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為何要招降姜維,並對其委以重任,當時他只是曹魏的一名小將

諸葛亮為何要招降姜維,並對其委以重任,當時他只是曹魏的一名小將

喜歡三國的朋友都會有這麼一個認知,那就是認為蜀國其實是敗在姜維的手上,因為他除了那點軍事才能之外就一無是處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是真的,那當初諸葛亮在招降他時,為何會說出「如放一鴨耳,得一鳳也」的評價?

這裡我們就來分析下姜維除了軍事之外的才能,看看當年諸葛亮究竟有沒有看走眼,為何要招降一位名不經傳的小將。

諸葛亮為何要招降姜維,並對其委以重任,當時他只是曹魏的一名小將

一、人格魅力

在這方面可以說,姜維清廉正直、以儉持身的作風和諸葛亮也是一脈相承的,正是由於他們的廉潔自守,從而帶動了蜀國大小官吏由上而下,形成了一片清廉之風,比起曹魏、東吳的吏治要清明得多。

二、心存漢室

我們都學過《出師表》,其中有這麼句「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可見對於恢復漢朝天下的執著,是諸葛亮對劉備的知遇之恩。

同樣的,姜維對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也體現在他有一顆恢復漢朝天下的決心。《姜維傳》記載「(維)好鄭氏學」,這裡的鄭氏就是精通兩漢經學的大儒,鄭玄。姜維年少時就精通鄭玄的儒學,深受其影響,這可能就是他「心存漢室」的根源所在,同時也成為了他後來一心恢復中原的精神支柱之一。

諸葛亮為何要招降姜維,並對其委以重任,當時他只是曹魏的一名小將

三、才智過人

據《姜維傳》的記載,當年諸葛亮和蔣琬、張裔等人就曾說過:「姜伯約(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接著又說道:「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

由此可見,諸葛亮對姜維是經過仔細考察後,這才委以重任的。

當然了,姜維最出彩一計還是當屬生平最後一計,假投降,施反間計,挑撥鄧鍾,遊說鍾會,以圖復國。可惜的是最後因心臟病發作沒能成功。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姜維不但才智過人,而且巧舌如簧,把鍾會耍得團團轉。

諸葛亮為何要招降姜維,並對其委以重任,當時他只是曹魏的一名小將

四、政治能力

現在大家都普遍認為,姜維的政治水平極差,根本就不懂如何搞內政,對於宦官黃皓等奸人更是毫無辦法。其實這很荒謬,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姜維以一個降將的身份何以問鼎大將軍的最高位?沒點政治才能行嗎?蜀國的官場難道就那麼好混?看看魏延、楊儀的下場就知道了。

再者,姜維是以羈旅托國,這裡看下馬超在降蜀之後的境遇就知道了,《三國志》載「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最後竟鬱鬱而終。

諸葛亮為何要招降姜維,並對其委以重任,當時他只是曹魏的一名小將

所以說為了避嫌,姜維根本無法過多地干預朝政。另外昏庸的劉禪又親小人,遠賢臣,以至於蜀國日漸衰敗。黃皓等一干奸人背後有劉禪在撐腰,除非把他也一同給廢了,不然任誰也扶不起來。以此來苛責姜維,實在有些過了。

編後:公眾號古歷小軍(gulixiaojun)同步開通啦,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當駙馬本是件榮耀的事,可他卻不開心,逃跑後硬被抓回成婚,還創造了一個記錄
常山除了趙子龍之外,還有另外一員猛將,後封侯,官至平北將軍
三國時期最卑鄙無恥的人,披著菩薩外衣卻有著惡魔心腸,標準的白眼狼
《三國演義》十大降將的結局,有的成了大將軍,有的則晚節不保
三國鼎立看似微妙,實則早就註定,是由遺留的兩種觀念所導致的

TAG:古歷小軍 |

您可能感興趣

諸葛亮覺得魏延有反骨卻一直留著魏延,只因諸葛亮懼怕曹魏一猛將,要用魏延對付他
劉備最信任的人並非諸葛亮,也不是關張,而是這個看起來叛逆的人
姜維本是魏將,能力也不如魏延,為何諸葛亮卻選他為北伐接班人?
是誰派郝昭去對付諸葛亮,其實並非司馬懿,而是個被忽略的人物
其實劉備最信任的並不是關張趙, 諸葛亮, 而是這位不出眾的偏將!
劉備最信任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五虎將,而是他
為何當初劉備要三顧諸葛亮他才肯出來,只因諸葛亮忌憚這個人的存在!
劉備欲東征之時,諸葛亮為何不曾發一言,以勸諫,東徵到底有著怎麼樣的必要性
劉備託孤時,讓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為何沒讓諸葛亮重用魏延
劉備該對三個人說感謝,他不是諸葛亮也不是關羽,一人是張飛
此人是劉備愛將,卻被諸葛亮處處針對,諸葛亮臨死還要順便帶走他
劉備要稱帝時,諸葛亮趙雲都贊成,只有此人反對,結果他結局悲催
徐庶可以任意使喚關羽,為何諸葛亮卻做不到,其中的原因很簡單
諸葛亮伐魏時,一名將獻一奇計,諸葛亮死後,此人對名將亮劍了
劉備臨死前,告誡諸葛亮要小心一個人,諸葛亮若聽,歷史將會改寫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何不取劉禪而代之?有這些人在,他只能妄想
劉備征討東吳,如此重要的戰役,為何卻不帶上諸葛亮?
三國聰慧第一人,不是曹操劉備,也不是郭嘉司馬諸葛亮,而是曹操夭折的希望
諸葛亮為何還要關羽鎮守荊州?並不是沒有人可以用,其實因為這個
諸葛亮唯一的敵人,不是司馬懿,而是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