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亞歷山大大帝是希臘馬其頓王國阿吉德王朝的一代雄主,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一(亞歷山大大帝,愷撒大帝,漢尼拔,拿破崙)。他以馬其頓王國一隅之地起家,帶領數萬精銳發動東征,成為世界歷史上有名的征服者之一。

在他的英明帶領下,馬其頓王國的軍隊征服了大半個希臘,並佔領了富庶的埃及、徹底擊垮了希臘半島的宿敵波斯,並成功向印度河流域進軍,建立了強大的亞歷山大帝國。其領土的東部,已接近今天的中國邊境。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歷史總能令人遐想「假如亞歷山大的軍隊進入中國,他會遇到什麼樣的對手呢?」

不考慮跨過沙漠高原的險阻和消耗,不考慮後勤補給,不考慮亞歷山大軍隊此時的低迷士氣。假設在公元前326年,從印度班師的亞歷山大的軍隊,越過今天的新疆,到達當時的中國境內。(當時新疆尚未成為中國領土)

亞歷山大東征出發時,一共有三萬到四萬的步兵和五千多騎兵。我們不考慮別的因素,假設亞歷山大全力進入中國,戰兵數量大約能有五萬人。

根據戰國中前期的形式來看,馬其頓帝國的軍隊,應當沿著河西走廊一直向東,首先和佔領了陝西大部的魏國接觸。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春秋中前期的中國西北

這時候正值中國的戰國時代中期,主要的諸侯國都已經完成了變法,社會面貌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變。然而,這一年對於魏國來說,正好處在一個尷尬的時期。

當時,原本實力第一的魏國因為在前343年遭遇馬陵之戰的慘敗,已經走向下坡路,從頭號強國瞬間成為普通強國。而秦國還不是後來那個不可一世的大秦,正在和衰落的魏國爭奪陝北的領土。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馬陵之戰的著名典故,龐涓死於此樹下

而且,那種動不動幾十萬人規模的大型會戰,在這個時候的中國尚不存在。魏國鼎盛時期與齊國進行馬陵之戰,其總兵力大約為十萬人,已經威震諸侯了。稍晚一點的秦楚丹陽之戰,當時第一大國楚國損失八萬餘人已經元氣大傷。

在此時的一些戰爭中,秦國往往號稱數十萬人,但是經不起推敲。不過,按照秦國的兵制,有時候婦女、少年、老人也要隨軍服役,提供後勤補給、修築防禦工事,或許是將這些人計算在內,得出了數十萬兵力的數字。

對於魏國這樣的強國來說,總兵力大約十萬人以上,此時剛剛經歷慘敗沒幾年,總兵力肯定有所不如。所以,假設亞歷山大全力東進不考慮其他因素,兵力上的問題不是很大,更何況亞歷山大的軍隊一路上都是以少勝多,經常與擊潰數倍於己敵人的戰績。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描繪阿貝拉會戰的壁畫,此戰中,亞歷山大以數百人陣亡的損失,殲滅數萬波斯軍隊

所以,我們要仔細分析亞歷山大帝國的軍隊組成和裝備,和魏國進行對比。

亞歷山大帝國的軍隊由重步兵、輕步兵、輔助步兵、夥伴騎兵組成,每個兵種的都有不同的裝備和任務。

重步兵是亞歷山大軍團的主力,佔總兵力的一半以上。這些步兵裝備有青銅的頭盔和長矛、圓盾。其長矛為硬木製成的分體長矛,組裝後長度達四米以上。他們的鎧甲應當為亞麻甲。亞麻甲的具體形制以及不可考證,一般認為是皮革和亞麻製成的,並由動物膠粘合,重步兵和夥伴騎兵的亞麻甲應當有加強的金屬部件。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今人復原的亞麻甲,成功抵禦了一支箭的攻擊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從左往右,鐵質的長矛頭、鐵質的小矛頭、青銅的長矛尾椎、青銅的長矛鏈接處

