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1到8歲的孩子該培養什麼能力?90%媽媽都做不到!

1到8歲的孩子該培養什麼能力?90%媽媽都做不到!

對於孩子心靈和身體一樣,都需要充足的營養,而孩子幼小時,我們總是只關注他們的身體,關心他們吃得夠不夠多,長得夠不夠壯,卻很少關注他們心理需要哪些營養?其實百分之九十的家長根本意識不到這樣問題,托婭老師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給出了很好的建議,總結的比較全面,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一歲孩子:安全感

很多父母在孩子1歲的時候就對他們抱有很高的期望,甚至開始對他進行各種技能和思維的訓練,甚至不惜花重金帶著孩子上各種親子課,總是對孩子學會了一項什麼技能而沾沾自喜,到處炫耀。但是托婭老師提醒各位家長,孩子在一歲半前,行為和智力水平基本上和猩猩一樣,太早訓練並沒有益處。

而父母應該做的,其實就是陪孩子玩,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自然風光,走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要比在小屋子裡一個老師,帶著一群孩子,扭扭捏捏的做著和孩子年齡完全不相符的遊戲好的多。帶著孩子走出去要勝過任何生硬的知識,因為孩子在這裡已經學到了更寶貴的東西,他知道自己有人疼愛,知道自己是父母最珍貴的寶貝,知道有人會幫助他,還知道這個世界的一切都那麼美好。

2、兩歲孩子:幽默感

「幽默感」是彰顯人格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人的幽默感起步是比較晚的。到了兩歲時,孩子的幽默能力有了初步的表現,但顯得很稚嫩。比如說當他看到不一致、不協調的事物時,會感覺很好笑,還會故意把夾克反過來穿,以尋找樂趣。

小侄子剛剛2歲,昨天我給他喂水果,一不小心咬了我手指頭一下,我就很誇張的說好痛好痛啊。他當時先是一愣,緊接著就開始哈哈大笑,並且我每次喂他的時候他都故意咬我一下,然後又開始笑。其實這就是一種小小幽默感的體現。

孩子到了兩歲半時,則到了培養孩子幽默感的最佳時期,他離開自我的圈子,融入了人群中,別人笑的時候,他也會跟著笑。當他和成人及小朋友們在一起時,他仍會主動向成人微笑,以此作為和成人交流的方式。對另外的小夥伴,他的交流方式多半還是肢體語言,很少去講話。孩子主動和大人說話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讓別人注意一下他的行為、他拿的物品、他做的趣事或他完成的作品等等。

3、3歲孩子:創造力

孩子的創造力萌芽發生在他三歲時,他們的創造力就來源於好奇心和活潑好動的特質,只要有合適的環境和機會啟發他,潛能自然會得到最大的發揮。讓孩子去編故事、畫彩筆圖、揉泥巴,並給予他鼓勵,是培養他創造力的好方法。可以給他講故事時故意不講結尾,讓他自己來編;把雜誌上好玩的圖片剪下來,讓他根據圖畫自己自己編故事等。這些做法都有助於孩子積極思考,進而開發他的想像力,尤其是增強他的邏輯觀念。

孩子大腦處於發育的關鍵時期,多思考有利於孩子的大腦運行發育。而這個時候的孩子對很多事物都感到非常的新奇。父母可以藉此鼓勵孩子多提問題多思考。培養孩子創造的樂趣: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孩子會不厭其煩的尋找答案。多帶孩子參加活動:一方面,活動可以拓展孩子的視野。孩子眼光長遠了,自然創造力也不會差。另一方面,參加活動能夠讓孩子結識多些朋友增加孩子的交流能力。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時不時的向孩子提問身邊的一些物品,讓孩子自己思考。

還可以假設情形讓他自己想像,比如在他身上又多了兩隻手會怎麼樣。把幾件物品擺在他面前,先讓他看一會兒,再蒙上他的眼睛,讓他講剛才看到的東西。讓他動動手、動動腳,比如表演騎自行車、烤麵包等也是不錯的法子。

