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站在美國與亞洲之間的孤獨大陸

站在美國與亞洲之間的孤獨大陸

作者:貓斯圖

來源:地球知識局

本文為我局的第204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澳大利亞的故事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澳大利亞都被認為是遠離世界政治中心舞台的一個國家,似乎和世界上發生的所有大事都沒有太多關係。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個國家能夠在國際事務中常年置身事外。但是隨著反恐形勢越來越嚴峻和環太平洋的競爭加劇,澳大利亞這種袖手旁觀的態度也不得不做出改變。

澳大利亞面對的地緣局勢如何,

以及其明智的應對思路,

請看今天的文章

古代澳大利亞是一潭地緣政治死水。

在古代,無論是走向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穆斯林還是下南洋的中國人都對繼續向南探索澳洲大陸沒有任何興趣。

若是鄭和船隊南下

或者古印尼政權南下

不知會否有重大發現

雖然澳洲大陸四面環海,但其大部分為熱帶亞熱帶沙漠與草原氣候(想想三面環海的撒哈拉),水資源匱乏,且多集中於大陸的東海岸和南海岸,其主要城市亦分布於此。可以說,澳洲雖國土遼闊,本質上卻是由大陸邊緣的數個繁榮城邦所組成。

東南沿海與內陸差異巨大的澳洲

嚴酷的內陸環境

而澳洲面向亞洲的西北角卻是這個大陸價值最低的海岸線,對古代任何帝國都沒有吸引力。而它富饒的東南海岸又離所有的征服者太遠,跨過澳洲中部的廣闊荒幾乎不可能。

想要從陸地跨越幾乎不可能

沿途還有很多兇猛的野獸

在歐洲殖民者從海上到來之前,除了當地的一些少數有經驗的部落以外,沒有人能夠穿越整個大陸到達它的東南沿海。

西澳發現的原住民的岩畫

所以,當英國殖民者到達澳大利亞之後,唯一的地緣政治問題就是打敗或聯合這些原住民。

顯然,在當時也很少有外界力量能夠干擾英國對這片土地的統治。對於農業時代任何一個具有擴展性的帝國來說,澳大利亞相對於歐亞大陸北方那些富饒的國家而言,都顯得乏善可陳。

反映原住民十分嫌棄庫克船長到來的雕刻

有歐洲血統的澳洲移民將自己視作大英帝國的前哨。但同時他們又將自己和帝國的關係處理得盡量平等,尤其是在經濟和社會生活方面。

當時澳大利亞的經濟貿易對象主要是和印度洋沿岸的英國殖民地以及大英帝國本身。澳大利亞在建國之初和美國主要的競爭點正是其出色的農業能力和礦業能力。

新南威爾士州

1872年出土的一大塊金礦

對英國來說,澳大利亞的這兩項特色資源也沒有替代者。因此在澳大利亞的早期經濟路線上,最重要的就是保證和英國之間貿易的活力以及航線暢通。若這些經濟交易路線被切斷,澳大利亞經濟便成為了無根之木。

遼闊且遙遠的大英帝國

由於經濟貿易路線過長,澳大利亞並非在歷史上始終保持對國際事務置身事外的角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澳大利亞軍隊在前宗主國英國的帶領下參加了歐洲戰場的戰役。

參加一戰的澳大利亞士兵

澳洲內陸的牛仔風依然沒變...

參加一戰的袋鼠同學

看著很像在擼貓

但在作戰中卻異常勇猛

後來在二戰中,澳大利亞的軍事角色變得越發重要,這支軍隊在北非戰役中表現十分突出。但也正是因為過多涉及歐洲和北非的戰場,當美國和日本的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澳大利亞處於無防備的狀態。

從澳洲東南的核心地帶前往英國,意味著商船要穿過三個有可能發生變故的關鍵節點:新加坡和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以及直布羅陀。

其中馬六甲海峽離英國最遠

也最為脆弱

這其中有兩個節點位於地中海沿岸,也難怪在二戰爆發之初大量澳大利亞軍隊駐紮在地中海附近。在澳洲本土反而沒有足夠的軍隊抵抗日本入侵。一旦英國和日本在東南亞開戰,澳大利亞人期待的便是皇家海軍能夠保證自己的海岸線安全,以及新加坡馬六甲海峽的航運暢通。

一幅澳大利亞1942年的海報

日本帝國即將攻向澳大利亞

英國在東南亞的失敗讓澳大利亞的地緣政治突然變得很混亂:

他們之前做出的大英帝國能夠抵禦亞洲威脅的假設被打破。澳洲大陸需要足夠的本土軍隊防衛來自日本的登陸攻擊。但如果將軍隊從北非撤回澳大利亞,將會使英國失去蘇伊士運河——同時對澳大利亞自身的後勤也是一個重大的災難。

澳大利亞甚至一度嚴肅考慮過割讓布里斯班以北的領土給日本,以避免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被佔領。

這割讓力度挺大....

