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醫生:女人再次蛻變,就從坐月子開始
懷孕生育是女性一生中的特殊生理階段,產婦經歷分娩的過程之後,元氣大傷,百節空虛,分娩時的產傷、出血以及體力耗損,使產婦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所以產後多虛,產後多瘀。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關係到未來日子的身體健康,如果能抓住生產的機會科學調養,按照正確的方法坐月子,就能帶給你往後幾十年的健康身體。
一、產後前24小時一定要重視
1、產後4-6小時:儘快排尿
如果是順產產婦,那麼下了產床後可要多多o地喝水。因為在生產過程中,胎頭下降會壓迫膀胱、尿道,使得膀胱麻痹以及產後腹壁肌肉鬆弛,而排不出尿。而膀胱過度充盈會影響子宮的收縮,也會導致產後出血。
2、產後6-8小時:下床走動
產後經6~8小時休息,自然分娩的健康產婦多能自產程的疲勞中恢復過來,可以在床上活動,並坐起來。8~12小時後,可以自行上廁所。次日,便可在室內隨意活動及行走。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平卧6~8小時後,可以翻身活動及側卧。拔除導尿管後,便可以坐起,在床上活動。手術後24—48小時,於輸液完畢,在他人協助下,可開始在室內活動。術後早期活動可以減少腸粘連及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開始時活動時間不宜太長,以免過度疲勞。
3、產後24小時內:定時量體溫
產後發燒是大事,不要以為只是頭痛腦熱而等閑視之。新媽媽在產後一定要養成定時量體溫的好習慣,如果發現體溫超過38℃就要當心嘍。
四、女性產後如何護理陰部?
1、產後私處護理的第一步是選用專業的產婦衛生巾,不要用普通衛生巾來代替,因為這樣會減慢產後傷口的癒合。
2、保持外陰清潔,勤換會陰墊及內衣褲,大小便後勤用清水洗會陰,每天用0.1%的苯扎溴銨溶液擦洗外陰,至少1次,直至會陰傷口拆線。
3、產後應向會陰傷口的對側保持卧位或坐位,一方面,可使產後惡露盡量不侵及傷口;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局部傷口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4、外陰傷口腫脹疼痛者,可用95%乙醇(酒精)紗布或50%硫酸鎂濕敷外陰。
5、對於那些會陰傷口局部有腫脹、硬結者,分娩10天以後,惡露量已明顯減少時,可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會陰15分鐘,每天2次。以促進會陰傷口癒合、消腫、緩解局部腫脹不適。
6、當會陰傷口明顯疼痛或出現異常會泌物時,應警惕傷口有否感染,必要時需請醫生檢查和治療。
二、產後子宮恢復過程
生完寶寶了,准媽媽好像可以喘口氣了,但是除去把精力放在寶寶身上,准媽媽的產後恢復也是很重要的,在月子期間,准媽媽要注意子宮恢復情況,也別忘記滿月後要複診,確認子宮的恢復狀況。而月子期間常喝的生化湯,則要注意正確的飲用方式,避免惡露一直不斷,影響子宮恢復
【第1周】
1、陣痛從第3天開始得到緩解。
2、惡露量在分娩當天和第2天較多,然後逐漸減少,1周後與平時的月經量差不多。
3、分娩後第1天開始分泌乳汁。
4、分娩1周過後,子宮縮小。
【第2周】
1、惡露的顏色由褐色變成黃色,量也逐漸減少。
2、母乳分泌更加順暢。
3、子宮繼續縮小,恢復到分娩前的狀態。
【第3周】
1、黃色的惡露幾乎消失。
2、分娩時的傷口基本痊癒。
【第4周】
1、惡露消失,分泌出和妊娠前相同的白色分泌物。
2、恥骨恢復正常,陰道恢復正常,會陰部消腫。3
3、腹部變得較為緊繃。
4、妊娠紋的顏色變淺。
【第5周】
1、子宮完全恢復。
2、擺脫產後抑鬱症。
【第6周】
1、腹部下垂不明顯,身材恢復原狀。
2、身體大多已調整至原來的狀態。
子宮如何快速復原
1、產後應及時排尿
產後要及時排尿,這樣才能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卧位
產後6~8小時,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動,這樣有利於身體生理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
卧床休息時盡量採取左卧或右卧的姿勢,避免仰卧,以防子宮後傾;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應做膝胸卧位來糾正。
3、產後應該哺乳
母乳餵養不僅非常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而且寶寶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陰部衛生
產後要注意陰部衛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進一步影響子宮的恢復。
三、坐月子要注意個人衛生
受傳統「坐月子」觀念的影響,許多新媽媽不敢在月子里洗澡,甚至連洗手、洗頭也不敢貿然進行,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新媽媽汗腺分泌活躍,又正值炎熱的夏天,易出汗,加之乳房、溢乳、哺乳和惡露排泄等情況,因此更應注意個人衛生,洗澡完全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
一般坐月子規定為6周。如果分娩順利、會陰部無裂傷,剖宮產術後,一般2周後洗澡,會陰側切術後,只要傷口癒合良好就可以洗澡。
洗澡應以淋浴為主,水溫略高於體溫,若條件有限,可選擇溫水擦洗身體,但新媽媽產後1個月內應禁盆浴。同時注意盡量不要在飢餓時洗澡,以免虛脫。洗後完全擦乾,不要讓皮膚帶著水分;剛剛洗浴完畢,不宜進入通風的環境。
四、產後性生活
1. 剖腹生產可以提早恢復性生活嗎?