4、4歲孩子:語言表達力

4歲是幼兒語言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利用文學作品培養幼兒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更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孩子在溫馨、寬鬆、自由的語言環境中,其語言的各方面能力及興趣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營造「兒歌生活化」的語言學習氛圍,提高幼兒的語詞敏感性;增強「親子式交談」溝通情感,學慣用語言與他人交往;開展早期集體閱讀活動,豐富語言經驗3-4歲幼兒已經能夠認識到圖書里許多神奇、有趣的東西。他們已經開始從喜歡看單一畫面發展到喜歡看連續畫面,尤其喜歡看內容熟悉,有重複情節的簡短故事書。

語言,是四歲孩子的最愛之一,他愛說話、愛韻文、喜歡說悄悄話,喜歡唱歌,甚至喜歡吼叫。喜歡把詞繞來繞去,甚至還喜歡跟他的玩具說話。在遣詞造句上,他們喜歡誇大,很多時候遭到父母譴責的「撒謊」,其實只不過是他想要添油加醋地誇大一下而已。

當然,有些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開竅的時間要慢一些。不過,這種從謬誤到開竅的過程是孩子的成長階段之一,我們只需好好珍惜,不必為此擔心。三歲之前,請不要去糾正孩子在語言使用上的錯誤,否則孩子會因為害怕說錯而感到焦慮,甚至會出現結巴或者乾脆不肯說話的問題。你可以用正確的說法重述一遍他的話,但是,你不要特意強調孩子的錯處。

5、5歲孩子:親子關係

孩子黏父母是孩子對父母依戀的正常心理表現,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剛出生時,他並不能認識到有一個外部世界,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心靈中,被稱為原始的自戀狀態,這種狀態一般會持續兩個月。此時僅有食物吃是完全不夠的,他們還需要父母的擁抱、親吻、愛撫等肌膚撫慰。

過了這個時期孩子依戀將轉移,且一般都是媽媽協助他們完成的。如哺乳時媽媽不斷地對孩子進行愛撫、擁抱和親吻等,並不時地輕聲與孩子「對話」,讓孩子感知自身之外的世界,感知媽媽的存在,感知他物的存在。

有很多的媽媽擔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幫助孩子完成這種依戀轉移。其實,這種擔憂是沒必要的。研究表明,雖然嬰兒不會講話,但他會用表情來表示他內心的感受和慾望,例如飢餓時會大聲哭鬧,而高興時又會手舞足蹈。所以,孩子的這種表達,大人要及時給予積極的回應。哭鬧時,要及時通過哺乳、愛撫等安慰他;高興時,家長也要通過說話、動作等讓孩子明白,你在分享他的快樂。在生活的細節中就可順利完成這種依戀轉移。

但有些媽媽不能陪在孩子身邊而擔憂。其實,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是可以補償的,但這種補償必須在孩子5歲之前完成。否則,這將不利於孩子心理的正常發育及親子關係的建立,也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五歲孩子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量力而行,與人相處和諧親密。這個階段格外愛戀媽媽,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讓媽媽開心,媽媽的話對他來說就是金科玉律,來自媽媽的讚揚和肯定,對他來說非常重要。儘管有時顯得相當有自信,可是他仍然十分需要媽媽的肯定,很願意媽媽時常在他的耳邊說她有多愛他。他一方面心裡篤信「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另一方面卻又常常去問他媽媽:「你愛不愛我?」

正因為五歲孩子認為媽媽肯定和自己心連心,所以,有時候他會誤以為媽媽應該知道他的所思所想。當他跟媽媽說話的時候,常常沒有足夠的耐心把該說的話全都說出來,然後又倒過來生媽媽的氣,因為媽媽居然沒有一下子聽明白他想要說什麼,做媽媽的腦筋要轉得足夠快才行。

6、6歲孩子:內心矛盾

可能是母子之間糾葛最多的年齡,五歲的時候,媽媽是他整個世界的中心;到了六歲時,他世界的中心則變成了他自己。孩子在尋找他的中心點,隨著他越來越成熟和獨立,他就越發想打破舊的平衡,建立屬於他自己的獨立王國。

