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巨頭髮力OLED Micro-LED能否為液晶續命?
曾經以亮度高、性能穩定等優點著稱的傳統LED顯示技術,在面對OLED的猛烈攻勢下,被取代似乎已成必然趨勢。
比如近期根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電子正在考慮把天津三星LED有限公司出售,並且很可能會對LED業務進行大規模重組,以便更好的投入到OLED屏生產。
而如今的LED和OLED的處境,就如同當初的CRT和LCD一樣,雖然二者在使用場景上有重疊,但OLED始終被業內人士看作是下一代產品,在LED的生命周期中,無法獲得和其正面博弈的機會。
不過,就這種情況之下,基於LED的新一代顯示技術Micro-LED突然殺出,為LED是否會被OLED取代的問題,划上問號。
Micro-LED技術前景可觀 正面對抗OLED並非空談
究竟Micro-LED能否超越OLED,替LED技術打出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成為了眼下顯示面板市場上的熱議話題。
從本質上講,Micro-LED的本意指的是微發光二極體,通過在一個晶元上集成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 陣列來實現將像素點距離從毫米級降低至微米級。
也正是因為每一個Micro-LED都可以被看做是一個單獨驅動點亮的像素,所以不僅可以在使用中呈現出更高的畫面細膩度以及對比度很強的精緻畫面。同時也在Micro-LED對比其他LED時,具備了高亮度、低功耗、超高解析度與色彩飽和度的特點。
根據數據顯示,當Micro-LED在與同樣是自發光顯示的OLED作對比時,不僅亮度要比其高30倍左右,同時解析度可達1500PPI,而這已經比採用了OLED面板的Apple Watch 高出5倍之多。
除此之外,與OLED採用有機材料不同,Micro-LED主要以無機材料為主,這使得它在成本降低空間和使用壽命上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可以說,Micro-LED不但集成了LED顯示技術低成本、高亮度的優點,也兼顧了低功耗、高對比度等原本OLED技術才具有的特性。
Micro-LED逆襲OLED?電視大屏並不是突破口
即便Micro-LED的出現,足以和OLED一較高下,但實際上Micro-LED想在短期時間超越OLED成為行業的主流,卻需要面臨不小的門檻。
首先,OLED的技術已經趨近成熟,原本的小眾技術如今在效率、成本和壽命方面,都已經克服了商業化的困難。為此,不僅只是三星為了備戰OLED而拋棄了LED業務,就連同為韓系面板廠的LGD也都開始將OLED作為發力的重點。
不僅如此,不少的國內電視機廠商也都在積極的布局OLED產品中,據業內人士透露,除海信外,幾乎所有國內電視機品牌都開始向打造OLED產品的方向轉型,Micro-LED寄希望在電視大屏產業逆襲OLED,並不被看好。
不過,這並不代表Micro-LED徹底失去了與OLED競爭的機會。
據了解,今後蘋果將有望在新一代的蘋果手錶和iPhone上使用Micro-LED技術,並且有計劃在2018年推出Micro-LED穿戴設備,由此可見,Micro-LED與OLED的競爭,可能首先會在注重功耗的移動設備上打響。
但不能忽視的是,當OLED技術成為顯示行業未來主流選擇,已經被看作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時, Micro-LED的出現還是讓人們感到了未來更多潛在的變數。
我們依舊無法確定如果有一天Micro-LED大屏設備出現在電視消費者面前時,LED技術與OLED技術的較量,會不會迎來全新的「二戰」。


※頭髮飄逸的她,穿著熱褲完全不張我
※妹子你這是剪頭髮還是剪衣服啊
※將馬卡龍放到頭髮上,美到炸
TAG:頭髮 |
※Micro LED能否打敗OLED
※傳統液晶已到瓶頸:MiniLED能否與OLED一戰?
※OLED風頭更勝一籌 Micro LED能否絕地反擊?
※號稱科技巨頭的「新寵」,Micro LED能否取代OLED地位?
※微型LED能否真正挑戰OLED?
※LOL:號稱比Uzi更強的Deft實力到底如何?若回到EDG能否取代iBoy
※Dota2:VGJT能否保住直邀?ESL ONE伯明翰Major四大看點
※Cinema LED能否讓電影放映行業變天?
※盤點CUBE娛樂人氣女團,創記錄的五代GI-DLE能否超越4minute?
※能否超越Boost?Nike最新REACT科技口碑爆棚,Adidas是否還能再戰
※華為與榮耀的GPU Turbo,能否幫助EMUI超越小米的MIUI?
※LPL周六看點:Clearlove7確認缺陣,WE能否抓住機會拿下EDG?
※OFF-WHITE x Nike 全新系列!能否再次創造 「The Ten」 神話?
※LG超大屏Micro LED能否與三星對飆?月底德國見分曉!
※VG再戰Liquid 看VP能否打破不勝EG魔咒
※LVMH旗下老牌Jean Patou能否重獲新生?
※價格讓人驚訝,OPPO Find X能否對標iPhone X?
※剛剛曝光!OFF-WHITE x Nike 全新系列!能否再次創造 「The Ten」 神話?
※3DMark即將支持光線追蹤測試,NVIDIA能否壟斷新技術優勢?
※融合 Caffe2、ONNX 的新版 PyTorch 發布在即,能否趕超 Tensor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