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傳世御窯瓷器與景德鎮考古發掘品對比

明代傳世御窯瓷器與景德鎮考古發掘品對比

景德鎮位於今江西省東北部昌江河畔,眾所周知,景德鎮是舉世聞名的瓷都,歷史上曾以「水土宜陶」而著稱。

目前在其境內發現的較大規模的古代瓷窯遺址已達一百五十餘處。文獻記載景德鎮陶瓷燒造「始於漢世」,而迄今為止在該地發現的瓷窯遺址最早為唐代,當時主要燒造青釉和黑釉瓷器。

五代時期主要燒造青瓷和白瓷。

宋代主要燒造青白瓷,兼燒黑釉瓷器。

元代,景德鎮異軍突起,青花、釉里紅、青花釉里紅、高溫鈷藍釉、卵白釉瓷等的創燒,使景德鎮顯示出非凡的創造力,為明、清時期景德鎮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奠定了基礎。

明、清時期,隨著朝廷在景德鎮設陶廠、御器廠專門燒造宮廷用瓷,全國最優秀的制瓷工匠都聚集到這裡。他們集天下名窯之大成,使用最優質的原料和燃料,參古酌今,不斷研發新的瓷器品種以滿足宮廷需求。

御窯的興盛帶動了民窯的繁榮,景德鎮遂逐漸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瓷業中心,所謂「天下窯器所聚」,當時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於景德鎮,特別是景德鎮御窯廠所產瓷器,代表了中國乃至世界瓷器的最高水平,歷來受人矚目。

印證大量傳世明代御窯瓷器

明永樂 青花海水江崖紋大香爐 高55.5厘米 口徑37.3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青花海水江崖紋大香爐 高60厘米 口徑39厘米

1994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藏

明洪武 青花花卉紋瓜棱石榴尊(殘) 故宮博物院藏

明洪武 青花花卉紋瓜棱石榴尊

1994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景德鎮珠山出土的明代洪武、宣德、成化、正德等朝御用瓷器中有很多可與傳世品相互印證,如洪武青花花卉紋瓜棱石榴尊、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大香爐、永樂青花纏枝蓮紋蓋罐、永樂青花纏枝蓮紋雙系小罐、永樂青花海水白龍紋扁壺、永樂青花開光折枝花果紋執壺、永樂青花菊瓣纏枝花紋碗、永樂青花折枝蓮紋折沿盤、永樂青花松樹野景紋盤、永樂青花香瓜紋折沿盤、宣德青花網格紋缽、宣德青花纏枝蓮托八吉祥紋藏文僧帽壺、宣德青花龍穿纏枝蓮紋藏文僧帽壺、宣德青花阿拉伯花紋綬帶耳葫蘆扁壺、宣德青花纏枝花紋花澆、宣德青花雲龍紋缽、宣德青花團龍紋葵花式洗、宣德青花纏枝萱草紋香寶子、宣德青花龍穿纏枝蓮紋高足碗、宣德青花海水異獸紋高足杯、宣德青花把蓮圖菱花式折沿盤、宣德鮮紅釉碗、宣德祭藍釉白花魚藻紋盤、宣德祭藍釉白花折枝石榴花紋盤、宣德灑藍釉暗劃海水雲龍紋缽、宣德灑藍釉暗刻魚蓮紋碗、宣德孔雀綠釉盤、宣德釉里紅寶燒三果紋高足杯等。

明永樂 青花海水白龍紋扁壺 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青花海水白龍紋扁壺

1994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蓋罐 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蓋罐

1994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宣德 青花阿拉伯花紋綬帶耳葫蘆扁壺 故宮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阿拉伯花紋綬帶耳葫蘆扁壺

1982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人們往往會認為所謂相同的作品其造型和紋飾即應完全一致,但事實卻與人們的想像不一樣。仔細比對可以發現,所謂造型、紋飾相同的作品,其實紋飾並不是百分之百一致,只能說是大致相同,其細部總會有變化。這或許是有意為之,反映了明代御用瓷器在圖案紋飾方面追求大體則有、細部變化的時代風貌,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趣味。