一方面喜愛媽媽、需要媽媽,離不開媽媽的摯愛與接納;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自己能夠獨立起來,因此常常又會推開媽媽,搞得不管是自己還是媽媽的日子都十分掙扎。爸爸也很受六歲孩子的熱愛,孩子不但熱切地希望得到爸爸的陪伴和關注,而且一旦得到就會如獲至寶。許多孩子更害怕爸爸的不認可,而不是媽媽的不認可;他更敬佩的人是爸爸,相信爸爸什麼都知道。

7、7歲孩子:抽象思維

這是一個以思考為特徵的年齡段,在這個內向的、審慎的階段,我們所看得見的孩子心智的運作,也許比他一生之中的任何其他階段都要多。開始顯露抽象思維的痕迹,七歲的小學生對一個詞的寫法和意義開始感興趣,而且開始喜歡用帶圖像的字典,他可以指出兩個不同的物體有哪些相同點。他開始把思考和自己的頭腦聯繫起來:「你必須用你的腦袋好好想想」,「我的腦子裡跑出這麼個想法來」。

許多七歲孩子的思維已經處於「試運行」階段的尾聲了。在「試運行」階段,孩子認為自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而且認為任何會動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東西。他也會把有些事情的發生理解成跟他的意願有關:「我想要下雨,就下雨了。」他甚至還相信物體和自然現象都會跟人一樣有情緒,有思維;也會以神奇魔力來看待很多事情。

8、8歲孩子:熱衷思考

雖然我們不能苛求八歲的孩子事事做到完美,然而這個時候他的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在智力、體能和性格上,都有了很多好的改變,八歲的他呈現出階段性和自己的風格。在對時間的感知上,他們懂得守時,會關注和時間有關的事件;對空間位置有濃厚興趣,變得非常喜歡地理;很喜歡閱讀,閱讀的重點偏重於印證他已經知道的東西;算數能力則參差不齊。

思維和語言全面發展,判斷能力增強,可以運用簡單的邏輯得出一定的結論,做簡單的演繹推理。另一個重要的思維層面的改變是:八歲的孩子不再像過去一樣相信萬物有靈,現在他越來越認識到大自然的客觀力量;在語言方面典型的八歲孩子十分健談,雖然還做不到徹底的誠實,但他已經能夠分得清幻想和現實。

所有的結果,都是你自己吸引來的,都是你潛意識裡想要的,都與童年有關:

一歲之前若被接納、包容和連結,長大後就會有一個很強的心想事成的能力。

二歲之前若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愛和認同,長達後就渴望從男人(女人)那裡得到,才完整。是索取!

自己內心若背著內疚、罪惡感,就會想讓自己犧牲,想讓身邊的人贏。

你有多麼地不信任,就有多麼地控制。

你看見的世界,完全反映出你自己的內心世界(投射)。

怨恨與幸福快樂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親密關係中,每個人要處理3000次左右碎片之後,才有可能擁有真正開心的親密關係。

倆人在一起,起初是需要,不是真愛;吵架,都是在吵對方沒有滿足我的需要,總會回到卡住的那個點——不同的臉,相同的動能;只要有一個人願意停止吵架,就會停止;在倆人之間,你心裡的感受和對方心裡的感受是一樣的。

報復父母的最好方法是讓自己不開心,比如離婚、失業、生病等等。

在親密關係中,雙方都要負100%的責任。

若要知道自己的潛意識在想些什麼,看看你的伴侶,完全反映出來;被對方吸引,是因為自己底部的碎片與對方一模一樣。

人為什麼會抗拒學習和成長,是因為你知道會要揭開傷疤,會有痛迎面而來。

「親密」的英文就叫「沒有恐懼」,跟對方害怕太親密=跟所有人都害怕親密=害怕失去什麼。

然而,在原生家庭中,如果一定要犧牲掉一些東西,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就不能100%做自己,長大後就不能為自己而活,不能完全地做自己;導致的原因是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愛";犧牲自己是因為害怕得不到父母的愛。

那些長大後要扛起原生家庭所有責任的人,往往認為自己小時候是父母不快樂的所有原因,所以就想犧牲;如果對自己真心愛的人,只付出80%,是因為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丟掉了20%的自我,去討好、犧牲,而不能擁有那個想開心就開心、想好玩就好玩的能量。如果不徹底原諒父母,要麼自己變成父母那樣,要麼將配偶變成父母那樣。