作戰時,重步兵組成緊密的長矛方陣,即著名的馬其頓方陣,有極強的防禦力。值得一提的是,矛鏈接部分和底部是青銅材質,但是其矛頭為鐵質。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輕步兵人數大約是重步兵的一半,裝備短矛、跪地時可以遮住全身的大盾和一種較長的雙刃劍。他們一般身著輕一些的亞麻甲,機動靈活,是主要的預備力量。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輕步兵

輔助步兵人數大約是重步兵的四分之一,這些人裝備盾牌而沒有鎧甲,負責遠程攻擊,以弓箭和標槍為主要兵器,可能裝備有腹弩。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輔助步兵

與很多人想像中不同的是,雖然亞歷山大帝國軍隊的重步兵佔了一半的兵力,但是少而精銳的夥伴騎兵才是其戰鬥力的核心。在很多戰役中,騎兵往往由亞歷山大大帝親自指揮進行奔襲,很多時候這些數量不多的騎兵往往能改變戰局。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夥伴騎兵

亞歷山大的騎兵沒有馬鐙,兩手舉著約兩米的短矛進行戳刺,刺中後立即鬆手以防止反作用力讓自己墜馬,隨後以鐵質希臘反曲刀進行作戰。在不便騎兵發揮的地形中,這些騎兵也扮演步兵的角色,騎馬機動,進入戰場後下馬進行作戰。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電影《亞歷山大大帝》中的夥伴騎兵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出土的鐵質希臘反曲刀

而同時的中國,也處在重步兵為主的時代。在商周時期,中國軍隊的兵源都是貴族,此時雖然已經開始徵募平民為兵,但是依然保留了一些貴族從軍時代的習慣,即強調士兵的多功能,而非兵種的多樣,也不過分追求軍隊的數量。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春秋晚期到戰國初期的重步兵,其長矛長度為四米(圖中截短以示全貌),與馬其頓長矛相當

當時,魏國的重步兵被稱之為魏武卒,可謂天下聞名,曾經取得七十二戰無一敗績的驕人戰績。魏武卒也稱為各國重步兵的一個範本。

一個魏武卒的標準配備是:身穿「三屬之甲」,頭戴「胄」,裝備一把劍,一把十二石弩,背著五十支弩箭和一桿長戈,並且要隨身攜帶三天的糧食。按照魏國標準,這些士兵要能夠在半日之內行軍百里依然保持戰鬥力,也就是在六小時內行軍25公里。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魏武卒

三屬之甲,應當指的是當時非常流行的三層合甲。根據戰國墓葬出土的甲胄我們可以得知,這種鎧甲有三層,兩層厚皮夾著一層木板,並且表面有厚重的漆。在防禦性能上,這種鎧甲軟硬結合,對鈍擊、刺擊、砍擊均有較好的防禦效果。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三合甲的結構和編綴方式

其實和希臘半島一樣,中國古代也曾經出現過青銅鎧甲,但是在皮甲出現後即被淘汰。古希臘在出現亞麻甲後,也淘汰了曾經的青銅肌肉甲。因為青銅雖然質地堅硬,但是容易碎裂,而且重量過重,不是製作鎧甲的好材料。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青銅肌肉甲

和亞歷山大長矛兵帶有青銅部件的亞麻甲比起來,魏武卒的「三屬之甲」防禦力上應當相差無幾,但是合甲的防護面積遠比只保護胸腹的亞麻甲要大。亞麻甲只能防護到胸腹,而中國的合甲一直延伸到大腿,肩部、大臂也有防護,小臂上通常也會裝備銅製甚至鐵質的護臂,有時候還會穿戴鐵質的脛甲保護小腿。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兩種戰國時期的甲,上為皮甲,下為三層合甲

