,香港蘇富比,人民幣 4,218,800元 )

宋代鈞瓷(鈞窯)位列五大名窯之首,被世人珍視,故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之說。鈞窯以燒造絢麗多姿的窯變釉瓷而聞名於世。其造型多樣,有尊、花盆、洗、爐、缽、盆等。鈞釉千變萬化,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說。宋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讚美。鈞釉種類繁多,有月白、玫瑰紫、海棠紅、天藍、天青等色之分,釉面常出現蚯蚓走泥紋的特徵。瑰麗神奇的窯變釉與古樸典雅的造型完美地結合,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為鬼斧神工之作。

馬未嘟未都教你古董鑒定

關注本公眾號,掌握第一手鑒定知識!~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圈 的精彩文章:

河南古陶瓷佔據中國半邊天 未來仍然可期 丘小君鑒定
「深度好文」陶瓷發展溯源
古有原始瓷伊尹 今有潑墨畫閻先公
「老玩家必看」秦兵馬俑陶冶技術

TAG:古董圈 |

您可能感興趣

那些曾經淪為燈座的瓷器:後來都拍出了天價
拍賣會上這些天價盆景,其實其價值無非就幾點
暴雪哪天沒錢拍電影,賣這幾把武器就夠了,魔獸世界天價武器排行
中國拍賣史上的那些天價錢幣,你有嗎?
乾隆粉彩瓷器又拍出天價啦
古錢幣在拍賣會上拍出的天價——選對平台真的很重要!
拍賣上的天價dnf寵物寶珠你會買么?
瓷片,這樣玩,可以賣出天價
青花碎瓷片也是天價
青銅器市場一旦開放——都將是天價
官窯瓷器憑什麼老是賣出天價?淺談官窯瓷器發展史!
拍賣會風雲!那些破世界紀錄的天價珠寶
拍出天價 乾隆款瓷器就這麼火了!
天價神器淪為白菜價,這些你知道嗎?
忘了天價,拍賣場上那些50萬的瓷器長啥樣,想知道嗎?
故宮珍藏的那些「天價」盆景
潮品拍賣:為什麼他們能賣出天價?
疑似龍門石窟佛首現身拍賣會 流失文物該不該天價回購?
那些在拍賣行里的拍出天價的寶石你知道哪些?它們現在怎麼樣了?
最文化:只有他,敢在天價瓷器上刻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