療愈的碎片越來越多,外在做事就越來越成功。

其實,靈魂總是用讓你痛苦的形式來提醒你,你需要哪些療愈。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要讓事情變得很糟了才處理。

沒有療愈的部分,就會傳給下一代(不自覺的狀態下);因為孩子太愛父母,就會承接父母的碎片。

想要了解自己過得怎樣,就看身邊的親人過得怎樣?他們住在你的心裏面。對方的臉色就是你自己的臉色。

兩個人帶著各自的痛來到一起,痛更加地上來,卻彼此指責「我的痛是因為你!」

你自己不重視自己,吸引來的配偶就不重視你;那個像塵土一樣對待你的人,他心裡的感覺就是被人像塵土一樣對待——沒有價值!

你要愛就先給出你的愛。付出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沒有耐心、易怒的人,其實是不信任——不相信,是在貶低別人的價值;要懂得讓別人有一個選擇,是追隨你,還是不追隨你;把選擇的權利交還給對方本人;一旦開始指責,後面的就不再叫溝通了。

當你堅持自己是對的,就代表著她是錯的,沒人喜歡當輸家,而你也一樣不喜歡當輸家一樣。

對於你的父母,你越不認同誰,你就會越像誰。你可以表明你的立場,但不要跟他/她開戰,否則你自己將來就會跟他/她一樣。

同時,一段婚姻,是繼續修還是離婚,關鍵是你是否從這段關係中學到了功課?你從對方身上學到了什麼?如果學到了,無論是繼續還是重新選擇,都是過自己的新生命。萬一離了,還可以做朋友、做夥伴。

玄奘之旅,療愈的源頭。大漠里的同甘共苦,攙扶而行,皓宇禪下,心與心的交融。

自己、愛人、父、母、妻子、丈夫、兒子、女兒,回歸最原始的原點,明心對月,讓一切,都回歸最初的圓融!

帶著你心愛的他/她;帶著你們愛的結晶;在這條身、心、禪的旅途上,讓一切圓滿、具足!大家可以看看清清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吸取教訓!兒子用絕筆信點醒了母親,但為時已晚!痛痛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寶部落閣 的精彩文章:

早產下男嬰大出血險些送命,經醫生逼問才坦白孕前經歷!
生完小孩我笑著出產房!到了病床上心卻涼了一地!
只因媽媽用濕巾的這個動作,導致1歲女孩受盡痛苦煎熬
治療黃疸反被燒傷,全身沒有一塊好肉,媽媽狠心棄醫院

TAG:媽寶部落閣 |

您可能感興趣

10歲之前,培養好這4種能力,孩子的優秀會讓你想像不到
自小赴美的這些孩子,6年就具備了我們10年才達到的能力
盡自己的能力,65歲老人撿破爛養流浪狗,看他養了10年的狗狗多漂亮!
男人年過30,「那個」能力不行,做到這2點,才能挽回尊嚴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80,90後父母必看!
無論貧富,10歲前必須培養孩子這5種能力!將來後悔真晚了
此人活了200多歲,明朝皇帝做夢都想見到他,他究竟有什麼能力
不到2000的底薪,客戶罵我「有病,傻X,能力有問題」
2018年N1能力考,你還缺這個!
滿面紅光,2018年吸金能力強,到哪都吃香的4個生肖
2歲娃都能幹些啥?論2歲娃能力的培養
從懷孕到小孩3歲,親媽需要什麼樣的心理能力?
生女兒難產失去再孕能力,丈夫外出10年後打來電話:我兒子3歲了
造人能力最強人,一生娶妻500多,生525個兒子和342個女兒!
丈夫入獄,她把虧損8億的公司做到年收入646億,能力不輸給董明珠
把你的大腦開發到100%會怎樣?擁有超能力?還是直接成神!
娃最佳入園年齡不是3歲!這4項能力還沒鍛煉!入園=受苦!
有隱藏能力的3款皮膚,最後一個竟然賣199,10塊錢都血虧!
她沒有生育能力,卻嫁給了小8歲帥氣老公,網友:你是怎麼做到的
距離7月能力考僅剩30天,聽力還是很差,該怎麼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