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最強兵王,長沙大會戰中,一人擊斃日軍500餘人

中國最強兵王,長沙大會戰中,一人擊斃日軍500餘人

熟讀中國抗日戰爭歷史,在這段黑暗的歷史歲月之中,中國軍民奮起反抗,在與日本的對抗之中,湧現了很多英雄人物,就拿長沙會戰,我們耳熟能詳的有薛岳、方先覺這樣名震四方的抗日名將,也還有鮮見於史料,口耳相傳的傳奇兵王,此人是個農村人,卻在長沙大會戰中,一人擊斃日軍500餘人。

這個人到底是誰呢?他叫曹錫。這位農村子弟兵,創造了一個讓侵華日軍不寒而慄的中國神話。他是一位抗日英雄,是中國的最強兵王,二戰中蘇聯女英雄柳德米拉,一年中擊斃德軍309名,和她相比,曹錫在一次戰鬥中就至少打死500名侵華日軍,創造單兵斃敵紀錄。

在民國28年,長沙新牆和之南、新牆鎮之西的「王街坊」這個地方。曹錫在夜裡,把12顆手榴彈連在一起,放在新牆河的南岸河堤之上,對著河面警戒。凌晨四點鐘,日寇對著「王街坊」這個地方發射了8000餘發炮彈,將僅有兩三平方公里的「王街坊」炸成平地,駐守在此地的一個排只剩下曹錫和他的一位戰友。

曹錫死裡逃生後,坐在河堤之上,手指勾著機關槍,密切關注著河對面,對岸離著他所在的地方只有15米,他隱藏起來,鬼子上來一批,曹錫就開槍滅一批。一批大約有10人左右,陸陸續續的殺了鬼子6批左右,鬼子不敢再動了,伏在沙灘上觀察著曹錫這邊的一舉一動。然後鬼子發出了毒氣。

一段時間後,毒氣消散,曹錫一手拿著手榴彈,一手托著另外一名同伴。當鬼子爬上河堤之時,曹錫猛抽手榴彈引信,12顆手榴彈一起爆炸,上來的鬼子死的只剩下兩三個,並且身負重傷。曹錫立馬又準備了12個手榴彈放在手上,不久,又上來30多個鬼子,曹錫不懼危險的又拉響12顆手榴彈,這次上來的30多個鬼子被炸的一個不剩。之後又陸陸續續的經歷了幾次打鬥,他的另一位同伴也因為身受重傷不幸身亡。

後來曹錫發現離自己二百公尺,有一架重機槍在一具死屍之旁等他去拿。這死屍屬於另一位中國勇士,一位機槍手。他輕輕的爬完200公尺,撿起重機槍,試了一下,能用,恰好有一百多名敵人蜂擁而來,以為中國士兵已死得乾凈,卻不料曹錫突然扳動了重機槍,一下子斃倒了三十幾個。剩下的六十幾人,掉頭狂叫而逃。在早晨8點鐘左右,營部派了一個傳令兵來,告訴他敵人大隊已經在王街坊之西的一千公尺左右渡過了新牆河,也就是到了他的側面後邊。營長命令他「放棄陣地」,回營部去休息。曹錫喜歡這挺重機槍,捨不得丟下,便提著它與幾帶子彈,跟隨傳令兵朝著營部的方向走。中途,與敵人遭遇,槍彈從四面八方打來。曹錫的這挺重機槍又派上了用場。不幸,傳令兵在這場混戰中陣亡。曹錫命大,搖搖擺擺,凱旋到了營部。營長獎勉了他一陣,告訴他,他前後打死的日本共有500多名以上。營長把他帶到師部,師長趙公武和他握手,立刻升他為班長,又賞法幣30元。

關於曹錫的其他生平,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陝西漢中人,做過地方保安;還有人說他是四川人;有說曹錫是28歲時「替弟出征」,有說曹錫是「代父從軍」。在歷史的大浪潮中,要找尋滄海遺珠的個人往事,「雖然有捕風捉影之嫌,但是不可廢除這種努力。」細說歷史的黎東方還提到,「曹錫年二十九歲,農家子弟,籍貫不詳,是第十五集團軍第五十二軍第二師的上等兵(師長是趙公武)。」

黎東方這篇涉及曹錫的文章,名為《一連三次的長沙大捷》,在大陸方面轉載發表於1987年《傳記文學》第五十一卷第四期。文中稱,曹錫確有其人,而且在長沙大捷中立下奇功。且當時的地方報紙衡陽《大剛報》,以及《大公報》《掃蕩報》《中央日報》對長沙大捷的英雄事迹均有報道。在《長沙會戰·另錄》中,黎東方寫道,「湘北方面:9月18日,日軍主力第6師團及奈良支隊強渡新牆河,向新牆河北岸守軍第15集團軍第52軍發起進攻。守軍頑強抵抗5晝夜,於22日晚,被迫退至河南岸。23日拂曉,日軍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強渡新牆河南進。」曹錫參與會戰立下奇功的時間,就可以推斷在22日晚。黎東方文中還記載,「第一次長沙會戰時的曹錫,獨力擊斃敵軍四百人以上。其沉著與忠心,真足以流芳百世。」

至於大捷後的曹錫,此後卻下落不明。這樣一個抗戰英雄為何下落不明?中國近代史史料會理事,專門研究湘北抗戰老兵的李宣釗先生說,曹錫下落後來基本已經無法考證了,線索也全無。據推測,當時曹錫只是一個上等兵,其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沒辦法再往上升為將官。限於當時的情況,戰爭史料大多數又是對將領的記載。所以在日後的抗戰中,隨軍遷徙,也就無法查找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女出生時天象異變,烏鴉遮天蔽日,長大後執掌中國近半個世紀

TAG:一品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袁隆平在長沙接受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獎盃證書
從「海上有戲」到「湘滬有戲」:長沙博物館呈現「戲墨之美」
魏斌:吳簡釋姓:早期長沙編戶與族群問題