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火了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孩子火了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寶寶上火是最令媽媽困擾的常見問題之一,上火不僅容易引起咽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處理不當甚至會引發肺炎,威脅寶寶健康以至生命。究竟什麼導致了寶寶上火?上火是一種疾病嗎?現代醫學如何解釋上火的種種癥狀?父母們又該如何解決?

上火表現一:大便乾燥

調查數據:有高達59.18%的寶寶上火表現為大便乾燥。

小兒便秘是指寶寶大便干硬,隔時較久,排便次數減少,幾天甚至幾周一次;或大便雖每日均有,但乾燥如球,排出困難,或排便時肛門疼痛而不敢大便導致每次大便時都痛苦萬分,大便更加堅硬難排。

引起寶寶便秘的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便秘,如家長給寶寶進食過於精細的食品,腸道長期缺少粗纖維的刺激作用,腸蠕動減慢而導致便秘;寶寶平素進食少,消化後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數量也少;或食物中含蛋白質過多,含糖太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腸道吸收可使大便乾燥;寶寶沒有訓練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使排便的條件反射難以形成,引起便秘。另一類為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如先天性巨結腸、肛門直腸狹窄、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這種便秘通過一般的調理是不能痊癒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或內科藥物治療。臨床上,絕大多數的寶寶便秘都是功能性的。人們常說的「上火」實際上是指的由於飲食營養不均衡過食肥甘厚味,或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腸胃積熱,稍微感冒就只使消化功能發生變化,出現排便困難。所以說上火就是內熱的具體表現。

便秘時因糞塊干硬導致排便時肛門疼痛,導致寶寶懼怕排便,糞便在體內停留水分進一步吸收,糞塊更加堅硬難排形成惡性循環,還可以引起發熱、口腔潰瘍等疾病。

寶寶大便乾燥主要因為水分攝入太少,或者幼兒食物中纖維素攝入太少。每個寶寶每天排便的次數多少都不一樣。多數寶寶會在每次喝奶後就排便,這是寶寶在進食後通過機體的胃腸反射導致其消化系統異常活躍的結果。

有時候,3~6周內以母乳餵養的寶寶一周才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這主要是因為母乳經過消化吸收後剩餘的食物殘渣量非常少,只要大便仍然是軟的(硬度小於花生醬),寶寶的體重增長正常,進食有規律,沒有其他不適,這種排便頻率就不能視為便秘,不必擔心。

如果寶寶是配方奶餵養,至少應該每天排便一次。如果寶寶的排便次數較之減少,或者寶寶在排便時表現出費力等情況時,都要警惕寶寶有發生便秘的可能,要及時諮詢醫生,以獲得解決辦法,幫助寶寶擺脫便秘的煩惱。

無論是哪種餵養方式,如果寶寶的大便較硬或者偏干,都說明寶寶存在液量攝入不足,或者由於生病、發熱、炎熱等原因而失水過多等可能。如果寶寶已經添加輔食,這種干硬的大便則提示寶寶可能吃了太多會導致便秘的食物,並超出了寶寶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

另外,寶寶便便干,並非都是上火,要找找其他原因。第一種原因,母乳不足。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很容易消化吸收,殘渣本來就少。如果母乳不夠,寶寶吃得少,便便就會減少,而且變稠。讓寶寶多吸吮,可以刺激母乳的分泌。如果確實是母乳不夠,可以添加配方奶粉。

第二種原因是配方奶中的成分不適合寶寶。配方奶中如果蛋白質、脂肪過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的話,會讓寶寶的胃腸難以消化吸收,使大便乾燥。如果配方奶中的含鈣量過多,多餘的鈣會與蛋白質結合成堅實的糞塊,與脂肪結合成皂塊,便便就會幹硬。而如果配方奶中的糖含量過少時,會使寶寶的腸蠕動減弱,使便便不能及時排出,引起乾燥。

養育重點:

1、多喝水。

2、便秘也是配方粉過敏的癥狀之一,如果發現寶寶並不適合某種配方奶,可以試著更換其他品牌。嚴重者需要去醫院檢查是否配方粉過敏。

3、給寶寶沖調配方奶時,一定要按照說明沖調,不要把奶粉調得過濃,還要記得在兩頓奶間給寶寶喝些水。喝水少了,更容易上火。

4、6個月以上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上火表現二:小便黃少

數據統計:54.97%的寶寶上火表現為小便少、黃。

正常小兒的尿液應該是淡黃色,無明顯氣味。如果寶寶由於飲水少,夏季出汗較多,尿量減少,尿色發黃屬於正常現象,如果由於發熱較高,伴有大便乾結,舌苔黃厚,口氣發酸,尿色深黃,騷氣較重,就屬於老百姓所說的「上火」,也是脾胃積熱的一種表現。假如同時有排尿刺痛、尿頻尿少,中醫學認為是濕熱邪毒下注膀胱,也就是通常說的尿路感染,需要到醫院做尿液的化驗和相應的檢查。如果尿色如深茶色不能掉以輕心,注意除外黃疸型肝炎。

