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人1團隊入選科技部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近日,科技部發布《關於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的通知》,我校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劉軍林入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德聯合研究院副院長陳紅兵領銜的食物過敏創新團隊入選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團隊有高金燕教授,吳志華教授,楊安樹教授,李欣教授,劉曉華研究員,佟平副研究員,袁娟麗講師,謝彥海講師,石林波講師,武涌博士。及其他42人名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名單截圖
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入選名單截圖
根據《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規定,科技部開展了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議和公示等環節,確定314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7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03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33個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入選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至此,我校已有3人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個團體入選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劉軍林
劉軍林,南昌大學研究員(二級),博士生導師,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育部發光材料與器件工程中心主任。
2012年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半導體照明技術創新團隊」及江風益勞模創新工作室核心成員、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
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35項,已授權18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5項。榮獲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署名第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重點領域創新團隊:食物過敏創新團隊
食物過敏創新團隊由陳紅兵教授領銜,成員有高金燕教授,吳志華教授,楊安樹教授,李欣教授,劉曉華研究員,佟平副研究員,袁娟麗講師,謝彥海講師,石林波講師,武涌博士。另外,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共42人。
團隊致力於食物過敏研究,挑戰食品工業中的食物過敏問題,為特需人群健康膳食服務。
研究方向:
1
食物過敏原標準物質候選物的研製;
2
食物過敏原的結構與功能;
3
化學污染物對食物過敏的影響;
4
中國人群乳糜瀉流行病學研究;
5
食物過敏原的加工控制技術與應用;
6
食物過敏原檢測與確證技術及應用;
7
食物過敏人群特殊膳食食品的研發;
8
無麩質功能性食品的研發;
9
食物過敏的大眾科普。
食物過敏創新團隊帶頭人:陳紅兵教授
陳紅兵,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德聯合研究院副院長,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食品安全性檢測與控制方向負責人。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獲「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江西省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分會常務理事,江西綠色食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江西省食品學會秘書長。
陳紅兵專門從事食物過敏研究,發表食物過敏論文130餘篇,參編英文專著1部,獲批26項國家發明專利,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二等獎4項。


TAG:南昌大學 |
※535人54個團隊入選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2017年度科技創新人物揭曉!中科院兩80後兄弟入選
※曾曉洋教授入選2017年度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深海勇士』號4500米載人潛水器交付」入選中科院2017年度科技創新亮點成果
※2017年度科技創新人物揭曉
※人才培養計劃初露崢嶸,助力中國位居2018全球創新排行榜第17位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8年「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評選報名正式啟動!
※絲域養發榮獲2018中國美業年度技術創新10強
※人保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首批131個創新項目,2018年完成48個
※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發布,中國位居17首次進入前20名
※《中國人的年:1978-2018》——科技創新中國年
※施一公等23位「千人計劃」專家2017創新創業成果|年度回顧
※2018年世界最具創新力的11家醫藥企業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8年「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評選報名正式啟動!首批32名重量級評委公布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35人
※2017-2018中國機器人創新Top100榜單深度分析
※2018年園區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微鵝科技榮獲2017年度創新突破獎
※創新進擊:1000家高企+800億工業投資+247宗重點項目
※華為2018研發投入再創新高 預計150-200億美元
※一線|中行2017年凈利潤1724億元 鼓勵員工創新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