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健康」今日夏至|養生的9個常識

「健康」今日夏至|養生的9個常識

1、清淡飲食多吃蔬果雜糧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2、冬至餃子夏至面

民間的百姓們在這一天吃夏至面(冬至吃餃子)。專家稱,麵食是高熱量的,餃子用面包裹起來,這也就意味著把熱量也包裹了起來,這就符合冬至主藏的意思。而夏至節氣,與冬至相反,要把陽氣放出來,同樣是麵食,可面切成條後,就意味著把熱適當地放出來了。另外,麵湯最好要放鹽,吃面要學會喝麵湯。

3、要清涼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喜歡穿牛仔服飾,夏季不適合穿這種衣物。衣服顏色盡量以淺色為主,這樣才能少吸熱。衣服的布料盡量選用棉質及亞麻,這樣容易吸汗和透氣。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帘。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4、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5、每天2000ml水防頭痛頭暈

夏至時節,大多數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癥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頭痛頭暈。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6、忌夜卧貪涼

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冷氣,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嚴重的。對小兒甚至不要在其睡著之後扇風取涼,否則,易於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開、風痹等病症,人們往往不知其害,所謂愛之深,則害之甚。諺語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的養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生要求。

7、綠豆勝冰消暑煩

中國人在夏天的時候喜歡喝傳承了成百上千年的綠豆粥,那就是一劑消暑的好方。綠豆性甘寒,能入心經和胃經。夏天體熱小便黃赤的時候喝起來效果最好。很多人不知道煮綠豆的時候要不要把豆衣去掉。其實綠豆衣也是一味中藥,藥效跟綠豆一樣,只是稍弱而已。所以作為一般清熱消暑之品的話,不用特意將豆衣去掉。喜歡吃甜的人還可以加些蜂蜜,對熱毒的癰腫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綠豆畢竟是寒性的,體質虛弱的人不宜多食。久服會把體內的虛寒坐實,這樣以後就更不容易調理了。

8、適當鍛煉身體

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場地可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為好,劇烈的運動不宜做。

9、外出採取防晒措施

此時節,公眾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晒,外出時,應採取防晒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晒霜等;隨身要備有人丹、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等。另外,從服裝的顏色上來講,最好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進而保護皮膚,防止皮膚老化甚至癌變。

最後提醒,到了夏至,各家各戶就要開始準備一些防暑葯了。金銀花、菊花、荷葉、仁丹、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避瘟散等防暑葯宜常備身邊,預防中暑,安全度夏。

本期編輯:鄢靜

近期精彩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90後的春節養生日常
每日養生:今日小滿
今日養生提醒您:9個小習慣,帶來一生健康
送你8個春季養生小常識!
日常健康小常識以及四季養生秘訣!
今日立夏,夏季養生須知
炎熱夏天:養生小常識
過個養生健康年
今日立夏!初夏養生更要養心
每日養生
今日臘八:喝粥養生,健康迎新年!
春天健康保健養生小常識
6個睡前養生常識!
中醫養生與健康---春日養生小知識
立夏日說養生
夏日8款養生佳品
5月6日民俗宜忌與立夏養生
「90後」佛系青年養生的日常特徵!嗯,是我了!
夏季養生微常識
【每日養生】——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