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持之以恆的課文,為啥只敢選用一半
古代的女性是很少有名字的,在家從父,比如崔家的女兒就叫「崔氏」;出嫁從夫,如果嫁到謝家就變成了「謝崔氏」。妻以夫榮,丈夫富貴了,妻子跟著沾光,說謝家的媳婦崔家的閨女有福氣。
也有極個別的男人因為女人出名。這樣的女人稱作賢妻,其實是類似老母的角色,老婆一到家,新娘取代了老娘的地位。
1
東漢有個人叫樂羊子,不知道是樂家叫羊子小夥子,還是叫樂羊的先生,古代有名望的成年男子都叫子,比如孔子、老子、夫子。這都不重要,這個人以「樂羊子妻」的名義留在《後漢書》上。
九公還記得,《樂羊子妻》的短文當年出現在初中語文課本第一冊,是中學生們第一批接觸的文言文,偉大的編輯們的用意大概是告誡孩子們要做持之以恆而不是半途而廢的人,可是依九公看來,它就是在提醒少男少女們:女的要爭取成為一個好老婆,男的要爭取找一個好老婆。
(圖)人們讀到的課文《樂羊子妻》只有這麼多,其實還有一部分沒選用
「樂羊子妻」見之於課本的部分很簡單,講了兩個故事。
一個故事是樂羊子走在路上,撿到一塊金子。古人運氣要比現代人好多了,隨隨便便就能撿到或挖到金子。東漢末年的管寧和華歆在院子里種地,也隨便挖到了金子。
樂家應該很窮,這從後頭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來,從樂羊子要自己下地幹活也能看出來,哪個大地主自己去鋤地?
樂羊子很高興,顛顛兒地跑回去跟老婆邀功:老婆老婆,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悄悄地在改變,啊不,你看你看,我撿到一塊寶貝!
(圖)樂羊子撿到一塊金子,又在老婆的督促下扔了
面對樂羊子的驚喜、激動、忘形,樂羊子妻的臉確實在急速地改變,由晴轉陰,由陰轉霜,她就此說出了一句名言,後來孩子們背了幾十年: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妻子不怒而威,軟刀子殺人,他趕緊把金子扔到地里,繼續他們貧窮的生活。
那塊金子好像是一塊試驗人心的試金石,管寧挖到它,看都不看一眼,華歆挖到它,拿起來看了看,猶豫了一會兒又扔掉了。後世就據此判斷了倆人都品德高下。
(圖)管寧和華歆也撿到了金子,他們對金子的態度也被人評判出不同的人品
這塊金子繼續留在地里,可是九公怎麼沒有挖著呢?
樂羊子夫妻覺得挖地沒有出息,就決定老公出去讀書,等著被舉孝廉。樂羊子在先生那裡呆了一年,因為想念老婆,就回來了。能堅持已經夠有定力了。
妻子正在織布,唧唧復唧唧,妻子當戶織,和樂羊子久別重逢,沒有一點驚喜,沒有嬌羞地撲進他的懷裡,沒有捶著他的胸脯說想死倫家了,而是不聞機杼聲,只聞妻嘆息,說出一番老娘才會說的道理來:
你看這布啊,從一絲到一寸,從一寸到一尺,從一尺到一匹,是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我要是從中間砍一刀,那不全毀了。
(圖)妻子對樂羊子的愛情絲毫不領情,對他好一頓說,就像三娘教子
妻子還是軟刀子殺人,看著妻子決絕的神態,樂羊子話也沒說一句,飯也沒吃一口,恩愛也沒秀一把,帶著滿眼和滿腹的幽怨就走了。樂羊子心想,這娘們真絕情,我想她,她竟然不想我。一點都不像那詩中寫的:我住長江頭,君主長江尾,夜夜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詩人都是騙子。
樂羊子一去七年,勤學苦讀,妻子在家夜以繼日年復一年地紡紗織布。這樣的苦寒人家,妻子守著空房,希望樂羊子有出息,能讓她以後不再織布。
樂羊子後來有沒有出息,妻子的目的達到了嗎?人們聽到的故事到這裡就打住了,後續劇情一概不知。難怪人們都覺得這裡頭的說教味太濃,可信度太低,這麼苦熬最後沒有好的收穫,這買賣誰做啊?