水是寶貴的生命物質,嬰兒體內的水分大約佔到體重的70%。小寶寶的飲食比較單純,但屎尿多,出汗多,隨著呼吸消耗的水分也多,所以越小的寶寶越要防範脫水。寶寶排尿的規律並不十分一致,可能是每1~3個小時一次,也可能是每天只尿4~6次。如果寶寶生病發燒,或當天氣炎熱時,他的尿量會減少,甚至可能減少一半,這種情況也是正常的。正常的排尿不應該伴有疼痛感。因此,如果你注意到孩子排尿時有任何不適的癥狀,都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以排除泌尿系感染或其他問題。

正常寶寶的小便呈淡黃至深黃色,尿液越濃縮,顏色就會越深,寶寶喝水少,尿液就會相對呈濃縮狀態。有時候,你還會注意到寶寶尿布上染有粉紅色,以為寶寶尿里有血而驚慌。實際上,這種粉紅色痕迹通常是尿液高度濃縮後形成的尿液結晶。通常情況下,只要寶寶的小便可以達到每天4次,就不必過於擔心這種濃縮尿,但如果這種粉紅色尿一直存在,就要引起注意,及時去看醫生。

養育重點:

1、多飲水,沖淡尿液濃度。

2、每天應多次、小口喝水,補充身體水分吸收的需要。

3、發燒、腹瀉時,需要補充補液鹽水。

上火表現三:眼屎多

數據統計:有49.49%的寶寶上火表現為眼屎多。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中醫稱之為目,目包括眼瞼、眼珠及瞳仁黑睛和眼眥。 五臟(心、肝、脾、肺、腎)之精華皆上注於目,眼與五臟都有聯繫,眼瞼屬脾,白睛(鞏膜)屬肺,黑睛(虹膜)屬肝,瞳神(瞳孔)屬腎,內外二眥(眼角)屬心。如果寶寶的兩眼角紅腫有分泌物(眼屎)說明寶寶上火主要是心火,除有眼屎外還會有煩躁、哭鬧、納差、夜啼、大便乾燥等表現。主要和飲食不周,衣被過厚,不注意眼部衛生有關。

寶寶大便乾燥主要因為水分攝入太少,或者幼兒食物中纖維素攝入太少。每個寶寶每天排便的次數多少都不一樣。多數寶寶會在每次喝奶後就排便,這是寶寶在進食後通過機體的胃腸反射導致其消化系統異常活躍的結果。

有時候,3~6周內以母乳餵養的寶寶一周才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這主要是因為母乳經過消化吸收後剩餘的食物殘渣量非常少,只要大便仍然是軟的(硬度小於花生醬),寶寶的體重增長正常,進食有規律,沒有其他不適,這種排便頻率就不能視為便秘,不必擔心。

如果寶寶是配方奶餵養,至少應該每天排便一次。如果寶寶的排便次數較之減少,或者寶寶在排便時表現出費力等情況時,都要警惕寶寶有發生便秘的可能,要及時諮詢醫生,以獲得解決辦法,幫助寶寶擺脫便秘的煩惱。

無論是哪種餵養方式,如果寶寶的大便較硬或者偏干,都說明寶寶存在液量攝入不足,或者由於生病、發熱、炎熱等原因而失水過多等可能。如果寶寶已經添加輔食,這種干硬的大便則提示寶寶可能吃了太多會導致便秘的食物,並超出了寶寶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

另外,寶寶便便干,並非都是上火,要找找其他原因。第一種原因,母乳不足。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很容易消化吸收,殘渣本來就少。如果母乳不夠,寶寶吃得少,便便就會減少,而且變稠。讓寶寶多吸吮,可以刺激母乳的分泌。如果確實是母乳不夠,可以添加配方奶粉。

第二種原因是配方奶中的成分不適合寶寶。配方奶中如果蛋白質、脂肪過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的話,會讓寶寶的胃腸難以消化吸收,使大便乾燥。如果配方奶中的含鈣量過多,多餘的鈣會與蛋白質結合成堅實的糞塊,與脂肪結合成皂塊,便便就會幹硬。而如果配方奶中的糖含量過少時,會使寶寶的腸蠕動減弱,使便便不能及時排出,引起乾燥。

