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特斯拉自動駕駛項目 7 個月換了三任總監,自家的 Andrej Karpathy 能堅持多久?

特斯拉自動駕駛項目 7 個月換了三任總監,自家的 Andrej Karpathy 能堅持多久?

近日,Tesla 宣布聘請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領域的專家 Andrej Karpathy 擔任其人工智慧和 Autopilot 項目的視覺總監,主要負責自動駕駛項目視覺技術的研究,所有工作直接向 Elone Musk 彙報。

Karpathy 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視覺專業博士。他曾在大學畢業後,去 Google 的 DeepMind 實習,通過 ImageNet 進行計算機視覺系統和生成模型的開發,並通過強化學習讓計算機可以進行互聯網導航。博士期間他還開設了「卷積神經網路視覺識別」的課程,這是斯坦福大學第一個深度學習科目。

在加入 Tesla 之前,他是 Musk 所支持的非盈利人工智慧研究公司 OpenAI 的研究員,所以此次被 Tesla 相中負責 Autopilot 項目,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加入 Tesla 之後,他還將與領導 Autopilot 項目硬體部門的 Jim Keller 合作, 使該團隊自動駕駛技術的軟體和硬體可以更好的結合。

在過去不到七個月的時間裡,Tesla 已經為其自動駕駛項目換了三任總監。頻繁的崗位變動,讓人們意識到,在競爭激烈的自動駕駛行業人才尤為可貴。

今年 1 月,Tesla 花重金挖來了在蘋果工作 11 年的 Swift 之父 Chris Lattner,希望他能幫助 Autopilot 項目提高軟體業務。但是本周二,Lattner 發布聲明稱:「事實證明,Tesla 不太適合我。我很想知道對一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更有趣的角色是什麼。」Tesla 也發表聲明表示,希望 Lattner 越來越好。

而在 Lattner 之前,Autopilot 項目的總監是麻省理工大學的機械工程博士 Sterling Anderson。他 2014 年加入 Tesla,擔任 Model X 項目的負責人,一路摸爬滾打,得到 Elone Musk 的賞識,可是結果卻令人意想不到。

去年 12 月,Anderson 離開特斯拉,加入由 Google 自動駕駛項目前總監 Chris Urmson 創辦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Aurora Innovation,但不久之後被舊東家一紙訴訟告上法庭,稱其盜竊數百 GB 機密文件,並挖走特斯拉至少 12 名工程師。而面對指控,Anderson 對媒體公開表示:「特斯拉的起訴是對法律系統的濫用,也是試圖幹掉競爭對手毀壞個人名譽的惡意行為。」

蘋果、谷歌、特斯拉等企業之間的挖角大戰讓自動駕駛行業的競爭可見一斑。不知道 Karpathy 此番加入 Musk 的團隊能夠為其帶來什麼樣的突破,更不知道他能堅持多久,但無論如何 Karpathy 的工作都不會太輕鬆。

Musk 作為 Tesla 和 SpaceX 的 CEO 每周都要工作 80-90 個小時,他曾公開表示:「Tesla 和 SpaceX 就像是特種部隊,在執行別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的目標在任何人眼裡都是痴心妄想,但我們就是要努力讓它成為現實。」

要改變世界的男人果然不簡單,希望 Karpathy 能給 Tesla 帶來驚喜。

粹客網是國內首個關注前沿科技領域的科技新媒體和創業服務平台。我們提供最貼近商業化的前沿科技創業報道、最新最全的科技動態資訊以及深刻獨到的行業觀點。堅持挖掘有價值的創新創業項目,致力於成為創新創業者的前沿陣地。

每月精彩評論將有機會獲得神秘禮品,線下活動 or 商業合作請私信微信公眾號(cheekrnews)或發郵件到粹客網官方郵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粹客網 的精彩文章:

消除馬賽克,前諾基亞員工研發出高清晰度 VR 頭顯設備
印度下周將召開比特幣會議,共同探討數字貨幣的監管方案
不僅越來越「狡猾」,Facebook的AI 還意外創造出「自國語言」
科幻小說家才是真正的「比特幣之父」

TAG:粹客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收購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Apple Car要來?
打造自動駕駛大腦:看 Paper Reading直播,拿 Momenta 頂級 offer
Velodyne CQO Mircea Gradu:自動駕駛的安全離不開標準,也需要激光雷達
Anthony Levandowski又回來了:攜Kache.ai重返自動駕駛舞台
自動駕駛的棘手難題:how safe is safe enough
輾轉特斯拉、Cruise、Otto和Uber,Drew Gray加入無人駕駛創企Voyage擔任CTO
Waymo One是Alphabet的公共自動駕駛汽車服務
Perceptive Automata加入Renovo的Aware生態系統 為自動駕駛車輛預測人類行為
VehicleTrend車勢:11家自動駕駛平台盤點
AB Dynamics收購自動駕駛模擬專家rFpro
頂級機器人專家Rodney Brooks:自動駕駛可能還得等50年
Arm公布Arm Safety Ready計劃,並推出Cortex A76AE自動駕駛計算架構
自動駕駛無人機 Hover 的第 2 代產品開始在 Kickstarter 眾籌
特斯拉,Uber,Googel,Waymo……這些自動駕駛巨頭的卡車先上路了
沉默許久的Comma.ai再發聲,神奇黑客George Hotz用1000美元改一輛自動駕駛汽車
Imagination:自動駕駛汽車價值的核心到底是什麼?
Tyler, the Creator 駕駛 Tesla Model X 車禍後毫髮無傷
讓無人駕駛船駛入開闊水面:Velodyne Lidar在Maritime RobotX挑戰賽中為下一代自動駕駛船開發人員提供支持
Yallacompare將打造完全自動駕駛汽車
英特爾CEO科再奇:收購Mobileye是為了自動駕駛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