明永樂 青花折枝蓮紋折沿盤 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青花折枝蓮紋折沿盤

1994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彌補傳世明代御窯瓷器中的欠缺

在景德鎮珠山明代御器廠遺址發掘出土的御用瓷器中,除了大量可與傳世品相互印證的以外,也有不少未見於傳世品中,這類器物對於全面了解當時景德鎮御器廠的燒造品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明宣德 青花網格紋缽 故宮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網格紋缽

1993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紋花澆 故宮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紋花澆

1988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宣德 青花纏枝萱草紋香寶子 故宮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纏枝萱草紋香寶子

1993年出土 景德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特別是永樂時期的青花瓷和鮮紅釉、甜白釉瓷,質量精湛,備受後人推崇,對後來景德鎮制瓷業產生過極其重要的影響。在器物造型方面,新的器形層出不窮,尤其是模仿伊斯蘭國家黃銅、玉器、陶器造型和紋飾大量燒造的甜白釉或青花無擋尊、雙系活環背壺、綬帶耳葫蘆扁壺、如意耳扁壺、方流執壺、綬帶耳蒜頭口扁壺、花澆、折沿盆(洋帽洗)、委角方瓶、八方燭台、筆盒等,顯示出永樂時期景德鎮御器廠擅於吸收優秀外來文化創造嶄新陶瓷藝術品的能力,為中國傳統陶瓷造型增添了活力。

明宣德 祭藍釉白花魚藻紋盤 故宮博物院藏

明宣德 祭藍釉白花魚藻紋盤

1993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宣德 鮮紅釉碗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宣德 鮮紅釉碗

1993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宣德 釉里紅寶燒三果紋高足杯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宣德 釉里紅寶燒三果紋高足杯

1982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宣德 灑藍釉暗劃海水雲龍紋缽 天津博物院藏

明宣德 灑藍釉暗劃海水雲龍紋缽

1983年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以珠山為中心的景德鎮市政府大院基本建設工程,先後發現了明代洪武、永樂、宣德、正統、成化、正德、嘉靖、隆慶、萬曆等朝御用瓷器落選品的遺迹、相關遺物和部分窯爐遺址,經搶救發掘,獲得數十噸御用瓷器落選後被打碎丟棄的殘片,黏合復原出一千四百多件御窯瓷器。隨著出土實物資料不斷增多,研究者們發現其中有很多與現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和其他機構的傳世品相同,因此明代傳世御窯瓷器與景德鎮考古發掘品的對比這對於深入研究明代御窯產品和御窯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該文章摘選自《紫禁城》雜誌APP,欲知曉更多藏品故事請前往應用商店下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陰雨連綿,來說說古人擋風避雨使用的物件
明代傳世御窯瓷器與景德鎮考古發掘品對比(高清多圖)
古玉中蘊含的「處世哲學」
清代坐椅造型工藝簡析
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宋拓九成宮醴泉銘冊

TAG:文藏 |

您可能感興趣

對比鑒賞:明代傳世御窯瓷器與景德鎮考古發掘品
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
傳世景德鎮窯五彩與鬥彩瓷器鑒定
景德鎮明清御窯黃釉瓷器的時代特徵
明代正德瓷器和宣德瓷器的對比
鑒賞|明代正德瓷器和宣德瓷器的對比
「明代御窯瓷器」對比系列展
素秀至珍–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
明代龍紋瓷器
明代清朝古瓷器的老化痕迹與氣泡斷代!
瓷器精品代表——景泰藍
明代永恆經典瓷器—永樂瓷
明代官窯瓷器龍紋的演變
中華古代發明:瓷器,影響世界的重大發明
明代黃釉瓷器的時代特徵
宋代龍泉窯瓷器的釉色特徵
明代景德鎮官窯中的梵文及藏文瓷器——藏文篇
故宮雅集·傳世明代正德朝瓷器展·「荒淫」+「英武」·國家寶藏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丨考古出土的明代宣德御窯瓷器
明代瓷器貴比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