2
其實這後頭還有續集,他們就是想讓知道這麼多,九公接著給列位講下面的,大家就知道大編小編們有多騙人,語文書有多騙人了。
九公前頭說樂羊子家裡窮,那是有事實依據的,除了自己種地,妻子還得織布。這還不算,他還有一個老母親,在樂羊子外出留學的七年期間,妻子和婆婆相依為命,中間還發生了一件小事。
婆婆偷了鄰居家一隻雞,殺了燉肉吃,可能是長期吃糠咽菜嘴饞了。吃飯的時候,婆婆吃肉樂羊子妻不吃,婆婆覺得很奇怪,苦了好幾年了,好不容易吃上一頓肉,怎麼還扭扭捏捏的呢?
樂羊子的妻子就哭:這都是我的錯,沒有在家裡養雞養豬,自己燉肉吃,害得您只能吃人家的肉……
(圖)婆婆偷雞,婆婆吃雞,媳婦卻不吃
婆婆一聽,低頭嘆息一聲,把肉倒了,偷吃人家的雞肉不道德啊。其實,這可不是兒媳婦的錯么?養幾隻雞能有多辛苦,你不能老是坐在織布機上不下來啊。
七年期間,樂羊子讀不好書、得不到妻子的召喚,絕對不敢回家。可是他太聽老婆的話了,他沒想到和妻子已然永訣了。妻子的堅持沒有等到最後的幸福。
家裡沒男人,女人門前是非多。一夥盜賊盯上他們家,這伙賊人也沒有眼光,不然不會看上樂家,不然也不會把老太婆抓住就走,他們家這麼窮,抓一老太太都沒人拿錢來贖。
可是樂羊子的妻子跳了出來,她不怕死,大喊大叫,手裡還拿著菜刀。盜賊一看,乖乖隆里冬,拐走這年輕婆娘也不錯,就說:你把刀放下,跟我們走,不然這老太就沒命了……
樂羊子妻一看,這斷無生理,只好說:罷罷罷,竟然舉刀自殺了。
盜賊一看,這是一個不要命的主兒,嚇得扔下老太太,落荒而逃。
3
這是無刪節版「樂羊子妻」的故事,再後面的情節九公也不知道。大概是樂羊子高官得做,駿馬得騎,老母康在,風光無限,只是可憐他的前妻做了犧牲品。
《後漢書》以這個不知真假的故事告訴天下讀書人:讀書最重要,家不重要,妻子不重要,母親不重要,愛情和親情都不重要,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為了夢想中的黃金屋和顏如玉,一定要堅持不懈,一定可以放棄和遠離現實中的家人和愛人。
(圖)書中會有顏如玉
這個故事還告訴天下的女子,你不只是一個妻子,也不僅是一個女人,你還是老公的「老母」,你得明大義,你得守空房,你得耐清貧,你得捨身取義殺身成仁。
否則你怎麼能進入《後漢書》,哪裡有資格入選《列女傳》?
可是,進了書、入了傳又怎樣,還不是樂羊子妻?還不是成就了樂羊子?而樂羊子這個因妻聞名的男人又怎樣了呢?他還不是一個掛在妻子名下的史書上的符號?
九公奉勸現在的女子,好好做老公的新娘,好好享受和老公相處的日子,不要成男人的老娘,不要逼著老公成為樂羊子。
當然,姑娘們比九公還精,哪裡需要九公勸什麼勸?
(文中圖片都來自網路,致謝)


TAG:九公讀史 |
※背誦課文是必須的,不背不會成為高手,這個不用討論,是結論!MM英語輔導手記之三
※那些年背誦過的課文,你還記得多少
※34個字的一篇課文,民國老課本的典範,是對孩子的教導,也是成人的生活寓言
※這些上學時期的課文插圖,你還能認出來幾個?看出來5幅以上的就是真學霸!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那些年我們讀過的課文
※年少不解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當再次閱讀到那時的課文
※小時候課本上的那些插圖你還記得嗎?看圖猜課文你能答對幾個!
※那些年我們讀過的課文,其實滿滿都是人生哲理……
※小時候學的那些經典課文,哪一篇課文一直影響和溫暖著你?
※孩子不愛背課文,背不過?這十個技巧幫助你
※留守兒童!媽媽,我最開心的時候就是一起陪我預習課文的時候
※一篇課文告訴你,目標與想法之間的關係
※公認最難背的3篇課文,《出師表》不算啥,第一虐哭了多少學生黨
※《木笛》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還記得當年被罰抄課文的恐懼么?這次輪到孩子們反擊了
※讓小孩給狗狗閱讀課文 網友:這是一個雙贏的行動
※原來小時候學過的課文,是長大後才讀懂的人生!
※《誡子書》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二年級語文期末如何複習,語文專家說,這些課文不會背,高分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