胄,就是頭盔,魏武卒的胄可能為銅胄,也可能為皮胄,沒有具體記載。但是銅胄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這些銅胄的防護面積和亞歷山大士兵的銅盔相當。不過,中國古代流行高錫青銅,所以這些銅胄的硬度會比亞歷山大士兵的硬,但是韌度也比他們的銅盔差。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銅胄

魏武卒裝備劍,但是提到盾,這一點有些奇怪。因為一般而言,盾是重步兵的標配,而且配劍必配盾,可能是當時中國對合甲的防禦力比較滿意,故而不裝備有些「冗餘」的盾牌。也可能是為了張弩方便,也可能是記載的疏漏。

魏武卒的劍,沒有記載到底是鐵劍還是青銅劍,但是都有可能。中國的鐵器製造工藝,是先在南方各國流行的,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楚國已經可以製作鋼製的寶劍。就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戰國中期,東北方的燕國也開始大量生產鐵質甚至鋼質兵器。雖然缺乏考古證據,但是魏國武卒使用鐵劍甚至鋼劍,都是可能的。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燕國鋼劍

而且,中國在戰國中期就已經對鐵劍進行淬火處理,這一點上亞歷山大軍隊有所不如。即使後世的羅馬,也很晚才對刀劍進行淬火。

而且,即使裝備青銅劍,也不是春秋時期那種青銅短劍。這一時期流行的青銅劍多為複合劍,其劍身有兩種青銅複合而成,刃部含錫量高,保證鋒利和硬度,劍脊含錫量低,保證柔韌度。所以這一時期的青銅劍長度可以達到之前難以企及的70厘米,就長度而言和鋒利度而言,不亞於亞歷山大軍隊的鐵制刀劍。但是重量和韌性,是所有青銅器的短板。綜合來看,青銅劍依然有所不如。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複合劍(殘件)

弩,是戰國時代的新興裝備。在這一點上,魏武卒遠勝於亞歷山大的軍隊。十二石強弩,怎麼算其拉力也超過了150公斤。西方對現代復原的亞麻甲進行過測試,60磅(27公斤)的弓雖然無法穿透,但是可以扎入1厘米,如此的話,戰國弩的威力穿透亞歷山大的亞麻甲綽綽有餘。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厚重且精巧的戰國弩機

相比之下,亞歷山大軍隊缺乏遠程武器。其麾下的輔助兵團主要負責遠程攻擊,其有可能裝備的最精銳武器也不過是腹弩。腹弩不僅在威力上比中國戰國弩遜色,而且精度難以比擬,射速慢,體積龐大過於笨重,不能密集布置形成強大的「火力輸出」,也無法用於伏擊作戰。

不過,當時的中國,戈、矛、戟等長兵器依然以青銅為主,這點遜色於已經全部裝備鐵矛的亞歷山大軍隊。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戰國青銅戈

同時期,中國也有類似輕裝步兵的部隊,按照史記記載,這些軍隊往往是帶著鐵質護臂,拿著盾牌的士兵,應當和亞歷山大的輕步兵不相上下,但是數量非常可觀。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戰國時代的盾牌,因為中國獨特的髹漆工藝而保存至今

中國很早就注意到陣型對於步兵的重要性,根據出土的《孫臏兵法》我們可以得知,這一時期的中國軍隊陣型非常多變,體現了較高的水平,和亞歷山大的軍陣不相上下,而且靈活性更高。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春秋時代的步車協同陣形之一

但是,這一時期的中國尚無成建制的騎兵。在我們設定的公元前326年,趙武靈王剛剛繼位,還沒有推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但是零星的騎兵也是存在的,比如說魏國在這一時期大約有數千的騎兵,不過其主要任務應當是偵查,而非作戰。即使作戰,也是以下馬步戰為主。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戰國中期銅鏡上描繪的騎兵形象,雖然身著鎧甲,但是從其動作看,他正準備跳下馬背與老虎搏鬥,而不是策馬上前進行馬戰。