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澳大利亞將自己的外交重心轉向了依靠美國來提供防護。

早在1908年時一張

澳大利亞製作的明信片

袋鼠、鴕鳥與鷹的友誼

從美國的視角來看,澳大利亞是北上前往日本的前沿陣地。正是美國軍隊的入駐,使得澳大利亞有了抵抗日本的軍事力量。當時美國的大批軍隊駐紮在珊瑚海和新幾內亞,保障了西北澳的海上安全。

不得不說,出此下策是澳大利亞嚴重心理創傷的產物。在軍事上依靠美國的一個尷尬的悖論是與此同時澳大利亞的主要經濟貿易夥伴還是英國。

這成為了澳洲地緣政治底層邏輯的一個矛盾:澳大利亞在指望美國提供軍事保護的同時,還要和美國保持競爭性的經濟貿易關係。

作為地球另一端的國家的殖民地

夾在亞、英、美之間的澳洲

兩場世界大戰暴露了澳大利亞地緣視野的不理智:當本土沒有陷入危險時,澳大利亞傾向於認為自己在軍事上不可侵犯;而當受到入侵遇到危險時,澳大利亞則傾向於依賴一兩個保護人為自己提供保護。這倒逼出了戰後澳大利亞更明智的地緣策略。

日本失敗後

亞洲可能的新興強國

被日本入侵的噩夢始終沒有結束。1950年代開始,澳大利亞在軍事方面的主要防衛對象是在亞洲崛起的某一個對澳大利亞有佔領興趣的海洋大國。儘管在二戰後這個國家從來沒有出現,澳洲人卻始終準備著最壞情況的發生。

冷戰期間,澳大利亞始終認為自己面臨著兩個挑戰。

比較大的挑戰是中蘇聯盟。儘管蘇聯和中國沒有足夠的海軍力量來挑戰澳大利亞的國防安全,但他們有潛力能夠做到這一點。最讓澳大利亞擔心的是蘇聯會將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小禮物送給中國。

比較小的挑戰。來自印度尼西亞。印尼獨立之初的蘇加諾政府具有強烈外向型,目標直指東方的新幾內亞。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印尼有很大的可能威脅澳洲西北部。

印尼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

蘇加諾

正是出於這兩個考慮。澳洲政府在戰後始終保持著和美國的親密關係。這一戰略選擇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動搖,主要因為三個原因:

1.蘇卡諾政府倒台,印尼的擴張性政策開始收縮

2.中蘇關係破裂,雙方都在陸上備戰,對海洋施加的壓力變小

3.中美關係破冰,中國幾乎不再構成威脅

因此從1960年代澳大利亞支援美國參加越戰之後,該國的外交政策開始進入到現代的一潭死水的狀態。

隨著中美建交,澳大利亞在戰後最擔心的亞洲強權從海上崛起入侵的憂慮,徹底消失了。

軍事上的壓力一解除,澳大利亞開始將更多精力放在經濟發展上。在這一時期,澳洲政策的關心重點便在最大化出口,增長與外國的經濟貿易。

關於經濟問題,澳大利亞主要面對的兩個困難是人口和貿易對象。

即使到了現代澳大利亞,人口短缺也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早期澳大利亞的人口增長依靠來自英國和愛爾蘭的移民,這批人在戰後換成了南歐移民。澳洲政府始終拒絕亞洲移民大規模進入,以免其成為亞洲強權崛起後的灘頭陣地。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

願意接受多少亞洲移民?