一般而言,自然產和剖腹產的恢復時間都建議在產後6周,但是這仍會依每位產婦的身體復原及心理狀態出現變化。醫生表示,根據西方的研究,產後兩周即恢復性生活者已超過1成,事實上,在惡露未排乾淨之前恢復性生活的確會提高感染幾率,因此,不論是何種生產方式,基於產婦身體復原的生理狀態,仍建議產後6周再恢復性生活。
2. 還在哺乳階段,可以不避孕嗎?
理論上,哺乳階段不會排卵,但卻非百分之百,一般建議在哺乳期間行房時,還是要使用保險套,除了有較好的避孕效果外,也可降低產後傷口感染的幾率。
3. 行房前是否須先將乳汁排空?
行房前將乳汁排空是較理想的情況,可避免脹奶的不適感,另外,將寶寶餵飽後入睡,也能避免行房過程中,寶寶醒來哭鬧而中斷。
4. 原先以為惡露已排乾淨,但行房後卻又流出惡露,這樣正常嗎?
醫生表示,有時惡露仍未完全排乾淨,即使停止幾天,在行房後又出現血絲,仍屬正常現象,若夫妻雙方不在意則可繼續,但若是大量出血,則必須立刻停止行房,並且儘速就醫。
5. 性生活可以促進子宮復原嗎?
行房時的性高潮會引起子宮收縮,醫生表示,適度的宮縮的確有助於子宮復原,但有時也可能因此造成出血,但通常是在惡露未排乾淨時才會有出血的情況,若惡露已確定完全排乾淨,已有好一陣子沒有惡露流出,但在行房時卻發現出血,則可能非正常情況,必須就醫。
五、產後要及時收腹
產後6個月內脂肪是流動的,是重塑體型的最佳時機。加強型收腹依對於媽媽體型的恢復更是必不可少,儘早使用加強型收腹依能夠對腰腹曲線至下腹部起提升作用,不僅可以促進子宮收縮,防止內臟下垂,收緊鬆弛的腹部,還可以幫助體內機能慢慢恢復。
一般來說,產後14天就可以塑形。對腹肌進行收縮、仰卧起坐等運動,喜歡有氧舞蹈的媽媽,則要等上6周才可以重新開始
六、產後一定要仔細觀察出血情況,避免產後大出血
產後出血是全球孕婦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每年導致125,000名孕婦死亡,2000萬名婦女患病。而持續升高的孕產婦死亡率及致殘率亦使很多婦女、孩子、家庭深受影響。每年因懷孕分娩而死亡的婦女中,約有1/4死於產後出血(PPH)。因此,有必要了解其發生原因與緊急處理方法,才能解除「產後大出血」的危機。
什麼是「產後大出血」?