綜合來看,雙方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短板。魏國最大優勢是遠程兵器,而亞歷山大最大優勢是騎兵。雙方的整體軍事水平不相上下。

不過在亞歷山大東征的途中,遠程兵器的短板的確讓他們吃了大虧。在查克撒提河會戰中,亞歷山大軍隊險些被善於騎射的斯基泰人殲滅,幸虧騎兵及時進行快速衝擊,才得以險勝。亞歷山大本人也受過箭傷,一度只能在擔架上指揮作戰。

如果亞歷山大與魏國交戰,必然會遭到魏武卒更強的遠程攻擊,可能會被瞬間擊潰。但是如果亞歷山大的夥伴騎兵能夠運用得當,那麼勝負就很難定奪了。

當然,這些也都是關公戰秦瓊似的對比,完全不可能實際發生。且不說當時亞歷山大軍隊士氣低迷,普遍厭戰,而且還有沙漠高原的阻隔。咱們中國的植被多灌木、荊棘,甚至很多草的邊緣也都很鋒利,那些不穿褲子的亞歷山大軍隊,在中國可以說寸步難行。

戰力鼎盛擴張時期的希臘馬其頓軍隊若侵入諸侯爭霸時期的中國,是凱旋而歸,還是狼狽而回?

上圖: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褲子

註:本文為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原創稿件,作者冬郎,任何自媒體或公眾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古代人相信人死後是有靈魂的,故而用人才能鑄造絕世寶劍,越是至親之人,鍛造的刀劍越是好,用人體真的能夠打造上乘刀劍嗎?這麼殘忍的做法有科學依據嗎?

鎖定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為您揭曉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10萬把刀具製作成的藝術品,「刀?天使?」的?表情亮了
這支需要士兵自己掏錢買武器的軍隊,卻是當時世界第一強軍
這個耳熟能詳的典故,竟然暗藏了這麼多的冷兵器秘密?
初唐猛將尉遲恭的絕招空手奪馬槊,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這個耳熟能詳的典故,竟然暗藏了這麼多關於冷兵器的秘密?

TAG:中華冷兵器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回眸:二戰時期,德國究竟為何要入侵挪威?
魏國強盛時期如果一直堅持伐秦的戰爭策略,是否可以滅亡秦國?
如果魏國在強盛時期能一直堅持伐秦的戰爭策略,是否可以滅亡秦國?
抗戰時期的延安婦女團,雖然不上戰場,但時刻為抗戰勝利而奮鬥
二戰時期,挪威是怎麼被德國佔領的?
三國時期最完美的君臣,並非劉備與諸葛亮,而是他們
在戰國時期,秦國並是不最強的國家,而此國家卻可以稱霸一時
如果鼎盛時期的宋朝和鼎盛時期的唐朝發生戰爭,哪個勝率更大呢?
民國時期最讓人痛恨的軍閥,而在抗日戰場他們又是英雄
三國時期東吳概述,武烈帝孫堅戰功赫赫,末帝孫皓卻驕奢暴虐
抗戰時期最痞,最沒素質的軍隊,李宗仁將軍卻說抗戰勝利其居首位
阿提拉時期的匈奴帝國是匈奴史的最後一章,也是最輝煌的一章。具有令西人沮喪而無奈的強大力量,被稱為「上帝之鞭」
戰國時期的兵神:古時候臭名昭著,如今卻極受追捧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最「強悍」的軍隊,追憶那份逝去的光輝
二戰時期德國的虎式坦克戰鬥力如何?為何最終敗給蘇聯?
戰國時期,周天子為何不效仿各諸侯國,壯大自己參與爭霸?
二戰時期,志願軍VS德軍,誰的戰鬥力更強?你絕對想不到
二戰時期美軍聞名戰場的坦克,堅固性讓蘇聯坦克遜色,德國更是望塵莫及
聖鬥士:一輝在任何時期,戰力都在冰河之上的!
鼎盛時期,蘇軍戰鬥力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