但亞洲以日本為首的戰後崛起又給了澳大利亞絕佳的貿易夥伴。要進行商貿往來,人口的交互是不可避免的。

由於可能構成威脅的亞洲大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澳大利亞開始試探性地放入亞洲移民。在這群人的努力下,澳洲政府開始相信,亞洲移民帶來的經濟收益遠大於潛在的軍事壓力。

從這一時期開始,澳洲的地緣政策基礎變成了地緣孤立主義和對亞洲沒有強勢威脅的假設。國防預算大幅削減,和美國的關係也在疏離。澳大利亞將重心更多地放在和任何一個高速增長中的亞洲國家保持長期友好的關係。

澳洲與亞洲之間緊密的經濟聯繫

隨著21世紀以來伊斯蘭極端勢力的的向東南滲透和中國的崛起,澳大利亞的當代地緣難題開始浮現,且比歷史上的任何階段都要棘手——澳大利亞還從未面對過兩個潛在有威脅的對象。

來自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的影響力在印度尼西亞的極端群體中引發了很大的震動。穆斯林占絕對多數的印尼並不是一個宗教性國家,但其宗教化的潛力不可小視。

如果印尼的穆斯林群體想要通過宗教插手世俗事務,將使印尼的不可預測性到達歷史頂點。這種威脅,不論是蘇加諾還是蘇哈托都無法做到。

印尼憑藉1億的人口,只需要輸出難民便能對澳大利亞造成毀滅性打擊,但插手印尼政治又實非澳洲所能做到。

中國的崛起則讓澳大利亞再次陷入曾經面對過的難題:與新舊兩股勢力如何斡旋。中國憑藉龐大的體量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貿易額比美國高出了一個數量級。僅中國一家,就握有澳洲三分之一的進出口貿易額。

隨著中國的進一步發展,美國對中國的惡感和限制只是時間問題。屆時澳洲是否要跟隨美國的腳步惡化與中國的關係便成了巨大的變數。

在這兩個潛在的難題中,澳大利亞的政策選擇很難做出長遠規劃,只能隨機應變。

從對澳大利亞地緣歷史和策略的選擇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外交秉持的是一種始終將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原則。

這是由於作為一個需要海洋提供經濟增長點的海洋大國,澳大利亞卻不是一個能控制海洋的海洋強國。強敵環伺的惡劣環境讓澳大利亞只能屈從於現實,使自己成為一個強大勢力的有用棋子以保證國家利益。

二戰前期的理想主義被證明並無法使澳洲收穫所需要的安全感。依附於某個強權意味著接受某種程度的軍事管制和派出士兵協助盟國作戰。這確實是高昂的代價,但歷史也證明了其物有所值。

後語:養成閱讀後點贊和分享、轉發的好習慣,對紅德和作者是最好的鼓勵!

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分享和轉發,堅持需要信仰,專註更顯執著,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一周熱文推薦

後語:養成閱讀後點贊和分享、轉發的好習慣,對紅德和作者是最好的鼓勵!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分享和轉發,堅持需要信仰,專註更顯執著,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一周熱文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守望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科普在中國進行得如此艱難?國外的科普環境又是怎樣的?
總統激動到連發11條推特,「中國造」鐵路讓這個國家沸騰了
不僅僅是口號: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厚土中原(上)——讀懂河南,就算讀懂半部中國歷史現實!
為什麼寧波-舟山港可以比肩上海

TAG:守望 |

您可能感興趣

亞洲美食大賞:日本向中國發起挑戰,韓國敗陣,中國靠米飯奪冠!
四國聯盟土崩瓦解,美國槍口對準亞洲大國,普京放話:有大哥撐腰
亞洲最西端的大國:用國產坦克和中國在東南亞一決高下
送衛冕冠軍德國回家!這屆世界盃的韓國是亞洲之恥還是亞洲之光?
亞洲杯抽籤,中國將戰韓國
一個曾經屬於中國的民族,流落歐洲成立了國家,成為歐洲獨特的亞洲人
亞洲隱藏最深的空軍大國 不是俄羅斯!就在中國家門口
美呼籲組建多國聯軍,共同對抗亞洲大國,全世界都盯著兩國
4大「神秘隧道」:,最大置身於亞洲大國——中國
夜觀天下:中國成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 俄羅斯世界盃不帶英國裁判
此國家被稱為亞洲航母大國
二季度亞洲四小龍: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經濟增速對比
對中國免簽的國家/地區:亞洲、歐洲、大洋洲篇
疏遠美歐,英國欲成為亞洲大國嗎?
這個亞洲大國有骨氣:無視美國反對 即將倒向俄羅斯
在亞洲比日本還痛恨中國的國家
亞洲大國慘遭小國打臉!不是美國
「中國杯」中國隊大敗給捷克隊無緣亞洲杯種子隊,里皮向中國球迷道歉
豐臣秀吉的「亞洲大帝國」:征服朝鮮、中國、印度,天皇入駐北京
亞洲各國大學的校花大PK,網友:突然想去泰國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