「產後大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後,經陰道生產的產婦出血超過500毫升,或經剖腹生產的產婦出血超過1000毫升。一般經陰道生產後的出血量普遍被低估,因為在胎盤剛娩出到子宮完全收縮瞬間,往往就可能失血數百毫升,而部分產婦在出血後並沒有任何不適,所以雖然依據其定義是超過500毫升屬於產後大出血,但實際上這些產婦並不是每位都被認定是產後異常
為什麼會發生「產後大出血」
1、子宮無力(早發性)
子宮無力為產後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子宮內的小血管在胎盤剝離後,需依靠子宮肌肉層良好收縮來壓迫血管及局部血塊形成,以達止血效果。
這是由以下幾點所造成的:
全身因素:產婦體質虛弱,精神緊張,對分娩恐懼,臨產後鎮靜劑、麻醉劑、子宮鬆弛劑過度使用等。
產科因素:產程延長,體力消耗過大;併發症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貧血等引起子宮肌水腫、滲血、子宮不收縮。
子宮因素: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如多胎妊娠、巨大胎兒、羊水過多;子宮肌壁損傷,如前次剖宮產史、子宮肌瘤剔除術後、產次過多過頻造成子宮肌纖維損傷;子宮肌肉發育不良,如子宮畸形。
2、子宮內胎盤殘留(早發性或晚發性)
胎盤是胎兒獲得母親養分的地方,緊密附著在子宮內壁。當胎兒娩出後,子宮內壓力快速下降,以及催產素刺激子宮收縮,阻斷了與胎盤之間的血流,都會導致胎盤在胎兒娩出後不久即發生剝離。但有時候胎盤沒有完全脫落,或是發生不同程度的胎盤植入,或是多長出「副胎盤」,就有可能引起一部分胎3、盤殘留在子宮內。
七、產後42天產檢
我們都知道,生完孩子要坐月子,如果月子沒坐好,將為以後的身體健康埋下隱患。因此,坐月子對新媽媽來說非常重要。但除了坐月子,產後42天的複查,對媽媽來說同樣重要。
女性在懷孕期間體內所發生的生理和解剖上的變化,產後都要逐漸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為了了解這些變化恢復的情況,保證媽媽身體健康,必須認真觀察產褥期的各種變化。因為子宮大約在產後四十二天左右復原,所以,產後四十二天,要在分娩所在的醫療單位進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並接受醫生的指導,便於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避免給今後的生活帶來不良影響。
產後42天母檢查內容有哪些?
順產的媽媽:檢查子宮的收縮情況,惡露有沒有排乾淨,還有就是乳房有沒有適應哺乳,如果有撕裂的情況的話還要看傷口的癒合情況。
剖腹產的媽媽:剖腹產會對腹腔內的器官帶來非正常的擠壓,而且,剖腹時的刀口癒合情況也非常重要。所以會檢查剖腹產刀口的癒合情況,惡露是否排凈,還有是否有胎盤粘連,以及子宮的收縮情況。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的媽媽,都有乳房的檢查,比如乳汁分泌是否正常,是否有腫塊、壓痛、乳頭是否有破裂。另外,還會做血壓、尿常規等檢查。


※想要產後恢復好?月子期間最重要!
※婦產科醫生:夏天坐月子不用擔心,只要做到這八點,一生不落病
※准媽媽你覺得「月子病月子治」這個說法靠譜嗎?
※產科醫生:夏天坐月子,做到這八點,受益一生
※月子里寶媽最容易受這些氣,真的不是女人矯情
TAG:月子 |
※從害羞的胖子到傲嬌女王,96年出生的她完成了三次蛻變最終迎來開掛人生
※從南開到人大,她完成了從女生到女神的「蛻變」
※三月開始,從窮人蛻變成富人,這三個生肖最有戲!
※一個女生在「慾望都市」里的十年蛻變:比起婚姻和男人,女生越來越需要的是什麼?
※女孩路邊撿到一隻小貓,父母都勸她扔掉,4個月後完美蛻變驚艷眾人!
※農曆啥日子出生的女性,小時候資質一般,大了後蛻變女神
※醫生說:坐月子對產婦很重要,這十點要牢記,能完美蛻變年輕十歲
※當年的假小子都變成女神了,女星們的完美蛻變
※幾個月賈乃亮後首露面,從大男孩蛻變成男人,網友:從頭來過!
※小個子女人的夏日蛻變,一款時尚半身裙,讓你顛覆眾人眼球!
※今年夏天三個月甩肉27斤,辣媽女博士在人生道路上,繼續進階完美蛻變
※減肥成功,小李子再次用顏值驚艷世人,網友:完美蛻變
※曾是組合里的假小子,現在完美蛻變,女人味十足,竟然還當起了媽
※她曾是帥氣假小子,當年的「快女」季軍,34歲成功蛻變!
※從曾經的玻璃人,到如今的最佳第六人,戈登完成了人生最華美蛻變
※重溫《我的前半生》:離婚女人的蛻變,是從扔掉這三樣東西開始
※鎚子到堅果的蛻變:鎚子科技6周年回顧
※她曾經是女孩,她實現了女人到男性的蛻變
※周琦敞開心扉聊人生蛻變:如果不來美國,我一輩子都會那樣了
※女孩子嘴裡的「臭男人」,是如何完成蛻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