養育重點:

1、多喝水。

2、便秘也是配方粉過敏的癥狀之一,如果發現寶寶並不適合某種配方奶,可以試著更換其他品牌。嚴重者需要去醫院檢查是否配方粉過敏。

3、給寶寶沖調配方奶時,一定要按照說明沖調,不要把奶粉調得過濃,還要記得在兩頓奶間給寶寶喝些水。喝水少了,更容易上火。

4、6個月以上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上火表現四:舌苔黃而厚

數據統計:有35.08%的寶寶上火表現為舌苔黃而且厚。

中醫認為,舌苔的變化能夠反映臟腑的健康狀況。舌苔厚是水液輸布、代謝不好的反映。身體健康時,孩子舌頭的大小適中,舌質淡紅,舌苔薄白。正常狀態下,由於咀嚼、吞咽以及唾液、飲食的沖洗,會不斷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質,舌苔看起來薄而白。孩子患病時,由於進食量減少,咀嚼和舌的動作隨之減少,唾液分泌也減少,舌苔就會變厚。舌苔較厚或舌中部及根部舌苔明顯變厚,多數是病情已經深入體內,或者表示孩子有食積,有痰濁淤積在內。舌苔由薄轉厚,說明病情在加重。

舌苔是指舌面上覆有的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主要由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細胞等組成。

小兒的舌頭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媽咪要了解簡單看舌苔的方法,媽咪主要觀察寶寶的舌體、舌質和舌苔三個方面。正常小兒舌體柔軟、淡紅潤澤、伸縮自如,舌面有乾濕適中的薄苔。如果寶寶舌苔白多為寒,苔黃為有熱,苔白膩為有寒痰食積。苔黃膩為濕熱內蘊,或乳食內停;舌苔花剝,狀如地圖,時隱時現,經久不愈,多為胃之氣陰不足所致。如果寶寶舌苔厚膩,媽媽一定注意不要給寶寶穿過多的衣服,飲食宜清淡,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如果有腹部脹滿嘴裡有難聞的氣味說明有食積存在,可以用山楂、麥芽煮水喝消失導滯。

上火表現五:哭鬧不安

數據統計:32.14%寶寶表現為容易哭鬧,35.87%寶寶表現為容易鬧情緒。

正常小兒每天也會哭鬧幾次的,對於那些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慾望和要求寶寶,可以通過身體的動作和表情向照料者發出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哭鬧。所以了解寶寶哭叫的原因,給予及時適當的處理是非常重要的,這將有助於孩子情緒的穩定、智能的發育,身體的健康。有研究資料提示小兒有16種哭聲表示小兒的生理性啼哭,需要性啼哭,飢餓性啼哭及需求性啼哭等。無論哪種啼哭,都表示有它的含義,需要認真對待,上火的寶寶哭鬧更多同樣表示身體的不適或尋求媽咪的撫愛和安慰。

正常小兒面色應該是紅潤富有光澤,但是如果面色紅赤多食運動後或穿著過多燥熱所致,也有存食傷胃引起脾胃積熱,出現面孔發紅或一側面紅耳赤同時可伴手足心熱,煩躁哭鬧。中醫理論認為五色的變化,往往可以反映內髒的情況:左腮屬肝,右腮屬肺,鼻屬脾,骸屬腎,額屬心。如果左右兩腮均為紅赤多半提示肺胃積熱,要立即清理肺胃之火,否則可引起發熱、咳嗽食慾減退等病症。

養育重點:

對於上火的寶寶煩躁哭鬧一定要耐心細緻的尋找哭鬧的緣由,充分理解並安慰。小嬰兒要注意有無尿布是否需要更換,衣被是否過厚?嬰幼兒有無口瘡…也有小兒沒有病痛只是心煩哭鬧,主要是心經有熱可用淡竹葉或鮮荷葉煮水喝去熱除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媽漫畫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帶娃最可怕的事」排行榜,你中了幾條?

TAG:小媽漫畫 |

您可能感興趣

矮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被熊孩子碰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養了一隻愛滾屎的汪是怎樣一種體驗?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家有「戲精」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成功帶妹子吃雞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逆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催眠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家有「戲精」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養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找一個非洲女孩做妻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個子太矮是一種什麼體驗?
單身久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被放鴿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生兒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男朋友很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吃狗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瘦,是一種什麼體驗?
躺著賺錢是怎樣一種體驗?
男朋友很摳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